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学坐落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是新中国在雪域高原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和光辉历史的大学,是西藏自治区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部区合建高校。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创办的藏文干部训练班,历经西藏军区干部学校、西藏地方干部学校、西藏行政干部学校等发展阶段。1965年、1975年,学校先后升格为西藏师范学校、西藏师范学院,开创了西藏师范教育的先河。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西藏大学。1993年,西藏大学藏医学院独立设置为西藏藏医学院(现西藏藏医药大学)。1999年以来,西藏自治区艺术学校、西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西藏民族学院医疗系、西藏自治区财经学校先后并入西藏大学。2013年列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7年入选首轮“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2022年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经过七十多年建设发展,学校已成为极具高原边疆民族区域特色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有纳金校区、河坝林校区、罗布林卡医学院校区、罗布林卡财经学院校区,占地面积1400余亩,建筑面积47.07万平方米,教育城校区正在规划建设中。现有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艺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法学院、教育学院、财经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生态环境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14个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14亿元。纸质藏书120.45万册,电子图书60.1万册,藏文梵夹装图书5800函。珍藏有十至十三世纪藏文写本“菩日文献”,其中,十世纪写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两万五千颂》先后入选第三批、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菩日文献”精选影印本》被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列入改革开放 40 周年重要成果。
在编在职教职工1158人,其中,专任教师和其他师资844人。专任教师和其他师资中具有高级职称385人,占46%;研究生学历667人,占79%。有高层次人才70人次,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7人次,含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自治区级高层次人才23人次。
学校有各类学生2.2万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80人,硕士研究生2481人,本科生10476人,专科生29人,各类成人学生8649人。
学校有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生态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民族学、生态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生态学、中国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4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其中,生态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23年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民族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音乐与舞蹈学7个学科上榜2023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学校有52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有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9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概论》为国家精品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有自治区精品课程20门。有藏语言文学、计算机及藏文信息技术专业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有生态学教师团队、边境安全信息传输与处理教师团队两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临床医学、音乐学、美术学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有“信息技术实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3名。近年来,作为牵头单位获得《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 培养“靠得住”的高素质人才》《计算机及藏文信息处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思政引领,援培协同”的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等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5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承担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自治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
学校有西藏雅尼湿地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西藏那曲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藏羊八井宇宙线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藏珠穆朗玛特殊大气过程与环境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藏纳木错高寒湖泊与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波密地质灾害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那曲生态环境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宇宙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藏文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藏文信息技术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藏文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西藏),高原生态环境与健康院士专家工作站。有自治区重点实验室5个,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11个。
学校有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中国文艺评论(西藏大学)基地1个,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1个,第四批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1个,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有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西藏信息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环喜马拉雅人类活动与区域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3个教育部与西藏自治区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有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
近5年,学校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冷门绝学团队重大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自治区首批科技重大专项2项,科研经费达4亿多元。获第五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8项,自治区科学技术奖24项,国家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网络安全突出贡献奖”1项,首届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3项。1名教师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高原科学研究》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教育部先后组建以北京大学为组长单位,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为副组长单位,中央财经大学、四川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为成员单位的对口支援及合作建设高校团队,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支援合作工作,为学校建设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挪威、日本、德国、尼泊尔、法国等国家的十几所高校和国内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合作关系。先后与天津大学、东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山东大学等十余所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办学七十多年来,学校弘扬“团结爱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勇创一流”的藏大精神,已探索出一条在特殊高原边疆民族地区兴办现代高等教育的成功之路,形成“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干得好”的人才培养鲜明特色,累计培养8万余名全日制各级各类专门人才,为我国西藏和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持,成为西藏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和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对外开放与交流的重要窗口。
