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始建于1948年,建校70多年来,学校铭记“弘毅、博学、求真、至善”的校训,传承“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发扬“艰苦奋斗、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近35万名校友遍布海内外。
学校现设23个学院,建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类别。学校每年本科招生专业70个左右,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国际学生380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300余人,其中教授385人,副教授88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332人。现有全职院士5人,双聘院士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1人,泰山学者攀登专家1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6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9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3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7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17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7个。
学校建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5个(其中,高峰学科1个、优势特色学科3个、高水平培育学科1个),省一流建设学科4个、省一流培育建设学科1个,省重点学科14个;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9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建有包括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引智基地、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国家专利导航项目研究和推广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研究平台59个。
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山东省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依托专业6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9个,师范类二级认证专业1个,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16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9个,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立项专业(群)5个,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2个。8个师范类专业纳入教育部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范围,入选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融合教育推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试点院校。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示范课、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9门,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山东省精品课程107门。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9项,山东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2门。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项科创赛事中,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9347项,其中国家一等奖369项、二等奖1046项。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4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1个。
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776项,省部级项目1639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93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三等奖5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811项。学术论文被SCI、EI、SSCI、CSSCI收录12688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304部。主办《中国粉体技术》、《济南大学学报》等2种学术期刊,《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CSSCI来源期刊。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扩大与海外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学者互访、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与美、英、德、法、加、澳、俄、日、韩、新等国家和地区的12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为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通过高校,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立项实施单位;在金融学、机械工程、网络工程、环境工程4个专业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并与国外多所大学合作举办双学位、交换生、本硕连读、博士联培等多种形式的校际合作培育及出国留学项目,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建有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3个、山东省国际合作研究基地1个,先后获批国家级引智项目2个,省级引智项目5个,在刚果(布)建有孔子学院1所,成立有冰岛研究中心和非洲法语区研究中心、加勒比地区研究中心等3个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
学校校园占地24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4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0.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纸质藏书及电子文献800余万种册,中外现刊及电子期刊3万余种。
学校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是建设创新性、国际化、有特色的世界高水平大学。
主持党委全面工作,主抓党的建设、深化改革及人才工作,分管党委深化改革办公室、党委组织部,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材料制备与测试技术实验室。
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党委办公室 校长办公室、法律事务中心、审计处,联系政法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
协助分管党的建设工作、党委组织部,分管党校、组织员办公室、考核工作办公室、机关党委、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党委统战部、党委教师工作部、社科处、离退休工作处、工会 妇女委员会及人文社科学报工作,分管保密工作,联系文学院、外国语学院。
分管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研究生院、信息管理处,联系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分管党委保卫部 安全管理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档案馆、国际学生管理办公室,分管康养文旅实训基地、齐河产教融合园区建设和管理工作,联系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标准化产业学院、应急安全学院)、绿色发展研究院。
主持纪委全面工作,分管纪委 省监委驻校监察专员办公室、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协助分管人才工作、党委教师工作部、审计处,分管教师发展中心、人力资源处、人才工作办公室,联系文化和旅游学院(烹饪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特殊教育学院)、金融研究院。
分管教务处、师范教育管理办公室、图书馆、基础教育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社区学院),分管共青团(创新创业学院),联系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自旋电子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院。
协助分管法律事务中心,分管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武装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计划财务处、后勤管理处、基建处、医院,分管体育运动、疫情防控工作,联系土木建筑学院、水利与环境学院、体育学院。
分管科技处、合作发展处、大学科技园、理工科学报及杂志工作,联系机械工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智能材料与工程研究院。
人才资源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师资队伍建设工程是学校发展的“一号工程”,这些都已成为校党委与学校上下的共识。多年来,学校始终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充实队伍、优化结构、提高水平、造就名师”的思路,采取“培养、引进、激励、保障”等措施,加快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形成了一致年富力强、学历层次合理、学术水平高、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师资队伍。学校真正成为事业有平台、发展有空间、成长有环境的人才沃土。一支以院士、“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和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为带头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已经建成。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82人,其中教授357人,副教授79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231人。现有全职院士4人,双聘院士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6人,泰山学者攀登专家1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3人、海外特聘专家5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8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4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人。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7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17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7个。
学校按照“立足培养、加大引进、培育团队、成就名师”的总体思路,强化培养,注重引进,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学风优良、爱岗敬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主体,以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着力加强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干部管理队伍、教学管理、实验人员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其主要路径与措施有:通过实施“中青年教师海外访学计划”、“中青年教师国内访学、进修计划”、“教师学历学位提升计划”、“青年教师成长计划”、“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等措施来不断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水平;通过建立人才引进快速反应机制、落实“优秀青年博士引进计划”、 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完善人才柔性引进机制等措施面向海内外延揽优秀人才;通过实施“学科团队建设工程”、 “优秀人才梯队建设工程”和完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等措施造就一批学术领军人物和教学名师。
两院院士
谢立信,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42年12月12日出生,山东莱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65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医疗系,同年到潍坊医学院眼科任教。是该院眼科的创始者,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1987-1988年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眼科中心从事角膜病博士后研究。1991年在青岛创建山东省眼科研究所,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所长、青岛大学眼科学院院长、山东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主任和济南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与生命学院院长。兼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眼科杂志》副总编辑。是亚洲角膜学会副主席、美国眼科学会国际会员、国际眼表疾病学会理事、国际泪膜与眼表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和亚太接触镜眼科医师协会理事。
谢立信教授主要从事眼科角膜病、白内障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特别在角膜内皮细胞、感染性角膜病和眼内植入缓释药物等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开拓性工作。为首获国家和省级科技进步奖15项和国家发明专利4项。出版国内首部《角膜移植学》、《角膜病学》专著,主编、主译、主审书籍10部,参编18部。在国内外眼科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56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中华眼科杂志》发表论文127篇,被SCI 收录国外发表论文37篇。完成角膜移植手术和白内障手术各万余例。先后承担国家“863”、“973”子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共30项。现为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和青岛大学博士生导师,培养的研究生、进修医师遍布全国各地,为我国眼科学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谢立信教授为我国眼科事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他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卫生部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是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代表。并于1998年获中华眼科学会奖,1999年获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眼科中心国际杰出成就奖, 2004年获中美眼科学会“金钥匙奖”,2005年获青岛市科学技术功勋奖,2006年获得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
两院院士
于金明,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济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国家人事部特聘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持和参与国家863计划,“十一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等20多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等奖项,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十大中青年科技专家、山东省十大杰出留学科技专家等称号,山东省首批“泰山学者”特聘专家。
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武装部
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武装部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两个比例、实现两个更多”学生工作理念,聚焦学校中心工作和整体发展目标,确立了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学生学风建设为重点、悉心教育、科学管理、热情服务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服务育人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不断加强和提升学生工作的实效性,全面推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认真分析和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入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改革,构建“1249”工作体系,强化沟通、课程、活动、文化、网络“五个融入”,落实信仰领航计划、梦想启航计划、家访助航计划、文化远航计划。通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适应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加强新机制、新模式的构建和研究。提升学生管理法制化、信息化、规范化水平,严管彰显厚爱,固底板、严管理,推进教育管理服务一体化建设。以“抓安全、抓习惯、抓学风”为主线。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工作室职能,推进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发挥各级学生组织和广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作用,扎实推进基础文明教育工程,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文明生活、健康成才,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努力构建文明校园、和谐校园。
打造国防教育新平台,推进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制定军事理论教学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新生军事技能训练,持续推进改善国防教育军事训练场设置和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主题活动,做好退役复学同学服务保障工作和军烈属的优抚工作。
着力打造“校院工作一体化”新模式,建立健全就业工作绩效考评机制,形成了“领导抓、教师推、校友帮、辅导员促”四级就业助推体系,提出了就业工作稳定线、网络线、保障线、满意线“四条线”的工作方法,搭建了网上招聘、线上咨询、面试签约以及线上就业指导的完整工作格局,为学生提供全天候网络招聘服务和电话咨询,实现了毕业生就业服务全覆盖。学校“以行业区域招聘为主体,以就业基地建设为依托,以校友资源及政府、科研合作单位为纽带”的多元化招聘就业市场体系初现规模。学校建立健全就业育人支持体系,引导毕业生报效国家、服务人民、奉献社会,鼓励毕业生主动到重点领域就业、到社会民生领域就业、到基层就业。针对不同年级开展四级精准就业指导及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
