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四川农业大学图书馆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庄天慧教授、校长吴德教授。
办学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前身是1906年创办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此后历经四川高等农业学校(1912年)、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14年)、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1927年)、四川省立农学院(1932年)、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1935年)、四川大学农学院(1950年)等多个历史发展阶段。1956年四川大学农学院整体迁至原西康省(1955年撤销)省会雅安独立建校为四川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四川省林业学校整体并入。学校现有雅安、成都(温江)和都江堰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4500亩,馆藏文献资源1579万册(件)。
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现设有学院27个,研究所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涵盖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4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二级学科10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16个,本科招生专业76个;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省重点学科20个。2005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作物学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学科和1个学科分别入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和培育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ESI排名世界前1‰,农业科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微生物学、工程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9个学科ESI排名世界前1%,农学、兽医学2022年分别入围软科一流学科排名世界前40强和前51-75强。2017年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2018年作物学入选全国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现有教职工3524人,其中:教授462人、副教授603人;博士生导师343人、硕士生导师86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高级专家1人,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特设岗位1人、青年学者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5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国家973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5人,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14人,四川科技杰出贡献奖、杰出人才奖、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天府青城峨眉计划入选者等省级高层次人才290人次,省教学名师、师德楷模、名辅导员等21人次。学校是2012年全省首批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2所试点高校之一。
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
育人体系完备、条件优良。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是1976年以后全国首批恢复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之一,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5万余人,其中:本科生3.7万余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8900余人。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20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省级一等奖33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提名6篇。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含示范课程)123门,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34项。学校是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全省首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5所高校之一、全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6所高校之一。
科研成果丰硕、效益显著。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项,四川省科学技术特等奖3项、一等奖73项。70%左右的获奖成果得到推广转化,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先后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Science》等发表高水平论文。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共建),教育部、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科技部条件平台1个,农业农村部科学观测实验站等部省级科研站点5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中心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3个。
对外交流广泛、形式多样。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等28个国家的100多所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共签署了160余项交流合作协议,与国(境)外知名高校开展了“2+2”“3+1”“3+1+X”“4+1”等模式的联合培养项目。建有省部级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学校是全国首批有条件接受留学生的200所高校之一,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是“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成员高校,曾被国家6部委评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工作单位,先后被国家外专局评为引进国外智力先进集体、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
学校建设与发展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考察,我校马均教授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水稻试验育种和种植推广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对以马均教授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给予高度评价。1991年4月和2002年5月,江泽民同志先后两次亲临学校视察,对学校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2002年1月,温家宝同志批示:“川农大精神”应该总结、宣传和发扬。2007年10月,温家宝同志再次批示:川农大工作很有成绩,办学经验值得重视。2008年5月,李克强同志亲临学校看望慰问“5.12”受灾师生员工。2001年10月,李岚清同志亲临学校视察,高度评价“川农大精神”,充分肯定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始终坚持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社会服务是兴校之策、文化传承创新是荣校之魂、国际交流合作是活校之方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学科为纲、学者为上的治学理念,大力弘扬“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继续秉承“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的校训,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持续推进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一流农业大学建设,努力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文中数据截至2023年8月)
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
历史沿革
四川农业大学位于四川省雅安市,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
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农、理、工、经、管、医、文、
教、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领导关怀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
(一)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考察,我校马均教授(右二)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水稻试验育种和种植推广情况
(二)1964年12月,周恩来同志接见援外专家时与我校李实賁教授(后排左一)等合影
(三)1985年12月11日,胡耀邦同志为我校题写校名
(四)江泽民同志1991年和2002年两次专程到校视察,对学校在新的形势下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
1991年4月19日,江泽民同志视察位于都江堰市的学校小麦研究所
(五)2001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京与出席全国科技奖励大会的我校颜济教授亲切握手
(六)温家宝同志先后于2002年、2007年对“川农大精神”和办学经验作出重要批示
2002年1月3日,温家宝同志在《国内动态清样》第3007期就“四川农业大学吸引留学人员的启示”一文作出批示
2007年10月6日,温家宝同志在《四川农业大学师生给温总理的一封信》上作出批示
(七)李岚清同志2001年亲临学校视察,2006年为建校100周年题词
(八)2008年5月20日,李克强同志视察我校都江堰校区,慰问师生员工
(九)2003年9月12日,李铁映同志专程来校视察
(十)2006年10月1日,陈至立同志为学校百年校庆发来贺信
(十一)2012年7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为学校授牌
(十二)1994年5月,杨汝岱同志(左一)视察学校,并于2006年9月为建校100周年题词
二、四川省领导
(一)时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谢世杰同志(前排中)视察学校
(二)2003年1月24日,时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同志(右二)视察学校,并2006年10月6日为学校百年华诞发来贺信
(三)2007年8月19日,时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杜青林同志(前排右二)视察学校教学科研园区
(四)2008年5月19日,时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同志(左一)视察都江堰校区,慰问师生员工和受灾群众
(六)2019年4月28日,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同志(右二)来校考察,并为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
(七)时任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张皓若同志(右二)视察学校
(八)时任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张中伟同志联系我校,每年都专程来校看望慰问师生、检查指导工作,并多次到校为广大师生作报告。图为2001年1月21日中伟同志登门看望老专家邱祥聘教授, 2006年8月16日中伟同志为学校百年华诞题词
(九)2009年12月29日,时任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蒋巨峰同志来校视察