展望未来,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西藏大学办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具有很重要的基础性意义和战略性意义”的殷殷重托和习近平总书记给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正确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扬“老西藏精神”,抢抓部区合建、“双一流”建设重大历史机遇,立足西藏,面向全国,凝练“高原科学与技术”“民族优秀文化”两大特色学科领域,以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办学宗旨,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勇创一流”办学思路,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能力与水平,力争早日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突出、国内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的“双一流”大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谱写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西藏篇章而努力奋斗。
(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
西藏大学现任领导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校党委书记 | 孙献忠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金永兵 |
党委副书记 | 胡志国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央珍 |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 崔能飞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王斌礼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郑安阳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方江平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平措旺堆 |
党委常委、组织(人事)部部长 | 肖铖 |
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 达瓦 |
校长助理 | 王嗣岑 |
现任领导文字简介
孙献忠,男,汉族,1968年9月生,河南许昌人。198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7月参加工作,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本科毕业,北京大学公共管理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西藏大学党委书记(兼)。
1985.09-1989.07,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业学习。1989.07-1995.10,电力工业部、水利部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施工处助理工程师、工程师。1995.10-1996.12,水利部建设司重点工程处干部。1996.12-1998.09,水利部建设司重点工程处主任科员(1994.09-1997.07,天津大学管理学院投资经济专业函授本科学习)。1998.09-1999.08,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治理开发处主任科员。1999.08-2001.06 ,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治理开发处副处长(其间:2001.03-2001.06,中央党校中央国家机关分校学习)。2001.06-2001.12,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水库管理处副处长(主持工作)。2001.12-2001.12,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水库管理处处长。2001.12-2002.04,国务院办公厅秘书二局四处干部。2002.04-2005.08,国务院办公厅秘书二局四处一秘(正处级)(2002.03-2004.06,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学习,获公共管理硕士学位)。2005.08-2006.04,国务院办公厅秘书二局四处一秘(正处级)兼副处长。2006.04-2008.02,国务院办公厅秘书二局四处调研员兼副处长。2008.02-2008.03,国务院办公厅秘书二局副巡视员。2008.03-2016.05,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副司长。2016.05-2016.09,国家防汛抗旱督察专员(正司长级)。2016.09-2023.01,西藏自治区水利厅党组副书记、厅长(其间:2020.10-2021.01中央党校第48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2023.01-2023.08,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2023.08- 至今,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西藏大学党委书记(兼)。
金永兵,男,汉族,1973年12月生,安徽寿县人。1997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文学博士,教授,博导,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8年度),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1997.07-2000.09,华北电力大学社科系助教、讲师。2003.07-2005.06,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2005.06-2013.06,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系党委副书记(2012年兼任北大中文系副系主任)。2013.06-2015.08,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系党委书记、副系主任。2015.08-2020.05,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系党委书记、副系主任。2020.04—2021.09,西藏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2021.09—至今,西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文学理论、文化理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等。出版专著4部、合著2部,主编专题论文集1部,参与写作教材十多部,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题项目1项,负责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4项,参与“马工程”重点教材项目2项,完成多项地方政府决策咨询和研究。社会兼职包括四川大学“天府学者”特聘专家、西藏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吉林大学兼职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清华大学世文学院特聘研究员等。
胡志国,男,汉族,1971年4月生,河南范县人。1993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河南大学教育系心理教育专业本科毕业,中央民族大学公共管理硕士。
1993.07-2005.01,历任河南省商丘师范学院教师、党委组织部副科级组织员、干部科科长。2005.01-2007.07,历任河南省商丘师范学院美术系党总支副书记、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纪委副书记(正处级)。2007.07-2019.03,历任西藏自治区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教育工委组织干部处处长、组织宣传处处长、办公室主任,期间,2018.03-2019.01中共中央党校第65期西藏班学员。2019.03-2022.05,任西藏自治区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期间,2020.10-2021.01,中共中央党校第4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修班学员。2022.05-2023.04,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2023.04-至今,西藏大学党委副书记。
央珍,女,藏族,1965年11月生,四川甘孜人。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9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学历,史学学士,副教授。1987.07-2001.09,历任西藏大学政治历史系教师、历史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系副主任。2001.09-2005.04,西藏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公共教学部副主任。2005.04-2006.10,西藏大学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2006.10-2008.12,西藏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2008.12-2011.03,西藏大学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兼任招生就业处处长。2011.03-2012.04,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2012.04-2015.06,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2015.07-2019.08,西藏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2019.08至今,西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崔能飞,男,汉族,1975年3月生,四川南充人。1998年7月参加工作(入伍),199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法律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学历,四川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1998.07-2015.07,历任西藏公安厅政治部现役工作办公室干事,武警西藏警卫局办公室参谋、副主任、警卫队队长等职。2015.07-2018.09,武警西藏警卫局办公室主任(副师职),武警大校警衔。2018.09-2019.08,西藏大学党委委员、纪委书记。2019.08至今,西藏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王斌礼,男,汉族,1968年3月生,陕西岐山人。1993年7月参加工作,199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宝鸡文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本科学历,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3.07-1999.07,在西藏民族学院语文系任教。1999.07-2001.08,西藏民族学院党委组织部科员。2001.08-2010.06,西藏民族学院党委(院长)办公室秘书科科长、副主任。2010.06-2011.09,任西藏民族学院管理学院院长。2011.09-2015.05,西藏民族大学党委(学校)办公室主任。2015.05-2020.08,西藏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期间,2017.02-05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习,2017.09-11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学)。2020.08至今,西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西藏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奖励,出版发表《中心句篇法—汉语文章组织的理论与实践》(专著)及论文多篇,参编著作、教材3部。
