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校区
苏州市太湖大道1520号
(86)-25-89681766
(86)-0512-68768001
215163
历史渊源
南京大学文学院,前身为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是南京大学历史最悠久的系科之一,也是南京大学学术力量最强的系科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建立的三江师范学堂和1888年美国基督教会在南京建立的汇文书院,当时虽无系的建制,但汇文书院的首任院长福开森先生就是文学士出身,晚清进士出身的两江师范学堂学监(校长)李瑞清先生更是“提倡国学、科学、艺术不遗余力”的教育家。两校把作为中学、国学根基的中国语言学、中国文学规定为所有学生的主要必修课程。后来长期在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的著名国学大师胡小石先生、著名戏曲史家陈中凡先生,以及著名国画大师吕凤子先生都是两江师范学堂的毕业生。1912年,国民政府颁布实施“壬子学制”,根据这一学制,1914年在两江师范学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正式设置中国语言文学系,这是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建立的中文系之一。
中文系建立的第二年(1915),开始招收本科(4年制)和专科(2年制)学生,后来经历了国立东南大学(1920-1927年)、第四中山大学(1927-1928年)、江苏大学(1928年)、国立中央大学(1928-1949年)几个发展阶段。1949年8月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翌年根据政务院决定,去“国立”而迳称“南京大学”,汇文书院则在1910年与宏育书院合并并改名金陵大学,同年设置中文系宏育书院是由1891年建立的基督书院与1894年建立的益智书院与1906年合并而成。1951年金陵大学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合并为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南京大学的文、理学院与金陵大学的文、理学院合并,奠定了今日南京大学的基础,隶属国家教育部,后属国家高教部,今属国家教委。两校文学院的中文系合并为今日南京大学中文系。2007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文学院。
百余年来一批国学大师和著名学者如李瑞清、黄侃、吴梅、方光焘、胡小石、汪辟疆、陈中凡、潘重规、杨晦、唐圭璋、吕叔湘、罗根泽、陈白尘、陈瘦竹、程千帆等先后在本院任教,各层次历届毕业生近万人。
党委书记:倪蛟
院 长:董晓
副院长:傅元峰 童岭 高子文
党委副书记:佘卉
院长助理:葛燕红
办公室主任兼图书馆馆长:黄静
工会主席:高子文
职能部门
行政办公室
吴老师
8968-3393
wxyxz@nju.edu.cn
财务室
韩老师
8968-6383
hanyc@nju.edu.cn
党务办公室
庄老师
8968-0829
zdnju@nju.edu.cn
人事办公室
张老师
8968-3321
xiaomingzh@nju.edu.cn
教务办公室
宋老师
8968-5850
zwxjw@nju.edu.cn
科研办公室
陈老师
8968-0789
wxykeyan@nju.edu.cn
研究生办公室
马老师
8968-3519
graduate@nju.edu.cn
研究生办公室
吴老师
8968-9703
332852055@qq.com
本科生办公室
韩老师
8968-1567
nju-han@foxmail.com
本科生办公室
何老师
8968-0786
helei@nju.edu.cn
图书馆大厅
8968-2267
新文学研究中心办公室
成老师
8968-6720
chengmaoran@126.com
戏剧影视专业办公室
廖老师
8968-6486
hsyh0811@126.com
江苏文学院办公室
金老师
89680661
jins1007@qq.com
普通话测试中心办公室
赵老师
8968-7363
aiken007551@163.com
收发室
陈老师
8968-3067
本院共有九个研究生专业:文艺学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戏剧戏曲学专业、艺术学理论专业。本院具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所有研究生专业均可培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本院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进站工作的博士后享受教师待遇。
本院有两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影视戏剧艺术专业。
专业以编排后先为序。
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专业为本科专业。
本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有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修辞与写作、文学概论、文化概论、古代文学名著导读、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美学原理等,以上课程共52学分。本科学生还须参加社会实践、撰写学年论文(三年级)和学士论文,以上三项共16学分。
公共必修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军事训练、体育、军事思想、英语、计算机应用、中国革命史、哲学概论、法学概论、逻辑学、政治经济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等,以上课程共55学分。
外国学生可免修中国革命史等政治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有社会语言学、训诂学、音韵学、汉语语法史、工具书使用法、宗教与艺术、美学与当代文化、鲁迅研究、巴金研究、中国乡土小说、新月派研究、《红楼梦》研究、钟嵘《诗品》研究、庄子研究、经学讨论、当代文学思潮、港台文学、戏剧概论、中国电视研究、电影艺术概论、西方现当代文学、西方文论、传记文学研究等(参见本系导读书目)。
(以上具体内容,请参阅所发《本科生教学手册》。)
本专业除招收本、专科学生外,还举办大专起点的中青年作家班,学制2年,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取得南京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
本专业不设专任教师,所开课程在全系范围内选派授课教师。
艺术学理论专业
南京大学艺术学学科始建于20世纪初期,是中国近代以来最早创立的大学艺术学科。该学科曾有一大批著名艺术家在此从教,如徐悲鸿、张大千、陈之佛、高剑父、吕斯百、吴作人、傅抱石、潘玉良、马思聪等;并拥有许多杰出的艺术理论家和教育家,如宗白华、吴梅、唐圭璋、钱楠扬、吴白匋、陈中凡、陈白尘、陈瘦竹等。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南京大学形成了颇有影响和富有特色的艺术学研究传统。艺术理论研究始终是这一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学位办调整的最新学科目录(2011),艺术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门类,而艺术学理论则升格为一级学科。南京大学艺术学理论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国内首批博士点一级学科授予权单位。
南京大学艺术学理论学科注重学科前沿,制订了系统的科研发展规划。目前艺术学理论学科下设四个主要研究方向:艺术理论与美学、艺术史与艺术文献学、美育与艺术教育、艺术管理和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上既注重学术研究,又关注社会服务和地方文化建设。
该学科现招收博士生和硕士生,课程设置和研究生培养强调艺术理论研究和艺术体验,提倡学术科研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相结合,培育艺术理论方面的问题意识和全球化视野,努力探索复合型人才成材的新路径。
该学科有广泛的国际和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英国伦敦大学、美国埃默里大学、罗切斯特大学等有多项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与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交流频繁。鼓励研究生在学期间参与国际和国内的学术交流活动。
该学科注重梯队建设,梯队成员学术水平齐整,有很好的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能力。目前有专任教师8人,兼任教师5人。其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授4人,博导3人,副教授3人,硕导4人,讲师1人。科研成果成绩突出,近五年出版学术专著16部,主编学术译丛多部。学科成员在CSSCI发表核心期刊论文一百多篇,国际学术论文发表多篇(A&HCI杂志和英文出版物等)。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各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3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
本学科主要成员有:
1. 周宪 教授,博导,艺术学理论专业学科带头人,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学术兴趣集中在艺术理论与美学、视觉文化、文学理论等方面,主要论著有《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20世纪西方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什么是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等。
2. 程章灿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导,江苏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333工程)。学术兴趣集中在古典文献学、石刻学等方面,主要论著有《古刻新诠》(中华书局2008)、《石刻刻工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魏晋南北朝赋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等。
3. 康尔 教授,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成员,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主任,硕导。学术兴趣集中在艺术教育、艺术创作与艺术原理等领域,主要著作及主编的“精品教材”有《艺术原理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电影艺术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等。
4. 封钰 教授,博导。学术兴趣集中在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和美育等领域,主要著作有《美是自由的表达》(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开端或终结:再论波伊斯艺术及其中国境遇》(《文艺研究》2006年第4期)等。
5. 童强 副教授,硕导。学术兴趣集中在中国古代艺术理论及思想文化研究、空间哲学研究等领域,主要论著有《空间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嵇康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等。
6. 周计武 副教授,硕导。学术兴趣集中在西方艺术理论与美学、艺术史论、文化研究等领域,主要著作有《艺术终结的现代性反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艺术与社会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译著)等。
7. 李健 副教授,硕导。学术兴趣集中在艺术理论与美学、艺术教育史、文化研究等领域,主要著作有《审美乌托邦的想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中国当代传媒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合著)等。
8. 庞弘 讲师,助理研究员。学术兴趣集中在西方文论、艺术理论与视觉文化研究等方面,已在CSSCI发表论文6篇,主要作品有《对E.D•赫施“意义”与“指意”概念的解读》(《求是学刊》2012年第3期)、《分裂的快感与残破的浪漫——当代韩半岛电影中的时间形象》(《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等。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以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为依托。古典文献研究所成立于1983年,是教育部在全国条件较好的大学批准成立的第一批古籍研究机构之一。本专业以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典籍、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
本专业远绍黄侃、胡小石、汪辟疆等大家所开创的南京大学中文系传统文史研究的朴实雄厚之学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首任所长程千帆先生、第二任所长周勋初先生、唐代文史研究名家卞孝萱先生,以及第三任所长程章灿教授的带领下,经过一批中青年学者的努力,在古典文献的整理、考订和理论阐发诸方面,形成了谨严踏实的学风,将文献学与文艺学相结合,赋予传统的古典文献研究以现代学术的品质。本专业在继承谨严求实的学风同时,又不断开拓发展的空间,如将古典文献研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进行古籍整理与研究,如加强海外汉学文献与域外汉文学文献的搜集、整理和研究。
