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ne: Email:

窦尔敦文盗御马的故事

2024-10-13 14:28:09 43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01

京剧《说唱脸谱》中有这么两句词: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大概人人都能随口哼唱。

那么问题来了,

红脸的关公人尽皆知。

蓝脸的窦尔敦是谁?

为什么要盗御马?

其实,能在歌词中跟关二爷并列,

肯定不是无名之辈。

关二爷是忠义的化身,

窦尔敦却是真正的豪侠。

热血江湖上,一直流传着他的传说。

02

窦尔敦,河北献县人。

原名窦开山(一个很刚猛的大名),

乳名窦二敦(上有长兄)。

其父窦志忠系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

李自成部下将领

由于老爹老早就撇下家庭,

风风火火当起了反贼,

窦尔敦的童年过得相当清苦,

年龄很小时就做了童工。

不知是否受过老爹的影响,

窦尔敦天生一副热心肠,

时常准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有一次,他在集市上偶遇恶霸欺压良民,

顿时怒从心头起,

这就要上前干仗。

他的做事原则是:

甭管打不打得过,先上去再说。

只是这一回,窦尔敦还没出手,

就被一韩姓老者抢先动手爆锤恶霸。

打斗结束后,

老者对窦尔敦小小年纪

敢于亮剑的精神打动,

收其为徒,传授窦尔敦三年武艺,

练得十八般兵刃样样精通。

03

辞别师傅没多久,

窦尔敦就惹上了官司。

因他看不惯献县知县父子

横行霸道、鱼肉百姓,

决心为民除害。

一天夜里,窦尔敦潜入知县府中,

干掉了知县父子,

还模仿了一把打虎武松的套路,

在墙上留下一句话:

杀人者,河北窦开山是也!

吃了官司,意味着得赶紧跑路。

窦尔敦为躲避官府缉拿,

含泪辞别母亲,开始浪迹天涯。

流浪期间,

窦尔敦曾躲到少林寺出家为僧,

还拜少林大师静慈和尚为师,

修炼软硬气功、轻功和护手双钩,

武功大进,江湖人称“铁罗汉”。

后来,朝廷大赦天下,

窦尔敦离开少林,回到河北老家。

此时已至康熙朝末年,

地方上贪污腐化,

窦尔敦就在家乡拉起一面旗帜,

还劫了大名府运往北京的十万两官银,

一时令朝野大为震惊。

04

清廷派遣大将黄三泰率军赶赴河北,

抓捕窦尔敦。

黄三泰同样武艺高强,身手了得。

他给窦尔敦写了封信,

希望窦尔敦和他以武会友,切磋武艺。

也就是说,他想和窦尔敦单挑。

切磋武艺,窦尔敦自然相当乐意,

于是,战场就成了比武场。

两人来来回回斗了不下百回合,

渐渐黄三泰落于下风,

窦尔敦有意生擒黄三泰,

招式尽显霸气。

斗着斗着,黄三泰不顾事先约定,

连发三枚金镖射伤窦尔敦,

窦尔敦左肩受伤,只得逃奔而回。

此后,清军多次围剿起义军,

双方互有损伤。

窦尔敦认为河北平原无险可守,

就转移到燕山山脉一处

名叫连环套的地方,

在这里安营扎寨,

并继续与清军周旋。

起义军发展到最强盛时,

将近万余人。

05

回到最初的问题:

窦尔敦为什么要盗御马?