郑安阳,男,汉族,1978年11月生,辽宁朝阳人,199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7月参加工作,博士研究生学历,副研究员。2003.07—2005.08任北京科技大学团委文体部部长;2005.08—2006.10主持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学生工作;2006.10—2007.10任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2007.10—2013.06任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副主任;2013.06—2018.06,任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党委书记;2017.11—2021.05,任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2021.05—至今任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22.07—至今任西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主要从事低碳绿色冶金新技术、冶金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冶金能源与环保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开发了冷固结球团用的新型有机复合粘结剂,揭示了球团性能的影响因素,优化了高炉铜冷却壁结构,并在《钢铁》《钢铁研究学报》《Journal of clearer production》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致力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课题、北京市党建课题等多项,在《北京教育》《思想教育研究》《办公室业务》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形成了一批以“鼎新德育工程”育人体系为代表的有理论、有实效的研究成果。曾任《北京科技大学年鉴》主编,参编《校友讲坛》《缔造传奇》等书籍5部。2020年先后获评“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2021年当选北京市海淀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2022年入选中组部第十批援藏干部。
方江平,男,汉族,1967年11月生,安徽宿松县人。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教授,博导。西藏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西藏高原生态学会理事长。1983.09-1987.07,西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学习。1987.07-1997.08,西藏农牧学院助教、讲师。1997.08-2000.02,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资源研究室主任。2000.02-2005.03,西藏农牧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兼高原生态研究所副所长。2001.07聘为化学副教授。2005.03-2008.04,高原生态研究所所长。2005.09-2010.1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博士。2008.04-2013.09,西藏大学农牧学院科研处处长。2010.09聘为生态学教授。2013.09-2016.09,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主任(研究生处处长)。2016.09-2020.09,西藏农牧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主任(研究生处处长)。2020.09-2022.06,高原生态研究所所长,期间:2021.12-至今,西藏科协党组成员,挂职副主席。2022.06-至今,西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主要从事高原生态系统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承担国家“十五”攻关、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等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组建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
平措旺堆,男,藏族,1972年10月生,拉萨市林周县人。1995年7月参加工作,199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学历,思想政治教育讲师、职业指导师。
1991.09-1995.07 西藏大学学习。1995.07-1998.11 西藏大学学工处(团委)干事,第五届西藏青联委员。1998.11-1999.03福建省泉州市挂职锻炼、第五届西藏青联委员。1999.03-2003.03 西藏大学数理系政治辅导员、学生科副科长。2003.03-2005.05 西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政治辅导员、学生科科长。2005.05-2009.03 西藏大学工学院党委副书记。2009.03-2011.03 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2011.03-2013.12西藏大学团委书记、第九届自治区团委常委、西藏青联常委、教育界别主任委员。2013.12-2014.06那曲班戈县佳琼镇驻村工作队总队长兼分队长。2014.06-2016.06 西藏大学团委书记、第九届自治区团委常委、西藏青联常委、教育界别主任委员(期间中央团校学习)。2016.06-2023年4月 西藏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直属党支部书记、部长(处长)。2023年4月-至今西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持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课题1项、自治区政治教育重点课题1项、出版合著1部,主持共青团中央优秀课题1项,参与珠峰学者人才发展支持计划优秀管理干部发展助力计划1项,两次受邀参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课题评审工作,发表课程教育研究等论文若干篇。
肖铖,男,汉族,1973年9月生,四川巴中人,1997年7月参加工作,200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天津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毕业,硕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硕士生导师。1997.07-2001.09,西藏大学语文系英语教研室教师(其间:2002.12评聘为讲师)。2001.09-2004.06,西藏大学语文系英语教研室系内副主任。2004.06-2005.07,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英语教研室院内副主任(其间:2002.09-2005.03,在天津大学职教学院教育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2005.07-2007.08,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英语教研室副主任。2007.08-2011.12,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公共外语教研室主任(其间:2007.12评聘为副教授)。2011.12-2014.04,西藏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副主任。2014.04-2016.10,西藏大学组织(人事)部副部长(其间:2015.12评聘为教授)。2016.10-2019.08,西藏大学组织(人事)部部长。2019.08至今,西藏大学党委常委、组织(人事)部部长。
达瓦,男,藏族,1966年 12月生,西藏山南贡嘎县人。1990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教授,博导,西藏自治区“五个一批”(藏学界)人才(2018年度),西藏大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西藏卷)史料汇编编委会委员,西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专家。
1990.7-1993.12 西藏扎木中学教师、政教处干事。1994.01-2007.06 西藏大学学生工作处、宣传部科长、副部长、讲师。2007.07-2010.11 西藏大学科研处、中国藏学研究所副处长、副所长、副教授。2010.12-2017.06 西藏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院长。2017.07—至今,西藏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少数民族史。出版专著5部、合著6部,参与写作教材2部,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特别委托项目子课题1项、一般项目1项,主持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主持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课题1项等。
王嗣岑,男,汉族,1974年3月生,陕西兴平人。1997年7月参加工作,2001年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西安交通大学毕业,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天然血管药物筛选与分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分析(三级)实验室主任;陕西省心血管药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药学会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副秘书长、常务委员,陕西省药学会副理事长、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陕西省“科学家+工程师”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Pharmaceutical Science Advances》副主编,《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药物分析杂志》《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编委。1993.9--2006.6 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学习, 1997.07-2010.12 西安交通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2011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破格)。2013.07-2018.09 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副院长,2018年10月起担任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院长,2022年8月任西藏大学校长助理。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分析新方法、新材料、新装置,色谱分析新方法,天然活性成分发现与作用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课题2项。在 Chem Eng J、APSB、ChemCom、Anal Chem、Biomaterials、J Chromatogr A等发表SCI论文110余篇,SCI他引超过2600次;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陕西省青年科技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陕西省青年科技标兵、首届西部药学之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主编《分析化学》(科学出版社)1部,参编教材4部;合著专著4部(其中外文2部)。