本专业现有教师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人。1985年该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该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9人。目前该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28人,在读博士生15人。本专业学科带头人为程章灿教授。
本专业与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密切协作,承担了一批大型古籍整理与研究项目,如程千帆先生主持的《中华大典•文学典》已出版,其中有卞先生负责的《隋唐五代文学分典》;程先生主编的《全清词》顺康卷二十册荣获国家图书奖;周先生主编的《唐人轶事汇编》荣获全国古籍整理一等奖,以上几项重大成果,在学术界影响很大。历经十余年、经过多名同仁合作的《册府元龟校订本》2007年出版,字数一千三百万,由周勋初先生主编,姚松、武秀成教授任副主编,该书校订精审,是本专业近年的标志性科研成果。
本专业原学科带头人周勋初先生治学出入文史,视野开阔,所撰七卷本《周勋初文集》在新时期的传统文史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著有《师门问学录》和《李白评传》。博士生导师徐有富教授对文献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与程千帆先生共同完成古委会的重点科研项目《校雠广义》,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获,另撰有《郑樵评传》、《治学方法与论文写作》,主编《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新著有《唐代妇女生活与诗》,正在撰写《中国目录学史》。博士生导师程章灿教授在魏晋南北朝、唐宋文学研究方面深有心得,有《魏晋南北朝赋史》、《刘克庄年谱》、《世家大族与六朝文学》、《赋学论丛》、《旧时燕》》等专著出版,译著有《迷楼:诗与欲望的迷宫》。程教授于石刻文献亦研究多年,已有《石学论丛》出版,并在古典文献学专业逐步形成石刻文献资料中心和研究中心,目前正在进行《魏理与二十世纪英国汉学研究》、《碑志文体的形成与演变研究》。博士生导师曹虹教授在中国散文史和佛藏文献研究方面齐驱并进,撰有《阳湖文派研究》,近著有《慧远评传》《中国辞赋源流综论》,目前正在进行《清史•艺文典•散文篇》和域外汉文学研究。严杰教授在唐宋文学文献研究方面有《欧阳修年谱》《白居易集校正》《颜真卿评传》等成果。武秀成教授在《旧唐书》研究方面有潜心多年的专著《旧唐书辨证》,此书获江苏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并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新著有《陈振孙评传》。赵益副教授在道教文献研究方面有新著《六朝南方神仙道教与文学》、《古典术数文献述论稿》二书。徐雁平副教授撰有《胡适与整理国故考论:以中国文学史研究为中心》一书,《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即将出版,承担三个部级科研项目,研究方向为清代学术与文学。
本专业已出版“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专刊”二十余种,出版《古典文献研究》集刊九辑,在学界均有很好的口碑。
戏剧戏曲学专业
南京大学戏剧戏曲学专业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南京大学的戏剧戏曲研究始自上个世纪二十年代。1922年秋,曲学大师吴梅先生应南京东南大学之聘,南归授曲。在此后八十余年中,薪火传递,直至今日。1939年吴梅先生去世后,吴梅先生的弟子卢前、唐圭璋、钱南扬、吴白匋等先后在此执教。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中凡先生主持下,成立戏剧研究室。“文革”后,匡亚明校长延请著名剧作家陈白尘先生出任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戏剧研究室得以恢复,陈白尘亲任戏剧研究室主任。至此,南京大学的戏剧研究由古典戏剧扩展至现代戏剧和西方戏剧。 1990 年,为适应形式发展需要,中文系戏剧研究室又更名为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在继承传统的同时,部分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影视方面的研究,董健教授出任所长,直至今日。
戏剧戏曲学专业“九五”期间和“十五”期间持续被江苏省政府评定为省重点学科。其古典戏曲部分同时为国家重点学科、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戏剧部分同时为国家重点学科、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重要组成部分。戏剧戏曲学专业自 1978 年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4 年招生博士研究生。 2005 年以戏剧影视研究所为主体的南京大学艺术学科成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点。
目前本专业主要成员有:
董健 教授、博士生导师。1936年1月出生。山东寿光人。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话剧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论著有《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与人合作),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年 / 《陈白尘创作历程论》 ,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 /《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主编之一),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9年 /《文学与历史》(论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 / 《跬步斋读思录》(随笔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 《田汉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6 年 /《戏剧与时代》(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年 /《戏剧艺术十五讲》(与马俊山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第一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年 /《跬步斋读思录续集》(随笔集),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弦歌一堂论戏剧》(董健、陈白尘指导的研究生 45 人论文集),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
吴新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江苏江阴人。1933 年 10 月生。2003 年退休。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中国戏曲史论》、《两宋文学史》(合作)、《 昆剧大辞典》 等。
俞为民 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51年2月生,浙江余杭人。1978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81年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大学古典戏曲专业,获硕士学位。《中国古代戏曲简史》《明清传奇考论》(台湾华正书局1993年出版)、《宋元南戏考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李渔〈闲情偶寄〉曲论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通论》(合著,台湾华正书局1998年出版)、《李渔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胡星亮,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 年 4 月生,浙江淳安人。1988 年获博士学位。中国话剧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中国话剧研究丛刊》副主编,《文学评论丛刊》编委。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副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3 版; 《中国现代喜剧论》,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思潮》,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5 年版; 《中国电影史》(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中国电视史》(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中国话剧与中国戏曲》,学林出版社 2000 年版; 《中国现代戏剧总目提要》(副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西方电影理论史纲》(主编),中华书局 2005 年版。
陆 炜 教授,博士生导师 1948年7月生。 1989 年 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中国话剧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有《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与谭帆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4月出版)、《田汉剧作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 )、《中国现代戏剧总目提要》(副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 )。
周安华 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12月生,江苏盐城人。1989 年获得博士学位。现任中国高校影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视协高校电视艺委会委员、中国话剧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传媒艺术研究会会长。主要著作有 《现代影视批评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 年版 )、《电影艺术理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 年版 )、《电视广告美学》(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 年版)、《电影艺术导论》(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 年版,副主编)、《深沉悲怆的生命旋律——论中国当代悲剧创作》(学林出版社 1991 年版)、《 20 世纪中国问题剧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0 年版)、《幽默与言语艺术》(台湾千华图书公司 1993 年版)、《青青艺术》(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戏剧艺术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等。
吕效平 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5年3月生,江苏盐城人。 1998 年获博士学位。著作有《戏曲本质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编剧:两场话剧《选择》(1991 年演出南京市)、独幕剧《假如明天没有太阳》(与陆炜教授合作,执笔, 1992 年演出)、四场话剧《歌声遥远》( 1993 年演出 )、无场次话剧《〈人民公敌〉事件》(与李耿巍合作,第一作者,2005年演出)。导演过《咖啡店之一夜》( 1998 年演出)、校园戏剧《面具》(1998 年演出)、实验剧《罗密欧,还是奥瑟罗》( 2003年演出 )、小剧场戏剧 《〈人民公敌〉事件》 ( 2005年演出)。
马俊山 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6 年生,河北沽源人。2002年获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戏剧艺术十五讲(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初版)、《走出现代文学的“神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年初版)、《曹禺:历史的突进与回旋》(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3 年初版)。
顾文勋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1948年1月生,江苏南通人。 1990 年获文学硕士学位。主要编著有《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编写组成员之一,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9 年版)、 《中国新文学大系( 1937 — 1947 戏剧卷》(三卷本)(编选者之一,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0 年版)、 《现代文学观念发展史》(撰写人之一,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2 年版)、 《上海话剧志》(撰写人之一,百家出版社 2002 年版)、 《中国现代戏剧总目提要》(副主编之一,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张建勤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1963 年生,江苏淮安人。 1985 年获文学学士。江苏省写作学会副秘书长。编著有《文秘与法规》(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3 年 11 月版)、《秘书文案工作实务》(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7 月版) 、《申论与写作》(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10 月版)、《语文知识与公文写作》(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1 月版) 、《文秘》(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8 月版)。
