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百所高校之一。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至昆明合组西南联合大学,下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师范学院。抗战胜利后,1946年组成联大的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整建制留在昆明独立办学,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历经85载的更迭发展,学校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4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人民教师的摇篮”。
学校占地面积2848亩,下设22个学院,45个附属和合作办学的中小学、幼儿园办学主体。学校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38000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9000余人;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408万册,电子图书平台136万册,中外文基础、核心数据库36个,是第六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单位、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云南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
学校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交叉学科等12大学科门类,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地理学进入前20%,教育学进入前40%。现有32个省级重点学科(省级一流学科),71个本科招生专业,入选20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现有19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2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4所试点高校之一。
学校通过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学分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获得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106项;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育部创新团队、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等;共有211项国家“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实现国家教学质量工程全覆盖。在全国高校首创纪检监察学院,成立云南研究院,牵头全省14所师范类高校加盟成立云南高校教师教育联盟。学校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基地,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全国高校50强、地方本科院校10强。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学校积极实施“顶天立地”战略,科研成果追求原创,力攀高峰。拥有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昆明)、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2个国家级平台;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及基地54个,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5个。“十三五”期间共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0项;在国内外高质量期刊和出版社《Science》《Water Resources Research》《Water Research》《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Energy》《新华文摘》等发表和出版了一批代表性论著;以第一完成单位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项,云南省科学技术奖9项(其中一等奖4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9项(其中一等奖6项);《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选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
学校坚持协同创新,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云南高质量发展。拥有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创新团队、云南省科技创新团队、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等省部级创新团队23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云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云南省重点培育新型智库1个,云南高校新型智库2个。依托优势学科和重点研究机构,通过地方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以及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富有自身特色的产学研合作领域。
学校现有教职工2468人,其中高级职称1095人,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要专家等一批专家学者。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西南联大校友杨振宁,中科院院士杨乐、郭柏灵、戴汝为、欧阳自远,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皮萨里德斯等近百名知名专家被聘为学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
学校是一所开放的、有着国际化视野的现代大学,是全国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务院台办“国立西南联大旧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国家首批赴海外承办孔子学院的大学、国家HSK考试和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能力资格考点和具有对港澳台招生权的高校,开办了国务院侨办、云南省政府共建的云南华文学院。学校在国外建立了1所孔子学院、4所孔子课堂、建立了“泰国云华职业学院”“缅甸云华职业学院”“老挝云华职业学院”3个境外合作办学机构,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30多个国家的10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交流。打造“留学云师”品牌,累计招收8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20000余人次。