始终以“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建立以“奖、贷、勤、助、补”为主体、“通、访、建”为补充的多方位立体资助体系,持续推进“滋兰树蕙”学生资助育人工程。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落实助学贷款、奖学金、特殊困难补助、专项补贴等各项资助政策。开发资助信息化系统,保障数据准确性、工作规范性、资助精准性。广拓渠道,扩大勤工助学和社会奖助学金的数量和覆盖面,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帮扶服务。开展“滋兰树蕙”系列育人活动,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业指导、心理疏导、就业帮扶,切实将“立德树人”融入学生资助工作。
构筑多维格局、可持续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着力构建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阵地,扎实推进阳光心理工程。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五级预警与干预网络体系,完善“四早教育”预防机制(早发现、早评估、早预防、早干预)。夯实心理咨询专业队伍、心理辅导育人队伍、心理社团学生队伍,提升专业素质。搭建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支持平台、院系特色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平台、心理健康教育自助服务平台和大学生朋辈辅导互助工作平台,突出载体实效。强化教育教学、特色活动、心理咨询、校医协作、危机干预五大服务内容,全员育心育人,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助力学生阳光心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构建“大思政”视野下高校生涯教育“544”一体化工作模式,整合育人要素,保障生涯服务多样供给,形成以课程教学为主途径,咨询辅导、实践活动、测评评估和科学研究五个要素相互配合的内容体系,有效保证学生多样化、分阶段、分类别的内容需求;强化实施保障,确保生涯体系高效运转,形成机构设置(中心、工作室、生涯辅导员)、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和条件保障四个模块的生涯支持系统,各要素有机配合,相互支持;整合教育链条,强化生涯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生涯育人共同体,充分发挥高校、政府、社会(企业)家庭和高中育人合力,增进相互支持和协同发展。
围绕学生社区“一站式”综合管理模式改革,创新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2341”学生公寓管理服务新模式。以平安公寓建设和创先争优为依托,发挥学生公寓育人阵地的作用,丰富精神生活,打造“安全、文明、和谐”公寓。公寓内各项设施完备,管理服务工作科学明晰规范,为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支撑保障。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激活思想政治工作内生动力,强化素质提升、技能展示、工作交流、理论创新、人文关怀“五个平台”,把握辅导员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配齐选优辅导员队伍,创新赋能辅导员培养体系,建立健全辅导员考核体系,持续打造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提升辅导员队伍育人能力和水平。
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武装部设置3个科室、5个中心,分别是教育科(网络思政科)、管理科、人武工作科、就业指导中心、资助管理中心、生涯指导中心、心理指导中心、公寓管理中心。
更多信息请访问: 济南大学学工在线网站
校团委简介
济南大学共青团是校党委和团省委直接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是校党委联系团员青年、领导青年工作的重要纽带和渠道,担负着团结教育青年学生,执行党的青年工作方针,培养青年共产主义者和优秀学生骨干队伍,拓展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繁荣校园文化生活的任务。校团委设有组织部、宣传部、实践与科技创新部,下设20个分团委,1166个团支部,现有25名专职团干部,团员青年32315名。
多年来,校团委坚持“育人为本、创新为魂、服务为基”的原则,坚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基本方向,紧紧围绕学校党政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工作优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统揽,以品牌活动为垂范,以团的规范化建设为基础,结合新形势和青年学生的新特点,不断进行团建创新,形成了“三型四化五大体系”的工作理念:以“党政所急,学生所需,团能所为”为宗旨,着力构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团组织,实现共青团管理工作规范化、考评工作机制化、服务工作特色化、基础工作职能化,构筑和推进思想引领铸魂体系,创新创业赋能体系,实践服务拓展体系,校园文化育才体系,组织建设强基体系“五大体系”的建设。学校连续多年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创新、学生社团、校园文化等方面工作中获得全国表彰,校团委连年被评为山东省“红旗团委”,2009年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实施“思想凝聚工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新进展。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通过规范运行机制、创新活动载体、强化阵地建设、典型示范教育等措施,充分发挥团组织在教育引导大学生方面的优势,深入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研习社建设,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教育青年学生;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凸现时代特征的主题教育活动,使青年学生坚定成才报国的远大志向;不断延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触角,通过加强社区党建,建设红色网站,塑造社团文化,构建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区、进网络、进社团三位一体的新型“立交桥”。
实施“创新教育工程”,学生科创活动蔚然成风。注重科学机制的构建和竞赛活动的品牌化战略,不断增加对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投入和支持力度,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专项经费,规范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课题申报、审批立项、基金资助、专利申请等环节,积极组织和参与“挑战杯”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科技文化活动,成立学生科技类社团,逐步形成了高度重视、广泛宣传、重点投入、严格管理的学生科研机制,有效整合了学校资源,争取到了更多科研教学战线的支持,催生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创新成果,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学术科技创新氛围。近年来,学校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项科创赛事中,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8511项,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4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1个。2012年至今,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7项,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金奖2项、银奖7项、铜奖13项,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1项。学校连续多年被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授予“挑战杯”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捧得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最高荣誉“挑战杯”。
实施“文化育人工程”,营造和谐校园氛围。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坚持高格调规划、保持高水平运作、追求高质量效果,深入开展了以政治文化为中心、科技文化为重点、娱乐文化为基础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了具有示范性、导向性、艺术性、创新性的外语文化艺术节、体育文化艺术节、读书节三大节日及“泉城大讲堂”“济大青春创业论坛”为龙头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积极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浓厚校园文化氛围,提升校园文化品位。重视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对学生社团实行校、院两级指导与管理。目前学校有各级各类学生社团110个,参与学生19300多人。
实施“实践锤炼工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引导团员青年在实践锤炼中增长才干,健康成长。把社会实践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特点,采取全面部署、点面结合、重点组队等实践方式,开展了扶贫支教、政策宣讲、社会调查、法律宣传、环境保护、文化服务、社区援助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为目的,构建了以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为主体,以科技服务、环保消防、爱心接力等为基本内容的志愿服务体系,使志愿服务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有效互动、青年学生服务社会与自身成长成才的有机结合,达到了个人、学校、社会“多方共赢”的效果。目前,学校拥有青年志愿者组织23个,志愿服务队101支,注册志愿者16658人,年度志愿服务时长达101700小时,累计参与志愿服务近12万人次。
实施“服务保障工程”,竭诚服务团员青年成长成才。坚持以学生为本、服务先行、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健全了服务青年的保障体系,加强了大学生青春创业基地、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积极组织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重视困难学生帮扶工作;明确组织定位、回归服务宗旨,稳步推进学生会组织改革;整合服务资源、拓展服务阵地、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切实解决青年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扎实实为青年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实施“组织创优工程”,从严治团、改革强团,全面加强共青团自身建设。坚持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机制建设为保障、以队伍建设为关键,树立基层第一的观念,进一步确立以服务促团建、全团抓团建的指导思想,稳步实施基层团组织的团建创新,积极探索适应我校共青团发展的新型组织机制和运行方式,加大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工作力度,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团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发挥主体作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共青团的服务能力、凝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
在新的历史时期,济南大学共青团将在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团结和带领全校广大团员青年,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以学生为本,强化服务,突出特色,塑造新形象,打造新品牌,谱写新篇章,为建设高水平大学贡献力量。
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武装部
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武装部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两个比例、实现两个更多”学生工作理念,聚焦学校中心工作和整体发展目标,确立了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学生学风建设为重点、悉心教育、科学管理、热情服务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服务育人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不断加强和提升学生工作的实效性,全面推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认真分析和研究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入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改革,构建“1249”工作体系,强化沟通、课程、活动、文化、网络“五个融入”,落实信仰领航计划、梦想启航计划、家访助航计划、文化远航计划。通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适应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加强新机制、新模式的构建和研究。提升学生管理法制化、信息化、规范化水平,严管彰显厚爱,固底板、严管理,推进教育管理服务一体化建设。以“抓安全、抓习惯、抓学风”为主线。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工作室职能,推进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发挥各级学生组织和广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作用,扎实推进基础文明教育工程,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文明生活、健康成才,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努力构建文明校园、和谐校园。
打造国防教育新平台,推进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制定军事理论教学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新生军事技能训练,持续推进改善国防教育军事训练场设置和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主题活动,做好退役复学同学服务保障工作和军烈属的优抚工作。
着力打造“校院工作一体化”新模式,建立健全就业工作绩效考评机制,形成了“领导抓、教师推、校友帮、辅导员促”四级就业助推体系,提出了就业工作稳定线、网络线、保障线、满意线“四条线”的工作方法,搭建了网上招聘、线上咨询、面试签约以及线上就业指导的完整工作格局,为学生提供全天候网络招聘服务和电话咨询,实现了毕业生就业服务全覆盖。学校“以行业区域招聘为主体,以就业基地建设为依托,以校友资源及政府、科研合作单位为纽带”的多元化招聘就业市场体系初现规模。学校建立健全就业育人支持体系,引导毕业生报效国家、服务人民、奉献社会,鼓励毕业生主动到重点领域就业、到社会民生领域就业、到基层就业。针对不同年级开展四级精准就业指导及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
始终以“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建立以“奖、贷、勤、助、补”为主体、“通、访、建”为补充的多方位立体资助体系,持续推进“滋兰树蕙”学生资助育人工程。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落实助学贷款、奖学金、特殊困难补助、专项补贴等各项资助政策。开发资助信息化系统,保障数据准确性、工作规范性、资助精准性。广拓渠道,扩大勤工助学和社会奖助学金的数量和覆盖面,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帮扶服务。开展“滋兰树蕙”系列育人活动,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业指导、心理疏导、就业帮扶,切实将“立德树人”融入学生资助工作。
构筑多维格局、可持续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着力构建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阵地,扎实推进阳光心理工程。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五级预警与干预网络体系,完善“四早教育”预防机制(早发现、早评估、早预防、早干预)。夯实心理咨询专业队伍、心理辅导育人队伍、心理社团学生队伍,提升专业素质。搭建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支持平台、院系特色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平台、心理健康教育自助服务平台和大学生朋辈辅导互助工作平台,突出载体实效。强化教育教学、特色活动、心理咨询、校医协作、危机干预五大服务内容,全员育心育人,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助力学生阳光心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构建“大思政”视野下高校生涯教育“544”一体化工作模式,整合育人要素,保障生涯服务多样供给,形成以课程教学为主途径,咨询辅导、实践活动、测评评估和科学研究五个要素相互配合的内容体系,有效保证学生多样化、分阶段、分类别的内容需求;强化实施保障,确保生涯体系高效运转,形成机构设置(中心、工作室、生涯辅导员)、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和条件保障四个模块的生涯支持系统,各要素有机配合,相互支持;整合教育链条,强化生涯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生涯育人共同体,充分发挥高校、政府、社会(企业)家庭和高中育人合力,增进相互支持和协同发展。
围绕学生社区“一站式”综合管理模式改革,创新探索符合我校实际的“2341”学生公寓管理服务新模式。以平安公寓建设和创先争优为依托,发挥学生公寓育人阵地的作用,丰富精神生活,打造“安全、文明、和谐”公寓。公寓内各项设施完备,管理服务工作科学明晰规范,为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支撑保障。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激活思想政治工作内生动力,强化素质提升、技能展示、工作交流、理论创新、人文关怀“五个平台”,把握辅导员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配齐选优辅导员队伍,创新赋能辅导员培养体系,建立健全辅导员考核体系,持续打造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提升辅导员队伍育人能力和水平。
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武装部设置3个科室、5个中心,分别是教育科(网络思政科)、管理科、人武工作科、就业指导中心、资助管理中心、生涯指导中心、心理指导中心、公寓管理中心。
更多信息请访问: 济南大学学工在线网站
校团委简介
济南大学共青团是校党委和团省委直接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是校党委联系团员青年、领导青年工作的重要纽带和渠道,担负着团结教育青年学生,执行党的青年工作方针,培养青年共产主义者和优秀学生骨干队伍,拓展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繁荣校园文化生活的任务。校团委设有组织部、宣传部、实践与科技创新部,下设20个分团委,1166个团支部,现有25名专职团干部,团员青年32315名。
多年来,校团委坚持“育人为本、创新为魂、服务为基”的原则,坚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基本方向,紧紧围绕学校党政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工作优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统揽,以品牌活动为垂范,以团的规范化建设为基础,结合新形势和青年学生的新特点,不断进行团建创新,形成了“三型四化五大体系”的工作理念:以“党政所急,学生所需,团能所为”为宗旨,着力构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团组织,实现共青团管理工作规范化、考评工作机制化、服务工作特色化、基础工作职能化,构筑和推进思想引领铸魂体系,创新创业赋能体系,实践服务拓展体系,校园文化育才体系,组织建设强基体系“五大体系”的建设。学校连续多年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创新、学生社团、校园文化等方面工作中获得全国表彰,校团委连年被评为山东省“红旗团委”,2009年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实施“思想凝聚工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新进展。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通过规范运行机制、创新活动载体、强化阵地建设、典型示范教育等措施,充分发挥团组织在教育引导大学生方面的优势,深入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研习社建设,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教育青年学生;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凸现时代特征的主题教育活动,使青年学生坚定成才报国的远大志向;不断延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触角,通过加强社区党建,建设红色网站,塑造社团文化,构建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区、进网络、进社团三位一体的新型“立交桥”。