解玉峰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1969 年 10 月生。山东日照人。2000 年获博士学位。著有《 20 世纪中国戏剧学史研究》( 中华书局, 2006 年版)。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南京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具有深厚的学术传统,方光焘、黄淬伯、洪诚、黄景欣、施文涛等著名学者曾在本专业任教。本专业的前身是现代汉语与汉语史两个专业方向。现代汉语专业于1984年被列为硕士学位授权点;汉语史专业于1986年被列为硕士学位授权点,于1990年被列为博士学位授权点。上世纪90年代,两专业合并为具备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的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并获评国家重点学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现有在职科研人员9人。其中古代汉语方向有张玉来、陈文杰、魏宜辉、程少轩、张福通、苏婧等6人,现代汉语方向有马清华、陈立中、徐世梁等3人。本学科学术带头人为张玉来教授,专业负责人为魏宜辉副教授。
南京大学法学院简介
南京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目前拥有仙林、鼓楼、浦口、苏州四个校区,首批入选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序列,首批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始终处于中国大学的第一方阵,获得了公认的社会影响和学术声誉。
南京大学法学院的前身是原国立中央大学法学院,是该校文、法、师、理、工、农、医七大学院之一。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法律院系和法学教育在南京大学一度中断。1978年以后,国家开始重视法制建设和法学教育。1981年南京大学恢复法律系并招生。1994年由法律系变更为法学院。
南京大学自成立以来培养了大量品学兼优的高级专业人才,为中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科技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法学院及其前身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师生,例如,国民政府时期被聘制定宪法的周鲠生和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奠基人、政治学家钱端升均曾在原国立中央大学法学院政治系担任教授,国际法学界“常青树”王铁崖、著名国际法学家赵理海、中国国际私法泰斗韩德培均曾在原国立中央大学法学院任教或求学。
法学院现设有一个法学本科专业,九个硕士专业: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设有面向海外生源的中国法博士点、硕士点。法学院为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教育部学科评估和国际排名中,均跻身国内一流、国际知名行列,海内外学术声誉卓著。
法学院学科布局合理,各二级学科争流并进,相互补益,展现出平衡发展的良好态势。得益于南大法学精神的滋养和学者彼此的学风感染,若干学科优势和特色自然成形。法解释学研究蔚然集群,形成体系化法解释学研究和案例型法解释学研究两大重点,前者注重学科基础理论,着力贯通法条和体系的关联,系列代表成果反映在南大民法、刑法、民诉法等学科,后者同时关注类案和个案研究,致力于沟通理论与实践、法律与政策间的深刻关联,系列代表成果更多集中于经济法、行政法等学科。比较法研究驰名中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南大-哥廷根大学中德法学研究所和南大-霍普金斯中美中心成为南大比较法研究的两大支柱,中德比较法研究的学术成果主要集中于中德民法比较研究、经济法比较研究,近年来向中德刑法、行政法等公法比较研究领域延伸,中美中心则在中美宪法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比较研究领域独领风骚。经济规制法研究内外贯通,南大经济法学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江苏省重点学科,研究成果几乎涵盖了经济规制的所有领域,实现了国内经济规制法、涉外经济规制法和国际经济规制法研究三者之间的立体贯通,大量成果不仅深化了对具体规制制度的研究,而且对规制方法论和体系化构建做出了杰出贡献。国际法学研究厚积薄发,南大国际法学源远流长,人才辈出,目前学科门类齐全、人才梯队合理、研究成果突出,在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三大学科方向,均有全国知名的资深教授坐镇领军,学术产出和社会贡献在全国综合性大学中独树一帜。
法学院设有中德法学研究所、经济法研究所、经济刑法研究所、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私法研究所、法典评注研究中心、中国法律案例研究中心、住宅政策与不动产法研究中心、紫金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商法研究中心等11个科研机构。法学院编辑出版的《南大法学》(前身为《南京大学法律评论》)、《中德法学论坛》(原《中德经济法研究所年刊》)和《判例评论》,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自1981年以来,学院已出版专著、教材三百余部,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千篇,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法学院现有教职工95人,专任教师64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23人;专职科研人员9人。学院围绕南京大学“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的奋斗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全面实施“熔炉工程”,致力于培养“政治坚定、德法兼修、理论完备、善于实践、立足中国、国际视野”的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南大法科本科生、研究生生源均位于国内最好之列。硕士研究生推免生源占比超过50%,研究生85%来自双一流高校。
法学院贯彻南京大学“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学风,深入推进法学学科在“学术原创、方法转型、服务国家”三个向度的创新发展,助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时代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第五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南大法学踔厉奋发,更进一步,成绩优异。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南京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科,发端于1936年南京大学前身金陵大学孙明经先生创立的“电影与播音专修科”,是中国最早的电影广播教育单位,也是中国影音传播高等教育的起源。1952年,金陵大学与南京大学(由国立中央大学改建)参与国家院系调整,两校文、理学院合并,改设新闻专修科。1986年,南京大学恢复新闻专业教学建制,并于1992年10月正式建系。2003年12月,南京大学成立新闻传播学院。2014年4月,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和南京大学共建新闻传播学院工作正式启动。2018年秋, 学院从鼓楼校区搬迁至仙林校区,新建的院楼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 环境优美, 拥有现代化的科研、教学软硬件设施。
学院现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下设广播电影电视、应用传播、新闻与新媒体三个系,以及网络传播、传播与社会、新闻与政治、媒介经济与管理、计算传播研究中心、新闻创新实验室、中德数字营销实验室等八个研究机构。学院新闻传播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跻身全国十强,并入选“十三五”一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江苏省第三批优势学科建设名单。截至2018年,学院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居全国第三。近十年来,CSSCI论文发表量居全国第四,引文量居全国前五。
学院秉承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百年传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着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综合能力。近年来,为应对新闻传播行业的快速变化,学院在教学培养模式上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以“不限选专业”的融合式大类教育为基础,以“国际化、前沿化、跨学科”的精英小班式教育为特色,以“学院即媒体”的实践教学理念为依托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造就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学院的传媒实验班、“未来编辑部”“南大家书”等项目已获得广泛关注和良好口碑。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0人,其中全职正教授22人,副教授16人,博士后及专职科研岗12人,并聘有外籍特任研究员。在读学生总数近800人,其中,在读硕士研究生350余人,博士研究生近100人,留学生近50人。
|
学院简介 |
政府管理学院的学科渊源可以追溯到1921年成立的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政治学系和1914年成立的金陵大学政治系,至今已逾百年历史。1986年,南京大学复建政治学系,后于2001年成立公共管理学院,2009年更名为政府管理学院。经过复建后近40年的发展,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现已成为国内高校中实力较强和特色鲜明的政治学和公共管理研究重镇之一。 学院现设有政治学系、行政管理系、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系、应急管理系、比较政治系等教学单位,设有3个本科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先后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国家安全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政治学、公共管理学),3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博士点重点学科(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国家安全学),2个江苏省优势学科(政治学、公共管理学),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公共管理硕士,MPA)。学院还拥有1个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江苏省社会风险管理研究基地暨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公共事务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基地(社会保障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基层组织建设研究基地),一个中央部委研究基地(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学院与海外多个世界著名高校开展了双硕士学位项目及多个交换生项目。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5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16人,专职科研岗教师13人,其中国外特任教授2人;另有兼职教授4人,MPA兼职导师累计45人。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优良,一批骨干教师分别在美国、法国、英国、荷兰、俄罗斯、日本、韩国等海外著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学院拥有国家级人才称号教师4人、省级人才称号教师5人、中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4人,以及国务院学科评估组成员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 学院以“道器相济,兼有天下”为院训,以“真诚研究、立德树人”为文化传承。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学院的学科建设已经形成底蕴深厚、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格局,凝练了以基础性理论创新性研究和应用问题引领性研究的学科发展思路,在第五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为“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热忱期待海内外同仁莅临学院!