学校先后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依法治校示范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高校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工人先锋号、五四红旗团委、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单位等荣誉;荣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多次获特等奖、一等奖。学校的班级、团支部、社团和个人涌现出一批全国“学习雷锋”先进集体,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CUBA中国大学生女子篮球联赛前8强团队以及在雅典、北京、伦敦、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上获得金、银、铜奖牌的运动员。
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将牢记历史嘱托,扎根云岭大地,弘扬联大精神,矢志教师教育,为加快建设西部领先、辐射南亚东南亚的高水平师范大学而不懈奋斗。
现任领导 |
|
历任领导 |
|
校园地图 |
教学科研单位 |
|
内设党政机构 |
其他党群部门 |
直属单位 |
|
教辅单位 |
|
教辅单位 |
|
附属中小学 |
|
成员:杨毅 和梅喜
服务地点:行政楼107室
服务电话:0871-65912889
工作职责:
在处长和分管副处长领导下,负责全处行政管理、内务管理、办文管理、印章服务等工作,协调编制部门经费预算和学院教学业务经费预算,以及其它专项工作。
教研科
成员:周辉 叶媛 张韶华
服务地点:行政楼105室
服务电话:0871-65912891
工作职责:
在处长和分管副处长领导下,负责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研制与管理、教研教改组织与实施、各级各类教学项目和教学成果培育与申报等工作,以及其它专项工作。
学籍管理科
成员:陈樱 刘超群 陈燚 陈爱娥
服务地点:行政楼145室
服务电话:0871-65911216、0871-65933661
工作职责:
在处长和分管副处长领导下,负责全日制本科生(含交流生)注册统计、学籍信息维护管理及各类数据上报,学籍异动审核及数据处理,新生入学图像信息采集及学籍电子注册,毕业生电子信息采集及校对,学历学位信息报送及维护管理,毕结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印制发放,学生证印制发放及补办,各类学习证明、学历学位证明书出具,学生大类分流、转专业的组织安排,各类学生等级考试考务等工作,以及其它专项工作。
教务科
成员:杨国林 商春雪 孔慧 肖本秀 傅海清
服务地点:行政楼147室(学生选课中心、自助排课中心、教务系统运行维护中心)
服务电话:0871-65932411、0871-65911156
工作职责:
在处长和分管副处长领导下,负责全校本科教学日常事务运行管理。负责全日制本科生(含第二学位、辅修、重修、网络学习等)课程编排、学生选课、考试组织、成绩管理及查询,学生学分核算、毕业资格审核、违纪处理、学业预警等,导师制实施、教师调停课管理,教学情况检查、教学秘书年度考核的组织落实,教室资源借用管理,全校院所类奖励性绩效核算及发放,校历编制等工作。
实践教学科
成员:孙蓉 施彦岑 熊建红 李双
服务地点:行政楼104室、246室
服务电话:0871-65911096 0871-65912885
工作职责:
在处长和分管副处长领导下,负责学校全日制本科生实习实践教学以及学生毕业论文、实验课程、师范生职业技能提升、教师资格考试与认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工作,以及其它专项工作。
教材科
成员:所晓虹 范永建
服务地点:行政楼144室
服务电话:0871-65912991
工作职责:
在处长和分管副处长领导下,负责学校全日制本科教材建设与管理、审核、选用、征订、发放、信息统计等工作,以及其它专项工作。
教师教学发展科
成员:尹琦 高屹琼
服务地点:行政楼107室
服务电话:0871-65911432、0871-65912889
工作职责:
在处长和分管副主任领导下,负责学校教师教学培训、教师教学研究、教师教学咨询、教师教学竞赛、教师教学评奖等工作,以及其它专项工作。
计划与信息科
成员:肖梦雄 段晓莉
服务地点:行政楼219室
服务电话:0871-65912887
工作职责:
在处长和分管副处长领导下,负责学校普通本科招生计划编制,教务处信息化建设以及信息资源维护管理等工作,以及其它专项工作。
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成员:卡家喜 余国华
服务地点:行政楼218、219室
服务电话:0871-65910379、0871-65910188
工作职责:
在处长和分管副处长领导下,负责学校各类本科招生考试录取工作,以及其它专项工作。
课程中心办公室
成员:张丽辉 李海东
服务地点:行政楼144室
服务电话:0871-65912991
工作职责:
在处长(中心主任)和副主任领导下,负责学校本科课程资源管理,本科课程等级建设规划、等级准入评价等工作,以及其它专项工作。
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师教育联盟秘书处办公室
成员:李春芳
服务地点:行政楼102室
服务电话:0871-65912881
工作职责:
在处长(联盟办主任)和副主任的领导下,负责联盟秘书处常规工作和联盟各类协同项目开展,以及其它专项工作。
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办公室
成员:康晓霞 李碧艳
服务地点:行政楼106室、244室
服务电话:0871-65912992、0871-65912286
工作职责:
在处长和副主任的领导下,负责本科生艺术教育、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素质提升项目(大创项目、科研训练、创新学分、云师讲坛、非师范学科竞赛等),语言文字工作,第二课堂教学等工作,以及其他专项工作。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百所高校之一。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至昆明合组西南联合大学,下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师范学院。抗战胜利后,1946年组成联大的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整建制留在昆明独立办学,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历经80余载的更迭发展,学校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3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人民教师的摇篮”。
学校占地面积2847亩,下设22个学院,29所附属和合作办学的中小学、幼儿园。学校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38000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18000余人;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375.04万册,电子图书平台118.8万册,中外文基础、核心数据库35种,是第六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单位、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云南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