(十)2018年9月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尹力同志(左二)继2016年10月6日出席庆祝建校110周年暨一流农业大学建设推进大会后再次来校考察,看望慰问荣廷昭院士,并为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
(十一)2006年9月,时任四川省政协委员会主席秦玉琴同志为建校100周年题词
(十二)2001年8月21日,时任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陶武先同志(前排左二)视察学校
(十三)2009年4月16日,时任中共四川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钟勉同志(前排左二)视察学校
(十四)2001年4月4日,时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柯尊平同志(左二)视察学校
(十五)2010年4月19日,时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彦蓉同志(前排中)视察学校成都校区
(十六)2016年6月2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兴平(前排左一)来校考察
(一)2004年2月25日,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同志视察学校
(二)2004年10月10日,时任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同志(左二)来校视察
(三)2004年4月25日,时任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同志视察学校
(四)2008年5月6日,时任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同志(前排左二)参观学校展览馆
(五)2011年4月8日,时任科技部副部长陈小娅(左排三)来校考察科技工作
(六)2011年7月30日,时任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前排右二)来校考察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七)2012年6月1日,时任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前排左五)来校考察科技创新工作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一、四川通省农业学堂(1906—1911年) | |
---|---|
许涵度 | 四川布政使、学堂创办人 |
洪守汝 | 监 督(1908一1909年) |
屈德泽 | 监 督(1909一1911年) |
张 璞 | 监 督(1911一1912年) |
二、四川高等农业学校(1912一1914年) | |
江书祥 | 校 长(1912一1913年) |
杜用选 | 校 长(1913一1914年) |
三、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14—1926年) | |
凌春鸿 | 校 长(1914年3月—1916年8月) |
(1925年10月—1927年2月) | |
陈彰海 | 校 长(1916年8月一1917年9月) |
江书祥 | 校 长(1917年9月一1919年8月) |
(1921年9月一1922年7月) | |
高 巍 | 校 长(1919年8月—1921年8月) |
(1923年2月—1924年2月) | |
李振旧 | 校 长(1922年8月一1923年2月) |
郑 良 | 校 长(1924年2月一1925年2月) |
董仁清 | 校 长(1925年2月—1925年10月) |
四、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1927一1931年) | |
邓崇德 (微心) | 学 长(1927年2月一1930年1月) |
佘耀彤 (季可) | 学 长(1930年2月一1931年) |
五、四川省立农学院(1931一1935年7月) | |
佘耀彤 (季可) | 院 长(1931年一1932年5月) |
温 良 | 院 长(1932午5月—1933年10月) |
高 巍 | 院 长(1933年10月—1935年8月) |
六、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1935年7月一1956年8月) | |
曾 省(省之) | 院 长(1935年一1938年7月) |
董时进 | 院 长(1938年7月一1939年1月) |
王善佺 | 院 长(1939年7月一1942年8月) |
彭家元 | 院 长(1942年11月一1949年底) |
程复新 | 院 长(1950年1月一1956年8月) |
七、四川农学院、四川农业大学(1956年9月一) | |
王亦山 | 副院长(1957年11月一1958年11月)) |
杨开渠 | 院 长(1956年10月一1962年2月) |
郝笑天 | 副院长(1956年10—1962年8月) |
林 云 | 副院长(1960年1月—1965年10月) |
郝计有 | 副院长(1964年5月一1966年3月) |
叶 萍 | 党委副书记(1964年5月一1968年5月) |
杨允奎 | 院 长(1962年8月一1972年) |
赵光荣 | 党委书记,革委会副主任,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组长(1956年12月一1977年) |
罗 凯 | 革委会副主任(1968年12月一1977年) |
吴明甫 | 革委会副主任,副院长 (1974年9月—1977年9月) |
夏 戎 | 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革委会副主任,党委书记 (1975年12月一1980年) |
罗曦辄 | 革委会副主任、副院长、党委副书记 (1974年5月一1982年3月) |
刘正挺 | 革委会副主任,副院长 (1974年7月一1982年6月) |
谢云雪 | 党委副书记(1977年6月一1982年8月) |
李科瑞 |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纪委书记 (1978年10月—1983年9月) |
高之仁 | 副院长(1980年10月一1983年9月) |
杨玉石 | 党委副书记(1983年9月一1988年6月) |
叶震业 | 副院长(1983年9月一1985年6月) |
副校长(1985年6月一1989年4月) | |
王绍虞 | 党委副书记(1980年11月一1983年9月) |
代理书记(1983年9月一1984年12月) | |
党委书记(1984年12月一1990年3月) | |
孙晓辉 | 副院长(1980年10月一1985年6月) |
副校长(1985年6月一1986年12月) | |
校 长(1986年12月一1992年4月) | |
唐朝纪 | 党委书记(1990年2月一1996年7月) |
李代玺 | 党委副书记(1990年2月一1996年7月) |
兼任副校长(1990年5月一1996年7月) | |
正校级调研员(1996年7月一1997年4月) | |
颜学仁 | 副校长(1988年4月一1998年2月) |
胡祖禹 | 副校长(1986年12月一1992年4月) |
校 长(1992年4月一1998年5月) | |
李洪福 | 党委副书记(1992年2月一2000年7月) |
兼任纪委书记(1996年11月一2000年7月) | |
于 伟 | 副校长(1993年8月一1996年7月) |
党委书记(1996年7月一2002年4月) | |
刘克惠(女) | 党委副书记(1996年7月一2002年4月) |
兼任纪委书记(2000年7月一2002年4月) | |
正校级调研员(2002年4月一2004年1月) | |
文心田 | 副校长(1992年9月一1998年5月) |
校 长(1998年5月一2008年12) | |
党委副书记(2000年9月一2002年4月) | |
党委书记(2002年4月一2008年11月) | |
任正隆 | 副校长(1996年7月一2008年11月) |
正校级调研员(2008年11月—2010年2月) | |
张广博 | 副厅级调研员(2009年8月—2011年1月) |
杨 凤 | 副院长(1979年7月一1982年7月) |
院 长(1982年7月—1985年6月) | |
校 长(1985年6月—1986年12月) | |
名誉校长(1986年12月一2015年12月) | |
秦自强 | 党委副书记(2002年4月—2016年1月) |
兼任纪委书记(2002年4月—2016年1月) | |
何临春(女) | 副厅级调研员(2009年8月—2016年12月) |
王曙光 | 副校长(2010年5月—2017年6月) |
邓良基 | 副校长(1996年7月-2004年9月) |
党委副书记(2004年8月-2008年11月) | |
党委书记(2008年11月—2018年6月) | |
杨文钰 | 副校长(2004年9月--2004年12月) |
党委常委、副校长(2004年12月—2019年1月) | |
朱 庆 | 副校长(2004年9月—2004年12月) |
党委常委、副校长(2004年12月—2019年10月) | |
郑有良 | 副校长(1999年2月—2008年12月) |
党委副书记、校长(2008年12月—2020年2月) | |
王 斌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16年1月—2020年11月) |
省纪委监委驻四川农业大学纪检组组长(2019年1月—2020年11月) | |
朱占元 | 副校长(2019年4月—2022年6月) 党委委员、常委(2019年3月—2022年5月) |
陈代文 | 副校长(2010年2月—2022年9月) 党委委员、常委(2010年1月—2022年8月) |
本科生专业设置
序号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修业年限 | 学位授予门类 | 开办学院 |
1 | 020101 | 经济学 | 四年 | 经济学 | 经济学院 |
2 | 020301K | 金融学 | 四年 | 经济学 | 经济学院 |
3 | 020304 | 投资学 | 四年 | 经济学 | 经济学院 |
4 | 02040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四年 | 经济学 | 经济学院 |
5 | 030101K | 法学 | 四年 | 法学 | 法学院 |
6 | 030201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四年 | 法学 | 法学院 |
7 | 030302 | 社会工作 | 四年 | 法学 | 法学院 |
8 | 040201 | 体育教育 | 四年 | 教育学 | 体育学院 |
9 | 040203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四年 | 教育学 | 体育学院 |
10 | 040207T | 休闲体育 | 四年 | 教育学 | 体育学院 |
11 | 050101 | 汉语言文学 | 四年 | 文学 | 人文学院 |
12 | 050201 | 英语 | 四年 | 文学 | 人文学院 |
13 | 050303 | 广告学 | 四年 | 文学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14 | 070102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年 | 理学 | 理学院 |
15 | 070202 | 应用物理学 | 四年 | 理学 | 理学院 |
16 | 070302 | 应用化学 | 四年 | 理学 | 理学院 |
17 | 070303T | 化学生物学 | 四年 | 理学 | 理学院 |
18 | 070502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四年 | 理学 | 资源学院 |
19 | 070503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四年 | 理学 | 资源学院 |
20 | 070504 | 地理信息科学 | 四年 | 理学 | 资源学院 |
21 | 071001 | 生物科学 | 四年 | 理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22 | 071002 | 生物技术 | 四年 | 理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23 | 071004 | 生态学 | 四年 | 理学 | 环境学院 |
24 | 080501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四年 | 工学 | 水利水电学院 |
25 | 08060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工学 | 机电学院 |
26 | 080702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工学 | 机电学院 |
27 | 0809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工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28 | 080905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29 | 080910T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四年 | 工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30 | 081001 | 土木工程 | 四年 | 工学 | 土木工程学院 |
31 | 081003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土木工程学院 |
32 | 081006T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四年 | 工学 | 土木工程学院 |
33 | 081101 | 水利水电工程 | 四年 | 工学 | 水利水电学院 |
34 | 081702 | 包装工程 | 四年 | 工学 | 食品学院 |
35 | 082302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工学 | 机电学院 |