|
【数学系介绍】
南京大学数学系源于中央大学数学系和金陵大学数学系。中大数学系的前身是1921年成立的国立东南大学数学系,创办者是熊庆来教授。1952年高等院校调整,1955年与天文系合并成立了南京大学数天系,1961年数天系分离回复成数学系和天文系,1978年计算机技术从数学系分离成立计算机系,此后数学系的基本格局保持不变。南京大学数学系以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治学严谨而著称。自建系以来,一批杰出的数学家先后在系执教,奠定了本系的学科构架和特色,形成较为完备的教学体系,其学术影响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蜚声海外。
数学系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信息与计算科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统计学三个本科专业,形成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的完整培养体系。数学系着力提升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内涵,巩固和做强已有的优势学科方向,同时带动其它方向的发展,形成了若干个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动力系统、微分方程、数论与K理论、科学工程计算等方向在国际上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
南京大学数学学科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江苏省优势学科,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拥有数学和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其中数学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统计学为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拥有 国家“211”三期重点建设项目 1 个、国家“985”工程科技创新Ⅱ级平台 1 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 教育部创新团队 1 个、省级应用数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 1 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ESI 全球学科排名前 1%。
【特色和亮点信息】
数学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71人,其中教授42名,副教授28名,博士生导师38名(含兼职导师),8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名,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教育部青年教师奖励基金获得者2名,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7名,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96.8%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由教授、副教授讲授。数学系教师近年来获得各类奖励3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晨兴数学奖、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高级别奖项。2/3以上的教师主持着国家级科研项目,目前主持在研的包括973项目在内的国家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重点和面上项目近70项,达到了人均一项,在国内高校数学系名列前茅。
数学系教师潜心科研教学,从事原创性研究,做出高质量成果。近年来我们在数学相关的重要国际期刊上发表一大批重要工作。特别是2011,2012年在国际顶尖数学期刊Inventiones Mathematicae上发表三篇论文,这在国内名列前茅。我们的研究工作在国际数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动力系统研究方向的程崇庆教授于2010年应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邀请报告等。
数学系建立了高效的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机制,通过“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加强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每年有近百名国内外知名学者(包括菲尔兹奖得主、世界一流大学终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等)受邀访问和讲学,数十名优秀本科生赴境外签约学校交换学习。
数学系实行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本科生按数学大类招生,一、二年级不分专业,强化基础训练,三、四年级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按数学模式和数学应用模式实行分流培养。数学系近年来大力实施研究生培养改革,博士生招生从统考改为自主实施的“申请-考核”制;数学系先后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1次,1门课程为国家精品课程。编著面向21世纪教材5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1部,共编著教材40余部。在历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中成绩斐然。近年来,数学系有多篇博士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大学数系在人才培养方面成绩突出,我们培养出田刚、陈志明、戴建岗等国际一流数学家或应用数学家, 2000 年后培养出的学生质量也很高,如印卧涛已成 为美国顶尖大学 UCLA 的正教授,一批中青年学者活跃在数学研究与教学上。 多年来,数学系约30%的硕士生提前攻博,约10%的硕士生赴国外、境外或国内其他高校攻读博士学位,约60%的硕士生实现了满意就业。数学系在人才培养方向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就业率均为100%,毕业生遍布各行各业,为我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数学系毕业生因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发展潜力而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同时每年超过70%的毕业生进入Harvard、Stanford、Berkeley、Columbia、Cambridge等世界一流大学和国内著名高校继续深造。
【数学系重要学科方向介绍】
(1)动力系统
我系在哈密顿动力系统方向有一支具有国际声誉的研究队伍。近年来在Arnold扩散这样具有深远影响的国际数学界著名问题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有国际一流数学家参与的激烈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该方向的建设,力争使之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队伍。同时我们将加强微分动力系统、复动力系统等方向的建设,使我们在动力系统领域有一支整齐的队伍并做出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2)代数数论与K理论
代数数论和K理论的交叉领域是一个极其富有意义的方向。数论的一个核心课题是数域的L-函数。著名的黎曼猜想便关于L-函数非平凡零点的。L-函数在整点处的取值蕴含了很多的算术不变量,而这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数域的代数整数环的K群。这就使得代数数论和K理论之间有着深刻的联系。近年来,K理论在函数域的BSD猜想的证明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我们准备继续在二次型的表示(与BSD猜想相关),椭圆曲线,算术代数几何,动力系统, 欧拉系统,Mahler测度, K-群结构等方向上继续展开深入的研究,瞄准国际数学发展的主流方向,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在重大问题如Lang-Trotter 猜想, 拟投射簇的Dynamical Mordell-Lang 猜想, Beilinson猜想、代数数域上的椭圆曲线的代数K-群与其Zeta函数的整点值的关系等方面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偏微分方程理论及其数值方法
研究流体动力学中的跨音速流和跨音速激波现象,另外在混合型偏微分方程和退化椭圆方程的理论研究中争取获得新的进展。研究大波数散射问题的高效数值解法及理论分析,为解决这一“公开问题做贡献”;研究多尺度问题的组合有限元多尺度有限元方法,提升地下水等多尺度问题模拟效率;研究局部间断Galerkin方法的各种时间离散方式的稳定性、误差分析、超收敛分析等,在计算流体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对分数阶的反常扩散方程反问题进行研究,在材料力学,生物化学,医学,图像处理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背景。
(4)数理统计
现代统计分析理论与应用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时间序列模型及相关领域的统计分析,随机数学(过程统计、随机过程与网络、随机分析与随机(常/偏)微分方程、 基于随机过程的最优化与随机最优控制)及在信息科学与金融管理学中的交叉应用研究,空间数据统计分析,贝叶斯经济计量模型的统计分析,分支过程的小值概率等。部分研究成果在国际顶尖、权威杂志上发表并在国际同行中产生重要意义与影响。这些研究在生物、计算机科学、医药卫生、水文地质、环境科学、生态学、林业学、电信、经济、金融、电子商务、物理和控制科学等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维大数据在这些领域也日渐涌现,其统计分析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前景非常广阔。相关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期货、外汇汇率、股市收益、失业率、电子商务、林业资源、遥感监测、地震中心分布等社会经济相关的数据分析,通过建立合理的统计模型,调配渔业资源分布,控制传染病传播范围,预测或调控股市、期货等金融市场的风险及发展等。
(5)数学规划与最优化方法
数学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对象是计划管理工作中有关安排、调度的问题,即在给定条件下按某一衡量指标来寻找最优方案,数学上可表示为求实值函数在满足特定约束条件下的极大或极小值问题。数学规划主要是研究这些问题的数学性质、求解方法及计算机执行等。数学规划包括许多分支,如: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动态规划、参数规划、整数规划、随机规划、变分不等式和互补问题等,在工业、商业、农业、交通运输、政府部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是经济计划、系统工程、现代管理等领域的强有力工具。
(6)数理逻辑与理论计算机
数理逻辑主要研究方向为递归论(又称可计算性理论)与集合论及其交叉领域。递归论方面我们主要着重于不可解度的全局结构研究以及对于理论计算机的应用。度论方面着重于自同构,初等子结构,可判定性等不可解度的模型论研究。 应用方面着重于递归论对于算法随机性理论的研究。集合论方面我们主要着重于能行描述集合论以及内模型,以及运用集合论方法研究递归论。
最近十五年来递归论有了爆发式的发展。不仅自身内容不断扩充,而且大量运用到其他领域中。度论的全局结构逐渐明朗。虽然自同构问题仍然悬而未决,但是初等子结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我们在其中做了重要贡献。算法随机性方面是递归论对于理论计算机最成功的应用。算法随机性的低性问题几乎彻底解决。现在逐渐转向算法随机性对于分析以及动力系统尤其是遍历理论的应用。集合论方面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有特色的研究领域。主要在于运用力迫法,可构成性等研究递归论以及算法随机性问题。比如高等随机性,图零度的链与反链问题都是我们逐渐探索出来的新的研究领域,并且引起了国际上许多中青年学者的追随。