原因很简单:报黄三泰暗算之仇。

有一次,朝廷重臣梁九公

骑着皇帝御赐的宝马在河间围场狩猎,

这匹御马,名叫追风赶月千里驹,

听着相当霸气。

这个消息被窦尔敦得知后,

他有心得此良驹,

更想报黄三泰暗算之仇,

扫一扫朝廷的脸面。

于是他安排属下守好寨门,

乔装打扮只身下山,

以行商之人的身份接近梁九公的营寨。

夜间,窦尔敦趁众人熟睡之际,

用熏香熏倒军马守卫,

连夜盗取御马。

数日后,这匹御马就到了

起义军的大寨之中,

气得梁九公好久吃不下饭,

军中主将黄三泰也因此事受到牵连,

被朝廷降职留任。

窦尔敦盗御马的故事

迅速在河北大地流传开来,

后来被演绎成各种文学体裁,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京剧《盗御马》,

还有《说唱脸谱》中那句经典唱词。

06

至于窦尔敦的结局,

不同的史料有截然相反的记载。

据《明清史料》记载,

由于多次围剿起义军无果,

清廷下令逮捕窦尔敦的母亲,

并张贴告示,

声称窦尔敦不来投降,

则立即处死其母。

窦尔敦不但讲义气,还是个大孝子,

他不忍母亲受难,不顾众人阻拦,

只身前往官府投案,随即被打入死牢。

在狱中,其母深明大义,

痛斥窦尔敦迂腐糊涂,

然后撞墙自尽而死。

窦尔敦悲痛万分,挣断绳索与狱卒搏斗,

不幸腿部负伤无法动弹。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

步军统领隆科多以擒获匪首上奏康熙皇帝,

没过几日,窦尔敦就在狱中

被秘密处死,年仅三十四岁。

清廷还特意将窦二敦的“二”,

改为“尔”,以示贬低。

然而,清朝地方史志《古城瑷珲》中

则有不同的记载。

窦尔敦被叛死刑时,

正值沙俄强占雅克萨城,

康熙召见黑龙江将军萨布素,

萨布素历来欣赏窦尔敦

刚猛不屈的品格和过人的武艺,

在京城几经奔走,

才将窦尔敦由凌迟改为流放黑龙江。

在雅克萨之战中,

窦尔敦勇猛奋战,立下赫赫战功。

第二次雅克萨争夺战中,窦尔敦不幸负伤,

一年后病逝于火石山(今黑龙江窦集屯)。

为纪念窦尔敦的功绩,

萨布素特地在窦集屯为其建造祠堂,

后人称为“窦尔敦庙”。

07

为什么窦尔敦在京剧中是蓝脸?

京剧脸谱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

蓝色脸谱代表刚猛、忠直

并富于反抗精神,

所代表的人物大都是

绿林好汉和勇猛彪悍的大将,

这正是京剧对窦尔敦性格

和人生经历最恰当的设定。

当然,所有关于窦尔敦的记载,

或是存在于野史,清朝小说,

或是存在于地方志,

清朝两大正史《清史稿》和《清实录》,

都没有关于窦尔敦的只言片语。

窦尔敦是否真实存在于历史之中,

至今仍无人可以断定。

其实,存不存在并不重要了,

当你偶尔哼唱那句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时,

谁又不会为心中激荡的一股豪情

而振奋精神、心生向往呢?

“中国国家历史读书月”第二期抽奖活动

(预告:明天进行第三期抽奖)

参与方式:

2. 本次开奖日期是5月3日18:00,抽奖结果会通知到个人。

3.获奖的读者收到通知后请准确的填写个人的邮寄地址和联系方式,防止因填错信息导致我们奖品无法寄出。

4.本次活动的图书奖品随机发出。

5.本次活动,所有参与者最多只能中奖一次,即获奖的读者将不再进入下次抽奖,以便让更多读者能中奖。

6.图书会在开奖后7天左右寄出,请中奖的朋友耐心等待,有问题及时和我们联系。

注:因精选留言数量限制,所有留言可能不能都显示出来,编辑在后台可以查看,并对所有参与活动留言的读者表示感谢。

窦尔墩盗御马的典故如下:

1、窦尔敦,原名窦开山,乳名双钩,号哲金,外号窦二敦。生于清朝末年,是河北河间府献县人。窦尔敦小时候就失去了父母,家里很穷,但他非常聪明,并且爱好武艺。他自幼就有一身好武艺,十八般武艺样样在身。其中尤其擅长使用钩镰枪和双钩刀,掷弹筒更是天下无双。

2、有一年,在京西神游峡附近有个地主,家中有很多好马,人称“御马”。这个地主对当地的百姓十分苛刻,只要有人想要马匹,就必须出钱购买。窦尔敦知道了这个事情后,心中愤愤不平,决定要为民除害。

3、一天夜晚,窦尔敦来到地主家附近,用钩镰枪割断了马缰绳,把马匹赶出了马棚。地主家的家人发现后,马上追了上去,但窦尔敦已经骑上马背飞奔而去了。第二天清晨,地主发现马棚里空空如也,马上意识到是窦尔敦干的。

4、于是他报了官府,官员也立刻派人前来捉拿窦尔敦。但窦尔敦武艺高强,身手灵活,官员的兵丁根本不是他的对手。最终,窦尔敦打败了官员的兵丁,成功逃脱了追捕。从此以后,“窦尔敦盗御马”的故事就在民间传开了。