36 | 082305 | 农业水利工程 | 四年 | 工学 | 水利水电学院 |
37 | 082402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林学院 |
38 | 082502 | 环境工程 | 四年 | 工学 | 环境学院 |
39 | 082503 | 环境科学 | 四年 | 理学 | 环境学院 |
40 | 082504 | 环境生态工程 | 四年 | 工学 | 环境学院 |
41 | 082701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食品学院 |
42 | 082702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四年 | 工学 | 食品学院 |
43 | 082710T | 食品营养与健康 | 四年 | 工学 | 食品学院 |
44 | 082801 | 建筑学 | 五年 | 工学 |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
45 | 082802 | 城乡规划 | 五年 | 工学 |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
46 | 082803 | 风景园林 | 五年 | 工学 | 风景园林学院 |
47 | 083001 | 生物工程 | 四年 | 工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48 | 090101 | 农学 | 四年 | 农学 | 农学院 |
49 | 090102 | 园艺 | 四年 | 农学 | 园艺学院 |
50 | 090103 | 植物保护 | 四年 | 农学 | 农学院 |
51 | 090104 | 植物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农学 | 农学院 |
52 | 090105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农学 | 农学院 |
53 | 090106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农学 | 园艺学院 |
54 | 090107T | 茶学 | 四年 | 农学 | 园艺学院 |
55 | 090108T | 烟草 | 四年 | 农学 | 农学院 |
56 | 090112T | 智慧农业 | 四年 | 农学 | 农学院 |
57 | 090201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四年 | 农学 | 资源学院 |
58 | 090203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四年 | 农学 | 林学院 |
59 | 090301 | 动物科学 | 四年 | 农学 | 动物科技学院 |
60 | 090401 | 动物医学 | 五年 | 农学 | 动物医学院 |
61 | 090403T | 动植物检疫 | 四年 | 理学 | 动物医学院 |
62 | 090501 | 林学 | 四年 | 农学 | 林学院 |
63 | 090502 | 园林 | 四年 | 农学 | 风景园林学院 |
64 | 090503 | 森林保护 | 四年 | 农学 | 林学院 |
65 | 090601 | 水产养殖学 | 四年 | 农学 | 动物科技学院 |
66 | 090701 | 草业科学 | 四年 | 农学 | 草业科技学院 |
67 | 090702T | 草坪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农学 | 草业科技学院 |
68 | 100701 | 药学 | 四年 | 理学 | 动物医学院 |
69 | 100702 | 药物制剂 | 四年 | 理学 | 动物医学院 |
70 | 100806T |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 四年 | 理学 | 农学院 |
71 | 120102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四年 | 工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72 | 120103 | 工程管理 | 四年 | 工学 |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
73 | 120105 | 工程造价 | 四年 | 工学 |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
74 | 120201K | 工商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管理学院 |
75 | 120202 | 市场营销 | 四年 | 管理学 | 商旅学院 |
76 | 120203K | 会计学 | 四年 | 管理学 | 商旅学院 |
77 | 120204 | 财务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管理学院 |
78 | 120206 | 人力资源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人文学院 |
79 | 120207 | 审计学 | 四年 | 管理学 | 管理学院 |
80 | 120208 | 资产评估 | 四年 | 管理学 | 商旅学院 |
81 | 120210 | 文化产业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人文学院 |
82 | 120301 | 农林经济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管理学院 |
83 | 120302 | 农村区域发展 | 四年 | 管理学 | 管理学院 |
84 | 120402 | 行政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人文学院 |
85 | 120404 | 土地资源管理 | 四年 | 工学 | 资源学院 |
86 | 120801 | 电子商务 | 四年 | 管理学 | 商旅学院 |
87 | 120901K | 旅游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商旅学院 |
88 | 120902 | 酒店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商旅学院 |
89 | 120903 | 会展经济与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商旅学院 |
90 | 130502 | 视觉传达设计 | 四年 | 艺术学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91 | 130503 | 环境设计 | 四年 | 艺术学 | 风景园林学院 |
92 | 130504 | 产品设计 | 四年 | 艺术学 | 林学院 |
93 | 130508 | 数字媒体艺术 | 四年 | 艺术学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备注:专业代码后加“T”的为特设专业,加“K”的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 |
序号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修业年限 | 学位授予门类 | 开办学院 |
1 | 020101 | 经济学 | 四年 | 经济学 | 经济学院 |
2 | 020301K | 金融学 | 四年 | 经济学 | 经济学院 |
3 | 020304 | 投资学 | 四年 | 经济学 | 经济学院 |
4 | 02040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四年 | 经济学 | 经济学院 |
5 | 030101K | 法学 | 四年 | 法学 | 法学院 |
6 | 030201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四年 | 法学 | 法学院 |
7 | 030302 | 社会工作 | 四年 | 法学 | 法学院 |
8 | 040201 | 体育教育 | 四年 | 教育学 | 体育学院 |
9 | 040203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四年 | 教育学 | 体育学院 |
10 | 040207T | 休闲体育 | 四年 | 教育学 | 体育学院 |
11 | 050101 | 汉语言文学 | 四年 | 文学 | 人文学院 |
12 | 050201 | 英语 | 四年 | 文学 | 人文学院 |
13 | 050303 | 广告学 | 四年 | 文学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14 | 070102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年 | 理学 | 理学院 |
15 | 070202 | 应用物理学 | 四年 | 理学 | 理学院 |
16 | 070302 | 应用化学 | 四年 | 理学 | 理学院 |
17 | 070303T | 化学生物学 | 四年 | 理学 | 理学院 |
18 | 070502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四年 | 理学 | 资源学院 |
19 | 070503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四年 | 理学 | 资源学院 |
20 | 070504 | 地理信息科学 | 四年 | 理学 | 资源学院 |
21 | 071001 | 生物科学 | 四年 | 理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22 | 071002 | 生物技术 | 四年 | 理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23 | 071004 | 生态学 | 四年 | 理学 | 环境学院 |
24 | 080501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四年 | 工学 | 水利水电学院 |
25 | 08060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工学 | 机电学院 |
26 | 080702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工学 | 机电学院 |
27 | 08090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工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28 | 080905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工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29 | 080910T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四年 | 工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30 | 081001 | 土木工程 | 四年 | 工学 | 土木工程学院 |
31 | 081003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土木工程学院 |
32 | 081006T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四年 | 工学 | 土木工程学院 |
33 | 081101 | 水利水电工程 | 四年 | 工学 | 水利水电学院 |
34 | 081702 | 包装工程 | 四年 | 工学 | 食品学院 |
35 | 082302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工学 | 机电学院 |
36 | 082305 | 农业水利工程 | 四年 | 工学 | 水利水电学院 |
37 | 082402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林学院 |
38 | 082502 | 环境工程 | 四年 | 工学 | 环境学院 |
39 | 082503 | 环境科学 | 四年 | 理学 | 环境学院 |
40 | 082504 | 环境生态工程 | 四年 | 工学 | 环境学院 |
41 | 082701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工学 | 食品学院 |
42 | 082702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四年 | 工学 | 食品学院 |
43 | 082710T | 食品营养与健康 | 四年 | 工学 | 食品学院 |
44 | 082801 | 建筑学 | 五年 | 工学 |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
45 | 082802 | 城乡规划 | 五年 | 工学 |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
46 | 082803 | 风景园林 | 五年 | 工学 | 风景园林学院 |
47 | 083001 | 生物工程 | 四年 | 工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48 | 090101 | 农学 | 四年 | 农学 | 农学院 |
49 | 090102 | 园艺 | 四年 | 农学 | 园艺学院 |
50 | 090103 | 植物保护 | 四年 | 农学 | 农学院 |
51 | 090104 | 植物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农学 | 农学院 |
52 | 090105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农学 | 农学院 |
53 | 090106 |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农学 | 园艺学院 |
54 | 090107T | 茶学 | 四年 | 农学 | 园艺学院 |
55 | 090108T | 烟草 | 四年 | 农学 | 农学院 |