实施“创新教育工程”,学生科创活动蔚然成风。注重科学机制的构建和竞赛活动的品牌化战略,不断增加对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投入和支持力度,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专项经费,规范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课题申报、审批立项、基金资助、专利申请等环节,积极组织和参与“挑战杯”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科技文化活动,成立学生科技类社团,逐步形成了高度重视、广泛宣传、重点投入、严格管理的学生科研机制,有效整合了学校资源,争取到了更多科研教学战线的支持,催生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创新成果,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学术科技创新氛围。近年来,学校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项科创赛事中,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8511项,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4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1个。2012年至今,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7项,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金奖2项、银奖7项、铜奖13项,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1项。学校连续多年被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授予“挑战杯”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捧得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最高荣誉“挑战杯”。
实施“文化育人工程”,营造和谐校园氛围。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坚持高格调规划、保持高水平运作、追求高质量效果,深入开展了以政治文化为中心、科技文化为重点、娱乐文化为基础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了具有示范性、导向性、艺术性、创新性的外语文化艺术节、体育文化艺术节、读书节三大节日及“泉城大讲堂”“济大青春创业论坛”为龙头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积极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浓厚校园文化氛围,提升校园文化品位。重视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对学生社团实行校、院两级指导与管理。目前学校有各级各类学生社团110个,参与学生19300多人。
实施“实践锤炼工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引导团员青年在实践锤炼中增长才干,健康成长。把社会实践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特点,采取全面部署、点面结合、重点组队等实践方式,开展了扶贫支教、政策宣讲、社会调查、法律宣传、环境保护、文化服务、社区援助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为目的,构建了以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为主体,以科技服务、环保消防、爱心接力等为基本内容的志愿服务体系,使志愿服务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有效互动、青年学生服务社会与自身成长成才的有机结合,达到了个人、学校、社会“多方共赢”的效果。目前,学校拥有青年志愿者组织23个,志愿服务队101支,注册志愿者16658人,年度志愿服务时长达101700小时,累计参与志愿服务近12万人次。
实施“服务保障工程”,竭诚服务团员青年成长成才。坚持以学生为本、服务先行、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健全了服务青年的保障体系,加强了大学生青春创业基地、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积极组织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重视困难学生帮扶工作;明确组织定位、回归服务宗旨,稳步推进学生会组织改革;整合服务资源、拓展服务阵地、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切实解决青年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扎实实为青年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实施“组织创优工程”,从严治团、改革强团,全面加强共青团自身建设。坚持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机制建设为保障、以队伍建设为关键,树立基层第一的观念,进一步确立以服务促团建、全团抓团建的指导思想,稳步实施基层团组织的团建创新,积极探索适应我校共青团发展的新型组织机制和运行方式,加大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工作力度,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团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发挥主体作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共青团的服务能力、凝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
在新的历史时期,济南大学共青团将在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团结和带领全校广大团员青年,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以学生为本,强化服务,突出特色,塑造新形象,打造新品牌,谱写新篇章,为建设高水平大学贡献力量。济南大学本科教育始于1978年,经过30余年的发展,教育教学水平取得了显著成绩。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门类,形成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体系。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学校坚持本科教学工作的基础地位,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质量是生命线、教学是中心工作的理念,不断加大教学投入,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合作培养人才,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2012年,济南大学顺利成为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以此为契机,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情况,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建立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更好地满足了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秉行“培养、引进、激励、保障”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有关政策,建立健全优秀人才的培养支持体系,打造了一直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
学校把加强课程建设,扩充课程资源,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以济南大学课程中心为平台,充分发挥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课程资源共享。同时,进一步完善精品课程、优质课程、达标课程建设体系。
学校大力加强通识教育,不断创新通识教育形式,先后创办了全校性通选课、“济大论坛”文化素质讲座、书院式经典阅读、大学生名著导读计划等通识教育形式,全校性通选课课程总量360余门,年提供课程容量70000人次。
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工作,不断完善“一体化、全过程、分层次、多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育人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工程的全过程,积极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建设,切实保障了实践教学质量。
学校注重教学信息化建设,构建起统一的数字化校园系统,建立了开放的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截至2012年,济南大学课程中心网络平台拥有服务器3台,存储阵列1台,并实现和正方教学管理系统、校园数据共享中心的数据联动,自动同步各类教学相关数据。建成课程网站560余个,信息化教学资源基本覆盖全校所有课程,95%以上的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或网络教学资源。
学校一贯重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一二三四链型闭环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推进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建立了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员听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等教学质量监督体系,通过多种形式对教学活动进行监督,有效保证了教学质量。
济南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和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研究生免试入学推荐权。
学校始建于1948年,建校68年来,学校铭记“弘毅、博学、求真、至善”的校训,传承“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发扬“艰苦奋斗、凝聚向上、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近22万名校友遍布海内外
学校建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及研究平台51个,其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学科1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1个、“十二五”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1个。
学校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临床医学3个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在20个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临床医学硕士、翻译硕士、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艺术硕士5个类别以及13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具有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在校的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有1896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有1798人,来华留学研究生56人。
济南大学研究生院下设招生办公室、培养办公室、学位办公室、质量管理办公室及综合管理办公室,负责全校研究生招生、培养、质量评估等工作。近年来,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实践,完善培养机制,优化教学内容,规范培养环节,不断改善教学科研环境与条件,突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培养,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五年,有21篇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8项成果获得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获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奖14项。
学校注重研究生创新基地建设,目前与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山东社会科学院、中国石化集团胜利油田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山东开泰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建设了9个山东省研究生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并在力诺集团、泰山玻纤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及研究院所建有稳定的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
学校不断进行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及改革,探索以学生为本、全面提高培养质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分类培养模式,探索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与培养路径,建立了系统、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力争以一流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助推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
济南大学积极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截至目前已有来自70多个国家的4000余名国际学生来校学习。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国际学生管理办公室)统筹负责国际学生的招生、管理以及汉语教学、中国文化国际推广工作。国际教育交流学院以具有不同基础的学生为教学对象,开设各种类型的长短期汉语进修班,实行小班授课。开设汉语精读、阅读、口语、听力、写作、视听、HSK辅导等主干课程,由具有丰富国际中文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授课。同时,学院常年开设中国文化学习及体验课程,如书法、太极、绘画、民间乐器、中国概况、中国历史、儒家思想讲座等。 为加强国际学生后勤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学校于2019年新建了国际学生公寓。新的国际学生公寓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极大地改善了住宿条件,受到国际学生的一致好评。 济南大学将在国家来华留学教育工作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坚持国际化办学方向,规范管理,提质增效,推动来华留学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培养高质量的国际人才,为加快建成“留学强国”贡献力量。
济南大学现有数学科学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利与环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设计学院、标准化产业学院等12个理工科学院。学校建有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35个,其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协同创新中心4个、省级工程实验室3个、省级行业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省技术创新中心5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研究中心1个、省产业创新中心1个、地方专业性技术创新平台1个、省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培育基地1个、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不断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科研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640项,省部级项目106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45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337项;学术论文被SCI、EI、ISTP、CPCI-S收录7304篇;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临床医学、环境学及生态学、生物及生物化学等6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主办《中国粉体技术》、《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2种学术期刊。
济南大学现有文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酒店管理学院、体育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等 13个主要文科学院。涵盖了文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有山东龙山绿色经济研究中心、山东省资本市场创新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省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山东省城市发展研究基地、山东省出土文献与文学研究基地、山东省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山东省区域软实力与区域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高等教育研究院、山东省饮食文化产业开发研究基地、山东省文化产业英才培训基地、全球化与跨国经营研究基地等多个省级科研平台与智库,有民主法制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投融资研究中心、会计改革与发展研究基地、中国高铁与城市发展研究院、女性文学与性别文化研究中心、音乐发展研究中心、非洲法语区研究中心、武术文化与区域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等24个校级研究机构。门类齐全的高水平学科,充满活力的众多研究机构,构成了济南大学社会科学完备的科研体系,为围绕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跨学科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多年来,济南大学始终坚持“为学科建设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总体原则,以“教学为主、科研先导、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贯彻落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积极为社会科学创新研究搭建有力的研究平台,使学校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实力稳步提高。
济南大学拥有一支朝气蓬勃、胸怀未来、学术视野宽广的高素质科研队伍 。 近年来,学校大力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 卓越的创新环境,实施人才工程, 引进、培养了一批高学历、高层次、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复合型人才,促进了学科建设与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学校有多名教师先后入选“泰山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高校十大优秀教师”。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富有朝气的学术队伍,昭示着济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蓬勃生机。