学校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10大学科门类,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5个学科排名全国高校前70%,其中地理学进入前20%,教育学进入前40%。现有72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入选20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4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4所试点高校之一。
学校通过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学分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完成了由传统的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由传统师范院校向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大学转型。学校获得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88项;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育部创新团队、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等;共有211项国家“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实现国家教学质量工程全覆盖。在全国首创云南纪检监察学院,成立云南研究院,牵头全省14所师范类高校加盟成立云南高校教师教育联盟。学校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基地,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全国高校50强、地方本科院校10强。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学校积极实施“顶天立地”战略,科研成果追求原创,力攀高峰。拥有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昆明)、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2个国家级平台;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及基地54个,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2个。“十三五”期间共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0项;在国内外高质量期刊和出版社《Science》《Water Resources Research》《Water Research》《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Energy》《新华文摘》等发表和出版了一批代表性论著;以第一完成单位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项,云南省科学技术奖9项(其中一等奖3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9项(其中一等奖6项);《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选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
学校坚持协同创新,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云南省科技创新团队、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等省部级创新团队23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云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云南省重点培育新型智库1个,云南高校新型智库2个。依托优势学科和重点研究机构,通过地方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以及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富有自身特色的产学研合作领域。
学校现有教职工25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050人,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要专家等一批专家学者。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西南联大校友杨振宁,中科院院士杨乐、郭柏灵、戴汝为、欧阳自远,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皮萨里德斯等近百名知名专家被聘为学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
学校是一所开放的、有着国际化视野的现代大学,是全国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务院台办“国立西南联大旧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国家首批赴海外承办孔子学院的大学、国家HSK考试和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能力资格考点和具有对港澳台招生权的高校,开办了国务院侨办、云南省政府共建的云南华文学院。学校在国外建立了1所孔子学院、4所孔子课堂、建立了“泰国云华职业学院”“缅甸云华职业学院”“老挝云华职业学院”3个境外合作办学机构,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30多个国家的10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交流。打造“留学云师”品牌,累计招收8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20000余人次,留学生数量位居云南高校前列。
学校先后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依法治校示范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高校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工人先锋号、五四红旗团委、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单位等荣誉;荣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多次获特等奖、一等奖。学校的班级、团支部、社团和个人涌现出一批全国“学习雷锋”先进集体,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CUBA中国大学生女子篮球联赛前8强团队以及在雅典、北京、伦敦、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上获得金、银、铜奖牌的运动员。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云南师范大学为做好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规范博士研究生招生管理,保证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和公正,进一步提高选拔人才质量和招生工作水平,根据教育部、云南省招生考试院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招生章程。 第二条 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必须贯彻执行教育部、云南省及学校有关研究生招生规定,在学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坚持按需招生、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原则。 