(7)几何与拓扑
几何学与拓扑学是现代数学中既相互独立又联系密切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以微分流形和拓扑不变量为研究对象。几何与拓扑学中的很多问题吸引着几代数学家的目光,譬如,著名的问题有庞加莱猜想,Borel猜想等。近半个世纪以来,现代几何学和拓扑学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的进展,也引发了大量新的重要理论问题的研究。我们计划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充实几何学与拓扑学方向各分支的学术力量,把分析、几何与拓扑结合起来,解决交叉学科中的重要问题,拟在曲率与拓扑、整体黎曼几何、复几何、辛几何、环体拓扑、拓扑群和一般拓扑理论等方面作出有影响的研究工作
(8)代数组合与加法组合
随着离散数学的兴起与蓬勃发展,组合数学与代数、数论的交叉融合有力地推动了一些重大数学问题的解决。著名的Szemeredi定理与Green-Tao定理就是组合与数论、分析交叉渗透的产物。最近张益唐以及Maynard和Tao在孪生素数猜想上的重大突破也得益于数论工具与组合论证的巧妙结合, 组合数学也在Tao等人近期关于连续素数间大间隔问题的重要进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代数组合与加法组合是组合数学中一个热门的现代分支,它涉及研究代数结构的组合性质与用代数工具研究组合问题。该领域重要课题包括素数的组合性质、Ramsey型问题、循环置换问题、域上受限和集问题、Abel群中零和问题等等。我们在这方面的已有工作受到了Tao与Alon等名家的重视与引用。 拟在已有工作基础上,综合利用数论、组合、代数、分析、概率、遍历等领域的工具对有关前沿问题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力争做出有影响的重大成果。
南京大学物理学科创立于1915年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物理学系建立于1920年),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创立最早的物理学科之一。百年来,追求卓越,名家辈出,为我国物理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我国最有影响的物理学科之一。在南京大学学习和工作过的老一辈物理学家有吴有训、严济慈、赵忠尧、施汝为、陆学善、余瑞璜、吴健雄、朱光亚、程开甲、杨澄中、魏荣爵、汤定元、冯康等数十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并涌现出蒋树声、郭金龙、李国鼎等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
2009年12月30日,南京大学根据学科划分在原有的物理学系、电子科学与工程系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基础上,新组建成立了物理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物理学院现有教职工206人,学院现有教授105人、副教授41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0人,国家基金委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9人。
物理学院现有“物理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覆盖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光学、原子分子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生物物理与软物质、原子与分子团簇物理、应用电子学与技术物理等,其中“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声学”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拥有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近代声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纳米技术)、以及十余个跨学科研究所与研究中心,跨学科的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正在筹建中。物理学院是国家物理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心是国家物理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学院的“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是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原地球科学系基础上于2008年1月正式成立。目前学院设有三个系:地球与行星科学系、水科学系和地质工程与信息技术系。
共有专任教师121人,其中教授79人,副教授(含准聘副教授)39人。另有一支规模逐渐壮大的研究系列队伍43人。学院始终坚持建设一支“少而精、少而特、专而优”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在学校的带领下,学院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包括中科院院士6人、国家级领军人才27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34人次。
百年的历史中,学院秉承“爱国奉献,真诚团结,科学民主,求实创新”的办学传统。始终坚持“以培养创新型地学人才为宗旨”的指导思想,不断优化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标准,培养“高素质、宽基础,有创新潜力”的一流地质人才。历经近百年不懈努力,至今已培养大批优秀地学精英,其中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人数处于国内高校前列。
目前培养地质学(基地班)、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古生物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及地质工程等专业(方向)本科学生。设“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另有“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博士点。地质学一级学科中保留“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4个二级学科,自设“海洋地球化学”“水文地质学”“地震学”3个二级学科;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中保留“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3个二级学科,自设“能源地质学”二级学科,并设置“水文学与水资源”交叉学科点(交“地质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同时,设有“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博士后流动站。
“地质学”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水利工程”是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是“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地质学”和“矿业工程”两个学科通过首轮“双一流”建设周期评估,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地质学”荣获“A+”好成绩;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地质学继续在全国最前列。
学院建有“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关键地球物质循环”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自然资源研究院等科研平台。科研经费呈上升趋势,其中2020年科研经费达1.2亿元,NI刊物发文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6项等。学院与国内外几十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共建“生物演化与环境”科教融合中心。
在国际合作交流方面,学院与国内外几十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科研合作交流关系。成功主办了一系列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进行国际化教学交流,先后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法国、日本、奥地利、加拿大等国地质院所开展人才培养交流合作。多人次参与和组织IODP、国际地球物理观测、国际岩石圈计划等国际重大地学研究计划,多名教授在国际学术组织和学术刊物任职。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是江苏省重点学科。1978年,以胡福明为主要作者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当时的思想解放运动中产生了历史性重大影响,成为改革开放的理论先声。南京大学秉持开放的研究视野,整合多学科的人才资源,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革命根据地史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南京大学就建有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历任主任有孙伯鍨、侯惠勤等知名学者,出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与现状》等系列学术著作。与此同时,南京大学还建有全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研究所,在马洪武、王德宝等教授的带领下,出版了《华中抗日根据地史》等一批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
2005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南京大学成立了以张异宾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社会理论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以及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研究。中心建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数据库,产生了以《回到马克思》等为代表的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受到学界同仁的高度评价,并被译成德文在马克思的故乡出版。
马克思主义学院实体化运行以来,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学院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肩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工作。在学科发展上,作为根据地史研究的延伸,由王明生教授牵头的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在党史党建、传统文化传播等方面的研究已崭露头角,并于今年4月入选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
为打造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研究型教学科研队伍,学院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依托,以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为支撑,积极整合院系学科资源,搭建开放的学术平台,凝炼学科发展方向,在目标导向下,吸纳中青年学术才俊。学院教师中,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3人,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目前,学院正在积极引进各层次优秀人才,热切期待学界精英的鼎力加盟。
