官方网站:http://zs.scu.edu.cn http://www.scu.edu.cn/
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82.18万平方米。学校正与眉山市合作共建四川大学眉山校区。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国内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更名为四川大学。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两校合并为学校题词并寄予深切厚望。2000年,四川大学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四川大学。李岚清同志在考察新四川大学时说:“四川大学是我们改革最早的大学,对我国高校的改革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可以说是高校体制改革的先锋。”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期间,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四川大学视察慰问。2016年,李克强总理来校视察,勉励川大要为全国“双创”带头,多出世界一流学科。
四川大学承文翁之教,聚群贤英才。百余年来,学校先后汇聚了历史学家顾颉刚、文学家李劼人、美学家朱光潜、物理学家吴大猷、植物学家方文培、卫生学家陈志潜、数学家柯召等大师。历史上,吴玉章、张澜曾执掌校务,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共和国主席杨尚昆、文坛巨匠郭沫若、人民作家巴金、一代英烈江竹筠(江姐)等曾在川大求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70位是川大校友。
四川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37个学科型学院(系)及海外教育学院等学院。我校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2个,博士交叉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博士后流动站39个。
四川大学大师云集,名师荟萃。学校教学科研岗共6794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3人(其中双聘院士11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9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76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15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22人(2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含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负责人82人(86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及各类专项项目获得者69人(82项);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2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
四川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近年来,学校围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建立了“以院系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管理运行新机制,提出了“精英教育、质量为本、科教结合、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确立了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新时代,学校将更加聚焦和强化“厚通识、宽视野、多交叉”,让“开放、包容、厚重、大气”的文化特质成为每一个川大学子的人生底色,让“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成为每一个川大学子的人生境界。学校建“金专”、铸“金课”,持续推行“探究式—小班化”等课程教学改革,扎实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擦亮“川大通识教育”名片,以内涵式发展推进教育升级。学校成功举办10届“国际课程周”,开展了“大川视界”学生海外访学计划。学校有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示范中心1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9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9个。2003年以来,学校获批立项2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1个,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31项(其中特等奖1项)、国家级一流课程6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3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9门,主编或副主编14种教材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高等教育类)。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1个(研究生)。2015年以来,学校共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7项,金奖数位居全国第四,近三年在“挑战杯”国赛中获得特等奖和金奖11项。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7万余人,硕博士研究生2.9万余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近3000人。
四川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学校现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产业创新中心1个,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个、工程研究中心8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4个、监管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1个,中央网信办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室基地1个,省级科研基地等78个;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1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4个。近4年,学校共牵头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10项。2022年,学校科研经费达35.2亿元。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学校先后编撰出版了《甲骨文字典》《汉语大字典》《全宋文》《中国道教史》《儒藏》等大型文化建设成果。
四川大学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四川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是全国高校中最早设立的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四川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最早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是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2016年,学校被批准成为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22年学校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卓越检验医师试验班试点高校。学校是教育部推荐入选全国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的7个部属高校之一,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认定的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和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首批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单位。近年来,学校与国内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多个地市和1万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了300多个校地企合作平台。近5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技术开发、转让、许可、服务和咨询项目1.5万余项,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已成为相关行业的主导技术。2009年,学校被批准成为首批13个“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之一。学校设有4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预算管理医院,在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雅安芦山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伤员救治和新冠肺炎医疗救护、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华西医院组建的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四川)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认证,成为全球首支非军方III类国际应急医疗队(Type3 EMT)。华西医院确定为首批国家医学中心(辅导类)创建单位,华西口腔医院获批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华西第二医院获批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四川大学附属医院输出建设的四家医院(华西厦门医院、华西第二医院天府医院、华西医院西藏医院、华西第二医院西藏医院)获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华西远程医学网络成为中国最大规模远程医学教育与分级协同医疗体系,网络医院总数近1200家。
四川大学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目前,学校不断深化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开展“2+2”“3+1”“3+1+1”等模式的联合培养项目,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268所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和相关机构建立了四川大学九寨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德能源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中英联合材料研究所、四川大学—意大利国家研究会国际多功能聚合物和生物材料合作研究中心、川大—牛津华西消化道肿瘤中心联合研究中心、四川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中俄数学中心—成都基地等近20个国际高端科研合作平台。学校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了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共建了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
四川大学现有纸本文献837万册、中外文文献数据库329个,收藏文物8.5万余件、动植物标本94万余件(份),各类档案约37万卷(其中珍贵历史档案9000余卷)。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学校还建有分析测试中心、国家外语考试与出国留学人员培训机构以及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等。
锦江黉门,弦歌铿锵。当前,四川大学已经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展望未来,学校将始终肩负集思想之大成、育国家之栋梁、开学术之先河、促科技之进步、引社会之方向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再谱中国现代大学继承与创造并进、光荣与梦想交织的辉煌篇章!