第三条 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学风端正,学业优良,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专业能力,无违纪违法现象,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研究生入学体检标准。学校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厚重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第四条 我校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方式采用“直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和普通招考四种方式。 (一)“直博”是指在学校规定专业范围内,选拔具有推免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取得博士生入学资格的招生方式。与“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并行实施。 (二)“硕博”连读是指从本校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在学硕士生中择优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招生对象是本校已按《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完成相应课程学分、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培养潜质的,具有学校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培养单位在读全日制二年级、三年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与“直博”“申请-考核”制并行实施。 (三)“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是与“直博”、“硕博”连读并行实施的一种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方式,主要指不参加学校组织的统一入学考试,由申请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和各博士招生学院(学部)严格审核、考核后,经学校审定录取为博士研究生的招生选拔方式。 (四)普通招考是指面向符合申请条件的人员进行考试选拔学术博士生的招生方式。 第五条 我校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按类型分为普通计划和西南联合研究生院计划。 (一)普通计划。普通计划招生选拔方式为直博、“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制。 (二)西南联合研究生院计划。西南联合研究生院计划根据教育部、云南省共建相关文件要求,实行双导师制,由云南师范大学与国内高水平大学联合进行招生与培养。西南联合研究生院计划招生选拔方式为“申请-考核”制,不招收直博和“硕博”连读。 第二章 招生机构及工作职责 第六条 学校成立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博士研究生招生所有工作均在学校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进行。 第七条 各博士招生学院(学部)按一级学科成立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学科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学院(学部)博士研究生招生细则。 第三章 招生计划和招生类型 第八条 招生计划:2023年学校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154人(含西南联合研究生院计划42人),2024年学校博士研究生最终招生计划以教育部和云南省正式下达招生计划数为准。视生源情况,在录取过程中学校可对各学科招生计划作适当调整。 第九条 招生类型:学校招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和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两大类,学习方式均为全日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须在学制内全脱产学习,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在学制期间脱产2年学习。“普通计划”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以及博士生导师详见《云南师范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普通计划)》(附件1)、“西南联合研究生院计划”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以及博士生导师详见《云南师范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西南联合研究生院计划)》(附件2)。招生专业目录中的拟招生人数仅供参考。 2024年学校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领域为教育领导与管理、学校课程与教学、汉语国际教育。 第四章 学制学位 第十条 我校通过“申请-考核”制招生选拔方式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4年,最长学习年限为6年(含休学、推迟毕业);通过“硕博”连读招生选拔方式录取的博士研究生硕士加博士阶段学制一般为6年(硕士二年级申请“硕博”连读为“2+4”模式、硕士三年级申请“硕博”连读为“3+3”模式),最长学习年限为8年(含休学、推迟毕业);通过“直博”招生选拔方式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5年,最长学习年限为7年(含休学、推迟毕业)。各类型博士研究生逾期将按学校超过学习年限有关规定处理。修完我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考核合格后取得规定的学分,完成并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准予毕业,达到博士学位授予标准的可授予相应的博士学位。 第五章 申请条件 第十一条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学风端正,学业优良,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专业能力,无违纪违法现象,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研究生入学体检标准。 第十二条 现役军人申请博士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第十三条 申请人的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其中持境外所获硕士学位证书的申请人,须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学位)认证书,方可申请; (二)应届毕业的学历教育硕士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非学历教育的硕士生,不得以应届生身份申请,须在取得硕士学位后方可申请。 (三)申请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领导与管理”专业领域的申请人还需满足以下条件:具有硕士学位。截止到入学前有5年以上教育及相关领域全职工作经历、具有相当成就和较强研究能力的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人员,不招收公务员。 