院党委
党委书记:王建华(025--89681022)
党委副书记:胡大平(025--89681026)
时 昱(025--83592723)
党委委员: 王建华、胡大平、时昱、吴翠丽、陈建、孙亚忠、张伟、倪春纳
院行政
院 长:胡大平(025--89681026)
副院长:吴翠丽(025--89681020)
副院长:陈 建(025--89680756)
院长助理:张 伟、张 明(025-83592858)
院 办
主 任:王 翀( 025-89681021)
副主任:王书畅 ( 025-83592763)
研究生辅导员兼团委书记:刘晶月(025-89681023)
本科教务、科研:江秋艳(025-89680750 )
人 事:余堰琪( 025-89681387)
财 务 :裴天烨(025-89680871)
研究生秘书:闫文佳(025-83592223)
传 真:83592763
鼓楼树华楼管理员:庄兴国(025-83592393)
干部培训中心
主 任:石建军( 025-83592685)
院务委员会
主 任:胡大平
成 员:陈 建、胡大平、时昱、王 翀、王明生、王建华、吴翠丽、张 伟 、张 明
学术委员会
主 任:陈继红
成 员:陈继红、胡大平、王明生、王建华、熊秋良
学位分委员会
主 任:胡大平
成 员:陈继红、戴雪红、胡大平、双传学、吴翠丽、熊秋良、王明生、王建华、王浩斌、张凤阳
教学委员会
主 任:吴翠丽
成 员:丁 蕖、李乾坤、李喜英、沈伯平、熊秋良、吴翠丽、张 明
教研室主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孔智键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丁 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熊秋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陆杰峰
《形势与政策》:季勇
《研究生公共课》:张明
学院简介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成立于2017年11月,是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艺术”双一流学科共建单位。
历史传承。南京大学的艺术教育与艺术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优良传统。最早可追溯到南京大学前身两江师范学堂于1906年创设的图画手工科,是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发端。此后的中央大学于1922年开始戏剧戏曲方面的研究和教学;1928年设艺术专修科;1929年设艺术教育课,分国画、西洋画、手工和音乐四科;金陵大学于1933年创办的影音系,开创了中国现代电影教学和科研的先河,两校都曾拥有当时国内一流的艺术系科。在校史上,徐悲鸿、张大千、陈之佛、高剑父、吕斯百、吴作人、傅抱石、潘玉良、马思聪等杰出的艺术家和吴梅、唐圭璋、宗白华、钱南扬、吴白匋、陈中凡、陈白尘、陈瘦竹、董健等著名的艺术教育家和学者先后在此执教,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发展历程。1993年,南京大学成立“美育教研室”,承担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任务。1996年在此基础上成立“文化艺术教育中心”,成为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独立教学单位。1998年,南京大学成立了“雕塑研究所”,由雕塑家吴为山教授担任所长。2003年在此基础上成立“美术研究院”。2013年,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和文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合并成立“艺术研究院”。2017年,南京大学将艺术研究院和美术研究院合并,成立“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形成了集艺术史论、美术学、戏剧影视、艺术教育与美育、艺术传播与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综合性学院。
机构设置。在机构设置上,学院下设艺术理论与创意系、美术与设计系、文化艺术教育中心。现有10个研究所(中心),1个美育实验室,2个部级人才培养基地,2个“双创”实训中心。
学科特色。在学科设置上,学院设有“艺术文化学”交叉学科博士点、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学术型硕士有艺术文化学和美术学两个专业,艺术文化学专业包括艺术史论与文化研究、艺术传播与文化创意、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三个专业方向,美术学专业包括美术理论(史论)、雕塑、油画、中国画、书法篆刻五个方向;专业型硕士为美术专业,包括雕塑、油画、中国画、书法篆刻四个方向。
师资力量。在师资力量上,学院具备艺术理论研究与艺术创作实践相融合的优势,拥有一支梯队合理、敬业精干的教学科研队伍。全院共有教职工59名。其中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10人),副教授13人;副研究馆员1人;研究系列人员13人;其中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1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级领军人才5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1人,第三层次3人,2019江苏社科英才1人,江苏社科优青1人。
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上,学院现有在校生209名,其中在读博士研究生57人,硕士研究生152名,留学生1名。硕士研究生包含全日制学术型硕士97人、全日制专业型硕士53人以及非全日制专业型硕士2人。
本科教学方面,学院承担全校本科生的美育和公共艺术教学工作,开设了文学人文、视觉人文、音乐人文、戏剧人文、媒体人文、工艺人文6门美育核心课程。同时开设各类型艺术公共选修课程,全年共计近90门。负责“艺术与文化创意”文科实验班辅修项目,现有来自不同院系专业的在读学生30人。
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上,学院逐步形成艺术史论、美术学、戏剧影视和艺术传播研究等核心学术团队,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包括5个国家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3项)、其他国家级项目17项、省部级项目14项、校级项目21项、横向项目14项。累计项目经费逾一千七百余万元。教师每年在一流期刊、CSSCI以及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
艺术创作。在艺术创作上,着力打造雕塑、油画、国画、书法等优势专业,培养出大批优秀艺术家,并在艺术创作上取得了很高成就。学院师生多次荣获全国美术展览奖项。
学术交流。在学术交流上,国际化成为学院一大亮点。教师中有8位教师具有海外博士学位,2位港台大学博士学位,14位有国外大学联合培养或长期访学、进修的经历。学院与世界著名大学有着密切的教学科研合作。学院设立“缪斯基金”资助研究生境外游学。举办“海外院士大讲堂”、“人文艺术系列讲座”等,每年邀请国外院士和顶尖学者来校或线上举办近30场学术交流活动。
发展愿景。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将秉承“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依托南京大学雄厚的人文学科实力,整合校内外的艺术资源,融合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致力于培养“懂艺术的思想者和有思想的艺术家”。学院兼顾专业人才培养和公共艺术教育,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努力创建具有南大气派、中国风格、国际影响的艺术教育与科研团队,为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南京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南京大学始终处于中国大学的第一方阵,获得了公认的社会影响和学术声誉。
作为我国最早招收并培养研究生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南京大学在12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了一大批精英人才,无论是国立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时期,还是更名后的南京大学时期,她的研究生教育在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高层次人才培育方面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1984年,是我国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后,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首批试办研究生院之一。自1981年实施学位制度以来,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在学科建设、导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全面的发展。
目前,南京大学共有“双一流”建设学科1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立项学科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
南京大学现有一支高素质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3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国家级领军人才327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347人次,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135人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8人。
学校目前在校研究生270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近9000人、硕士研究生18000余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不断改革创新、开拓进取,2013年较早在国内高校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这是南大历史上首次对研究生教育的大规模改革。2016年继续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以“立德树人、内涵发展、提升质量”为核心的改革理念,为国内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了南大方案、贡献了南大智慧,同时也发出了南大声音。学校于2015年入选教育部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17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效初现,获得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当前,南京大学的办学事业已经踏上新的百廿征程。2023年初学校全面实施“奋进行动”,提出建“最具创新能力”研究生教育“南大品牌”,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提质行动方案,力求在研究生价值塑造、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中,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将始终坚持以质量为核心,持续培养具有原始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加快满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为建设中国特色、南大特质、时代特点、世界一流的“第一个南大”贡献力量!