更新时间:2023年8月13日
西藏大学党委历任领导 |
职务名称 | 姓名 | 性别 | 民族 | 任职时间 |
党委书记 | 雍丕 | 男 | 藏 | 1985.02—1985.09 |
党委书记 | 土登旺秋 | 男 | 藏 | 1986.11—1990.06 |
党委书记 | 群培 | 男 | 藏 | 1990.06—1992.11 |
党委书记 | 邹开华 | 男 | 汉 | 1992.11—1994.10 |
党委书记 | 群培 | 男 | 藏 | 1994.10—2001.08 |
党委书记 | 刘庆慧 | 男 | 汉 | 2001.08—2008.01 |
党委书记 | 房灵敏 | 男 | 汉 | 2009.01—2015.07 |
党委书记 | 赤列旺杰 | 男 | 藏 | 2015.07—2016.01 |
党委书记 | 尼玛次仁 | 男 | 藏 | 2016.01—2023.08 |
党委书记 | 孙献忠 | 男 | 汉 | 2023.08至今 |
党委副书记 | 次旺俊美 | 男 | 藏 | 1985.02—1992.11 |
党委副书记 | 杨朝济 | 男 | 汉 | 1985.02—1986.12 |
党委副书记 | 刘宝珍 | 男 | 汉 | 1985.02—1986.12 |
党委副书记 | 洛桑达瓦 | 男 | 藏 | 1985.02—1992.11 |
党委副书记 | 罗华荣 | 男 | 汉 | 1991.03—1995.06 |
党委副书记 | 桑珠 | 男 | 藏 | 2003.02—2012.08 |
党委副书记 | 房灵敏 | 男 | 汉 | 2003.02—2009.01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赤列旺杰 | 男 | 藏 | 2006.09—2007.04 |
党委副书记 | 格桑群培 | 男 | 藏 | 2007.04—2012.12 |
党委副书记 | 纪建洲 | 男 | 汉 | 2012.08—2021.10 |
党委副书记 | 普布次仁 | 男 | 藏 | 2012.12—2015.07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仓姆娜 | 女 | 藏 | 2003.09—2006.09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云丹加措 | 男 | 藏 | 2009.11—2016.07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白玛卫东 | 男 | 藏 | 2016.11—2018.07 |
党委委员、副书记 | 娄源冰 | 男 | 藏 | 2017.01—2019.12 |
党委副书记 | 金永兵 | 男 | 汉 | 2021.10至今 |
党委副书记 | 胡志国 | 男 | 汉 | 2023.04至今 |
西藏大学行政历任领导
职务名称 | 姓名 | 性别 | 民族 | 任职时间 |
校长 | 次旺俊美 | 男 | 藏 | 1985.02—1992.11 |
校长 | 群培 | 男 | 藏 | 1992.12—1994.09 |
校长 | 刘庆慧 | 男 | 汉 | 1994.10—2005.04 |
校长 | 房灵敏 | 男 | 汉 | 2005.04—2009.01 |
校长 | 格桑群培 | 男 | 藏 | 2009.01—2012.12 |
校长 | 普布次仁 | 男 | 藏 | 2012.12—2015.07 |
校长 | 纪建洲 | 男 | 汉 | 2015.07—2021.10 |
校长 | 金永兵 | 男 | 汉 | 2020.10至今 |
常务副校长 | 陈建龙 | 男 | 汉 | 2014.11—2015.06 |
常务副校长 | 金永兵 | 男 | 汉 | 2020.04—2021.10 |
副校长 | 杨朝济 | 男 | 汉 | 1985.02—1986.12 |
副校长 | 格桑旺金 | 男 | 藏 | 1985.02—1995.12 |
副校长 | 席潮海 | 男 | 汉 | 1985.02—1986.12 |
副校长 | 刘宝珍 | 男 | 汉 | 1985.02—1987.10 |
副校长 | 蓝俊良 | 男 | 汉 | 1986.12—1995.12 |
副校长 | 史文清 | 男 | 汉 | 1988.12—1989.07 |
副校长 | 大罗桑朗杰 | 男 | 藏 | 1986.12—2006.11 |
副校长 | 群培 | 男 | 藏 | 1994.10—2001.08 |
副校长 | 益西 | 男 | 藏 | 1994.10—2005.05 |
副校长 | 次仁卓嘎 | 女 | 藏 | 1994.10—1995.12 |
副校长 | 泽多 | 男 | 藏 | 1994.10—1995.12 |
副校长 | 牛治富 | 男 | 汉 | 1994.10—1995.12 |
副校长 | 桑珠 | 男 | 藏 | 1994.10—1995.12 |
副校长 | 张廷芳 | 女 | 汉 | 1998.05—2006.11 |
副校长 | 房灵敏 | 男 | 汉 | 2000.03—2005.04,2009.01—2015.07 |
副校长 | 韦泰旭 | 男 | 汉 | 2004.08—2007.10 |
副校长 | 张建文 | 男 | 汉 | 2004.10—2006.12 |
副校长 | 王启龙 | 男 | 汉 | 2006.09—2009.05 |
副校长 | 强俄巴·次央 | 女 | 藏 | 2005.10—2014.01 |
副校长 | 王维才 | 男 | 汉 | 2007.08—2010.07 |
副校长 | 阿齐 | 男 | 藏 | 2009.11—2016.07 |
副校长 | 次旦平措 | 男 | 藏 | 2006.12—2012.08 |
副校长 | 范春文 | 男 | 汉 | 2006.12—2011.04 |
副校长 | 娄源冰 | 男 | 汉 | 2009.11—2015.07 |
副校长 | 鲍志东 | 男 | 汉 | 2010.08—2013.07 |
副校长 | 陈建龙 | 男 | 汉 | 2011.03—2014.11 |
副校长 | 杨宁 | 男 | 汉 | 2011.03—2014.03 |
副校长 | 欧珠 | 男 | 藏 | 2012.08—2016.07 |
副校长 | 白玛次仁 | 男 | 藏 | 2012.08—2022.11 |
副校长 | 谭欣 | 男 | 汉 | 2013.08—2016.10 |
副校长 | 侯太平 | 男 | 汉 | 2013.08—2016.07 |
副校长 | 张兴堂 | 男 | 汉 | 2014.11—2023.04 |
副校长 | 赤列旺杰 | 男 | 藏 | 2015.07—2016.01 |
副校长 | 张济民 | 男 | 汉 | 2015.07—2023.04 |
副校长 | 央珍 | 女 | 藏 | 2015.07至今 |
副校长 | 李俊杰 | 男 | 汉 | 2016.08—2019.07 |
副校长 | 杨丹 | 男 | 白 | 2016.08—2019.07 |
副校长 | 娄源冰 | 男 | 汉 | 2017.01—2019.12 |
副校长 | 孟芳兵 | 男 | 汉 | 2019.08—2022.08 |
副校长 | 王斌礼 | 男 | 汉 | 2020.08至今 |
副校长 | 赵安邦 | 男 | 汉 | 2021.02—2022.12 |
副校长 | 郑安阳 | 男 | 汉 | 2022.08至今 |
副校长 | 方江平 | 男 | 汉 | 2022.06至今 |
副校长 | 平措旺堆 | 男 | 藏 | 2023.04至 |
西藏大学河坝林校区大门
藏文典藏室
西藏大学足球场
西藏大学河坝林校区后花园
西藏大学学生宿舍
西藏大学新校区夜景
河坝林校区(老校区)
纳金校区(新校区)
财经学院
罗布林卡医学院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确保学校2023年招生工作顺利进行,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依法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依法规范招生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西藏大学章程》和教育部、西藏自治区的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全称:西藏大学;英文名称为Tibet University。注册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江苏路36号。现有四个校区:河坝林校区、纳金校区、罗布林卡医学院校区、罗布林卡财经学院校区。
第三条 办学类型:公办,西藏大学是西藏自治区所属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3年列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2017年入选首轮“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2022年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第四条 学校招生计划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区党委、政府及自治区招生委员会的部署要求,坚持统筹入学机会与公平,以社会需求与就业为导向,结合学校办学资源的实际,统筹、平衡后制定公布的。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五条 学校根据教育部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成立由校长、相关分管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学院院长组成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学校招生工作的政策和规定,审核招生计划,讨论和决定招生工作中的重大事宜。
第六条 西藏大学招生办公室是学校具体负责普通本科招生等工作的常设机构。
第七条 西藏大学招生办公室主要职责是:
(1)执行教育部有关招生工作的规定,以及主管部门和省级招委会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
(2)根据国家及自治区核准的年度招生规模及有关规定编制并报送本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3)制订本校招生章程;
(4)组织开展招生宣传工作;
(5)组织实施本校录取工作,负责协调和处理本校录取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6)履行高校招生信息公开相应职责;
(7)支持有关招生管理部门完成招生方面的其他工作;
(8)根据考生或者其法定监护人的申请,对高校有关招生录取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并给予答复。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八条 学校根据教育部和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年度计划,结合办学条件,统筹考虑各省生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分省(市)分专业招生计划(即招生来源计划)、计划编制原则和办法。招生来源计划经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部审定后,通过各省级招生管理部门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 学校按照国家和各省(市)招生管理部门制定的招生政策及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2023年学校普通本科招生计划2525人,面向上海、浙江、河北、河南、山西、山东、辽宁、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天津、吉林等20个省市和西藏自治区区内投放;专项计划有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部队生源计划、边境专项、地方优师专项计划和地方优质计划。(具体见《西藏大学2023年普高招生计划》)。