申请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学校课程与教学”专业领域申请人还需满足以下条件:具有硕士学位。截止到入学前有5年以上教育及相关领域全职工作经历、具有相当成就和较强研究能力的中小学教师,不招收职业学校、高校专任教师。 申请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领域的申请人还需满足以下条件:具有硕士学位。截止到入学前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或相关领域全职工作满2年及2年以上,具有相当成就的教师。 第十四条 (一)申请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申请人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二)申请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的申请人英语水平原则上须达到以下条件之一: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雅思5.0分及以上;托福60分及以上;“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达到合格标准;本科为英语专业需通过专业英语四级;在国(境)外留学获得在英语国家和地区本科以上教育学历;在教育部指定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参加相应语种培训(高级班)并获得结业证书。(三)申请“硕博”连读申请人英语水平原则上须达到以下条件之一: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雅思6.0分及以上;托福85分及以上;“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达到合格标准;本科为英语学科并通过专业英语四级;在国(境)外留学获得高等教育学历;在教育部指定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参加相应语种培训(高级班)并获结业证书等(以上认证证书均需在有效期内)。 第十五条 (一)“申请-考核”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的申请人须有较好学术水平,需在申请相关学科方向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或学生为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发表过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2.获得过国家发明专利; 3.出版过学术专著(个人撰写超过10万字); 4.撰写重要咨询报告,并有厅级及以上领导批示或部门采纳应用证明; 5.主持过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 6.获得过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 7.获得过校级及以上优秀硕士论文; 8.获得过省级及以上优秀科技作品竞赛奖。 (二)“申请-考核”制(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申请人有较好学术水平或教研水平,需在申请相关方向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或学生为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属于所申请学科专业领域内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2.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3.出版专著(个人撰写超过5万字); 4.撰写重要咨询报告,并有厅级及以上领导人批示或部门采纳应用证明; 5.主持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 6.获得厅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或科研成果奖; 7.获得校级及以上优秀硕士论文; 8.获得省级及以上优秀课堂教学比赛奖或科技作品竞赛奖; 9.获得过厅级及以上教育教学及管理类的奖项或荣誉称号。 (三)申报“硕博”连读的硕士生的学术水平在其本学科相关学科方向较突出,须达到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第一作者(或学生为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发表过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2.获得过国家发明专利; 3.主持过校级(高校)及以上科研项目; 4.获得过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 5.获得过省级及以上优秀科技作品竞赛奖; 6.参与出版过专著。 第十六条 “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的申请人须撰写攻读博士学位专题研究报告。其内容包括: 1.本领域学科发展前沿情况; 2.拟从事研究的课题来源、背景、意义,选题依据及前景; 3.说明课题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及实施方案; 4.课题主要技术难点、初步技术路线及完成课题的实验条件; 5.已经进行的研究工作内容、取得的成果; 6.课题的工作计划及进度安排; 7.专题报告用A4纸打印成册,篇幅字数按省级以上课题要求,专题报告格式参照《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撰写。 第十七条 “申请-考核”制申请人须获得本学科方向2名教授推荐信;“硕博”连读的申请人须获得其硕士导师和本学科方向2名教授推荐信。(附件4) 第六章 申请流程 第十八条 申请分为网上报名、提交报名材料2个阶段。所有考生须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及缴费,并向相关博士招生学院(学部)提交申请材料,否则报名无效。 (一)报名及缴费 1.“申请-考核”制报名时间:2024年2月1日12:00-2024年3月15日12:00,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bsbm/) 2.“硕博”连读报名时间: 2023年12月26日前,达到申请条件的学生自愿提出申请,下载并填写《云南师范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申请表》(附件5),连同有关材料提交至各博士招生学院(学部)。经资格审核、材料评审、公示无异议后,拟录取的“硕博”连读考生须在2024年2月1日12:00-2024年3月15日12:00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bsbm/),通过博士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数据采集。 3.报名费:根据云招考院﹝2012﹞147号文件规定,报名费按每人135元/人,采用网上缴费方式,逾期不得补缴。除重复交费情况外,报名费用概不退返。申请人必须在2024年3月15日前在报名系统上完成网上缴费,缴费后方可打印《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 4.报名注意事项: (1)未在规定时间内报名及缴费的申请人,我校不再受理补报事宜; (2)每名申请人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多报无效; (3)报名系统将对申请人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申请人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提交相应证明材料。