56 | 090112T | 智慧农业 | 四年 | 农学 | 农学院 |
57 | 090201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四年 | 农学 | 资源学院 |
58 | 090203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 四年 | 农学 | 林学院 |
59 | 090301 | 动物科学 | 四年 | 农学 | 动物科技学院 |
60 | 090401 | 动物医学 | 五年 | 农学 | 动物医学院 |
61 | 090403T | 动植物检疫 | 四年 | 理学 | 动物医学院 |
62 | 090501 | 林学 | 四年 | 农学 | 林学院 |
63 | 090502 | 园林 | 四年 | 农学 | 风景园林学院 |
64 | 090503 | 森林保护 | 四年 | 农学 | 林学院 |
65 | 090601 | 水产养殖学 | 四年 | 农学 | 动物科技学院 |
66 | 090701 | 草业科学 | 四年 | 农学 | 草业科技学院 |
67 | 090702T | 草坪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农学 | 草业科技学院 |
68 | 100701 | 药学 | 四年 | 理学 | 动物医学院 |
69 | 100702 | 药物制剂 | 四年 | 理学 | 动物医学院 |
70 | 100806T |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 四年 | 理学 | 农学院 |
71 | 120102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四年 | 工学 | 信息工程学院 |
72 | 120103 | 工程管理 | 四年 | 工学 |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
73 | 120105 | 工程造价 | 四年 | 工学 |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
74 | 120201K | 工商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管理学院 |
75 | 120202 | 市场营销 | 四年 | 管理学 | 商旅学院 |
76 | 120203K | 会计学 | 四年 | 管理学 | 商旅学院 |
77 | 120204 | 财务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管理学院 |
78 | 120206 | 人力资源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人文学院 |
79 | 120207 | 审计学 | 四年 | 管理学 | 管理学院 |
80 | 120208 | 资产评估 | 四年 | 管理学 | 商旅学院 |
81 | 120210 | 文化产业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人文学院 |
82 | 120301 | 农林经济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管理学院 |
83 | 120302 | 农村区域发展 | 四年 | 管理学 | 管理学院 |
84 | 120402 | 行政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人文学院 |
85 | 120404 | 土地资源管理 | 四年 | 工学 | 资源学院 |
86 | 120801 | 电子商务 | 四年 | 管理学 | 商旅学院 |
87 | 120901K | 旅游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商旅学院 |
88 | 120902 | 酒店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商旅学院 |
89 | 120903 | 会展经济与管理 | 四年 | 管理学 | 商旅学院 |
90 | 130502 | 视觉传达设计 | 四年 | 艺术学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91 | 130503 | 环境设计 | 四年 | 艺术学 | 风景园林学院 |
92 | 130504 | 产品设计 | 四年 | 艺术学 | 林学院 |
93 | 130508 | 数字媒体艺术 | 四年 | 艺术学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备注:专业代码后加“T”的为特设专业,加“K”的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 |
教学成果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人 | 时间 |
1 | 构建大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文心田、罗承德、郑有良、万英平、夏继明 | 2001 |
2 | 森林资源类本科人才培养模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胡庭兴(合作) | 2005 |
3 | 高等农林木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文心田(合作) | 2001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人 | 时间 |
1 | 畜牧学科研究生“产学研”融合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吴 德、王继文、陈代文、朱 庆、钟邦胜、何 桦、李明洲、刘光芒、虞 洁、丁雪梅、周小秋、余 冰、方正锋、李地艳、王立志 | 2019 |
2 | 新世纪农林本科专业现代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文心田、郑有良、罗承德、袁朝富、龚 浩 | 2005 |
3 | 作物遗传育种博士生人才培养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荣廷昭、周开达、任正隆,郑有良、刘应高 | 2005 |
4 | 整合高校成数、自考、网教资源,创新农村应用人才培养模式 | 陈文宽、刘德春、陈 东、丁海萍、黄玉英 | 2005 |
5 | 林学本科专业重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与实践 | 胡庭兴、李贤伟、罗承德、张 健、刘应高 | 2001 |
6 |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杨文钰(合作) | 2001 |
7 | 动物营养学(教材) | 杨 凤、陈可容、周安国、王康宁、左绍群 | 1997 |
8 | 加强能力培养,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 杨 凤、陈可蓉、张慎蓉 | 1989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人 | 时间 |
1 |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构建与实践 | 李廷轩、刘 涛、庄萍萍、张峻绫、宗小兰、尚永胜、袁广胜、田 添、刘 菲、江 丽 | 2018 |
2 | 畜牧学科研究生“产学研”融合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吴 德、王继文、陈代文、朱 庆、钟邦胜、何 桦、李明洲、刘光芒、虞 洁、丁雪梅 | 2018 |
3 | “一核心、两资源、三过程、四平台”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王继文、张红平、张 明、赵小玲、姜雅慧、白 林、朱 砺、蔡景义、王 讯、赵 叶 | 2018 |
4 | 地方农业院校经管类本科人才应用能力“产教合作”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蒋远胜、吴 平、沈倩岭、刘 艳、陈 蓉、漆雁斌、姚 霞、郑 可、王玉峰、李阳明 | 2018 |
5 | 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蒋远胜、包昆锦、曹正勇、胡 杰、何仁辉、何国柱、杨启智、鄢彩霞、李冬梅、肖诗顺 | 2013 |
6 | “211工程”地方农林高校本科入才分类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杨文钰、李 天、傅新红、丁春邦、杜 彬、赵海霞、李贤伟、廖 鹏、程 瑶、郑有良 | 2013 |
7 |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吴 德、陈代文、张克英、周小秋、余 冰、王之盛、贾 刚、丁雪梅、潘光堂、谯天敏 | 2013 |
8 | 五位一体”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文心田、郑有良、李 天、李廷轩、罗承德、龚 浩、何临春、杨锦秀、付佑权、叶素梅 | 2010 |
9 | 发挥作物学科优势,创建以农学为龙头的专业群协调发展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黄玉碧、田孟良、任万军、王西瑶、付体华、黄 云、牛应泽、苏顺宗、李首成、陈兴福、余跃辉 | 2010 |
10 | 通过科研实践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的构建 | 李学伟、朱 庆、张 明、赖松家、王继文 | 2010 |
11 | 长江上游林业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李贤伟、宫渊波、黄从德、李 梅、胡庭兴 | 2010 |
12 | 加强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促进学科发展 | 周永红、丁春邦、温安祥、杨瑞武、杨婉身 | 2010 |
13 | 构建具有农林特色的经济管理类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陈文宽,蒋远胜、潘 宏、钟秀玲、符 刚 | 2010 |
14 | 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 荣廷昭、李 平、付体华、周永红、刘应高 | 2005 |
15 | 四川农业大学新世纪农林本科专业现代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文心田、郑有良、夏继明、龚 浩、池加敏 | 2005 |
16 | 实施“四个一”工程,建成“动物营养”国家级精品课程 | 陈代文、王康宁、周安国、张克英、周小秋 | 2005 |
17 | 发展创新教改成果,建立全方位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 罗承德、马恒东、秦自强、夏继明、饶 华 | 2005 |
18 | 大基础课程体系构建与新教学计划实施 | 文心田、罗承德、郑有良、万英平、夏继明 | 2001 |
19 | 林学本科专业重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与实践 | 胡庭兴、李贤伟、罗承德、张 健、刘应高 | 2001 |
20 | 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现状研究及四川农业大学改革实践 | 文心田、龚 浩、池加敏、杨文钰、汪开锍 | 2001 |
21 | 高等农林教育生物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马恒东、熊庆娥、丁春邦、晏本菊、帅素容 | 2001 |
22 | 坚持农科教结合,走产学研道路,加强农业高校教育改革 | 胡祖禹、杨本清、李代玺、查国禄、曾 东 | 1997 |
23 | 建立新型的教学管理体制,强化农科教结合,探索农林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 李代玺、罗承德、王昌全、陈明忠、王康宁 | 1997 |
24 | 教学科研、科技服务三结合的探索 | 邓良基、张世熔、蒋道德、廖尔华 | 1993 |
25 | 深化体育整体改革,提高课程综合效益 | 邓跃宁、李培文、黎 勤、郑兴义、杨光荣 | 1993 |
26 | 加强能力培养,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 杨 凤、陈可蓉、 张慎蓉 | 1989 |
27 | 从《果树栽培学》教学与科研、生产三结合中,拓宽学科面 | 张光伦、曾伟光、刘远鹏 | 1989 |
一流专业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名单 | |||
序号 | 专业名称 | 获批年份 | 备注 |
1 | 农学 | 2019 | |
2 | 动物科学 | 2019 | |
3 | 动物医学 | 2019 | |
4 | 林学 | 2019 | |
5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2019 | |
6 | 草业科学 | 2020 | 2019年获批省级 |
7 | 环境工程 | 2020 | 2019年获批省级 |
8 | 金融学 | 2020 | 2019年获批省级 |
9 | 旅游管理 | 2020 | |
10 | 农林经济管理 | 2020 | 2019年获批省级 |
11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020 | 2019年获批省级 |
12 | 生物技术 | 2020 | 2019年获批省级 |
13 | 土地资源管理 | 2020 | 2019年获批省级 |
14 | 园林 | 2020 | 2019年获批省级 |
15 | 园艺 | 2020 | |
16 | 植物保护 | 2020 | 2019年获批省级 |
17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2021 | 2020年获批省级 |
18 | 水产养殖学 | 2021 | 2020年获批省级 |
19 | 风景园林 | 2021 | 2019年获批省级 |
20 | 财务管理 | 2021 | |
21 | 工商管理 | 2021 | |
22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2021 | 2019年获批省级 |