御马的定义及相关知识

1、御马是指皇家马匹,通常指供皇家贵族骑乘的马匹。这些马匹通常是世界上最高贵、最优良的马种之一,具有高贵血统和卓越的性能。

2、御马的特点是体形高大、速度快、耐力强、力量大、反应灵敏等。它们被用于各种场合,如皇家出行、狩猎、比赛等。御马也是古代战争中重要的坐骑,曾经在许多历史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御马的管理和养护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御马需要经过精心的饲养和训练,以保持其优良的品质和健康状况。在古代,御马的管理和养护都是由专门的皇家马匹饲养机构负责,如清代的三旗马队和明代的内监马匹馆。

4、在中国的历史上,御马也是地位的象征。在清朝时期,御马不仅是皇帝出行的工具,还是皇帝权力的象征之一。皇帝出行时,会有众多御马护卫,以确保皇帝的安全和尊严。

窦尔敦盗御马的故事   寓言,是一种把深刻的哲理和教训寄托在简短、形象的故事里的文学样式,作者通过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关于窦尔敦盗御马的故事您看过没?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窦尔敦盗御马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窦尔敦盗御马的故事简介   窦尔敦盗御马的故事,大家都熟知的盗御马,窦尔敦有勇有谋,行侠仗义,富有正义感,嫉恶如仇,对奸贼决不手软和妥协,同时也招来被人祸害,怒发冲冠为盗御马。 窦尔敦盗御马的故事原文   这是一个盗马的故事,历史中清太尉梁九公乘御赐金鞍玉辔追风赶月千里驹到围场行猎。   窦尔墩探知这一消息后,只身潜入御马厩,用熏香熏倒守卫,用匕首杀门丁,盗走了御马。此举,使绿林义士大受鼓舞,给了清廷又一沉重打击。   窦尔墩,原名窦开山,乳名二东,清直隶河间府县窦三町人,他上有长兄,排行第二,长得虎背熊腰,故又叫窦二墩。又名蓝脸的窦尔敦。   窦尔墩出身贫苦农民家庭,自幼给地主打活,他行侠仗义,嫉恶如仇,富有正义感,因不满地主老财为富不仁,遂涉足绿林,抗清反暴。当时,献县以北,河间城以南的方圆数十里区域内,就是他与绿林好汉们经常啸取聚义举之所。   窦尔墩一生未婚,他获取的钱财,多用于济困扶危,个人坚持过简朴清贫的生活。当地百姓对他有口皆碑,十分敬仰;而那些豪门富户和反动官府对他却闻风丧胆,恨之入骨。   窦尔墩少时曾拜在当地名师韩实门下习武,后又拜明末民族英雄史可法的部将石某为师。他十八般武艺样样皆精,尤擅使大刀。绿林生涯,使其深感长兵器之不便,遂自己设计改制了一种护手双钩,此兵器兼有刀、钩、匕首之功能,破长兵,敌短器,钩刺自如,攻防兼备。   窦尔墩挥起双钩,疾如闪电,势如猛虎一般,故后人又称它为虎头双钩。 为了扎下反清抗暴的大本营,他把河间府作为攻取目标,并智取得胜,首战告捷。   窦尔墩虎踞河间府,义旗一举,从者如云。兵部尚书彭朋发兵河间,连战失利,因此被弹劾削职。黄三泰为搭救彭朋,派人指镖为凭,向窦尔墩借银。虽说是借,实则是依恃武力,明抢强夺。   窦尔墩是血性男儿,哪买他的帐。黄三泰栽了跟斗,恼羞成怒,遂有在李家店比武较量一场恶斗。比武前双方曾商定,不得使用暗器。黄三泰是个久闯江湖的老手,虽有君子协定,但他仍暗器藏身。临阵双方交手数十合,黄渐觉气力不支,遂背弃盟约,用“甩头”击窦。   窦尔墩自恃武艺在身,没提防对方会暗器伤人,遂被击中左膀,遭敌暗算。时清兵突至,窦尔墩率众出逃,失弃了河间府。 此后,窦尔墩又在清皇陵马兰峪以北的风水禁地兴隆山,觅得一处三面临水,一面绝壁耸天的险地,扎下了连环套营盘,继续与清廷作对。   后来,清太尉梁九公乘御赐金鞍玉辔追风赶月千里驹到围场行猎。   窦尔墩探知这一消息后,只身潜入御马厩,用熏香熏倒守卫,用匕首杀门丁,盗走了御马。 盗御马的信息   绿林豪杰窦尔墩为报复一镖之仇而盗取御马栽赃黄三太的故事。性情豪迈、粗犷彪悍的绿林好汉窦尔墩,人称"铁罗汉",自幼霸占河间府,十数年前,因为不服黄三太指金镖借银两之事,两人遂商定比武较量。黄三太落败,便使暗器打伤窦尔墩。窦尔墩一怒之下,离开河间,来到口外连环套与贺天龙、贺天虎、贺天彪、贺天豹四兄弟结盟,并被立为首领,啸踞山林,广结绿林英雄。一天,窦尔墩探得太岁梁九章奉旨口外行围射猎,携有清帝恩赐一匹御马,名为日月追风千里驹。忆及前仇,窦尔墩便乔装打扮,下山暗入梁九章的营中,将御马盗走,并留下"盗御马者黄三太"的字据。梁九公失落御马,大为震惊,着即缉拿黄三太。但后查得黄三太确已于多年前死去,知为绿林中人所为,乃调黄三太之子、记名总兵黄天霸问罪,黄天霸据理以陈,奉命缉拿罪犯,限期破案。 窦尔敦盗御马的故事点评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是一个很老的典故故事,盗御马的故事,传说窦尔敦在比武时被黄三太用暗器打伤,一直伺机复仇。十几年后,他得知梁九公携御马外出狩猎,遂潜入梁营盗走御马,并留下黄三太姓名,嫁祸于他,以报前仇。 有恩报恩,有仇必报。做人做事光明磊落。