(数据统计截止2023年6月底)
南京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由校党委直属领导,与研究生院思想教育与管理办公室合署办公,负责全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的机构。主要职能是开展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资助管理、队伍建设、社会实践、奖惩等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协助开展党团建设与指导群团工作等。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 周济林
---------------------------------------------------------------------------
主要负责:
全面负责研究生思想教育、资助管理和学生事务管理相关工作。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思教办公室主任 李宁
---------------------------------------------------------------------------
主要负责:
1、统筹全校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计划安排与落实;
2、负责各类研究生评优工作,以及国家、省及学校各类相关研究生奖助学金的评选与发放;
3、负责研究生违纪处理和校园安全稳定等相关工作;
4、负责研究生辅导员和研究生骨干的队伍建设;
5、负责协调与各相关单位、部门和院系的联系;
6、承担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联系电话:025-89684285(仙林)
联系邮件:ln@nju.edu.cn
办公地址:仙林校区行政北楼914室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苏州校区办公室主任 瞿晓磊
---------------------------------------------------------------------------
主要负责:
1、苏州校区研究生思想教育、资助管理和学生事务管理等工作;
2、协调苏州校区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学位申请等工作;
3、协调苏州校区学位与导师队伍建设等工作;
4、协调苏州校区专业学位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等工作;
5、承担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联系电话:0512-68767189(苏州)
联系邮件:xiaoleiqu@nju.edu.cn
办公地址:苏州校区文正楼107室
办公室副主任 敖永胜
---------------------------------------------------------------------------
主要负责:
1、研究生助学金日常管理和发放
2、学业奖学金管理和发放
3、研究生助管、助教津贴日常管理和发放
4、助学贷款、贷偿等资助工作
5、研究生资助信息报送
6、协同负责研究生校园安全稳定工作
7、承担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联系电话:025-89680029(仙林)
联系邮件:aoys@nju.edu.cn
办公地址:仙林校区行政北楼905室
办公室工作人员 周玥
---------------------------------------------------------------------------
主要负责:
1、研究生思想引领与主题教育活动;
2、协同指导研究生党团建设活动;
3、研究生学风道德建设、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
4、国家奖学金和各类校级奖助学金管理;
5、省级评优、校级优秀研究生和优秀毕业生评选;
6、研究生社会实践、创新实践竞赛活动;
7、指导开展研究生校园学术文化活动;
8、研究生助管、助教津贴日常管理和发放;
9、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和辅导员助理队伍建设;
10、承担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联系电话:025-89687189(仙林)
联系邮件:zy@nju.edu.cn
办公地址:仙林校区行政北楼905室
办公室工作人员 王亚军
---------------------------------------------------------------------------
主要负责:
1、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日常管理和发放;
2、学业奖学金管理和发放;
3、助学贷款、贷偿、绿色通道、困难补助等资助工作;
4、研究生资助信息报送;
5、承担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联系电话:025-89680029(仙林)
联系邮件:wangyj@nju.edu.cn
办公地址:仙林校区行政北楼905室
办公室工作人员 廖昀喆
---------------------------------------------------------------------------
主要负责:
1、参与组织研究生思想教育活动开展
2、协同指导研究生党团建设活动
3、参与博士生助学金管理与发放工作
4、参与研究生教育与事务管理工作
5、承担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联系电话:025-89687189(仙林)
联系邮件:liaoyunzhe@nju.edu.cn
办公地址:仙林校区行政北楼905室
南京大学2023年第二学士学位招生简章
为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南京大学2023年继续在部分专业开展第二学士学位生招生培养工作。
一、招生计划
2023年招生总计划不超过30人,专业设置如下:
招生专业 | 招生计划 | 学费(元/生·学年) | 培养院系 |
法学 | 不超过15人 | 5720 | 法学院 |
工商管理 | 不超过15人 | 5720 | 商学院 |
二、招生对象
2023年南京大学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并于2023年7月1日前获得学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
三、报名方式
考生须于7月16日前扫描下方二维码或通过访问网址:https://cms.nju.edu.cn/bias/front/public/index.do填写报名信息,且仅能选择一个专业。
考生原本科专业应与报考专业分属不同学科门类,或属于同一学科门类、但不属于同一本科专业类。具体专业所属的学科门类、本科专业类可登录教育部网站(www.moe.gov.cn),搜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进行查询。
四、考核录取
我校将对考生报名信息进行审核,确定进入考核的候选人。考核采用线下面试形式,重点考察候选人的学科基础、专业素质、实践能力等。我校依据面试成绩确定拟录取名单,并通过南京大学本科招生网公示,经招生主管部门批准后发放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
考核拟于7月22日进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五、入学与培养
1.报到入学。录取学生须在规定日期到校报到。
2.学籍管理。第二学士学位为全日制学习,学制为两年,纳入高校学籍管理系统,在校期间,不得转专业。第二学士学位毕业学生按当年应届生身份办理相关就业手续。如中途退学,按应届本科毕业生身份办理相关就业手续。
3.课程设置。第二学士学位设置专门的教学计划,必修课程主要包括学科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专业选修课程需完成规定的学分,原则上不安排专业实习。
4.颁发证书。凡在修业年限内,修完规定课程,达到毕业和授予学士学位要求的,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达不到毕业要求的,不再延长学习时间,亦不实行留级制度,可颁发结业证书。对退学学生,学校根据修读情况发给肄业证书或写实性学习证明。
六、其他
1.凡在招生考试中有作弊行为的,包括伪造骗取我校考核资格等情况,均认定为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我校将取消其相应资格,同时通报招生主管部门做进一步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照有关法律处理。
2.我校本科招生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并接受社会监督。
3.南京大学未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代理第二学士学位招生事宜和举办辅导班,请不要相信任何中介信息。
4.我校第二学士学位招生录取及入学培养工作按照教育部相关政策执行。若政策调整,则按照新规定执行。
七、咨询方式
咨询电话:400-1859680
咨询邮箱:njujw@nju.edu.cn
招生主页:http://bkzs.nju.edu.cn
微信公众号:ndzsxlj
八、本简章由南京大学本科生院负责解释。
南京大学2023年各地招生组联系方式和驻地查询(持续更新)
供稿单位:网站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3-06-23 点击量: 104804
南京大学各地招生组联系方式、驻地和云咨询室信息持续更新
扫一扫二维码或长按识别
我们将为考生与家长提供
最权威、最细致、最贴心的报考建议
(持续更新)
二维码分布目录
1.华北地区: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2.东北地区:辽宁 吉林 黑龙江
3.华东地区:上海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4.华中地区:河南 湖北 湖南
5.华南地区:广东 广西 海南
6.西南地区: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7.西北地区:陕西 甘肃 宁夏 新疆 青海
8.江苏省内各地招生组
1.华北地区
关于申报2024年度南京大学本科生全球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的通知
发布者
各院系、各教学单位:
国际化是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南京大学设立了“本科生全球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简称“全球科考项目”),将其作为新时代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全球视野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对外开放、“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统筹兼顾“引进来”和“走出去”,学校将在“全球科考”2.0阶段进一步优化完善项目设计,着力提升项目质量,并稳步拓展科考的学科覆盖面和学生受益面。现启动2024年度南京大学本科生全球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申报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目标
南京大学本科生全球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旨在贯彻落实教育对外开放、“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统筹兼顾“引进来”和“走出去”,以多学科交叉点为主题,选取境内外适宜地点,让不同学科背景的校内外本科生在中外高水平教师的联合指导下开展综合性、跨学科、研究性科考与科研训练,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在多学科背景下开展跨学科研究性学习和早期科研训练,激发学生学术研究志趣,促进学生获得学术“顶峰体验”。
二、项目类型
南京大学本科生全球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按照科考地点分为“境外科考”和“境内科考”两种类型。
三、项目设计
(一)境外科考项目的设计
1.开拓国际化资源。鼓励有条件的院系依托校院两级境内外合作办学资源,紧密围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结合自身人才培养需求,积极开拓境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和产业界的一流实践教学资源,选取安全、适宜的境外科考实践地点,设计新的境外科考项目,统筹谋划好具有南大特色的境外科考与科研训练方案。
2.设计跨学科主题。鼓励学科相近或相关的院系间加强协同,组建跨院系指导教师团队,遵循学科交叉、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思路,共同研究适切的跨学科交叉项目主题。在项目主题设计上,理科院系建议参考地科、地海、大气、环境和生科等院系实施“大地学”、“生命科学”为主题的科考项目;文科院系建议参考历史、艺术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院系实施“考古学”、“重访文艺复兴”、“沿着马克思的足迹”为主题的科考项目; 工科院系建议参考现工院、电子等院系实施“生物医学工程设计与开发”、“工业4.0与自动化”为主题的科考项目。相关院系也可以选取文理工交叉的主题,例如计算机系、社会学院和新闻传播学院等院系联合实施“跨文化社会计算理论与应用研究”为主题的科考项目。