2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21 | 2020年获批省级 |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名单 | |||
序号 | 专业名称 | 获批年份 | |
1 | 土木工程 | 2019 | |
2 | 茶学 | 2019 | |
3 | 城乡规划 | 2020 | |
4 | 法学 | 2020 | |
5 | 化学生物学 | 2020 | |
6 | 经济学 | 2020 | |
7 | 木材科学与工程 | 2020 | |
8 | 农村区域发展 | 2020 | |
9 | 农业水利工程 | 2020 | |
10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2020 | |
11 | 视觉传达设计 | 2020 | |
12 | 药学 | 2020 | |
13 |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 2021 | |
14 | 动植物检疫 | 2021 | |
15 | 药物制剂 | 2021 | |
16 | 森林保护 | 2021 | |
17 | 环境生态工程 | 2021 | |
18 | 投资学 | 2021 | |
19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21 | |
20 | 生物科学 | 2021 | |
21 | 物联网工程 | 2021 | |
22 | 水利水电工程 | 2021 | |
23 | 社会工作 | 2021 | |
24 | 体育教育 | 2021 | |
25 | 电子商务 | 2021 | |
一流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批准年限 |
1 | 动物营养学 | 陈代文 | 2004 |
2 | 饲料学 | 张克英 | 2006 |
3 | 动物传染病学 | 文心田 | 2007 |
4 | 作物育种学 | 牛应泽 | 2009 |
5 | 家畜育种学 | 李学伟 | 2010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批准年限 |
1 | 动物生理学 | 黎德兵 | 2003 |
2 | 普通生物学 | 周永红、丁春邦 | 2003 |
3 | 土地资源学 | 邓良基 | 2003 |
4 | 农业经济学 | 傅新红 | 2004 |
5 | 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 | 黄碧玉 | 2004 |
6 | 农业植物病理学 | 黄云 | 2004 |
7 | 生物化学 | 陈惠 | 2004 |
8 | 兽医病理学 | 汪开毓 | 2004 |
9 | 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学 | 张新全 | 2005 |
10 | 土壤学 | 王昌全 | 2005 |
11 | 无机及分析化学 | 赵茂俊 | 2005 |
12 |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 胡庭兴 | 2005 |
13 | 公共体育 | 邓跃宁、黎勤 | 2005 |
14 | 普通遗传学 | 傅体华、帅素容、汤浩茹 | 2005 |
15 | 文献检索与利用 | 杨长平 | 2005 |
16 | 果树栽培学 | 廖明安 | 2006 |
17 | 食品卫生学 | 胡滨 | 2006 |
18 | 家禽学 | 朱庆、杜晓惠 | 2006 |
19 | 植物学 | 丁春邦 | 2006 |
20 | 作物栽培学 | 杨文钰、任万军 | 2007 |
21 | 植物育种学 | 牛应泽 | 2007 |
22 | 植物生理学 | 徐正军、文涛 | 2007 |
23 | 农业微生物学 | 张小平 | 2007 |
24 | 有机化学(基础) | 黄乾明 | 2007 |
25 | 管理学原理 | 吴秀敏 | 2007 |
26 | 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 | 秦文 | 2008 |
27 | 农业推广学 | 李首成 | 2008 |
28 | 农学概论 | 李天 | 2008 |
29 | 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 周小秋 | 2008 |
30 | 金融学 | 蒋远胜 | 2008 |
31 | 植物营养 | 李廷轩 | 2009 |
32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 殷焕举 | 2009 |
33 | 果树育种学 | 汤浩茹 | 2009 |
34 | 森林土壤学 | 宫渊波 | 2010 |
35 | 畜牧学概论 | 张红平 | 2010 |
36 | 普通植物病理学 | 龚国淑 | 2010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批准年限 |
1 | 森林土壤学 | 宫渊波 | 2003 |
2 | 农业昆虫学 | 李庆 | 2005 |
3 |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 | 黄云 | 2005 |
4 | 普通植物病理学 | 龚国淑 | 2005 |
5 | 农业病虫害测报 | 黄富 | 2005 |
6 | 水生动物疾病学 | 汪开毓 | 2005 |
7 | 土地信息系统 | 张世熔 | 2005 |
8 | 土壤地理学 | 王昌全 | 2005 |
9 | 环境微生物学 | 陈强 | 2005 |
10 | 土地规划学 | 王昌全 | 2005 |
11 | 土地经济学 | 张文秀 | 2005 |
12 | 果树学实验 | 汤浩茹 | 2005 |
13 | 园艺植物研究法 | 廖明安 | 2005 |
14 |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学 | 马明东 | 2005 |
15 | 建筑施工技术 | 赵林儒 | 2005 |
16 | 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技术 | 张克英 | 2006 |
17 | 普通昆虫学 | 李庆 | 2007 |
18 | 园艺植物保护学 | 朱天辉 | 2007 |
19 | 高等数学 | 杜仕平 | 2007 |
20 | 大学外语 | 吴军赞 | 2007 |
21 | 畜牧学概论 | 张红平 | 2009 |
22 | 兽医临床诊断学 | 邓俊良 | 2009 |
23 | 森林计测学 | 黄从德 | 2009 |
24 | 农业环境学 | 伍钧 | 2009 |
25 | 健美操 | 黎勤 | 2009 |
26 | 线性代数 | 王刚 | 2009 |
27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李晓辉、庄天慧 | 2009 |
28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舒永久 | 2009 |
教学平台
序号 | 实验区名称 | 级别 |
1 | 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国家级 |
2 | 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省级 |
3 | 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省级 |
序号 |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 | 级别 |
1 | 动物类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 |
2 | 作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 |
3 | 生物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级 |
4 | 动物类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 |
5 | 资源环境与生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级 |
6 | 作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 |
7 | 森林资源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级 |
8 | 水产类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 |
9 | 风景园林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 |
序号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名称 | 级别 |
1 | 动物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 |
序号 |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名称 | 级别 |
1 |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离鉴定及其诱导分化 | 省级 |
序号 |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名称 | 级别 |
1 |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铁骑力士集团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 国家级 |
2 |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铁骑力士集团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 省级 |
3 |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金富农业有限公司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 省级 |
4 |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 省级 |
5 | 四川农业大学-特驱集团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 省级 |
一流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批准年限 |
1 | 动物营养学 | 陈代文 | 2004 |
2 | 饲料学 | 张克英 | 2006 |
3 | 动物传染病学 | 文心田 | 2007 |
4 | 作物育种学 | 牛应泽 | 2009 |
5 | 家畜育种学 | 李学伟 | 2010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批准年限 |
1 | 动物生理学 | 黎德兵 | 2003 |
2 | 普通生物学 | 周永红、丁春邦 | 2003 |
3 | 土地资源学 | 邓良基 | 2003 |
4 | 农业经济学 | 傅新红 | 2004 |
5 | 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 | 黄碧玉 | 2004 |
6 | 农业植物病理学 | 黄云 | 2004 |
7 | 生物化学 | 陈惠 | 2004 |
8 | 兽医病理学 | 汪开毓 | 2004 |
9 | 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学 | 张新全 | 2005 |
10 | 土壤学 | 王昌全 | 2005 |
11 | 无机及分析化学 | 赵茂俊 | 2005 |
12 |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 胡庭兴 | 2005 |
13 | 公共体育 | 邓跃宁、黎勤 | 2005 |
14 | 普通遗传学 | 傅体华、帅素容、汤浩茹 | 2005 |
15 | 文献检索与利用 | 杨长平 | 2005 |
16 | 果树栽培学 | 廖明安 | 2006 |
17 | 食品卫生学 | 胡滨 | 2006 |
18 | 家禽学 | 朱庆、杜晓惠 | 2006 |
19 | 植物学 | 丁春邦 | 2006 |
20 | 作物栽培学 | 杨文钰、任万军 | 2007 |
21 | 植物育种学 | 牛应泽 | 2007 |
22 | 植物生理学 | 徐正军、文涛 | 2007 |
23 | 农业微生物学 | 张小平 | 2007 |
24 | 有机化学(基础) | 黄乾明 | 2007 |
25 | 管理学原理 | 吴秀敏 | 2007 |
26 | 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 | 秦文 | 2008 |
27 | 农业推广学 | 李首成 | 2008 |
28 | 农学概论 | 李天 | 2008 |
29 | 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 周小秋 | 2008 |
30 | 金融学 | 蒋远胜 | 2008 |
31 | 植物营养 | 李廷轩 | 2009 |
32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 殷焕举 | 2009 |
33 | 果树育种学 | 汤浩茹 | 2009 |
34 | 森林土壤学 | 宫渊波 | 2010 |
35 | 畜牧学概论 | 张红平 | 2010 |
36 | 普通植物病理学 | 龚国淑 | 2010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批准年限 |
1 | 森林土壤学 | 宫渊波 | 2003 |
2 | 农业昆虫学 | 李庆 | 2005 |
3 |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 | 黄云 | 2005 |
4 | 普通植物病理学 | 龚国淑 | 2005 |
5 | 农业病虫害测报 | 黄富 | 2005 |
6 | 水生动物疾病学 | 汪开毓 | 2005 |
7 | 土地信息系统 | 张世熔 | 2005 |
8 | 土壤地理学 | 王昌全 | 2005 |
9 | 环境微生物学 | 陈强 | 2005 |
10 | 土地规划学 | 王昌全 | 2005 |
11 | 土地经济学 | 张文秀 | 2005 |
12 | 果树学实验 | 汤浩茹 | 2005 |
13 | 园艺植物研究法 | 廖明安 | 2005 |