说起窦尔敦,大家都会想起《说唱脸谱》中的歌词: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那么,你知道窦尔敦盗御马的故事吗?今天我来讲讲:
一、劫富济贫窦尔敦:
康熙年间,山东有个好汉名叫窦尔敦,性情豪爽,武艺高强。他在河北省河间府一带聚集了几百绿林好汉,劫富济贫,与官府作对。
1682年,康熙在山海关外大凌河建一个牧场,饲养大批马匹,专供皇帝和皇家选用。因此,大片民田被强占,许多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此事被威震四方的绿林好汉窦尔敦知道后,他率弟兄们劫了朝廷的十几匹好马。窦尔敦成了清政府当时有名的"大盗"。清军多次围捕窦尔敦一行人,都未能擒获他们。
二、窦尔敦劫官银:
后来,窦尔敦劫了河北大名府运往京城的十万两官银。清政府上下大为震惊,兵部大臣彭鹏被革职。
三、窦尔敦与黄三泰结仇:
彭朋手下护卫黄三泰为捉拿窦尔敦,以比武之名约窦前来较量。
比武这一天,黄三泰带领手下朱光祖等捕快,乔装改扮,暗带武器,私藏在比武场周围。决心捉拿窦尔敦。
而窦尔敦光明磊落,单人一骑前来赴约比武。
黄三泰使用一口朴刀,窦尔敦使用护手双钩。护手双钩是窦尔敦自制的兵器,兼有刀、钩、匕首之功能,能够破长兵,敌短器。是一把少见的趁手兵器。
窦尔敦武艺高强,煞是厉害,不多时便把黄三泰打的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黄三泰见势不妙,违背了比武不用暗器之约,暗发金镖,扎伤了窦尔敦的左膀。
此时,黄三泰的手下朱光祖一声唿哨,所有埋伏的捕快一拥而上,团团围住窦尔敦,欲将窦尔敦置于死地。
四、窦尔敦在连环套山重振旗鼓:
窦尔敦拼尽全力,杀出重围,带领自己的绿林好汉离开河间府,逃到长城外的燕山连环套一带继续杀富济贫。
连环套山高谷深,密林环绕,进可攻,退可守。是安营扎寨的好地方。窦尔敦在此招兵买马,势力渐渐壮大起来。
五、梁千岁的御马:
有一天,清朝太尉梁九公梁千岁率领三千御林军到长城外捕猎。梁千岁的坐骑叫做“追风赶月千里驹”,是康熙皇帝御赐的千里马。
为了御马奔跑如飞,一路上要老百姓填土修路,给老百姓带来沉重负担。
窦尔敦看不惯官府的嚣张行为,下决心道:“我今去把御马盗来,一来警戒狗官骚扰百姓,二来要黄三泰死在自己的主子手里。”
六、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窦尔敦只身来到梁军营寨,潜入御马厩,用熏香熏倒守卫,用匕首杀死门丁,盗走了御马。并留下黄三泰姓名,嫁祸于他,以报前仇。
却说梁营里,彭鹏拿着窦尔敦留下的纸条,战战兢兢向梁千岁汇报。梁千岁知道御马丢失,暴跳如雷,更怕皇帝知道怪罪他,责令彭鹏立即破案,捉拿盗马贼,追回御马“追风赶月千里驹”。
七、黄三泰的儿子黄天霸:
彭鹏对梁千岁说道:“黄三泰早已死去,他的儿子黄天霸在属下府下任漕标副将,莫非黄天霸与绿林军有染?我一定让黄天霸还您御马!”