第十一条 学校在区外各省(市)投放的除了口腔医学、临床医学专业外其他专业计划均列本科二批次;艺术类专业按照计划投放省(市)安排的批次招生。
第十二条 学校在区内投放的计划中,艺术类本科专业执行西藏自治区划定的艺术体育本科控制线,列提前艺体批次;其他非艺术类专业执行西藏自治区划定的控制线,列提前单独批次、本科一批次、本科二批次等。
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所涉专业按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次的省控线录取,列专项计划批次;部队生源计划执行我区划定的部队本科控制线录取,列部队生源本科批次;地方优师专项计划执行提前批艺体类本科控制线录取,列提前单独录取批次;地方优质专项计划、边境专项计划执行所涉专业普通计划的省控线和本科一批次录取;
列本科一批次的专业有:汉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历史学、生态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环境科学、交通运输、土木工程、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口腔医学、行政管理、经济学、英语、法学、学前教育、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税收学、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交通运输和旅游管理专业实行专业内大类招生,交通运输分设铁路运输和道路运输方向;旅游管理分设酒店管理方向。
具体批次可在《西藏自治区2023年普高招生计划》中查看。
部队生源计划录取新生在入学前须签订“定向协议书”,学校对不签订“定向协议书”者不予办理报到注册手续,并按放弃入学资格处理。
第十四条 口腔医学专业优秀学生与四川大学实行联合培养;英语专业与华南师范大学实行联合培养;理学院、生态环境学院优秀学生与武汉大学实行联合培养;经济与管理学院部分专业与武汉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实行联合培养;财经学院所有专业与西南财经大学实行联合培养,详情可咨询所在学院。
第十五条 预留计划不超过本校总计划的1%,用来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
第四章 录取规则与办法
第十六条 学校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大力推进招生“阳光工程”,为学校选拔优秀人才。
第十七条 在上海、浙江、河北、辽宁、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天津10个省(市)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录取,按照生源省(市)公布的选考科目和录取办法执行。
西藏自治区外其他省(市)采取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调档比例原则控制在105%以内,按各省级招办提供的投档成绩(认可省级招办确认的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提档。
第十八条 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根据分数优先的原则,有单科要求的,在单科达到专业条件后,按照投档成绩从高到低进行专业安排和录取,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级差。当进档考生投档成绩的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服从专业调剂者,根据“分数优先、结合志愿”的原则,按考生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其它未能录取满额的专业中,凡达不到录取条件且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作退档处理。
第十九条 同分考生安排专业规则。若投档成绩中已显示了各省的排序规则,则按照各省的排序规则执行;若投档成绩中没有各省的排序规则,投档成绩相同,理工类依次参照数学、理科综合、语文,高者优先;文史类依次参照语文、文科综合、数学,高者优先。
区内语文成绩=藏语文和汉语成绩平均折分。
一经省级招办审核后的预录结果不因补投考生而改变。
第二十条对部分专业有单科成绩要求,具体如下(表述方式为:区内/区外)。
汉语言文学:语文≥90分/语文≥110分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汉藏翻译、藏语言文学):藏语文≥120分且语文≥85分(仅区内);
新闻学:藏语文≥110分且语文≥80分;
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50分/≥90;
翻译(英汉翻译):语文≥80分/语文≥100分且英语≥60分/≥100分;
英语:英语≥60分/≥100分。
第二十一条 艺术类专业录取规则为: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符合要求,专业考试成绩和文化考试成绩达到各省艺体类控制分数线的情况下,参照考生所报志愿顺序,按专业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队依次录取,录满为止,若艺术类专业成绩相同,则看高考文化成绩高低录取。考生所在省招办另有规定的,按省招办要求执行。
各省(市)考生报考艺术类专业,须参加考生所在省(区、市)组织的2023年艺术类专业统考(联考)且成绩合格。
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装设计、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表演专业按照省级统考合格成绩为依据进行录取;舞蹈表演专业男女各招12名。
第二十二条 英语专业应试外语语种须为英语,其他专业不限制考生应试外语语种,但考生进校后均以英语为第一外语安排教学。
第二十三条 学校招生时严格执行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国残联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建筑学、城乡规划、交通运输、资源勘查工程、土木工程、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生态学专业因培养性质和教学、就业等要求,不建议色盲、色弱、弱视、残疾考生报考。
第五章 其他
第二十四条 新生入学报到时,对其录取通知书、居民身份证准考证等材料进行逐一核查并现场采集新生照片,与高考报名照片、居民身份证照片进行人像比对。审查合格的允许新生办理入学手续,凡审查中发现考生信息弄虚作假,或者有其他违反国家招生考试规定情形的按照《西藏大学普通本(专)科学生入学资格审查及学籍(学历)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相关规定作取消入学资格处理。
第二十五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将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进行3个月的德、智、体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视不同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在复查中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一律取消入学资格。
第二十六条 学校通过奖(奖学金)、贷(助学贷款)、助(勤工助学)、补(困难补助)、减(减免费用)等措施,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第二十七条 根据《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若干意见》(藏党发〔2017〕9号)精神,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学生毕业后按照“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政府引导、市场为主。
第二十八条 学校按自治区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学费和住宿费等学杂费,公布招生计划同时公布学费标准。根据藏教委字〔2000〕39号文件规定,学校住宿费为800元/学年,学费标准参看《西藏大学2023年新生收费标准一览表》。
第二十九条 根据《西藏自治区教育厅 西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修订印发<西藏自治区师范及农牧林水地矿类专业免费教育补助政策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的通知》(藏教厅〔2016〕64号)规定,自治区对师范类专业、农牧林水地矿类相关专业新生实行免补(补助)政策,免费(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学年学费2800元、住宿费800元、生活费3000元。
第三十条 学校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和个人从事招生录取、培训工作,不收取国家规定外的任何费用。以学校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中介机构或个人,学校将依法追究其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依照教育部相关要求,学校各类招生录取结果等相关信息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和学校信息公开网上进行公示。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http://gaokao.chsi.com.cn
学校信息公开网站:http://www.utibet.edu.cn
第三十三条 地址及联系方式
地址:西藏拉萨市江苏路36号 西藏大学招生就业处
邮编:850000
咨询电话:0891—6405900
第三十四条 学校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举报电话:0891—6405101
第三十五条 本章程由西藏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造就高级专门人才的光荣任务。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层次人才是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的目标。 我校是西藏首批招收硕士研究生单位,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两个硕士点藏语言文学和藏族历史于1999年正式招生。目前我校共有11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其中,拉萨校区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史(藏族历史)、美术学、音乐学、行政管理、课程与教学论六个硕士授予点,林芝校区有生态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预防兽医学、水利水电工程、森林培育等五个硕士学位授予点。9年以来,我校的研究生工作始终得到自治区学位办和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有关学院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学位点建设
西藏大学是高等教育改革深入发展中诞生的一所以教学为中心的综合性大学,目前,已形成文、史、哲、理、工、法、医、经、农、管理等十大学科门类。随着西藏大学学科规模的不断发展和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层次人才培养,有了新的要求。面对我校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发展,1998年开始申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硕士点。经学校的组织领导和各院、系的共同努力,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并批准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两个学位授予点。1999年首次招收6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和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随着我校加大学位点建设工作力度和我校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截至2005年,先后申报了美术学、音乐学、行政管理、课程与教学论、应用数学、理论物理、自然地理、教育经济与管理、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0个硕士点。其中美术学、音乐学、行政管理、课程与教学论等4个学科的学位点先后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批准。拉萨校区在校硕士研究生从1999年的6人发展到现在的173人,硕士学位点从1999年的2个发展到现在的11个。