近五年来,济南大学社科研究取得了一大批富有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发表社科类学术论文4320篇,出版社科类学术专著292部。共承担各级各类研究项目 600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2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45项,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68项,山东省软科学计划项目 93 项。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4项,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4项,其中一等奖10项。
济南大学的科学研究,注重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融合与促进,通过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结构,突出学科特色,强化竞争优势;积极探索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产生出了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精品成果;通过机构重组、队伍调整、健全机制等举措,建立了一批以主体相对稳定,人员相对流动,学科相互交叉,应用咨询并重方式运行的省级、校级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科研水平的大力提高,有利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实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济南大学现有文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酒店管理学院、体育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等 13个主要文科学院。涵盖了文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有山东龙山绿色经济研究中心、山东省资本市场创新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省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山东省城市发展研究基地、山东省出土文献与文学研究基地、山东省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山东省区域软实力与区域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高等教育研究院、山东省饮食文化产业开发研究基地、山东省文化产业英才培训基地、全球化与跨国经营研究基地等多个省级科研平台与智库,有民主法制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投融资研究中心、会计改革与发展研究基地、中国高铁与城市发展研究院、女性文学与性别文化研究中心、音乐发展研究中心、非洲法语区研究中心、武术文化与区域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等24个校级研究机构。门类齐全的高水平学科,充满活力的众多研究机构,构成了济南大学社会科学完备的科研体系,为围绕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跨学科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多年来,济南大学始终坚持“为学科建设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总体原则,以“教学为主、科研先导、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贯彻落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积极为社会科学创新研究搭建有力的研究平台,使学校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实力稳步提高。
济南大学拥有一支朝气蓬勃、胸怀未来、学术视野宽广的高素质科研队伍 。 近年来,学校大力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 卓越的创新环境,实施人才工程, 引进、培养了一批高学历、高层次、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复合型人才,促进了学科建设与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学校有多名教师先后入选“泰山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高校十大优秀教师”。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富有朝气的学术队伍,昭示着济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蓬勃生机。
近五年来,济南大学社科研究取得了一大批富有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发表社科类学术论文4320篇,出版社科类学术专著292部。共承担各级各类研究项目 600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2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45项,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68项,山东省软科学计划项目 93 项。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4项,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4项,其中一等奖10项。
济南大学的科学研究,注重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融合与促进,通过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结构,突出学科特色,强化竞争优势;积极探索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产生出了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精品成果;通过机构重组、队伍调整、健全机制等举措,建立了一批以主体相对稳定,人员相对流动,学科相互交叉,应用咨询并重方式运行的省级、校级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科研水平的大力提高,有利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实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济南大学现有文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酒店管理学院、体育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等 13个主要文科学院。涵盖了文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有山东龙山绿色经济研究中心、山东省资本市场创新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省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山东省城市发展研究基地、山东省出土文献与文学研究基地、山东省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山东省区域软实力与区域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高等教育研究院、山东省饮食文化产业开发研究基地、山东省文化产业英才培训基地、全球化与跨国经营研究基地等多个省级科研平台与智库,有民主法制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投融资研究中心、会计改革与发展研究基地、中国高铁与城市发展研究院、女性文学与性别文化研究中心、音乐发展研究中心、非洲法语区研究中心、武术文化与区域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等24个校级研究机构。门类齐全的高水平学科,充满活力的众多研究机构,构成了济南大学社会科学完备的科研体系,为围绕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跨学科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多年来,济南大学始终坚持“为学科建设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总体原则,以“教学为主、科研先导、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贯彻落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积极为社会科学创新研究搭建有力的研究平台,使学校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实力稳步提高。
济南大学拥有一支朝气蓬勃、胸怀未来、学术视野宽广的高素质科研队伍 。 近年来,学校大力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 卓越的创新环境,实施人才工程, 引进、培养了一批高学历、高层次、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复合型人才,促进了学科建设与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学校有多名教师先后入选“泰山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高校十大优秀教师”。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富有朝气的学术队伍,昭示着济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蓬勃生机。
近五年来,济南大学社科研究取得了一大批富有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发表社科类学术论文4320篇,出版社科类学术专著292部。共承担各级各类研究项目 600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2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45项,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68项,山东省软科学计划项目 93 项。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4项,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4项,其中一等奖10项。
济南大学的科学研究,注重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融合与促进,通过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结构,突出学科特色,强化竞争优势;积极探索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产生出了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精品成果;通过机构重组、队伍调整、健全机制等举措,建立了一批以主体相对稳定,人员相对流动,学科相互交叉,应用咨询并重方式运行的省级、校级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科研水平的大力提高,有利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实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济南大学学位点与重点学科建设情况
济南大学现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类别。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门类,形成了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完备人才培养体系。
2020年,济南大学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山东省“高峰学科”建设项目,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入选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项目,水利工程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培育学科”建设项目。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16个学科获评上榜,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获B评级,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获B-评级,应用经济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临床医学获 C+评级,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获 C 评级,物理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药学获 C-评级,入榜学科总数、入榜率和总体成绩位居省属高校前列。
目前,学校有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环境学及生态学、生物及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在2022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济南大学共有16个学科上榜,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排名前20%,应用经济学、化学、工商管理排名前30%。
附表
表1 :济南大学学术型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布情况一览表
序号 | 学位授权点类型 | 学科代码及名称 | 依托学院 |
1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0702物理学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2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0703化学 | 化学化工学院 |
3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4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0815水利工程 | 水利与环境学院 |
5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 | 化学化工学院 |
1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0202应用经济学 | 商学院 |
2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0301 法学 | 政法学院 |
3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0303社会学 | 政法学院 |
4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5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0401教育学 | 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
6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0402心理学 | 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
7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0501中国语言文学 | 文学院 |
8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0701数学 | 数学科学学院 |
9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0702物理学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10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0703化学 | 化学化工学院 |
11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0710生物学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12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0802机械工程 | 机械工程学院 |
13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14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15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 |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
16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17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0814土木工程 | 土木建筑学院 |
18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0815水利工程 | 水利与环境学院 |
19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 | 化学化工学院 |
20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 | 水利与环境学院 |
21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0833 城乡规划 | 土木建筑学院 |
22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 | 商学院 |
23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1202工商管理学 | 商学院 |
24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1204公共管理学 | 政法学院 |
25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1305设计学 | 设计学院 |
1 |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 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外国语学院 |
序号 | 类别代码 | 专业学位类别 | 依托学院 |
1 | 0251 | 金融硕士 | 商学院 |
2 | 0351 | 法律硕士 | 政法学院 |
3 | 0352 | 社会工作硕士 | 政法学院 |
4 | 0451 | 教育硕士 | 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
5 | 0452 | 体育硕士 | 体育学院 |
6 | 0453 |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 | 文学院 |
7 | 0454 | 应用心理硕士 | 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
8 | 0551 | 翻译硕士 | 外国语学院 |
9 | 0552 | 新闻与传播硕士 | 文学院 |
10 | 0553 | 出版硕士 | 文学院 |
11 | 0854 | 电子信息硕士 |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12 | 0855 | 机械硕士 | 机械工程学院 |
13 | 0856 | 材料与化工硕士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
14 | 0857 | 资源与环境硕士 | 水利与环境学院 |
15 | 0859 | 土木水利硕士 | 土木建筑学院、水利与环境学院 |
16 | 0860 | 生物与医药硕士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17 | 1251 | 工商管理硕士 | 商学院 |
18 | 1252 | 公共管理硕士 | 政法学院 |
19 | 1253 | 会计硕士 | 商学院 |
20 | 1254 | 旅游管理硕士 | 文化和旅游学院 |
21 | 1256 | 工程管理硕士 | 商学院 |
22 | 1351 | 艺术硕士 | 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音乐学院 |
济南大学现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类别。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门类,形成了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完备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建有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14个,山东省“十三五”一流学科5个,山东省“十四五”高水平学科5个。