黄天霸得知此事,吓出一身泠汗。知道御马事关重大,连忙和老部下朱光祖等人商议如何捉拿盗马贼。但是,这事没头没脑,到哪里查访呢?大家都一筹莫展,黄天霸更是急的吃不下饭。
朱光祖是黄三泰父子二人的老部下,忠心耿耿,诡计多端。他四处暗访,打听到了窦尔敦等绿林好汉驻扎此地。
朱光祖对黄天霸说:“此事定是窦尔敦所为,除了他,谁敢盗御马?再则,他与你父亲曾经比武,结下冤仇,今日必是他借端报复。”
八、黄天霸只身前往连环套:
为了验证盗马贼是不是窦尔敦。黄天霸乔装镖客,只身前往连环套,会见窦尔敦。
确认窦尔敦是盗马贼后,黄天霸亮出身份,劝说窦尔敦交出御马。窦尔敦哪肯。二人争执起来,窦尔敦恼羞成怒,下令杀死黄天霸。
黄天霸叫道:“且住,我黄天霸今日只身上山,寸铁未带,你们人多势众,杀死我算什么绿林好汉?”
窦尔敦是义气之人,连忙道:“好!好!今日放你,明日单挑,让你输得心服口服。”
黄天霸道:“我若输了,替父认罪!”
窦尔敦道:“我若输了,交出御马!”
年轻气盛的黄天霸昂然离开连环套,回到家中准备明天比武。
九、朱光祖盗护手双钩:
朱光祖却深深担忧。因为他知道窦尔敦的护手双钩非常厉害,碰到肉身,定会皮开肉绽,筋断骨折。
当晚,黄家上下都睡着了,朱光祖暗自思量:“明日若黄贤侄有任何闪失,对不起黄父黄三泰。等我上山,挫挫窦尔敦的锐气。”
朱光祖有两个绰号,一个是赛时迁,一个是草上飞。朱光祖运用轻功潜入窦尔敦的卧房,盗走了护手双钩。
十、窦尔敦结局一:
窦尔敦睡醒后大惊,深悔自己麻痹大意,在懊恼忿激之下,决定献出御马,随黄天霸到官府自首。
众绿林好汉前往劫救,反被窦尔敦斥退。
窦尔敦获释后,看破红尘,出家麒麟峪,在寂寞中度过余生。
十一、窦尔敦结局二:
但是,关于窦尔敦的结局还有另外两个版本,我今天在此都讲讲,大家可按自己的喜好安排结局。
一种是清廷多次围剿窦尔敦未果,就使用了下三滥的手段,把窦尔敦的老娘抓起来,诱捕窦尔敦。窦尔敦是个大孝子,为了营救母亲,就把自己捆绑起来,投案自首。
窦尔敦的母亲认为他迂腐糊涂,撞墙自尽而死。窦尔敦悲痛万分,挣断绳索与狱卒搏斗,不幸腿部负伤被擒获。
十二、窦尔敦结局三:
另一种说法是:驻守中俄边境雅克萨的第一位黑龙江将军萨布素救下了窦尔敦。
萨布素将军对窦尔敦刚直不阿的品德和国人的武功敬佩不已。便在京城几经奔走,免去了窦尔敦的死罪,改判流放黑龙江。
在雅克萨之战中,窦尔敦参加战争,以一当十,为清军战胜俄军立下汗马功劳。
雅克萨之战挫败了沙俄跨越外兴安岭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企图,使清东北边境在以后一个半世纪里基本上得到安宁。
现在,你知道窦尔敦的故事了吧。京剧脸谱中,可以看脸色识忠奸。红色代表忠勇良将,白色代表奸邪反派,黄脸代表彪悍残暴,金银色代表神怪。
窦尔敦是占山为王的草莽英雄,属于刚强,豪爽、莽撞的中性人物。因此是蓝色脸谱。