学校在重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同时,特别重视博士学位授权的申报工作。为了培养更高层次人才,学校组织动员相关院(系)以及职能部门,积极申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工作和博士学位的学科、专业授予点。2005年学校组织申报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历史、美术学、音乐学、行政管理等博士学位学科、专业授予点,为争取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做了大量工作。
学校也很重视硕士专业学位的建设与申报工作。随着我区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基础教育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所以,我校开始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的建设与申报工作。2004年,组织了藏语言教育、汉语言教育、美术教育、音乐教育、数学教育、地理教育、教育经济管理等7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申报工作,今年申报全部成功。
我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在不断改变,从过去相对传统的、封闭的模式,开始向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开放的模式转变。如藏文信息化研究方向就是传统学科与现代学科相结合的较好范例,现已开始在藏语言文学学科点内招收研究生。另外,经多方努力,200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与四川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并于2005年开始招收联合培养博士生。这种开放办学将为提升我校研究生培养层次,积极争取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博士学位学科、专业授予点创造条件。
二、导师队伍建设
为了办好研究生教育,学校非常重视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自199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为培养高质量的硕士研究生,我校除利用本校师资力量外,还以优惠的待遇在国内招揽人才,在全国相关研究单位和已离退休的藏学老专家、学者及对口支援院校中聘请一批专、兼职结合的教授和名誉教授,担任研究生导师。学校每年拿出一定的经费,解决外聘、返聘导师的岗位津贴。目前,拉萨校区学校已有3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其中校外聘请兼职指导教师 4名、返聘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名。导师中教授 22 人,副教授 11人。学校还推荐许广智等三名教授作为我校与四川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导师组成员(但没有博士导师资格)。
学校非常重视培养自己的硕士生指导教师,目前开始形成以本校教师为主的硕士生导师队伍,数量与质量均明显提高,部分导师还兼任了兄弟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另外,面对我校导师队伍趋于年轻化的实际情况,学校特别重视导师组和导师群体建设,以导师组和导师群体的综合力量保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指导教师队伍已从过去以返聘、外聘为主到目前以校内为主,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年龄结构也趋于更加合理,改变了过去导师队伍年龄偏高,青黄不接的局面。
三、研究生培养
我校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流程是:招生→入学→选课→授课→考试→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答辩→学位授予→毕业评估。为了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每一年度,学校都能结合工作实际和培养要求,制定较合理的招生计划,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录取,做到了“宁缺勿滥”。培养过程中,学校不断完善《西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并严格按照培养方案开出课程,其中,学位课程和其他必修课、选修课均由副高以上人员担任。
(一)加强了学科与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在硕士学位授予点的各项工作中始终处于重中之重的位置,为此,学校对硕士学位授予点每一个研究方向的建设和发展都实行了专业人员负责制。经过学校的工作,相关学科的负责人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抓好学科建设,突出学科特色,才能保证硕士学位授予点的培养质量。为此,学科及专业的每一个研究方向均制定出了规范的发展规划、教学培养计划,为研究方向的更快更好地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二)保证培养质量
为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校重点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不断提高导师队伍质量,学校从第一次硕士生招生起,就十分重视导师队伍建设,严格按照标准在校内组织导师组、聘请硕士生导师,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校外聘请了大批德高望重的专家、教授和学术权威给研究生担任硕士生导师、授课;二是不断完善研究生课程和教学计划,针对学科特点,努力借鉴内地兄弟院校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计划,同时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出具有学科特色的课程和教学培养计划;三是加强经费投入,学校根据研究生教育实际,每年投入一定经费,加强研究生的课程、教材建设及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环节;四是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特别是实验、图书资料、住宿等条件,为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自1999年开始,拉萨校区已招收8届181名硕士研究生,培养出6届92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史(藏族历史)、藏族美术、藏族音乐等学科的硕士毕业生。他们的整体知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毕业论文质量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主要体现在:
1、学术研究成果质量较高,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学术水平。到目前为止,我校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100多篇,部分论文还得到了奖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一篇论文荣获“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二等奖,一篇论文荣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2004年,学校在校硕士研究生和毕业生以较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参加了国际藏学研讨会,受到了与会专家和学者的高度评价。
2、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培养的硕士研究生,用大量的历史事实进一步论证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阐明了党的民族、宗教、文化政策在西藏的光辉实践;阐明了《民族区域自治法》在促进藏民族的语言、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社会上引起较好的反响。
3、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我校的硕士毕业生已经成为我区藏学研究的中坚力量,不少毕业生已经成为学术带头人或教学骨干。他们发表的学术成果已经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如:99级毕业生拉巴次仁撰写的《西藏苯教与纳西东巴教比较研究》、01级桑布撰写的《西藏早期<甘、丹珠尔发展事略》》等均在国内藏学界得到高度的评价。有的学术成果开始译成外文,在国际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得到了学术界的肯定与好评。我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既壮大了藏语言文学、藏族历史、藏族艺术等学科领域的研究队伍,又促进了我国藏学研究和高原特色学科的发展。
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
1.政治思想工作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学习《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西藏大学研究生管理规定》,自觉地把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特别是在思想政治工作实效上下功夫,不但在课程体系上开设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还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围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学习讨论,安排学生参观西藏革命历史成就展,结合学科方向撰写西藏抗英100周年文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爱社会主义教育。同时,还在培养过程中,对学生加强了校规、校纪的教育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目前,硕士研究生思想品德的考核、鉴定,以《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读本》、《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西藏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为主要依据,采取个人小结、师生民主评议等形式进行。