一、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审批单位 | 实验室名称 | 简介 |
科技部 | 眼科学 |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 21 人,临床与基础相结合人员 5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 1 名,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3人;正高级职称 12人,副高级职称 13人;博士生导师 6 人,硕士生导师 14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 25 人。科研队伍中有 15 人是从国外引进的人才或者出国进修 1 年以上。 实验室拥有从事眼科学、分子生物学、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病理学、免疫组化、生物技术及生物制药、基因诊断及基因芯片、药物分析等多方面的优秀研究人才。 ;2005年,实验室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首批 “ 泰山学者岗位 ” 单位。 |
二、国家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审批单位 | 学科/实验室名称 | 简介 |
国家卫生部 | 生物技术药物重点实验室 | 本实验室有固定科技人员 28 人,其中高级职称 12 人,博士 6 人,硕士 8 人,留学回国人员 9 人,平均年龄 35 岁。聘请了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盖蒂 谢克 教授等 ;10 位中外著名科学家担任顾问。 拥有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如 DNA 序列分析仪、 DNA 合成仪、 Mj DNA 扩增仪、 NBS 低温带光照摇床、 NBS ML-4100 型发酵罐、低温高速离心机、 BIO-RAD 蛋白纯化系统、 GRADI FRAC 低压层析系统、 BioLgic Duo-flow 柱层析系统、冷冻干燥机、扫描仪、点样仪、 Luminex100 液相芯片系统等。 本实验室主要依靠基因工程制药、核酸药物、基因诊断、基因合成方面的优势,研发蛋白、多肽类创新药物和生物制剂。承担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 22 项,其中重点项目 9 项,取得国家新药证书 2 项。 |
三、山东省省级重点实验室
序号 | 实验室名称 | 依托学院 | 批准时间 |
1 | 建筑材料制备与测试技术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09 |
2 | 氟化学化工材料 | 化学化工学院 | 2008 |
3 | 网络环境智能计算技术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09 |
4 | 医学遗传学与基因工程 | 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 |
5 | 眼科学 | 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 |
6 | 医学分子生物学 | 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 |
7 | 天然药物 | 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 |
8 | 医学病毒学 | 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 |
9 | 现代医用药物与技术 | 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 |
10 | 放射肿瘤学 | 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 |
11 | 皮肤性病学 | 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
四、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
序号 | 实验室名称 | 依托学院 | 批准时间 |
1 | 无机功能材料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11 |
2 | 化学传感分析 | 化学化工学院 | 2011 |
3 | 建材工业综合自动化 |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 2011 |
4 | 机械装备设计与仿真 | 机械工程学院 | 2011 |
五、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
序号 | 实验室名称 | 依托学院 | 批准部门 |
1 | 角膜病 | 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 山东省卫生厅 |
2 | 肿瘤免疫与中药免疫 | 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 山东省卫生厅 |
3 | 肿瘤放疗 | 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 山东省卫生厅 |
4 | 机械装备设计与仿真 | 机械工程学院 | 2011 |
六、山东省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序号 | 基地名称 | 依托学院 | 批准单位 | 批准时间 |
1 | 全球化与跨国经营 | 商学院 | 山东省教育厅 | 2011 |
2 |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 教育与心理科学院 | 山东省教育厅 | 2011 |
3 | 山东省城市发展研究基地 | 商学院 | 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 | 2005 |
4 | 山东省饮食文化产业开发研究基地 | 商学院 | 山东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 2009 |
5 | 山东省文化产业英才培训基地 | 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 | 山东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 2009 |
6 | 山东省出土文献与文学研究基地 | 文学院 | 山东省哲学规划办 | 2014 |
7 | 山东省女性文学与性别文化研究中心 | 文学院 | 山东教育厅 | 2017 |
8 | 山东省文化产业英才培训基地 | 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 | 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 2010 |
9 | 山东省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 社科处 | 山东省哲学规划办 | 2009 |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普通高校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的通知》(教高厅函 〔2020〕9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21〕8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本科高校第二学士学位招生与培养工作的通知》(鲁教高函〔2023〕14号)文件精神,2023年我校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招生工作。
一、学校简介
济南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始建于1948年,建校70多年来,学校铭记“弘毅、博学、求真、至善”的校训,传承“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发扬“艰苦奋斗、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近35万名校友遍布海内外。学校现设26个学院,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类别。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国际学生38000余人。
二、招生专业与计划
我校2023年第二学士学位招生计划如下:
招生专业 | 计划数 | 学制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0 | 二年 |
三、报名对象与条件
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方可报考:
(一)2023年于济南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以及2021年(含)以来于济南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目前未就业的往届生;
(二)学生原所学本科专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属不同学科门类;或原所学本科专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同一学科门类、但不属于同一本科专业类;具体专业所属的学科门类、本科专业类可登录教育部网站(www.moe.gov.cn),搜索2023年发布的最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查询。
(三)体检须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中有关要求。
四、报名方式
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需登陆济南大学2023年第二学士学位报名系统进行报名。
(一)报名时间:2023年6月26日至6月30日,
(二)报名网址:http://admission.ujn.edu.cn。
(三)提交资料
1.本人签字确认的《济南大学2023年第二学士学位报名申请表》扫描件(需打印签字);
2.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
3.本科毕业证、第一学士学位证扫描件;
4.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在线打印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扫描件;
5.本人近期免冠证件照片电子版,要求五官清晰,不得进行PS操作。
五、资格审核
根据考生提交资料,我校审核考生报名资格。2023年7月2日之后,考生在报名网站查看资格审核结果。
六、考试
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参加我校组织的第二学士学位招生考试。相关安排如下:
(一)考核方式:笔试。
(二)考试日期:2023年7月8日。详细时间见准考证。
(三)考试地点:详见准考证。
(四)考试科目:数学、英语(满分各为100分)。
(五)成绩公布和复核:考生可于2023年7月10日后登录报名系统,查阅考试成绩,申请成绩复核。
七、录取
(一)单科成绩不低于60分。
(二)根据考生考试总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
(三)考生总成绩相同时,依次比较数学成绩、英语成绩,择优录取。
(四)如考生总成绩、数学成绩和英语成绩全部相同,参考考生在校期间平均学分绩点,择优录取。
八、新生报到
(一)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按学校规定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未经我校书面同意而逾期不报到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理由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具体报到要求详见我校新生报到须知。
(二)新生入学后,我校将对已录取报到的新生进行复查,对其中不符合条件或弄虚作假、违规舞弊者,一律取消其入学资格,并报相关机构备案。
九、学生培养与毕业
(一)通过第二学士学位招生考试录取的学生,学制两年,全日制学习,纳入学校学籍管理系统。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学生资助、收费管理等方面参照相应专业本科生执行。
(二)凡在修业年限内,修完规定课程,达到毕业和授予学士学位要求的,根据学校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管理办法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毕业证书注明第二学士学位的专业名称、学习时间等内容,学位证书上注明“第二学士学位”字样。
(三)达不到毕业要求的,不再延长学习时间,亦不实行留级制度,学校发给结业证书;退学的学生,学校发给肄业证明或写实性学习证明。
(四)第二学士学位毕业学生按当年应届生身份派遣并办理相关就业手续。学生如中途退学,对于以应届毕业生身份入学的,按退学当年应届本科毕业生身份派遣;以往届毕业生身份入学的,按现行相关规定办理派遣手续。
十、监督与保障
(一)学校第二学士学位招生工作在学校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由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第二学士学位招生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二)第二学士学位招生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有关招生管理规定,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选拔的原则。
(三)第二学士学位招生工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选拔条件与选拔结果向社会公示。
十一、其他
(一)考生须对报名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一旦发现存在弄虚作假等行为的,将取消其报名资格。对于已录取学生,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二)第二学士学位招生工作由学校招生办公室负责,不委托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开展相关工作。
十二、附则
(一)本简章如有与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不符之处,则按上级文件精神执行。未尽事宜,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二) 本简章由济南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十三、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济南大学招生办公室
联系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南辛庄西路336号(济南大学主校区)
联系电话:(0531)82765900
联系邮箱:zsb@ujn.edu.cn
招生网址:http://admission.ujn.edu.cn
第一章 总则
为保证2023年本科招生工作顺利进行,维护学校和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招生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一条 本章程适用于济南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招生工作(以下简称济南大学招生工作)。
第二条 济南大学招生工作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三条 济南大学招生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考生及其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四条 学校名称及代码
学校名称:济南大学;学校代码:10427。
第五条 学校地址
主校区: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舜耕校区:山东省济南市舜耕路13号。
第六条 办学层次和办学类型
办学层次:本科、研究生教育;办学类型: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七条 济南大学招生委员会负责讨论决定招生工作重大事宜。
第八条 济南大学招生办公室是具体负责组织和实施济南大学招生及相关工作的常设机构。
第九条 济南大学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对招生工作实施全程监督。
第四章 招生专业与计划
第十条 济南大学依据教育部审批下达的年度招生规模和国家有关招生政策,按照优化生源结构、促进区域均衡的原则,统筹考虑各省份的生源数量、生源质量、人才需求、毕业生就业等情况,结合自身办学条件,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布为准。
第十一条 济南大学招生计划经主管部门审批后通过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学校本科招生报考指南、学校本科招生网站等向考生和社会公布。
第五章 录取
第十二条 按教育部要求,实行学校负责、招生主管部门监督机制,德智体美全面考核,公平、公正、择优录取。
第十三条 考生身体条件必须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其它相关规定。
第十四条 录取批次以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我校各专业(类)录取批次为准。
第十五条 普通类专业录取原则
学校执行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制定的普通类专业相关录取政策。对享受加分照顾政策的考生,认可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投档成绩。
(一)各录取批次的投档原则以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规定为准。
(二)进档考生专业(类)安排
1.以专业(类)为单位进行投档的省份,进档考生录取专业(类)按投档志愿安排。
2.以专业(类)组或学校为单位进行投档的省份(内蒙古除外),进档考生录取专业(类)安排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即优先安排投档成绩较高考生的专业(类)志愿,各专业(类)志愿间不设分数级差。
投档成绩相同条件下,高考改革省份按照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确定的考生位次安排考生录取专业(类),其他省份按照考生高考实考分、相关科目分数的顺序择优安排考生录取专业(类)。相关科目比较顺序以该生所在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招生文件的规定为准,若该生所在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未规定相关科目比较顺序,则文史类依次按语文、外语、数学单科成绩排序确定位次,理工类依次按数学、外语、语文单科成绩排序确定位次,成绩高者位次在前。上述条件相同情况下,参考考生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关科目成绩、体育测试成绩,综合考虑,择优录取。
3.在内蒙古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原则。对于专业志愿和投档成绩相同的考生,按照考生高考实考分、相关科目分数的顺序择优安排考生录取专业(类)。相关科目比较顺序以内蒙古招生主管部门招生文件的规定为准。
第十六条 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
学校执行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制定的艺术类专业相关录取政策。对享受加分照顾政策的考生,认可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投档成绩。
(一)美术类专业使用考生所在省份美术类统考专业成绩。
1.以专业(类)为单位进行投档的省份,进档考生录取专业(类)按投档志愿安排。
2.以专业(类)组或学校为单位进行投档的省份,进档考生按投档成绩确定录取专业(类)。投档成绩相同时,高考改革省份按照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确定的考生位次安排考生录取专业(类),其他省份按美术类统考专业成绩、文化课成绩(含政策加分)、高考实考分、相关科目分数的顺序优先确定录取专业(类)。相关科目的比较顺序与普通类专业相同。
(二)音乐学专业使用考生所在省份音乐类统考或联考专业成绩。
1.以专业为单位进行投档的省份,进档考生录取专业(方向)按投档志愿安排。
2.以专业组或学校为单位进行投档的省份,进档考生按投档成绩确定录取专业(方向)。投档成绩相同时,高考改革省份按照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确定的考生位次安排考生录取专业(类),其他省份按音乐类统考或联考专业成绩、文化课成绩(含政策加分)、高考实考分、相关科目分数的顺序优先确定考生录取专业(方向)。相关科目的比较顺序与普通类专业相同。
(三)舞蹈学专业使用考生所在省份(山东、河北)舞蹈类统考专业成绩。进档考生录取专业按投档志愿安排。
第十七条 体育类专业录取原则
学校执行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制定的体育类专业相关录取政策。对享受加分照顾政策的考生,认可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投档成绩。
体育类专业使用考生所在省份体育类统考专业成绩。进档考生按投档成绩进行录取。投档成绩相同时,高考改革省份按照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确定的考生位次进行录取,其他省份按体育类统考专业成绩、文化课成绩(含政策加分)、高考实考分、相关科目分数的顺序进行录取。相关科目的比较顺序与普通类相同。
第十八条 高水平运动队录取按照教育部和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内地新疆班、省属公费师范生、地方专项计划等招生类型以教育部和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相关文件为准。
第二十条 专业(类)录取要求