滦平县上哈叭沁中间有个西沟,从西沟上西山就是平顶山。

民间传说,当年窦尔墩盗御马就隐藏在平顶山上,被黄天霸探清楚,把窦尔 墩拿住交承德府衙治罪。

窦老英雄原姓陈,叫陈窦伟,窦尔墩是他外号。他武艺精通,在河间府设武 场教武术,手中使一双护手双钩,很厉害。当时彭朋在三河县当知县,是个清官, 因得罪了为富不仁的武文华,被武文华陷害,赔银若干两。浙江绍兴府的黄三太, 手使一把单刀,三支金镖,甩头一子,特别厉害。为了搭救彭朋指金镖借银。差 不多的武场老师傅都响应三太。三太也到陈窦伟的武场借银。陈不服气,他说: “你黄三太多大本领呀,指金镖借银。我就不给。给也行,我们两人得比一次武, 你胜过我的双钩,就有银子。”众教师给调停几次,也不行,最后只好在李家店比 武。陈窦伟一上场就说:“谁也不许用暗器伤人!”不料一交手,陈的双钩厉害, 三太眼看就要败阵。三太暗想:要叫他伤我一点, 一世英名付于流水。就暗地抛 出一子打在陈的右肩上,当时被打倒。众人纷纷议论,说一个年轻的武师让年过 五旬的老头打倒了,岂不可笑?陈一气之下走出河间府,改名换姓到口外平顶山 占山为王。因为他武艺高强,得到喽啰们的拥护,在山上招兵买马,安营扎寨。 过了好几年,才听说朝廷派人带着御马,出马兰峪关,来到承德,因此才引起窦 尔墩盗御马的念头。没盗马之时,老英雄胸有成竹,我必须如此如此,才可报此 仇,消我胸中之恨。

御马圈设在狮子园,老英雄先查访清楚,然后夜间盗出御马,还丢下柬帖, 写明黄三太盗马。安放已毕回连环套,这时,黄三太已死。康熙将三太的儿子和全 家捕入刑部狱中。对于此案,康熙已经明白盗马不是黄三太所为,可以叫黄天霸戴 罪捕盗。天霸出狱之后,请出当年不少朋友,明察暗访,始知详细。可是人多不好 入山,又怕打草惊蛇,把御马藏起来,任你有天大的本事,找不到证据,有什么办 法?人多道道多,有人说:“差绿林英雄,投帖入山,只要有点名望的,他必须接 待。”于是,黄天霸上连环套大寨,拜帖写的是:“浙江绍兴府黄”。窦老英雄毕竟是条英雄好汉, 一见之后就已经明白了,竟自认不讳,约定次日在山下比武。可是 又被朱先祖盗钩、留刀。老英雄一想:得啦!此举我已做得惊天动地,盗御马非同 小可,以前没听说过谁人敢做出这样的案件来。史上留名也就得啦!仇也算报了, 所以老英雄才下山投案交回御马。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这句耳熟能详的京剧,连我这种不懂戏曲的都可以随口唱出。可是窦尔敦为啥要盗御马呢?就不是谁都知道了。

绿林豪杰窦尔墩原名窦开山,乳名二东,暗合了小说中老二“刘二东”的名字。窦尔敦的父亲窦志忠是明末年农民起义军李自成的部下。刘二东也和他一样,子承父志。

窦尔墩劫了大名府运往京城的十万两官银。黄三泰为捉拿他,商定比武较量,打不过,便违背“不用暗器”之约,打伤窦尔墩。窦尔墩离开河间,来到口外连环套盘踞。一日,他听说太岁梁九章奉旨口外行围射猎,带着皇帝御赐好马,名为“金鞍玉辔追风赶月千里驹”,于是下山盗走御马,并留下字据栽赃黄三泰。

为了报复一镖之仇,窦尔敦可谓大费周章,就像知青们为了黄三圈一句话起了“杀念”一样。



令人拍案的文采

《盗御马》的开头,在一句京剧唱词之后,就是绝妙的,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段:

“后来有人说我们这批人是“打不散”“压不垮"的“老三届”,其实早就散了,所谓不散,是几个“混出人样儿"的精英们的纠集,是霉菜扣肉上头的肉的张扬,而大部分是肉下头的菜,是干巴巴的铺垫。当然,有时候下头的菜比上头的肉好吃,那要看吃者是处于一种什么状态。肉有肉的光彩,霉干菜们有霉干菜们的友谊。我插队的那一批人,张秀英、刘二东、李抗美、王小顺,还有我,我们都属于霉干菜序列,我们是芸芸众生中的一粒草芥。我们的名字普通得让人记不住,可却深深地镌刻在我们各自的心底,刻骨铭心。”