因部分学历(学籍)认证报告认证时间周期长,建议申请人在报名前提前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5.普通招考报名时间:另行通知 (二)提交报名材料 申请“硕博”连读申请人务必于2023年12月26日之前,“申请-考核”制申请人务必于2024年3月15日之前按照以下顺序整理、装订、邮寄、提交材料到所申请各博士招生学院(学部),报名材料不接收证书原件,所交材料概不退还。 1.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2.研招网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一份。 3.硕士阶段的课程学习成绩单(均须加盖成绩管理部门公章)、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扫描件(应届硕士毕业研究生必须在入学前补交,如无法按时补交,视为自动放弃); 4.学历(学籍)证明材料:申请人需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打印本人学历(学籍)信息:应届硕士生需提交《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的打印件;往届硕士生需提交《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的打印件;因毕业时间早而不能在线验证的,需提交《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持海外(境外)学位证书申请人,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学位)认证书。学历(学籍)、学位证书认证办法详见附件6。此外,因更改姓名或身份证号导致的学历(学籍)校验未通过的申请人,提交材料时还须提供具有更改记录的户口本(簿)或公安机关开具的相关证明复印件,如无法补交,视为审核不通过。 5.硕士毕业的申请人需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生提交开题报告); 6.申请人须获得本学科方向2名教授意见(附件4:《云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 7.已有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和科研项目的复印件(包括学术论文、科研项目、教学科研奖励、著作、专利等); 8.自我评价及攻读学术学位博士期间拟进行的专题研究报告(单独成册); 9.《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思想品德考核表》(附件7),本人签字,相关部门盖章。 10.各类英语水平考试证书(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雅思,托福等); 11.报名截止日前半年内本人在国家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体检报告或按考试要求体检的材料。 12.申请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申请人必须提供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在职证明,包括工作年限、工作岗位及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等。 13.各博士招生学院(学部)实施细则内提出要求的其他证明材料及其他可以体现申请人学术水平与能力的材料。 14.申请“西南联合研究生院计划”的申请人须下载并填写提交《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合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报名申请书》(附件8)。 (三)提交材料邮寄地址 必须使用EMS邮寄到所申请各博士招生学院(学部)(特别提醒信封封面必须注明2024年博士申请材料) 教育学部: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聚贤街768号云南师范大学明德4号楼教育学部418研究生办公室杨老师、罗老师收 电话:0871-65912792邮编:650500 云南华文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聚贤街768号云南师范大学同析2号楼云南华文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112-1袁老师收 电话:0871-65941210邮编:650500 历史与行政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聚贤街768号云南师范大学明德3号楼历史与行政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209李老师收 电话:0871-65912066 邮编:650500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聚贤街768号云南师范大学睿智1号楼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204李老师收 电话:0871-65941168 邮编:650500 地理学部: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聚贤街768号云南师范大学睿智5号楼地理学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321卢老师收 电话:0871-65941202邮编:650500 生命与科学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聚贤街768号云南师范大学睿智3号楼生命科学学院413研究生办公室胡老师收 电话:0871-65941376 邮编:650500 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聚贤街768号云南师范大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316杨老师收 第十九条 各博士招生学院(学部)将对申请人材料进行审核,审核不通过者报名无效。因部分招生专业在申请条件上存在特殊要求,而报名系统无法识别,所以学校将在收齐纸质材料后统一审核。请“硕博”连读申请人于2023年12月30日、“申请-考核”制申请人于2024年4月26日,登陆云南师范大学研招网查看审核结果。 第七章 考核程序 第二十条 资格审查 各博士招生学院(学部)依据《云南师范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管理办法(试行)》《云南师范大学“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招生实施办法(试行)》制定了各学院(学部)“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实施细则(详见各博士招生学院(学部)网站)。各学院(学部)按照“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实施细则对申请人申请资格进行审核,资格审核不合格的申请人不得进入材料评审环节。 第二十一条 材料评审 各博士招生学院(学部)组织材料评审专家组依据本单位“申请-考核”制、“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实施细则,对通过资格审核的申请人提交的各种材料进行评审。专家组按百分制给出材料评审成绩。材料评审成绩低于60分者,不再进行后续环节的考核。 特别提醒:材料评审结束后,请申请人务必登录我校研招网(网址:https://zsb.ynnu.edu.cn)和各博士招生学院(学部)查询相关通知,若错过面试时间,后果由申请人自负。 第二十二条 面试 (一)面试时间 1.“硕博”连读申请人于2024年1月8日前参加博士招生学院(学部)面试; 2.“申请-考核”制申请人于2024年5月4日-5日参加博士招生学院(学部)面试。 (二)各博士招生学院(学部)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不同学科的培养需求,制定相应人才选拔的评价标准,并成立不少于5名博士生导师组成的面试考核组,对申请人素质和能力进行全面考察和综合评价,时间不低于20分钟。成绩评定均采用百分制。面试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第八章 录取 第二十三条 各博士招生学院(学部)博士招生根据申请人的材料评审及面试成绩,确定申请人的最终成绩。各博士招生学院(学部)博士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最终成绩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确定拟录取名单,体检合格后上报学校博士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进行公示,公示10个工作日无异议后,学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进行录取。 第二十四条 被录取的博士研究生毕业时,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 第二十五条 报考“申请-考核”制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在2024年9月1日前未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毕业证或学位证者,取消录取资格;报考直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在2024年9月1日前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学位证书,取消录取资格。 第二十六条 新生报到后,我校将对其思想政治和品德、专业素质、身体健康等情况进行全面复查,发现有不符合标准者按照我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七条 新生应按时报到。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有正当理由和有关证明,并向招生学院(学部)请假。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 有关录取政策以教育部当年下达的录取工作文件为准。 第九章 学费和奖助学金 第二十八条 奖学金 (一)国家奖学金:30000元/年·人、省政府奖学金:20000元/年·人、校长奖学金:6000元/年·人。 (二)学业奖学金:由学校拨款设立,每学年评审一次。标准和等级为:一等奖15000元/年·人、二等奖10000元/年·人、三等奖6000元/年·人。具体评选办法按照2021年发布的《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选管理办法》执行。 (三)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由中央财政拨款设立,用于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补助对象为国家研究生招生计划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人事档案以学生身份调入我校视为无固定工资收入,否则视为有固定工资收入)。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的标准为13000元/年·人。 (四)学校鼓励研究生积极担任教学助理、科研助理、管理助理、学生兼职辅导员(简称三助一辅)等工作。 第二十九条 学费标准: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10000元/生·学年,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12000元/生·学年。 第三十条 其他 (一)学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相关辅导班,概不办理邮购复习参考书、历年考核题目等事宜,具体专业方面问题可向各博士招生学院(学部)咨询。 (二)录取类别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的人事档案、户口均不迁入学校,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的人事档案必须转入学校,请严格按调档函地址邮寄到各博士学院(学部),由招生学院(学部)统一整理归档至档案馆。户口是否迁入学校由本人意愿选择。 (三)现为定向培养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拟申请定向培养的申请人、尚在工作合同服务年限内的在职人员申请人,须征得定向培养单位或工作单位的同意。申请人与定向培养单位或工作单位因申请问题引起纠纷造成不能录取的,责任由申请人自己承担。 第三十一条 云南师范大学信息 学校代码:10681 学校名称:云南师范大学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聚贤街768号 邮编:650500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联系人:曾老师 王老师 电话:0871-65910081(兼传真) 云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共云南师范大学第十三届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呈贡校区办公楼211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审计委员会主任张祖武,校长、审计委员会主任王德强,校党委副书记、审计委员会副主任张玮,副校长、审计委员会副主任牛治亮、武友德、陈正权,校纪委书记、审计委员会副主任孙剑,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审计处有关人员列席会议。会议由张祖武主持。 会议审议通过了学校2023年审计工作报告和2024年审计工作计划,研究审议了《云南师范大学处级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重点风险提示清单》。 王德强对一年来学校审计工作成效给予肯定,他强调,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强化“三个如”下功夫,审计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发现问题、整改问题,推动学校管理更加规范。要加强对审计整改的跟踪检查,压实审计整改责任,形成“查病、治病、防病”一体化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更好发挥审计在学校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张祖武指出,学校审计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为审计工作改革发展和依法独立履行监督职责提供了政治保证。张祖武肯定近年来学校审计工作取得的成效,对学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审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内部审计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审计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推动审计成果运用贯通更加顺畅、权威、高效,做到如臂使指。二是准确把握新时代审计工作总要求,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压实整改、严肃问责,做到如影随行,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着眼于审计整改和审计成果运用,做到如雷贯耳,以改革创新促进履职提质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