2.管理工作方面:为了规范硕士研究生的管理,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校结合工作实际,围绕硕士研究生的教学、科研和日常工作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规章,保证了硕士学位授予点各项工作的开展。例如: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了学习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外,还须参加必要的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的考试考查,在学校研究生处的统一安排下进行;学生学位论文工作实行中期筛选制度,即第五学期初结合论文开题报告进行中期筛选,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表现、健康状况、课程学习、学位论文的开题、科研能力与学科综合考试等;学科综合考试由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委员分会组织进行,筛选合格者进入学位论文工作,不合格者按《西藏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处理;学生的论文选题和论文指导由导师组负责,学习阶段的其它日常管理另由专人负责;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与导师共同完成两篇以上的本专业学术论文,并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除此之外,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内容,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五、近期工作重点
近期研究生工作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努力争取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二是完善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制度,提高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水平。其中第一个工作尤为重要,不仅关系到学校办学层次的提高,更关系到学校是否能如期进入“211”大学行列,学校对申报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工作极为重视。从表面上看这似乎仅仅是一项技术性工作,但实际上是学校办学水平与办学能力的综合反映,所以要取得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的资格,必须扎扎实实做好硕士研究生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基础工作,切实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并在特色上下功夫,力争早日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一.西藏大学简介
西藏大学成立于1985年,是西藏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2004年成为教育部与西藏自治区共建高校。目前我校有9个学院(部),各类在校学生6519人。
在努力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同时,西藏大学加强对外友好往来和学术交流,于1993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每年招收外国留学生40人左右。学校充分发挥藏族学科教学及科研优势,根据外国留学生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特点,总结出适合外国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对外教授藏语文、藏族音乐、美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一套适合外国留学生学习藏语文的教材约基本编写完成。西藏大学热诚希望与各国留学生广泛交往,通过学习交流加深与各国人民的友谊。
二.留学生课程设置
序号 | 班级 | 课程 | 教师单位 |
1 | 藏文高级班 | 《藏族近现代文选》(续)、《藏文文法教程》、《藏族古典文选》 | 藏学系 |
2 | 藏文中级一班 | 《藏族近现代文选》、《萨迦格言》、《藏族民俗》、《拉萨口语读本》 | 藏学系 |
3 | 藏文中级二班 | 中级2班的教材同上。中级一二班的区别在于教学进度的快慢;一班快,二班慢 | 藏学系 |
4 | 藏文初级一班 | 《藏语语法基础格式》(续);《藏英对照拉萨口语》上半部分;《拉萨口语》 | 藏学系 |
5 | 藏文初级二班 | 初级2班的教材同上。初级一二班的区别在于教学进度的快慢;一班快,二班慢。 | 藏学系 |
6 | 藏文新生班 | 《藏语语法基础格式》;《拉萨口语》藏学系 | 藏学系 |
备注: 以上所安排的课程未包括选修课及文化讲座课程。
三.如何申请来西藏大学学习
1. 基本要求:凡是愿意来西藏大学学习的申请者都应该有健康的身体、年龄不得超过55岁,必须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中国的风俗习惯。
2. 申请手续
申请者可直接来信来函(电子邮件)或到向西藏大学留学生部索取招生简章。
申请材料:《西藏大学外国留学生入学申请表》、推荐信两封、高中或大学毕业证书复印件以及50美元(380RMB)报名费。
申请时间:西藏大学每年秋季招收留学生,请将申请材料于5月30日之前寄到留学生部。
3. 录取之后:
西藏大学留学生部将对您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凡被我校录取的将在7月底收到我校的《录取通知书》、签证申请表(JW202表)和《外国人体格检查记录表》。
请持《录取通知书》和JW202表前往离你住处最近的中国使馆和领馆办理来华学习(X)签证,持旅游签证(L)的不能入学。
持《外国人体格检查记录表》原件到医院进行体检(该医院的资格应被所在国的中国大使馆或领馆认可)。您来华报到时必须持艾滋病、梅毒检查的血液报告原件,心电图原件;并且所有报告都必须加盖医院公章和医生的签字,以及当地中国大使馆的确认公章,体检表上你的照片也必须加盖医院公章。如果你的体检表已超过6个月有效期或不合格,您将要求在中国重新体检。
按录取通知书上规定的时间报到,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报到需提前向留学生部申请,否则逾期不到按自动取消入学资格处理。
四.费用
学生类型 | 学费 | 报名费 | 其它费用 |
长期生 | 16400RMB/Year | 380RMB | 教材费、医疗费、居留手续费等按实际成本计价收费。 |
短期生 | 600RMB/Week | 380RMB |
备注:
1. 学生必须在注册后一周内缴清每一学期的学费,要求每一名学生在每一学期开始时到办公室报到(包括老生和新生)。
2. 学生入学后两周内提出退学,可以得到学费的50%,两周以后提出退学学校将不退还学费。
3. 住费可以一次性交清一学期的住费,也可以每月交付一次。如果提前离校,按实际住房天数退还多余的住费。
五.住宿和膳食
住房:我们提供的留学生住房是一人一间,内设卫生间、厨房、电话、淋浴、互联网等设施。每天房费为6美元。留学生公寓内提供免费市内电话、洗衣机等服务。原则上不提供家属子女住房。
用餐:留学生公寓有留学生餐厅,提供卫生、廉价、可口的食物;留学生可以自己做饭;学校周围也有许多不同风味的餐厅。
六.联系方式和联系人
地 址:西藏拉萨市江苏路36号西藏大学留学生部 850000
联系人:旺姆 仁青纳么
电话:0086-891-6331024
传真:0086-891-6334489
电子邮件:lxsb@utibet.edu.cn
继续教育学院是学校负责归口管理学校各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各类岗位资格培训、各类非学历高等教育及各种继续教育的业务主管部门,同时又是举办继续教育的独立办学主体学院。
西藏大学成教事业以自治区教育厅师资处培训部成立为主要标志,起始于1985年。根据西藏大学的发展规模和全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形势,1997年7月,我校正式成立西藏大学成人教育办公室,配备2名工作人员。同年8月依托各院系开展了面向全区的自学考试脱产和双休日两种类型的辅导班,开设了11个本、专科专业。1998年在区内高校中率先举办函授教育,当年招生121人。
根据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2002年9月1日,学校正式成立了成人教育处。2003年9月28日,学校正式成立了继续教育学院。
目前,西藏大学继续教育工作已初步形成了举办多种形式的本、专科成人学历教育为主,非学历教育的各类短训、师资培训为辅,同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规模。截至2003年9月,西藏大学在全区5地市(山南、昌都、日喀则、那曲、林芝)设立了西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地区培训基地。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的成人教育工作在原有的函授、脱产学历班、自学考试辅导班的基础上,拓展了办学层次与规模。初步形成了以我区基础教育和经济建设所急需的藏语言文学、英语、高级护理、西藏特色旅游管理等专业为突破口;以我校新增的交通运输、土木工程等应用型工科专业为发展方向;以证书考试、岗前培训和各类短训为辅的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模式。成人函授、脱产在校学员2818人。
继续教育学院现有干部职工9人,其中院级领导2人,科级4人,一般干部3人。我院内设4个科室:综合办公室、函授教育部、脱产夜大部、继续教育部。
国家开放大学西藏学院简介
国家开放大学充分利用覆盖全国城乡的办学网络,与政府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社区等合作,以卫星、电视、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主要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和内容丰富的学历继续教育,不断满足广大社会成员的需要,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奋斗目标。
国家开放大学的开放教育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基本特征为: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取消和突破对学习者的限制和障碍。
(1)机构设置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西藏学院成立于2002年8月,于2012年8月更名为国家开放大学西藏学院。
国家开放大学西藏学院是经西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成立的,国家开放大学与西藏大学合作,在西藏开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公办教育机构。
目前学院下设四个科室:招生管理科(兼学院办公室)、教学管理科、学籍管理科、考试管理科;五个学习中心:拉萨学习中心、山南学习中心、日喀则学习中心、林芝学习中心、昌都学习中心。
(2)办学情况
学院以开展学历教育为主,实行开放教育。采取“测试入学,验证注册”的方式面向全区招生。本科(专升本)招收具有国民教育系列相关高等专科及以上学历者。专科招收具有高中、职高、中专、技校及以上学历者。
学院以网络媒体为载体,同时充分利用西藏大学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开展面授教学辅导,在我区开展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并以构建西藏终身教育体系为己任。学院成立至今,已培养行政管理、法学、会计学、汉语言文学、英语、现代文员和护理学等多个专业毕业生 3923 余人,现有在籍学员4000余人。
(3)教学计划与实施
试点专业的教学计划由国家开放大学按照国家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统一制定。其中必修课程由国家开放大学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和统一评分标准;专科起点本科要求参加教育部组织的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B、计算机应用基础)统一考试。
学生可在学校和家中按照相关专业的教学安排,根据自身学习的特点和工作、生活环境自主学习,通过因特网进入国家开放大学及西藏学院远程教育平台随时点播和下载网上教学资源,利用网上直播、双向视频系统等网络交互手段参与网上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学校辅以必要的面授教学,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解答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开放教育实行完全学分制,学生注册后2年半至8年内取得的成绩及学分均有效。学生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并取得最低毕业总学分,实践教学环节考核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毕业证书。教育部给予毕业证书电子注册。