怎么样?把知青中两个不同群体比喻成霉干菜扣肉,是不是太绝了!后面知青们在喜宴上的遭遇,更是让人忍俊不禁。假如你家有小学生不会写作文,仔细研读这些段落文字,没准也能学着写出令老师满意的范文来。当然了,开个玩笑,写作和其他技能一样,抖机灵不能当饭吃。

言归正传。京剧《盗御马》窦尔敦的唱词贯穿整篇小说的始终:“将酒宴摆置在聚义厅上,某要与众贤弟叙一叙衷肠。”知青之间,以及知青与当地农民之间果然也是处处可见青春热血,侠肝义胆。

村里人淳朴厚道,城里人自作聪明,把“盗御马”变成了“盗御狗”,并且还杀了解馋。那一条套狗的驴缰绳仿佛成了套马的缰绳。然而,谁才是“好人”,谁才是“坏人”,就如同前面的《三岔口》一般,又一次模糊不清了。

据说“窦尔敦”一名是清廷于对“窦二东”的恶意蔑称,意为“倒儿蹲”。(杜凤义《窦尔敦与窦集屯》)身份也从敏感的农民起义领袖被改为绿林人士,更是不见于《清史稿》和《清实录》等正史中。历史上的确有过这个人,只是好坏一言难尽,也就是说,在文学艺术领域,窦尔敦的形象其实是经过了美化的。

正如戏中的窦尔敦盗御马后被清廷抓捕,盗狗一事,输的还是知青团体。然而最后老大嫁给了“窦尔敦一族”共同的敌人,狗主人黄三圈,“跟贫下中农结合”了;“五狈”也从设计套狗的混混,成长为了受村民爱戴的赤脚医生“王小顺”,直到死后也一直被村民记着恩。

因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感化,盗狗的私仇全都演化成了崇高的情义。


随波逐流的个人命运

《盗御马》这一篇里除了有对京剧唱词,还有对毛语录的频繁引用,很有年代特色。开头对家的回忆十分伤感,已经有了后面《凤还巢》凄凉悲苦的影子。

“我”巨大的命运转折的确是从下放到陕西开始的。在这以前的故事,虽然也深沉悲伤,但毕竟说的主要是“别人”,不能算作“我”的切肤之痛。直到此时才是揭开了一层膜,直接展示自己的伤痕。

精彩的描写比比皆是,例如开头霉菜扣肉比喻的活用,后面婚礼宴席上的贪婪吃相,让人不得不佩服叶老师的才华横溢,信手拈来。

“老二宁可当窦尔敦也不当愚公,死活不填那张表”,这句看似随意,实则值得琢磨。老二父亲曾是窦尔敦的扮演者,自己也崇拜窦尔敦。他身上似乎也有窦尔敦式的倔强与侠义。他宁可做黑户也要回北京,只是为了给老五的死赎罪。机灵的“五狈”是与他一起“起事”的好兄弟,是他这个“窦尔敦”的军师,曾经和他“生死与共”“行侠仗义”,冒险盗杀“御狗”,并露头平息事端。

在陕西做知青的经历,彻底改变了老二这个人的一生。“窦尔敦之后二百年的刘二东终没有跳出窦尔敦的路数”。“窦尔敦”的精气神已经融入在了他的骨子里。

所有的相聚都是为了分离。“一出《盗御马》,唱过了,曲终人散。”结尾看似轻飘飘的一句,其实好不悲凉…



杀狗的素材与借用

无意中搜到一篇叶广芩亲妹叶广荃老师的一篇散文《那山、那水、那人……》,来源是《延安日报》。

文章回忆的是下放到陕西延长县刘家河乡后段家河村的知青生活。里面也有杀狗吃狗油油炸饼的事情,也有邻村汉子,狗主人来找他们算账,知青们养的狗也叫黑子。凭着“学医的姐姐”(想必是叶广芩)寄来的几本书,叶广荃还做起了赤脚医生。21世纪初,她也重回过那个自己思念着却也想要逃避的村子。细节方面有不少联系。