(一)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要求考生无从事食品行业所限制的传染性疾病和其他疾病。
(二)高考改革省份考生的选考科目须符合我校公布的招生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
第二十一条 按照上级有关规定,新生入校后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将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第二十二条 录取结果通过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志愿填报系统和济南大学本科招生网公布。
第六章 收费、退费标准及资助政策
第二十三条 学校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学成本等情况确定收费标准。退费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学校通过奖、贷、助、补、免等多种资助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奖助学金、学费减免、勤工助学等资助项目。资助条件和标准由学校根据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按照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等5部门《山东省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鲁财科教〔2022〕17号)以及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 证书颁发
第二十五条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学生完成规定学业并符合毕业条件者,颁发济南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历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本科毕业生,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
第八章 其它
第二十六条 学校不委托任何机构和个人办理招生相关事宜。对以济南大学名义进行非法招生宣传等活动的机构或个人,学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第二十七条 本章程若有与上级有关政策不一致之处,以国家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未尽事宜,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招生咨询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济南大学招生办公室
联系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济南大学主校区)
联系电话:(0531)82765900
联系邮箱:zsb@ujn.edu.cn
第二十九条 本章程由济南大学负责解释。
济南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公布的具有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资格的院校。学校始建于1948年,建校70多年来,学校铭记“弘毅、博学、求真、至善”的校训,传承“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发扬“艰苦奋斗、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学校现设26个学院,建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类别。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门类。
目前,学校建有男子足球和网球两支高水平运动队。男子足球运动队组建于2001年,在省级及以上大学生足球联赛中成绩良好,近五年成绩名居省级比赛前列。网球运动队组建于2018年,组队至今成绩优异,曾荣获第25届中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总决赛)男子丁组团体第二名和男子丁组双打第三名;多次获得山东省大学生网球竞赛第一名。高水平运动队带动了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提高了学校体育竞技水平,推动了校园体育文化的高质量发展。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2〕8号)、《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21〕2号)等文件有关规定,以及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等上级主管部门关于招收高水平运动员通知的精神,结合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需要和人才培养定位,济南大学2023年招收男子足球和网球两个项目的高水平运动员。
一、招生项目及计划
(一)男子足球(十一人制)
1.招生省份:山东;
2.招生计划:不超过11人(其中守门员0至3人,其他位置不超过11人)。
(二)网球
1.招生省份:山东;
2.招生计划:不超过40人。
学校根据招生规模设置及国家相关政策要求,按照生源实际报考情况、运动员专业水平及运动队建设需要,本着择优选拔,宁缺毋滥的原则,动态调整招生计划,确定各项目拟录取人数,并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实施公示程序。
二、报名条件
考生符合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的报名条件,已参加生源所在地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方可参加我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考试报名。
(一)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且高中阶段在省级(含)以上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前六名的主力队员或个人项目前三名者;
(二)具有高级中等教育毕业同等学力,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者,或近3年内在全国(或国际)集体项目比赛中获得前八名的主力队员。
考生所报考的运动项目须与运动等级证书项目、获奖证书项目一致,男子足球项目考生所持有的运动员等级证书项目须为“足球(十一人制)”。考生运动等级证书以“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或“体教联盟APP”中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技术等级信息查询系统”公示的数据信息为准。
三、报名和资格审核
报考男子足球项目的考生在“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或“体教联盟APP”中“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系统”报考我校后,仍需通过我校报名系统提供相关资料,进行资格审核。
报考网球项目的考生通过我校报名系统上传相关资料,通过资格审核后,须在规定时间参加我校组织的专项测试。
(一)我校报名时间:2023年4月12日至4月16日。
(二)我校报名网址: http://admission.ujn.edu.cn。
(三)考生登录学校报名网址,按照要求上传材料的电子版(扫描或拍照,图像需清晰)。
1.近期二寸免冠照片。
2.身份证原件正反面。
3.高中毕业证明或同等学历证明。高中应届毕业生提供学校开具的学籍证明;同等学历需提供与高级中等教育相当的学习证明和成绩单。
4.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夏季高考考生报名信息确认单或高考报名表。
5.国家二级以上(含二级)运动员等级证书。
6.符合报名条件的比赛秩序册、比赛成绩册(或比赛成绩证明)、获奖证书(三者缺一不可)的封面及体现考生姓名页(比赛秩序册、比赛成绩册、获奖证书必须为同一比赛;请在材料中将本人信息所在位置进行显著标示并加盖学校公章)。
7.从报名网站下载并打印《济南大学2023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考生反兴奋剂承诺书》、《济南大学2023年网球专项测试考生安全考试承诺书》和《济南大学2023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协议书》。
8.报考网球项目的考生提供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险单据原件(未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的考生不能参加专项测试)。
(四)缴费
1.报考男子足球项目考生仅需提交资料,进行资格审核,无需在我校报名系统交费。
2.报考网球项目考生提交资料,经审核通过后,按照报名系统给定的缴费途径进行缴费。在规定时间内未缴费,视为未完成报名。
四、专项测试
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均需参加高水平运动队专项测试。测试合格考生名单将在济南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admission.ujn.edu.cn)和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https://gaokao.chsi.com.cn)进行公示。
(一)男子足球
男子足球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或“体教联盟APP”中“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系统”进行体育专项统考注册与报名,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统一组织的足球专项测试。
(二)网球
1.测试时间:2023年4月22日。
2.地点:济南大学主校区(济南市市中区南辛庄西路336号),具体测试地点详见准考证。
3.测试内容:专项测试满分100分,含身体素质测评(10%)、综合技术测评(40%)和实战测评(50%)。
五、录取
(一)根据我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需要,男子足球项目中位置为守门员的考生与其他位置的考生成绩分别排序。
(二)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文化课考试分为文化课单独考试(单考)和文化课统一考试(高考)两个类别。国家一级及以上运动员可同时选择报名参加文化课单独考试(单考)和文化课统一考试(高考);国家二级运动员须报名参加文化课统一考试(高考)。根据专项测试成绩,我校从国家一级及以上运动员考生中,择优选择考生享受文化课单独考试(单考)成绩合格录取政策,人数不超过学校当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计划的20%;从国家二级运动员考生中,择优选择考生享受文化课统一考试(高考)成绩要求降低至山东省普通类一段线65%的录取政策,人数不超过学校当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计划的30%;其他专项测试合格考生享受文化课统一考试(高考)成绩要求降低至山东省普通类一段线的录取政策。
(三)合格考生高考志愿填报我校,成绩达到规定标准,我校将根据教育部和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录取手续。
六、录取专业和学费标准
(一)录取专业
使用文化课单独考试(单考)成绩录取的考生,就读体育教育专业。使用文化课统一考试(高考)成绩录取的考生,在规定的专业范围内选择报考专业。其中,达到山东省普通类一段线的考生在招生目录内任选专业,其他考生2023年专业范围为体育教育、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
(二)学费标准
实行学分制收费,收费标准按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七、监督管理
(一)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的全过程由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实施监督,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二)学校对网球专项测试进行全程录像,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在网球专项测试考试中被认定为作弊的考生,以及提供虚假材料取得高水平运动员资格的考生,一经发现并核实,取消其当年报考或录取资格,已被录取进入学校学习的取消其学籍。
(三)学生在校期间,须参加并完成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任务,学生无故不参加运动队正常训练和比赛视为旷课,将按照学校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八、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济南大学招生办公室
联系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南辛庄西路336号(济南大学主校区)
联系电话:(0531)82765900
联系邮箱:zsb@ujn.edu.cn
九、附则
1.本简章如有与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不符之处,则按上级文件精神执行。
2.未尽事宜由济南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济南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公布的具有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资格的院校。学校始建于1948年,建校70多年来,学校铭记“弘毅、博学、求真、至善”的校训,传承“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发扬“艰苦奋斗、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学校现设26个学院,建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类别。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门类。
目前,学校建有男子足球和网球两支高水平运动队。男子足球运动队组建于2001年,在省级及以上大学生足球联赛中成绩良好,近五年成绩名居省级比赛前列。网球运动队组建于2018年,组队至今成绩优异,曾荣获第25届中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总决赛)男子丁组团体第二名和男子丁组双打第三名;多次获得山东省大学生网球竞赛第一名。高水平运动队带动了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提高了学校体育竞技水平,推动了校园体育文化的高质量发展。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2〕8号)、《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21〕2号)等文件有关规定,以及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等上级主管部门关于招收高水平运动员通知的精神,结合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需要和人才培养定位,济南大学2023年招收男子足球和网球两个项目的高水平运动员。
一、招生项目及计划
(一)男子足球(十一人制)
1.招生省份:山东;
2.招生计划:不超过11人(其中守门员0至3人,其他位置不超过11人)。
(二)网球
1.招生省份:山东;
2.招生计划:不超过40人。
学校根据招生规模设置及国家相关政策要求,按照生源实际报考情况、运动员专业水平及运动队建设需要,本着择优选拔,宁缺毋滥的原则,动态调整招生计划,确定各项目拟录取人数,并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实施公示程序。
二、报名条件
考生符合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的报名条件,已参加生源所在地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方可参加我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考试报名。
(一)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且高中阶段在省级(含)以上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前六名的主力队员或个人项目前三名者;
(二)具有高级中等教育毕业同等学力,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者,或近3年内在全国(或国际)集体项目比赛中获得前八名的主力队员。
考生所报考的运动项目须与运动等级证书项目、获奖证书项目一致,男子足球项目考生所持有的运动员等级证书项目须为“足球(十一人制)”。考生运动等级证书以“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或“体教联盟APP”中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技术等级信息查询系统”公示的数据信息为准。
三、报名和资格审核
报考男子足球项目的考生在“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或“体教联盟APP”中“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系统”报考我校后,仍需通过我校报名系统提供相关资料,进行资格审核。
报考网球项目的考生通过我校报名系统上传相关资料,通过资格审核后,须在规定时间参加我校组织的专项测试。
(一)我校报名时间:2023年4月12日至4月16日。
(二)我校报名网址: http://admission.ujn.edu.cn。
(三)考生登录学校报名网址,按照要求上传材料的电子版(扫描或拍照,图像需清晰)。
1.近期二寸免冠照片。
2.身份证原件正反面。
3.高中毕业证明或同等学历证明。高中应届毕业生提供学校开具的学籍证明;同等学历需提供与高级中等教育相当的学习证明和成绩单。
4.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夏季高考考生报名信息确认单或高考报名表。
5.国家二级以上(含二级)运动员等级证书。
6.符合报名条件的比赛秩序册、比赛成绩册(或比赛成绩证明)、获奖证书(三者缺一不可)的封面及体现考生姓名页(比赛秩序册、比赛成绩册、获奖证书必须为同一比赛;请在材料中将本人信息所在位置进行显著标示并加盖学校公章)。
7.从报名网站下载并打印《济南大学2023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考生反兴奋剂承诺书》、《济南大学2023年网球专项测试考生安全考试承诺书》和《济南大学2023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协议书》。
8.报考网球项目的考生提供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险单据原件(未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的考生不能参加专项测试)。
(四)缴费
1.报考男子足球项目考生仅需提交资料,进行资格审核,无需在我校报名系统交费。
2.报考网球项目考生提交资料,经审核通过后,按照报名系统给定的缴费途径进行缴费。在规定时间内未缴费,视为未完成报名。
四、专项测试
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均需参加高水平运动队专项测试。测试合格考生名单将在济南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admission.ujn.edu.cn)和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https://gaokao.chsi.com.cn)进行公示。
(一)男子足球
男子足球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或“体教联盟APP”中“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系统”进行体育专项统考注册与报名,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统一组织的足球专项测试。
(二)网球
1.测试时间:2023年4月22日。
2.地点:济南大学主校区(济南市市中区南辛庄西路336号),具体测试地点详见准考证。
3.测试内容:专项测试满分100分,含身体素质测评(10%)、综合技术测评(40%)和实战测评(50%)。
五、录取
(一)根据我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需要,男子足球项目中位置为守门员的考生与其他位置的考生成绩分别排序。
(二)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文化课考试分为文化课单独考试(单考)和文化课统一考试(高考)两个类别。国家一级及以上运动员可同时选择报名参加文化课单独考试(单考)和文化课统一考试(高考);国家二级运动员须报名参加文化课统一考试(高考)。根据专项测试成绩,我校从国家一级及以上运动员考生中,择优选择考生享受文化课单独考试(单考)成绩合格录取政策,人数不超过学校当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计划的20%;从国家二级运动员考生中,择优选择考生享受文化课统一考试(高考)成绩要求降低至山东省普通类一段线65%的录取政策,人数不超过学校当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计划的30%;其他专项测试合格考生享受文化课统一考试(高考)成绩要求降低至山东省普通类一段线的录取政策。
(三)合格考生高考志愿填报我校,成绩达到规定标准,我校将根据教育部和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录取手续。
六、录取专业和学费标准
(一)录取专业
使用文化课单独考试(单考)成绩录取的考生,就读体育教育专业。使用文化课统一考试(高考)成绩录取的考生,在规定的专业范围内选择报考专业。其中,达到山东省普通类一段线的考生在招生目录内任选专业,其他考生2023年专业范围为体育教育、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