14 |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学 | 马明东 | 2005 |
15 | 建筑施工技术 | 赵林儒 | 2005 |
16 | 饲料分析及质量检测技术 | 张克英 | 2006 |
17 | 普通昆虫学 | 李庆 | 2007 |
18 | 园艺植物保护学 | 朱天辉 | 2007 |
19 | 高等数学 | 杜仕平 | 2007 |
20 | 大学外语 | 吴军赞 | 2007 |
21 | 畜牧学概论 | 张红平 | 2009 |
22 | 兽医临床诊断学 | 邓俊良 | 2009 |
23 | 森林计测学 | 黄从德 | 2009 |
24 | 农业环境学 | 伍钧 | 2009 |
25 | 健美操 | 黎勤 | 2009 |
26 | 线性代数 | 王刚 | 2009 |
27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李晓辉、庄天慧 | 2009 |
28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舒永久 | 2009 |
教学平台
序号 | 实验区名称 | 级别 |
1 | 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国家级 |
2 | 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省级 |
3 | 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省级 |
序号 |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 | 级别 |
1 | 动物类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 |
2 | 作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 |
3 | 生物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级 |
4 | 动物类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 |
5 | 资源环境与生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级 |
6 | 作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 |
7 | 森林资源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级 |
8 | 水产类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 |
9 | 风景园林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 |
序号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名称 | 级别 |
1 | 动物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 |
序号 | 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名称 | 级别 |
1 |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离鉴定及其诱导分化 | 省级 |
序号 |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名称 | 级别 |
1 |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铁骑力士集团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 国家级 |
2 |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铁骑力士集团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 省级 |
3 |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金富农业有限公司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 省级 |
4 |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 省级 |
5 | 四川农业大学-特驱集团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 省级 |
项目介绍
科研平台
名 称 | 批准时间 | 批准部门 |
国家重点实验室 | ||
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2021 | 科技部 |
全国重点实验室 | ||
猪禽种业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 | 2022 | 科技部 |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18个) | ||
农业生物信息重点实验室 | 2023 | 教育部 |
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2016 | |
动物抗病营养实验室 | 2007 | |
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实验室 | 2005 | |
畜禽生物组学重点实验室(共建) | 2022 | 农业农村部 |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 | 2022 | |
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 | 2011 | |
动物抗病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 | 2011 | |
西南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 2011 | |
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创新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 2008 | |
耕地资源调查监测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 | 2021 | 自然资源部 |
长江上游森林资源保育与生态安全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2018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精制川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2020 | 四川省 |
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2018 | |
畜禽遗传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2013 | |
动物抗病营养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2010 | |
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2008 | |
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2004 | |
厅局级重点实验室 (25个) | ||
西南区草种质资源创制利用四川林业草原重点实验室 | 2023 |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
“作物重大病害”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 2015 | 四川省教育厅 |
牛低碳养殖与安全生产实验室 | 2015 | |
农业信息工程实验室 | 2015 | |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 2013 | |
木材工业与家具工程重点实验室 | 2013 | |
鱼类营养与安全生产 | 2010 | |
果树栽培与生态实验室 | 2009 | |
农业环境工程实验室 | 2008 | |
环境公害与动物疾病实验室 | 2008 | |
畜禽品种资源发掘与利用 | 2006 | |
无公害农药研究实验室 | 2006 | |
四川省风景园林工程重点实验室 | 2006 | |
茶叶科学与工程实验室 | 2004 | |
农产品加工与储藏工程实验室 | 2004 | |
土地资源信息实验室 | 2001 | |
草业工程实验室 | 2001 | |
园艺植物种质改良实验室 | 2001 | |
森林保护学实验室 | 2001 | |
动物营养与饲料工程实验室 | 1999 | |
生态林业工程实验室 | 1999 | |
作物生物工程实验室 | 1995 | |
动物生物技术中心 | 1995 | |
植物遗传和育种实验室 | 1995 | |
四川省环境保护土壤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 2012 | 四川省教育厅、环保厅 |
厅局级长期科研基地 (3个) | ||
都江堰灵岩山常绿阔叶林省级长期科研基地 | 2022 |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
四川崇州禾本科草种质资源及育种利用省级长期科研基地 | 2022 | |
华西雨屏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省级长期科研基地 | 2019 |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8个) | ||
西南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2022 | 教育部 |
动物抗病营养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2007 | |
西南作物育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2006 | |
西南玉米技术创新中心 | 2007 | 农业农村部 |
国家林业草原西南森林与草原生态防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21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国家林业草原红豆杉西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20 | |
四川省中药材育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2021 | 四川省发改委 |
四川省畜禽营养与饲料工程实验室 | 2019 | |
四川省风景园林花卉工程实验室 | 2015 | |
四川省智慧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23 | 四川省科技厅 |
四川省农业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2000 | |
四川省新型饲用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15 | |
四川省作物带状复合种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15 | |
四川省动物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 | 2013 | |
四川省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 | 2012 | 四川省环保厅 |
“农村水安全”四川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 2015 | 四川省教育厅 |
四川风景园林艺术设计工程研究中心 | 2013 | |
村镇建设防灾减灾工程研究中心 | 2013 | |
协同创新中心 (6个) | ||
川猪产业升级与猪肉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 2019 | 教育部 |
西南城镇风景园林协同创新中心(培育) | 2015 | 四川省教育厅、财政厅 |
耕地保护与农产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 2015 | |
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 2014 | |
川粮丰产高效协同创新中心 | 2014 | |
西南区生猪优质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 2013 | |
社科研究基地 (5个) | ||
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 2007 | 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教育厅 |
西部乡村振兴研究中心 | 2021 | 四川省社科联 |
西南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 | 2015 | 四川省教育厅 |
德国研究中心 | 2013 | |
四川农业特色品牌开发与传播研究中心 | 2013 | |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 | ||
国家粮食安全与天府粮仓重点实验室 | 2022 | 四川省社科联 |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4个) | ||
小麦遗传育种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2023 | 四川省科技厅 |
四川省动物疫病防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2015 | |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2005 | |