对北京的深深思念,对母亲的挂念,知青生活的苦中作乐,……种种复杂情感,两个姐妹应该是有不少共鸣的。文章写得一样很感人。叶家尽是才子才女。

此外,地名上面也有重合的部分。叶广荃所在的后段家河村是真实存在的,但是《盗御马》中的刘家河乡后顺沟却在网上查不到,不知道是不是叶广芩的虚构。

总之,得出的结论是,在自身见闻之外,叶广芩老师可能还稍微借鉴了妹妹的一些知青经历,尤其是杀狗那一段。

妹妹在其散文中的一段话也很能代表姐姐的一些思想,用来点评《盗御马》这篇小说毫不违和:“后段家河,这里是我走入社会的起点。是这片黄土地和老区的乡亲们以他们博大的胸怀接纳、包容了我们,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去面对社会。从而使得我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无论面对逆境还是顺境,总能走得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更深刻的还有这样一句。有人评价知青说:“青春的记忆是他们生命中的一个底色,他们常常拿它作为辨别真伪的一个参照系。几十年过去了,历史和现状一旦让他们迷惑,他们就会拿出来比照一番,就可能会得到有血有肉的证据。”

联想到窦尔敦和黄三泰,刘二东与黄三圈,那些盗狗、杀狗的是是非非,……的确都是苦涩青春和艰难岁月留给他们的教益。

蓝脸的窦尔敦为何要盗取御马?

每天分享历史,传奇故事,喜欢的朋友请点击关注,评论,收藏

在歌曲《说唱脸谱》中有这么两句唱词:“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大概人人都能随口哼唱。那么问题来了,红脸的关公尽人皆知,蓝脸的窦尔敦是谁?为什么他要盗御马?

窦尔敦是清朝康熙年间的豪侠,早年他因犯下命案而逃亡在外。这一年,朝廷大赦天下,在少林寺躲避官司的他回到老家河北献县,但很快他就发现地方官吏贪污腐化成风,生性秉直的他就在家乡拉起了一支队伍,并且劫夺了大名府运往京城的十万两官银。

消息传出后,朝廷甚是震怒,随即安排大将黄三泰率军前去抓捕。黄三泰知道窦尔敦武艺高强,同样身手不凡的他就想跟窦尔敦比试番,于是就写了一封信给窦尔敦,希望两人能够以武会友,切磋一番。接到信后,窦尔敦欣然接受。

在比武中,两人你来我往,打了个棋逢对手,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黄三泰渐渐落了下风,而窦尔敦也欣赏黄三泰的一身好武艺,打算将其生擒。谁知,黄三泰见打不过窦尔敦,就动起了歪心思,不顾之前的约定,连发了三枚金镖暗算窦尔敦。窦尔敦没有躲过最后一枚金镖,伤了左肩,只得逃回驻地。随即,黄三泰便派兵围

剿窦尔敦的义军,但由于义军作战勇猛,双方互有伤亡,黄三泰不得不草草收场了事

经过这场战斗,实尔敦认为地处在平原地带,无险可守,于是转移到了燕山

山脉一处名叫连环套的地方安营扎寨,继续跟清兵抗衡。

这天,窦尔敦打听到一则消息:朝廷重臣梁九公骑着皇帝御赐的追风赶月千里驹在河间围场狩猎,负责保卫工作的就是黄三泰。他就开始琢磨,如果把这匹御马盗走,黄三泰肯定会受到斥责,自己不但能够得到一匹宝马良驹,还能报之前的一镖之仇。

确定了这个想法后,窦尔敦立刻安排属下守好山寨,然后自己化装成一位行商之人下了连环套。打听到梁九公营寨所处的地方后,他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到了夜间,趁着众人熟睡之际,窦尔敦便偷偷地潜入营寨,找到喂养御马的地方,用熏香熏倒了看守御马的军士。说也奇怪,这匹追风赶月千里驹好像跟他颇有缘分,见到他后,既不鸣叫又不踢踏,乖乖地跟着他跑出了营寨。第二天,梁九公得知御马被盗后,着实生气,一连几天都没有吃下饭。而黄三泰在此事中负有守卫不严的责任,受到了降职的处分。得知这个消息后,窦尔敦不由仰天大笑。

窦尔敦盗御马的故事迅速在河北当地流传开来,后来被演绎成各种文学体裁,其中最著名的当数京剧《盗御马》,还有《说唱脸谱》中那句经典唱词。

选择样式

选择布局
选择颜色
选择背景
选择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