(二)学费标准
实行学分制收费,收费标准按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七、监督管理
(一)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的全过程由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实施监督,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二)学校对网球专项测试进行全程录像,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在网球专项测试考试中被认定为作弊的考生,以及提供虚假材料取得高水平运动员资格的考生,一经发现并核实,取消其当年报考或录取资格,已被录取进入学校学习的取消其学籍。
(三)学生在校期间,须参加并完成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任务,学生无故不参加运动队正常训练和比赛视为旷课,将按照学校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八、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济南大学招生办公室
联系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南辛庄西路336号(济南大学主校区)
联系电话:(0531)82765900
联系邮箱:zsb@ujn.edu.cn
九、附则
1.本简章如有与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不符之处,则按上级文件精神执行。
2.未尽事宜由济南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一、培养目标
着力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按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和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三、招生计划
我校2024年招生专业目录公布拟招生人数是参考2023年教育部下达的计划和2023年实际录取人数暂定的,仅供参考。正式录取时,各招生单位、专业的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实际接收推免生、生源情况等作相应调整。
我校为山东省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单位,2024年将继续在0854电子信息类别与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约10人,以2024年实际下达计划为准。
为深化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我校积极参与山东省教育厅开展的科教融合联合培养研究生专项工作,大力推进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先后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泉城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院所(以下统称“联培单位”)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联合培养的研究生(以下统称“联培研究生”)具有济南大学学籍。2024年我校继续在部分学科(类别)、专业(领域)招收联培研究生。
具体招生专业可查看《济南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其中非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4年;各类硕士研究生的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保留学籍、延期毕业)为6年。
五、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的本科生。考生2024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24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在2024年入学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本科课程成绩单或本科课程考试准考证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网上确认手续。
(二)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报考)。
3.报名参加非全日制会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1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我校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1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旅游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我校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三)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须符合拟报考专业的相关要求,具体要求见《济南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四)“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原则上只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五)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须为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
六、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其中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相关具体要求由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合理确定)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
1.报名时间:
网上预报名时间:
2023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网上正式报名时间:
2023年10月8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
2.报名流程:
考生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在规定截止日期仍未被招生单位录取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招生单位录取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其他符合免初试资格(如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退役人员等)的考生,应在国家规定的全国统考报名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报名。
3.注意事项:
(1)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我校一个专业。待初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我校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2)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考生要如实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4)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初试前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5)现役军人报考我校,应事先认真阅读了解军队及我校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请与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
(6)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含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复试前须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进行复核。
(7)符合初试加分条件并申请享受初试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进行审核。
(8)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
(9)残疾考生如需报考点在考试期间提供合理考试便利服务,应于报名阶段与考点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我校沟通申请,以便提前做好安排。
(10)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通过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等方式,主动了解网上确认、考试安排及注意事项等,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二)网上确认
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1.网上确认时间:
考生应根据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时间进行网上确认报名信息。
选择济南大学(3787)考点的考生请关注济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网上确认公告。
2.网上确认须知:
(1)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工作人员,根据核验工作需要,按要求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等,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2)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初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3)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4)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七、报考资格审查
我校将根据教育部规定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和网上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等信息,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不准予参加考试。如发现有考生伪造、变造证件时,将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八、初试
(一)准考证打印
考生应当在考前10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
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二)初试时间
2023年12月23日至12月24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
(三)初试科目
12月23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综合能力
12月23日下午 外国语
12月24日上午 业务课一
12月24日下午 业务课二
(四)命题
以下考试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思想政治理论(101)、英语一(201)、英语二(204)、数学一(301)、数学二(302)、数学三(303)、管理类综合能力(199)、教育学专业基础(311)、心理学专业基础(312)、教育综合(333)、经济类综合能力(396)、法律硕士专业基础(法学)(397)、法律硕士专业基础(非法学)(39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408)、法律硕士综合(法学)(497)、法律硕士综合(非法学)(498)。
招生专业目录中所列其它考试科目均由我校自行命题。科目名称和参考书目详见《济南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国家统一阅卷后,初试成绩将在济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考生届时可在网上查询各科成绩,我校不再发送考生成绩通知单。
九、复试、调剂及录取
(一)复试调剂安排
我校将根据招生进程安排复试及调剂,复试及调剂的具体时间、地点、细则等将于初试成绩公布后另行通知。
(二)复试内容
取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必须参加复试,复试内容包括:专业综合、面试(含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
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及旅游管理硕士的同等学力考生不加试。
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三)加分规定
按教育部统一规定,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退役大学生士兵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报考(含调剂)“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人员,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可申请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按最高项加分。
(四)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我校将对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五)体检
体检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具体安排请留意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通知。体检根据《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文件规定,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号)要求执行。凡体检不合格者,将被取消拟录取资格。
(六)录取
根据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复试人员名单和(拟)录取人员名单均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名单公示期不少于10个工作日。
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在拟录取后均须将人事档案、组织关系等材料转入我校。未按规定时间转入的,将被取消拟录取资格。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原则上只招收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其人事档案、组织关系等材料均不转入我校,学校原则上不安排住宿。
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当在被报名前与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录取前与我校签订定向培养协议。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行承担。
应届本科毕业生、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2024年入学前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录取资格无效。
十、违规处理
考生应自觉树立遵章守纪、诚实考试的意识。初试期间,考生应自觉遵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场规则》及各考点考场纪律;复试期间,考生应自觉遵守招生单位考场规则及考生所签署的《诚信复试承诺书》等内容,在招生单位复试工作结束前不得对外透露或传播复试试题内容等有关情况。对在研究生考试招生中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的考生、考试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一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对考试工作人员,由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或其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构成违法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弄虚作假者(含推免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相关单位应将考生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违规或作弊事实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并将考生的有关情况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记入考生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
十一、其他问题
(一)奖、助学金
我校研究生奖、助学金适用对象为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含联培研究生),研究生奖助体系由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和“三助”津贴组成。符合条件的联培研究生,可同时享受联培单位的津(补)贴。
(二)学费
1.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8000元/学年。
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0000元/学年。
3.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工商管理硕士25000元/学年;会计硕士18000元/学年;工程管理硕士和公共管理硕士15000元/学年;其他专业12000元/学年。
所有硕士研究生均需交纳学费。以上标准参照我省2022年高校学费标准制定,如有调整,我校学费标准将按照上级部门和学校最新文件执行。
(三)导师选择
考生复试合格并确认待录取后进行师生双选。
十二、特别说明
以上招生政策和程序若与国家教育部及有关教育部门颁布的规定有不符之处,按国家教育部及有关教育部门的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十三、联系方式: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南辛庄西路336号
邮编:250022
电话:(0531)82765949
网址:http://yz.ujn.edu.cn/
E-mail:yzb@ujn.edu.cn
一、培养目标
着力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按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和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三、招生计划
我校2023年招生专业目录公布拟招生人数是参考2022年教育部下达的计划和2022年实际录取人数暂定的,其中包括拟接收推免生人数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人数,仅供参考。正式录取时,各招生单位、专业的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实际接收推免生、生源情况等作相应调整。
为深化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我校积极参与山东省教育厅开展的科教融合联合培养研究生专项工作,大力推进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先后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泉城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院所(以下统称“联培单位”)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联合培养的研究生(以下统称“联培研究生”)具有济南大学学籍。2023年我校继续在部分学科(类别)、专业(领域)招收联培研究生。
具体招生专业可查看《济南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其中非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4年;各类硕士研究生的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保留学籍、延期毕业)为6年。
五、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的本科生。考生2023年9月底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23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在2023年9月底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本科课程成绩单或本科课程考试准考证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网上确认手续。