党 委 书 记: | 甘 霖 | 校 长: | 汪劲松 | |
---|---|---|---|---|
党委副书记: | 汪劲松 | |||
党委常务副书记: | 曹 萍 | 常务副校长: | 许唯临 | |
党委副书记: | 张 卓 李正赤 | 副 校 长: | 侯太平 姚乐野 褚良银 叶 玲 游劲松 赵长生 | |
纪 委 书 记: | 张 卓 | |||
党 委 常 委: | 甘 霖 汪劲松 曹 萍 张 卓 侯太平 姚乐野 叶 玲 李正赤 赵长生 黄 园 |
四川中西学堂
何维棣 1896-1897年 | 王荣懋 1897-1898年 | 谷绮龄 1899-1900年 |
李尚昆 1901年 | 蔡德耀 1902年 | 袁 凯 1902年 |
四川高等学堂
胡 峻 1902-1909年 | 周 翔 1909-1912年 | 骆成骧 1912-1916年 |
国立成都高等 师范学校
周 翔 1916-1918年 | 杨若笠 1918-1919年 | 贺孝齐 1919-1922年 |
吴玉章 1922-1924年 | 付振烈 1924-1925年 | 蔡锡保 1925-1926年 |
国立成都大学
张 澜 1926-1931年 |
国立四川大学
王兆荣 1932-1935年 | 任鸿隽 1935-1937年 | 张 颐 1937-1938年 |
程天放 1938-1943年 | 黄季陆 1943-1949年 |
四川大学
谢文炳 1950-1952年 | 周太玄 1952-1953年 | 彭迪先 1953-1958年 |
戴伯行 1958-1962年 | 温建平 1962-1977年 | 康乃尔 1978-1981年 |
柯 召 1981-1984年 | 鄢国森 1984-1989年 | 林理彬 1989-1994年 |
四川大学
倪受禧 1950-1950年 | 谢文炳 1950-1953年 | 戴伯行 1953-1956年 |
丁耿林 1956-1975年 | 温建平 1975-1978年 | 赵 铎 1978-1984年 |
饶用虞 1984-1994年 |
四川大学校名中文标准字体是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四川大学”,中文名简称“川大”;英文名“SICHUAN UNIVERSITY”的标准字体是AdobeHebrew-Bold字体
四川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根本要求,坚持“扎根西部、强化特色、创新引领、世界一流”的理念,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学科,打造一流队伍,创造一流业绩,全面推进学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新的伟大事业,奋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已形成以"本科生教育为中心,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为重点,其他办学形式为补充"的办学格局。我校学科门类齐全,实力雄厚,现覆盖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艺等12个门类,有131个本科招生专业和35个学院,成为国家36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之一、首批4所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高校之一。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7万余人,硕博士研究生2万余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3700余人。
本科教育方面,四川大学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人才培养全过程、全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课程,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带有川大烙印的人才培养目标:秉承海纳百川精神,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探索构建了本科“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努力让每个川大学子都能公平地接受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都能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团队协作和社会担当能力。自2010年以来,学校落实“以学为中心”教育理念,聚焦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学习成效,深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行动计划”,开展了以“万门课程计划”“探究式-小班化教学”“全过程学业评价-非标准答案考试”“智慧教学环境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本科教学改革创新,实现了教学模式从单向“灌输”向“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转变,学业评价从重死记硬背向关注学习过程和注重独立思考转变,课堂面貌焕然一新,课程质量大幅提升。学校长期坚持全方位、大力度的本科教学经费“真金白银”投入,改善软硬件条件,营造重科研、更重教学的文化氛围,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供动力和支撑。近五年,本科生发表SCI、EI等高水平论文1000余篇;近三年,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4000余项,其中,在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7金3银1铜,金奖总数排名全国高校第二。2003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3项,2018年取得历史性突破,“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一流本科教育川大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截止目前,学校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33门,“精品视频公开课”1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1门,国家精品开放在线课程14门。2018年6月21日,“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等领导和包括150余所高校主要负责人、31个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厅长在内的400余位与会代表考察了我校智慧教学环境和华西医学教育,现场观摩了46位老师的“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陈宝生部长评价说:“老师和学生你来我往启智慧、线上线下探真知、现实虚拟频转换、手脑并用练本领,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课堂,很受启发和触动。”