西藏学院咨询电话:0891—6365093
学位类型 | 学科门类(代码) | 一级学科(代码) |
科学学位 | 法学(03) | 民族学(0304) |
教育学(04) | 教育学(0401) | |
文学(05) | 中国语言文学(0501) | |
理学(07) | 生物学(0701) | |
工学(0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 | |
管理学(12) | —— | |
艺术学(13) | 音乐与舞蹈学(130200) | |
美术学(130400) | ||
合计 | 7门 | 7个一级学科 |
专业学位 | 教育硕士(0451) | |
艺术硕士(1351) | ||
工程硕士(0852) | ||
临床医学(1051) | ||
合计 | 4个 |
学科门类 | 所属学院(部) | 专业类型 | 专业名称 | |
03法学 | 思政部 | 科学学位 | 30402 |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30403 |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 ||
文学院 | 30404 | 中国少数民族史 | ||
艺术学院 | 30405 |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 ||
政法学院 | 0304Z1 | 民族法学 | ||
04教育学 | 师范学院 | 40101 | 教育学原理 | |
40102 | 课程与教学论 | |||
0401Z1 | 教育心理学 | |||
政法学院 | 0401Z2 | 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 | ||
05文学 | 文学院 | 50105 | 中国古代文学 | |
50107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
07理学 | 理学院 | 71001 | 植物学 | |
71002 | 动物学 | |||
医学院 | 71003 | 生理学 | ||
71005 | 微生物学 | |||
71010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
理学院 | 71011 | 生物物理学 | ||
08工学 | 工学院 | 81201 | 计算机系统结构 | |
81202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
81203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
12管理学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120401 | 行政管理 | |
13艺术学 | 艺术学院 | 130200 | 音乐与舞蹈学 | |
130400 | 美术学 | |||
0451教育硕士 | 师范学院 | 专业学位 | 45101 | 教育管理 |
4510301 | 学科教学·汉语文 | |||
4510302 | 学科教学·藏语文 | |||
45104 | 学科教学·数学 | |||
45110 | 学科教学·地理 | |||
1351艺术硕士 | 艺术学院 | 135101 | 音乐 | |
135107 | 美术 | |||
0852工程硕士 | 工学院 | 85213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
1051临床医学 | 医学院 | 105101 | 内科学 | |
105102 | 儿科学 | |||
105103 | 老年医学 | |||
105107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
105109 | 外科学 | |||
105110 | 妇产科学 | |||
105113 | 肿瘤学 | |||
105127 | 全科医学 |
自治区级重点学科
序号 | 名称 | 类别 | 校区 |
1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自治区级 | 拉萨 |
2 | 中国少数民族历史 | 自治区级 | 拉萨 |
3 | 美术学 | 自治区级 | 拉萨 |
4 | 音乐学 | 自治区级 | 拉萨 |
5 | 行政管理 | 自治区级 | 拉萨 |
6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自治区级 | 拉萨 |
7 | 理论物理 | 自治区级 | 拉萨 |
8 | 外科学 | 自治区级 | 拉萨 |
9 | 生态学 | 自治区级 | 林芝 |
10 | 森林培育 | 自治区级 | 林芝 |
11 | 水利水电工程 | 自治区级 | 林芝 |
12 | 预防兽医学 | 自治区级 | 林芝 |
13 |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 自治区级 | 林芝 |
校级重点学科
序号 | 名称 | 类别 | 校区 |
1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校级 | 拉萨 |
2 | 中国少数民族历史 | 校级 | 拉萨 |
3 | 美术学 | 校级 | 拉萨 |
4 | 音乐学 | 校级 | 拉萨 |
5 | 行政管理 | 校级 | 拉萨 |
6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校级 | 拉萨 |
7 | 理论物理 | 校级 | 拉萨 |
8 | 外科学 | 校级 | 拉萨 |
2008年12月,西藏大学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根据学校报送的“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申报材料于2010年3月16日下发了《关于补充高等教育“211工程”三期建设规划的通知》(教重[2010]1号),批准《西藏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方案》的实施。
西藏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于2010年4月全面启动。在国家与自治区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全校师生员工抢抓机遇,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经验不足等诸多困难,通过加强领导、科学管理、精心组织、多方调研咨询、全力推进等有效措施,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诸多方面推进工程建设。
围绕建设目标,学校“211工程”三期建设期间依据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尤其是西藏地方经济建设、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以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带动整体的发展思路,实现重点突破,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同时推进机制体制创新,突出创新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为把西藏大学建设成为有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带建设,全面提高学校特别是重点建设学科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经过三年的紧张建设,西藏大学“211工程”三期各项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较好地完成了建设任务,于2012年底通过了国家教育部组织的第三方验收。通过“211工程”三期建设,学校整体办学实力明显提升,涌现出一批体现“211工程”建设成效的标志性成果,为后续开展相关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序号 | 名称单位 | 单位 | 负责人 | 备注 |
1 | 藏文信息技术实验室 | 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 欧珠 |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
2 | 现代教育技术综合实验室 | 图书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 尼玛扎西 | |
3 | 高原医学研究(实验)中心 | 医学院 | 崔超英 | |
4 | 太阳紫外线实验室 | 理学院 | 诺桑 | |
5 | 生物技术实验室 | 医学院 | 张勇群 | |
6 | 宇宙线开放实验室 | 理学院 | 旦增罗布 | |
7 | 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与分子进化研究 | 理学院 | 钟扬 | |
8 | 藏药现代化研发与藏药质量检测实验中心 | 医学院 | 王聚乐 | |
9 | 土木工程实验中心 | 工学院 | 薄雾 | |
10 | 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 | 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 欧珠 | |
11 | 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杨斌 |
为促进我校师范专业学生教育更好发展、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能力提升,11月26日至29日期间,在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周娜的带领下,教育学院强巴央珍、姜盛祥及李昊老师等一行四人以“师范生教学技能实训”为主题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考察交流。
周娜书记首先从办学“平台、队伍、大纲”等三方面介绍了我校师范专业办学历史、现状和未来展望。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华春燕及邹佳晨、王华文老师结合华东师大师范教育现状、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师资管理和第二课堂等方面与西藏大学教育学院考察团队深入交流。
我校考察团队深入华东师范大学一线课堂听课观摩教师教育课程。听课内容包括,华东师范大学程靖老师《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教学》,沈伟老师《课程教学论-课程》。在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教学技能实训中心就“提升西藏大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实训”与教务处处长周先荣、中心主任吴平颐老师做了交流。交流内容包括教学技能实训与师范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三大卓越工程”和“以赛促学、以赛促训”等方面。随后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师范学院徐敏副院长和历史师范学院李晔梦老师就文理师范学科师范生培养和如何协调理论教学与实训课程关系能内容座谈。
行程最后,在吴平颐老师的陪同下,考察团队到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学习交流,并就以“孟宪承书院”为载体的华东师范大学师范生第二课堂办学设置、管理、培养目标、建院历程等内容深入学习。
通过此次考察交流,加强了我校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对促进我校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平台建设、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师范生培养课程设置等有了更可供借鉴的经验,为推动西藏大学师范生素养养成、教学技能提升,全面提升我校师范生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