(二)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以及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旅游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我校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三)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须符合拟报考专业的相关要求,具体要求见《济南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四)“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原则上只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五)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须为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
六、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相关具体要求由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合理确定)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
1.报名时间:
网上预报名时间:
2022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网上正式报名时间:
2022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
2.报名流程:
考生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截止规定日期仍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其他符合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条件(如在部队荣立二等功等)的人员,应在国家规定的全国统考报名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报名。
3.注意事项:
(1)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我校一个专业。待初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我校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2)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4)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初试前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5)现役军人报考我校,应事先认真阅读了解军队及我校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事先与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
(6)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7)符合初试加分条件并申请享受初试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进行审核。
(8)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
(9)残疾考生如需报考点在考试期间提供合理考试便利服务的,应于报名阶段与考点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我校沟通申请,以便提前做好安排。
(10)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通过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等方式,主动了解考试安排、防疫要求等事项,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二)网上确认
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1.网上确认时间:
考生应根据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时间进行网上确认报名信息。
选择济南大学(3787)考点的考生请关注济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网上确认公告。
2.网上确认须知:
(1)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工作人员,根据核验工作需要,按要求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等,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2)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初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3)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4)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七、报考资格审查
我校将根据教育部规定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和网上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等信息,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不准予参加考试。
八、初试
(一)准考证打印
考生应当在考前10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
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二)初试时间
2022年12月24日至12月25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
(三)初试科目
12月24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综合能力
12月24日下午 外国语
12月25日上午 业务课一
12月25日下午 业务课二
(四)命题
以下考试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思想政治理论(101)、英语一(201)、英语二(204)、数学一(301)、数学二(302)、数学三(303)、管理类综合能力(199)、教育学专业基础(311)、心理学专业基础(312)、经济类综合能力(396)、法律硕士专业基础(法学)(397)、法律硕士专业基础(非法学)(398)、法律硕士综合(法学)(497)、法律硕士综合(非法学)(498)。
招生专业目录中所列其它考试科目均由我校自行命题。科目名称和参考书目详见《济南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国家统一阅卷后,初试成绩将在济南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考生届时可在网上查询各科成绩,我校不再发送考生成绩通知单。
九、复试、调剂及录取
(一)复试调剂安排
我校将根据招生进程安排复试及调剂,复试及调剂的具体时间、地点、细则等将于初试成绩公布后另行通知。
(二)复试内容
取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必须参加复试,复试内容包括:专业综合、面试(含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
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及旅游管理硕士的同等学力考生不加试。
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三)加分规定
按教育部统一规定,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现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纳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可申请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按最高项加分。
(四)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我校将对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主要是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
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五)体检
体检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具体安排请留意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通知。体检按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执行。凡体检不合格者,将被取消拟录取资格。
(六)录取
根据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复试人员名单和(拟)录取人员名单均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名单公示期不少于10个工作日。
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在拟录取后均须将人事档案、组织关系等材料转入我校。未按规定时间转入的,将被取消拟录取资格。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其人事档案、组织关系等材料均不转入我校,学校原则上不安排住宿。
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当在被录取前与我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行承担。
应届本科毕业生、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2023年9月底前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录取资格无效。
十、违规处理
考生应自觉树立遵章守纪、诚实考试的意识。初试期间,考生应自觉遵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场规则》及各考点考场纪律;复试期间,考生应自觉遵守招生单位考场规则及考生所签署的《诚信复试承诺书》等内容,在招生单位复试工作结束前不得对外透露或传播复试试题内容等有关情况。对在研究生考试招生中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的考生、考试工作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一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严肃处理。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对考试工作人员,由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或其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构成违法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弄虚作假者(含推免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相关单位应将考生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违规或作弊事实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并将考生的有关情况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记入考生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
十一、其他问题
(一)奖、助学金
我校研究生奖、助学金适用对象为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含联培研究生),研究生奖助体系由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研究生单项奖学金和“三助”津贴组成。符合条件的联培研究生,可同时享受联培单位的津(补)贴。
(二)学费
1.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8000元/学年。
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0000元/学年。
3.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工商管理硕士25000元/学年;会计硕士18000元/学年,工程管理硕士和公共管理硕士15000元/学年;其他专业12000元/学年。
所有硕士研究生均需交纳学费。以上标准参照我省2022年高校学费标准制定,如有调整,我校学费标准将按照上级部门和学校最新文件执行。
(三)导师选择
考生复试合格并确认待录取后进行师生双选。
十二、特别说明
以上招生政策和程序若与国家教育部及有关教育部门颁布的规定有不符之处,按国家教育部及有关教育部门的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十三、联系方式: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南辛庄西路336号
邮编:250022
电话:(0531)82765949
网址:http://yz.ujn.edu.cn/
E-mail:yzb@ujn.edu.cn
办公室 | 职责 | 联系人 | 办公地点 | 办公电话 |
副主任办公室 | 副主任 | 蔡杰 | 一号国际学生公寓104 | 82767979 |
招生科 | 奖学金项目、招生咨询、录取材料办理等 | 王霞 | 一号国际学生公寓103 | 82765557 |
刘红婵 | ||||
事务管理科 | 日常管理(保险,安全管理,文体活动),居留手续、收缴费、接机、校内外住宿 | 王正涛 王文凤 朱寅海 | 一号国际学生公寓105 | 82769389 |
教务科 | 学历生教务管理(学籍注册) | 裴珍 | 一号国际学生公寓102 | 82767817 |
后勤管理及服务办公室 | 公寓事务管理 | 吕志刚 | 一号国际学生公寓101 | 82766383 |
在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建设创新性、开放式、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的新阶段,10月31日,学校在第一学术报告厅召开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动员大会,全面部署新一轮审核评估评建工作。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宗明作动员讲话,党委常委、副校长王霞主持会议并作工作部署。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单位、学院负责人,专业负责人、教师代表、本科教学督导员和审核评估相关工作人员3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邀请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安徽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处长傅勇教授作专题辅导报告。
刘宗明作了题为《以新一轮审核评估为契机 全面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动员讲话,就迎评促建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审核评估重要意义。开展新一轮审核评估对“十四五”阶段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把脉诊断,是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教育督导改革的重大举措,事关学校“冲一流、进百强”奋斗目标和事业发展全局。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做好迎评促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扎实做好本轮审核评估工作。二是深化学习领会,精准理解审核评估内涵要求。准确把握好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确保本科教育地位、分类指导精准评价、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评估方法手段创新、强化评估结果使用等六大导向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自我诊断、加强自评自建,切实把“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落到实处。三是强化责任担当,扎实推进审核评估各项工作。全校上下思想上要高度统一,工作上要迅速行动,尽快形成“全面动员、全员参与、全力推进”的良好氛围,分工负责、协同配合,扎实高效做好各项评建工作。要加强宣传、推动全员参与,引导广大教师深刻认同并积极参与评建工作;要压实责任,抓好任务落实,各部门单位、各学院要将审核评估作为一把手工程;要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将审核评估工作与其他常规工作统筹兼顾、协同推进,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要着眼长远,健全长效机制,要积极培育践行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着眼学校事业长远发展,不断健全持续改进的长效工作机制。
刘宗明强调,新一轮审核评估是学校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检验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成效的一次“大考”。攻城不怕坚,攻坚莫畏难。动员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学校正式进入了全面迎评阶段。全体人员务必高度重视,做好充分准备,确保万无一失,精准把握工作要求,坚定信心决心,鼓足干劲拼劲,以审核评估为契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担当作为、全力以赴,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审核评估,为高水平大学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霞以《凝心聚力 奋楫争先 全面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题,对新一轮审核评估评建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解读了《济南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实施方案》,阐明了审核评估迎评促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参评类型、组织机构、进度安排及工作要求,并对各评建工作组的责任领导、责任单位、主要职责、重点工作进行了介绍。她指出,审核评估对学校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高度统一思想共识,服从评估工作大局。在学校评建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下,各评建工作组要明确责任,各司其职,齐心协力,狠抓落实,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
党委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卢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赵德刚代表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作表态发言,一致表示要坚定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关于审核评估工作的指示精神和部署安排,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加强学习、认真研究,高度负责、靠前指挥,高质量完成各项评建工作任务。
会上举行了济南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咨询指导委员会委员聘任仪式,刘宗明为傅勇、郭浩帆、王希普、周春华四位委员颁发了聘书。
会议第二阶段,傅勇教授以《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指标解读与主要迎评工作》为题作辅导报告,从“新一轮审核评估有什么变化、自评报告怎么写、材料怎么备、学校学院工作怎么做”等四个问题导向入手,深入细致介绍了新一轮审核评估的重点与难点。结合试点打样高校评建工作实践,详细阐述了第二类第一种评估类型指标体系的内涵,以及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思路和举措。傅勇教授的报告站位高远、针对性强,对学校做好各项评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新一轮审核评估秉承“用自己尺子量自己”理念,对接新时代本科教育新要求,聚焦立德树人导向,指导学校持续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下一步,学校将按照对应指标体系以及工作实施方案,认真落实好每一阶段、每一环节工作,确保责任到岗到人、措施到边到底,凝心聚力推动迎评促建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