研究生教育方面,四川大学努力进行高水平的研究生培养,构建了“433”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本硕博贯通的课程体系,不断完善研究生导师“七导”机制、导师动态管理办法等,打造一支全面引领学生成长、德才兼备的导师队伍,为实施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提供有力保障。学校长期坚持把加强学术诚信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制定出台了《四川大学关于加强学术诚信体系建设的实施办法》,设立“学术诚信与学术道德管理办公室”,建立新生入学签订《诚信承诺书》制度,《学术道德与科学精神》入学第一课,开设《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研究生系列必修课,开展“诚信教育宣传月”,推进学术诚信专题网站建立,实行学位论文盲检盲评制度、课题申报和结题、科研奖项评审等环节学术诚信一票否决,实施以学术型社团为引领的学风建设计划等一系列学风建设举措,形成了覆盖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教育机制、渗透于研究生培养“全方位”的防范机制、对失范行为“零容忍”的惩戒机制。学校稳步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一流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计划”,实施包括全过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全方位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计划和全新型专业学位教育创新计划在内的三大类研究生培养行动计划。多措并举提升生源质量。近五年共组织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200余场次,6000余名高水平院校本科生参加;实施本硕博连读计划,每年从高年级本科生中选拔优秀人才,进行贯通培养,使拔尖人才培养有计划、长周期、成系统。积极主动外出进行招生宣传,现每年报考的硕士生近4万人,博士生6千以上,均高居全国前茅。强化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机制,鼓励研究生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的科学研究;作为教育部首批“课程建设试点单位”之一,学校累计共资助250余项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深入推进本硕博优秀学生贯通式培养工程,修订并实施全新的贯通式培养方案;鼓励跨学科、跨机构协同培养,积极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1+1”国际双导师联合培养。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近五年来累计支持1000余人次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积极探索新工科培养模式,紧密结合相关工程领域重大、重点工程项目,设立“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培养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的能力,造就一批卓越工程科技人才;统筹规划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创新与临床实践;进一步完善中期分流制度,奖优惩劣坚持研究生培养的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的通知》。在2002-2013年学校累计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4篇的基础上,持续提高学位授予质量。逐年加大博士学位抽查盲审比例,2018年已实现博士学位论文盲审全覆盖。
各教学单位及相关同学:
为检查教学效果、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学校将于第12-13教学周举行期中考试和军事理论课程期末考试,具体安排和要求如下:
一、考试安排
(一)公共基础课程期中考试由学校统一安排,于11月25、26日进行,含通用英语、大学英语(创意阅读)-3、微积分、概率统计、大学物理、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理论力学等科目,考试形式为闭卷。
(二)其余各类课程如需期中考试,由各教学单位自行安排,原则上在第10-12教学周进行。请各教学单位按有关规定提前安排考试教室并付印、清点相关试题。
(三)军事理论课程期末考试由学校统一安排,于11月26日进行,考试形式为闭卷。
二、学生个人考表查询及考试相关要求
(一)学生在教务处网站(http://jwc.scu.edu.cn/)左侧“学生服务”栏点击进入“学生选课”或“课表查询”并登录四川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端,在“考务管理”-“考试安排”中查看个人考表(或登录四川大学网上办事大厅https://my.scu.edu.cn-教务处-本科教务系统查看)。个人考表具体内容为:课程考试时间、地点、座位号。
(二)学生必须严格按照个人考表上的信息,持本人有效证件(身份证/学生证)参加考试。
(三)迟到30分钟及以上者,不得参加考试。
三、监考与巡考要求
(一)请各学院(系)及时安排监考和巡考教师,并于11月15日之前将监考安排结果以电子文档形式提交教务处教学运行科。
(二)期中、期末集中考试实行交叉监考制度。监考教师必须由经过学院考前培训的在职教师担任。
(三)请监考教师佩戴监考证提前20分钟到达考场,并在监考过程中严格按照《四川大学监考教师职责》履行其职责。
四、其他要求
公共基础课程开课单位,须在考试前清点好试卷,并安排好考试当天各教学楼试题发放工作。
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教务处教学运行科联系,联系电话:028-85401827、028-85406700。
附:考试安排表(供参考,具体以学生个人考表为准)
11月26日 | |||
08:30-10:00 | 大学英语 | 08:30-10:00 | 微积分 |
10:30-12:00 | 通用英语Ⅰ-1 通用英语Ⅱ-1 | 10:30-12:00 | 概率统计 |
14:00-16:00 | 材料力学、工程力学 | 14:30-16:00 | 军事理论 |
16:30-18:30 | 理论力学 | 16:30-18:00 | 大学物理 |
通用英语Ⅱ-1听力:10:30-11:00;通用英语Ⅰ-1听力:11:00-11:30。 |
温馨提示:不同考试科目的考试时长不同,请监考教师和同学们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