玉米遗传育种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2011 | |
科学观测实验站 (5个) | ||
农业农村部四川大豆综合科研试验基地 | 2022 | 农业农村部 |
兽用药物与兽医生物技术四川科学观测实验站 | 2011 | |
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四川科学观测实验站 | 2011 | |
四川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 2011 | |
自然资源部成都平原国土生态与土地利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共建) | 2011 | 自然资源部 |
条件平台 (1个) | ||
国家实验猕猴种源基地 | 2005 | 科技部 |
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3个) | ||
葡萄资源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 2020 | 四川省科技厅 |
特色药用植物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 2020 | |
樱桃资源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 2021 | |
农产品全程控制技术中心 (1个) | ||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雅安中心 | 2022 |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
院士简介
荣廷昭
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荣誉所长/博士生导师荣廷昭院士50多年来,一直从事作物遗传育种教学和科研工作。作为学科主要带头人,在学校国家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培养硕、博士50余名;先后承担了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四川省和国际合作等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对玉米数量性状遗传及育种方法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
设计并成功实施了自交系、杂交种选育与群体遗传组成研究、群体改良同步进行的育种新方法,提出了西南地区玉米育种利用热带种质的新途径,结合西南实际对传统育种方法进行了改良,多途径培育出雄性不育等育种新材料,筛选到了西南玉米转基因工程育种急需的优良受体自交系并成功利用。选育了集高配合力、高产、高抗多种病害于一体的玉米自交系30余个和经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杂交种40余个,累计推广近亿亩,新增玉米40多亿公斤。此外,为解决在南方发展草食性畜牧业所面临的饲料短缺矛盾,还培育创制出能提高与近缘属种远缘杂交结实率的新材料068,进而组配出生长繁茂,抗逆能力强,有的还具有多年生性能并具保持水土功能的新型饲草玉米品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作为第二获奖人获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在《中国农业科学》、《作物学报》、《Crop Science》、《TAG》、《PNAS》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6部。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科技成果推广先进个人和全国先进工作者,曾荣获四川首届创新人才奖和四川第二届科技杰出贡献奖。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庄天慧教授、校长吴德教授。
办学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前身是1906年创办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此后历经四川高等农业学校(1912年)、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14年)、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1927年)、四川省立农学院(1932年)、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1935年)、四川大学农学院(1950年)等多个历史发展阶段。1956年四川大学农学院整体迁至原西康省(1955年撤销)省会雅安独立建校为四川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四川省林业学校整体并入。学校现有雅安、成都(温江)和都江堰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4500亩,馆藏文献资源1491万册(件)。
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现设有学院26个,研究所(中心)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涵盖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4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二级学科10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16个,本科招生专业76个;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省重点学科20个。2005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根据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综合计分,学校在全国农林高校、在川高校中分别位居第7和第4。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微生物学、工程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8个学科ESI排名近年持续稳定保持世界前1%,农学、兽医学2021年分别入围软科一流学科排名世界前40强和前51-75强。2017年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2018年作物学入选全国高等院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现有教职工近3600人,其中:教授432人、副教授587人;博士生导师315人、硕士生导师82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高级专家1人,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特设岗位1人、青年学者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国家973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5人,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15人,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3人,四川省杰出人才奖获得者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1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54人,四川省天府青城计划杰出科学家4人、天府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7人、天府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5人,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人选4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3人,四川师德楷模2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辅导员7人。学校是2012年全省首批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2所试点高校之一。
育人体系完备、条件优良。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是1976年以后全国首批恢复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之一,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4万余人,其中:本科生3.6万余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8200余人。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20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省级一等奖33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提名6篇。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含示范课程)10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72项。学校是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全省首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5所高校之一、全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6所高校之一。
科研成果丰硕、效益显著。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项,四川省科学技术特等奖3项、一等奖71项。70%左右的获奖成果得到推广转化,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先后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Science》等发表高水平论文。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科技部条件平台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3个,农业农村部科学观测实验站等部省级科研站点7个。
对外交流广泛、形式多样。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和台湾等24个国家(地区)的100多所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共签署了130余项交流合作协议,与国(境)外知名高校开展了“2+2”“3+1”“3+1+X”“4+1”等模式的联合培养项目。建有省部级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学校是全国首批有条件接受留学生的200所高校之一,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是“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成员高校,曾被国家6部委评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工作单位,先后被国家外专局评为引进国外智力先进集体、外国文教专家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建设与发展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考察,我校马均教授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水稻试验育种和种植推广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对以马均教授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给予高度评价。1991年4月和2002年5月,江泽民同志先后两次亲临学校视察,对学校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2002年1月,温家宝同志批示:“川农大精神”应该总结、宣传和发扬。2007年10月,温家宝同志再次批示:川农大工作很有成绩,办学经验值得重视。2008年5月,李克强同志亲临学校看望慰问“5.12”受灾师生员工。2001年10月,李岚清同志亲临学校视察,高度评价“川农大精神”,充分肯定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始终坚持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社会服务是兴校之策、文化传承创新是荣校之魂、国际交流合作是活校之方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学生为本、学术为天、学科为纲、学者为上的治学理念,大力弘扬“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继续秉承“追求真理、造福社会、自强不息”的校训,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持续推进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一流农业大学建设,努力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文中数据截至2022年9月)
热忱欢迎广大有志青年报考四川农业大学!我们期待与你共享百年川农大的光荣与自豪!共创美好未来!