3.遴选多院系学生。境外科考项目学生规模原则上要求为20-30人。所有项目须按照发布招募信息、初审筛选、组织面试、院系官网公示等流程面向全校遴选主题相关院系的优秀学生参与。为推进学校本科招生与培养联动,以优质人才培养专项吸引优质生源、扩大南大影响力和美誉度,原则上每个境外科考项目可遴选若干名学校优质生源基地高中生参与,参与项目的经费由中学生自理。此外,鼓励各项目面向国内一流高校开放,可面向国内合作密切的院校招募若干名优秀本科生参与,参与项目的经费由外校承担或由外校学生自理。
4.开展研究性学习。每个境外科考项目要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开展项目活动,形成完整的本科生科研训练闭环。项目实施前,项目指导教师团队要做好项目相关学科知识、语言、跨文化交流等培训准备工作,并结合项目主题确定学生的研究选题。项目实施中,要科学设计科考环节,引导学生带着研究选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活动。原则上要求在项目实施期间组织中外学生的项目总结汇报会或研究选题报告会。项目实施后,指导教师团队要进一步指导学生完成项目报告;结合学校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毕业论文等支持平台,指导学生完成项目研究选题后续研究;做好项目总结等工作。
(二)境内科考项目的设计
1.邀请境外合作方。鼓励有条件的院系依托校院两级境内外合作资源,紧密围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积极邀请境外高水平大学师生参与,吸引境外学生到境内科考,并结合自身人才培养需求和校外实践教学基础,选取安全、适宜的境内科考实践地点,与外方共同设计新的境内科考项目,统筹谋划好具有南大特色的境内科考与科研训练方案。
2.设计跨学科主题。鼓励学科相近或相关的院系间加强协同,组建跨院系指导教师团队,遵循学科交叉、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思路,与外方共同研究适切的跨学科交叉且适合中外双方学生共同参与的项目主题。在项目主题设计上,建议有意向申报境内科考项目的院系参考2020-2022年我校开展的“国际高能物理大科学装置”、“长江-莱茵河生态环境”、“集成电路与先进制造”、“中英数据知识双驱动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主题的云科考项目。
3.遴选境内外学生。境内科考项目原则上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外籍学生方可立项,中外学生以配比成小队的方式开展活动,并鼓励外籍专家一同参与。外籍师生在境内科考活动的经费由我方支持,外籍师生的国际旅费自理。参与境内科考项目的外籍学生由我方和外方共同招募遴选,具体流程为:我方向外方沟通明确项目情况以及外籍学生遴选名额与要求、外方宣传项目招募信息、外籍学生申请项目(说明个人情况和参与项目的想法)、外方初审并推荐、我方组织线上面试并确定入选外籍学生。外籍学生规模原则上不少于5人、不超过20人。参与境内科考项目的本校学生,由各项目按照发布招募信息、初审筛选、组织面试、院系官网公示等流程面向全校进行遴选。为推进学校本科招生与培养联动,以优质人才培养专项吸引优质生源、扩大南大影响力和美誉度,原则上每个境外科考项目可遴选若干名学校优质生源基地高中生参与,参与项目的经费由中学生自理。此外,鼓励各项目面向国内一流高校开放,可面向国内合作密切的院校招募若干名优秀本科生参与,参与项目的经费由外校承担或由外校学生自理。
4.开展研究性学习。每个境内科考项目要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开展项目活动,形成完整的本科生科研训练闭环。项目前,项目指导教师团队要做好项目相关学科知识、语言、跨文化交流等培训准备工作,并结合项目主题确定学生的研究选题。项目中,要科学设计科考环节,引导学生带着研究选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活动。原则上要求在项目期间组织中外学生的项目总结汇报会或研究选题报告会。项目实施后,指导教师团队要进一步指导学生完成项目报告;结合学校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毕业论文等支持平台,指导本校学生完成项目研究选题后续研究;做好项目总结等工作。
三、立项名额与项目经费
2024年度学校本科生全球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含境外项目和境内项目)立项名额将综合考虑2024年学校本科教学经费预算、院系申报情况、科考地点距离、招募人数等因素确定。
拟境外科考项目支持额度分为三档:20万/项、30万/项、40万/项,境内科考项目支持额度分为三档:5万/项、6万/项、8万/项。
考虑到科考项目涉及境内外交通、住宿等费用较多,鼓励院系多方筹措资金配套支持科考项目,共同助力项目高质量开展。
四、项目实施时间
项目实施时间原则上为2024年暑期,时长为1-3周。
五、申报程序
1.院系推荐。有意向申请的院系在联系确定校内参与院系和境外合作对象后,根据全球科考项目的目标和要求共同协商创设新的全球科考项目,并由牵头院系组织申报。原则上每院系可推荐1个境外科考项目和1个境内科考项目。
2.报送材料。获得院系推荐资格的项目负责人填报《2024年度南京大学本科生全球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申报书》(附件1),并于2023年12月6日下午5点前将申报书纸质版(一式三份)报送至行政北楼412,Word电子版发送至lican@nju.edu.cn。
3.评审与公示。本科生院组织专家评审会议进行集体评议,确定2024年度南京大学本科生全球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拟立项名单并在校内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项目予以正式立项。
六、其他事项
1.全球科考项目的组团、项目合作协议的签订、经费管理、学分、学时、教学工作量计算等事项参照《南京大学“本科生全球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南本院〔2022〕51号)(附件2)的相关规定执行。
2.中学生和外校本科生参与本年度境外科考项目的费用由学生本人自理或由学生所在学校承担。院系在招募中学生和外校本科生时,应明确告知对方科考费用自理事宜。
3.全球科考项目组团人数参考学校因公出国(境)相关规定,即20人以内学生交流团组,教师人数一般不得超过3人;20人以上团组,教师人数应控制在学生人数的15%以内。各项目应严控非教师人员参与,如纳入团组,必须在申报书中说明缘由。
工作联系人:李灿,89680158。
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我校学术型硕士。须提供能够证明本人现阶段学术水平的代表成果,如获奖、专利、学术论文等,如不符合条件,请及时改报符合条件的专业。在校研究生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的同意。请在2023年11月1日前将所在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寄送至南京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学籍学历校验不通过1.请根据毕业证书上的信息准确填写,包括取得学历的学习形式、毕业证书编号、毕业学校、毕业年月等信息。2.信息填写准确但校验未通过,须办理学历(学籍)认证。3.如更改姓名或身份证号,须准备公安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二、关于选择我校考点(报考点代码:3201)的提醒南京大学报考点(报考点代码:3201)原则上只接收报考我校(招生单位代码:10284)并符合如下条件之一的考生:1.就读高校在南京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具有南京市户籍的往届生;3.工作单位在南京的往届生(能提供本人2023年近三个月及以上南京市社保缴费记录)。请选择我校报考点的考生核实自身情况,确认是否符合我校报考点相关要求。如因考生个人原因造成无法网上确认无法参加考试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再次提醒:1.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报考信息误填、错填,导致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复试、录取以及入学后不能进行学籍注册的,遗留问题由考生本人负责。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2.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
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2023年10月19日
南京大学关于核对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报信息的提醒(截至10月23日统计)有关考生:请报考我校(招生单位代码:10284)的考生认真阅读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公布的《南京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南京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的相关要求。请选择我校报考点(报考点代码:3201)的考生认真阅读《南京大学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公告》。一、关于报考我校(招生单位代码:10284)的常见问题及提示我校在网报期间(截至10月23日统计)发现的部分问题如下,请考生按照提示检查报名信息。如存在问题,请在10月25日22:00前修改报名信息,否则可能不予确认或不予准考。请注意:受网报信息及报名进度限制,未收到研招网信息、或未列入提示名单的考生不一定符合报考我校的相关要求,请对照《南京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南京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https://yzb.nju.edu.cn/47862/list.htm)仔细检查报名信息。具体问题处理办法名单报考非全日制的考生,报考类别填报错误。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均按“定向就业”类别录取。报考非全日制的考生,报考类别应选择“定向就业”。见附件报考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请查阅《南京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中的相关要求,并确认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如不符合,请及时改报符合条件的专业。如有疑问,请咨询报考院系。本科学习形式不符合报考专业要求。所学专业不符合报考专业要求。毕业后工作经验年限不符合报考专业要求。报考专业不接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报考。
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我校学术型硕士。须提供能够证明本人现阶段学术水平的代表成果,如获奖、专利、学术论文等,如不符合条件,请及时改报符合条件的专业。在校研究生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的同意。请在2023年11月1日前将所在培养单位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寄送至南京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学籍学历校验不通过1.请根据毕业证书上的信息准确填写,包括取得学历的学习形式、毕业证书编号、毕业学校、毕业年月等信息。2.信息填写准确但校验未通过,须办理学历(学籍)认证。3.如更改姓名或身份证号,须准备公安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二、关于选择我校考点(报考点代码:3201)的提醒南京大学报考点(报考点代码:3201)原则上只接收报考我校(招生单位代码:10284)并符合如下条件之一的考生:1.就读高校在南京的应届本科毕业生;2.具有南京市户籍的往届生;3.工作单位在南京的往届生(能提供本人2023年近三个月及以上南京市社保缴费记录)。请选择我校报考点的考生核实自身情况,确认是否符合我校报考点相关要求。如因考生个人原因造成无法网上确认无法参加考试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再次提醒:1.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报考信息误填、错填,导致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复试、录取以及入学后不能进行学籍注册的,遗留问题由考生本人负责。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2.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2023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