一、项目简介
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中澳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是经四川省教育厅核准,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及四川省教育对外交流中心、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联盟、北京中教人文国际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项目方”)等机构组织,为贯彻落实《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联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麦考瑞大学等QS世界排名前300(或专业学科排名前100)的国外知名大学及中方高水平大学发起的学生交流项目。
本项目学制4年,学习年限4-6年,项目学生按中澳大学联合制订的培养方案分两个阶段按“2+2”模式培养。学生第一阶段在四川农业大学学习,成绩达到要求,第二阶段须到澳方高校学习,通过学分互认的方式完成中澳双方的联合培养方案。学生完成培养方案并达到两校毕业及授位要求者,可同时获得中、澳高校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以及四川农业大学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
二、双方大学简介
四川农业大学(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是一所具有117年办学历史,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昆士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建于1909年,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首府布里斯班市,是澳大利亚常春藤名校联盟“八大名校”之一。是昆士兰州的第一所综合型大学,也是澳大利亚最大、最有声望的大学之一,其科学研究的经费及学术水平在澳大利亚的大学之中始终位居前列。2023年,该校位居QS世界大学排名第50位,U.S.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36位。昆士兰大学提供全球优质校园体验,所在地区以闲适安全的生活方式、亚热带气候和充满活力的多元文化而闻名。
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建于1964年,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悉尼市,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是悉尼大都市地区设立的第三所大学,学校有约44,000名学生,其中约8,000名海外留学生来自于71个不同的国家。2023年,该校位居QS世界大学排名第195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175位,其高质量的教学和科研水准获得QS世界大学排名八个项目的5星认证,其中注册会计师CPA课程和注册金融CFA课程全澳排名第一。
三、外方高校专业情况
工商管理(商学学士学位)、经济学专业(商学学士学位)均隶属于麦考瑞大学商学院,学院获得高级商学院协会的权威认证,也是澳大利亚国际金融监管中心的成员,全澳仅有6所大学获该中心认可。麦考瑞大学是全球第一所开设精算课程的大学,拥有全球最资深的精算团队。
食品科学与工程(理学学士)、生物技术专业(理学学士)均隶属于昆士兰大学理学院,该学院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理学团体,被称为“世界顶尖科学家与科研产业化项目的生产地”,因拥有世界顶级的科研学者、教师、科学项目以及商业化转换的产品而被世界公认是具有强大实力的教研实体。食品科学与技术专业在2022年全球学科排名中位列世界13,全澳第1。该专业旨在培养食品科学与食品技术应用的复合型人才。生物技术专业在2022年全球学科排名中位列世界第9,全澳第1。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科学素质、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生物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四、外方要求及学籍管理
项目学生在大二结束时,需同时达到英语语言要求和专业成绩要求:
(一)英语语言要求:
1.雅思成绩 6.5 分及以上(且单科不低于 6.0),或澳方高校认可的与此对等的托福成绩、PTE 成绩及澳方高校统一组织的校内测试评估成绩。
2.雅思成绩 5.5-6.5 分(不含 6.5,且单科不低于 5.0)者,或澳方高校认可的与此对等的语言成绩者,可申请附带语言成绩要求的有条件录取。
(二)专业成绩要求:
修完第一阶段培养方案规定内容,所有课程成绩合格,且专业课程 (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成绩达到如下要求:
1. 麦考瑞大学:平均分 70 分及以上(核算方法:百分制,算术平均分)。
2. 昆士兰大学:平均分 60 分及以上(核算方法:百分制,加权平均分)。
项目学生学籍管理按照四川农业大学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中澳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学业管理办法(试行)》校发〔2023〕32号执行。
五、招生计划
2023年具体招生计划及录取批次等信息以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布为准。
六、收费标准
(1)在四川农业大学学习期间,需按四川省物价部门核定的普通本科生收费标准收取学费、住宿费以及学校要求的其他相关费用;在外方高校学习期间须正常向四川农业大学缴纳学费及学校要求的其他相关费用。
(2)在外方高校学习交流期间外方高校的学费、生活费由学生自行承担,其中昆士兰大学学费约48,343澳元/学年,麦考瑞大学学费约42,025澳元/学年;在澳生活费约30,000-35,000澳元/学年。(注: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外方大学学费每年有微调。实际费用届时以外方大学公布的当年入学标准为准,如需修读语言课程或联合教学计划以外的课程,费用另计。)
(3)项目方向学生收取项目服务费37,000元人民币/生。费用分两次收取:第一次于学生注册报到时收取28,000元人民币/生(费用包含项目管理费、外方来华授课以及雅思强化课程的课程衔接费。无论学生是否出国,该费用不予退还);第二次于学生获得外方学校录取信后10个工作日收取9,000元人民币/生(费用包含外方高校申请费、签证指导费以及境外服务费。若学生未能获得留学签证,该费用全额退还)。
(4)项目方将为学生办理出国留学手续,在办理过程中涉及的护照及签证办理、材料公证、资信证明、体检、保险、领事馆签证费等第三方费用由学生承担。项目方将协助安排学生在国外的接机、住宿、入学注册、学生活动、项目管理、学习、生活指导等境外后期服务。
七、其他要求
(1)项目学生在国外学习期间所有活动,均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为指导,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遵守所在国和地方法律法规以及外方高校的规章制度,树立中国学子良好的国际形象。
(2)项目学生在国外学习期间,应按照所在国及外方高校的要求参加医疗保险、人身安全保险,必须购买航空险以及其他必要的保险。在赴外方高校途中以及在国外学习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由项目学生承担。
(3)国外学习期间,若项目学生发生意外以及突发事件,按照所在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外方高校有关规定处理,项目方和学校予以必要的协助。
八、咨询方式
四川农业大学官网:www.sicau.edu.cn。
四川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处(招生咨询):028-86291999。
九、本章程由四川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具有117年历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4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二级学科100个,本科招生专业76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8个,农业科学等9个学科ESI排名持续稳定保持世界前1%。有教授、副教授1077人,博士生导师328人、硕士生导师83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在95%以上。
根据《关于做好2023年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3]4号),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简章。
一、领导机构
高校专项计划工作由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组织和实施,并在学校纪检监察部门的全程监督下进行。
二、招生省份、计划及招生专业
招生省份:四川省
招生计划:207名
招生专业:农学、动物科学、草业科学、动物医学、林学、园艺、环境工程、土地资源管理、化学生物学、生物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法学、英语、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会计学、汉语言文学、金融学、土木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
法学、英语、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会计学、金融学专业文理科生均可报考,汉语言文学仅限文科生报考,其余专业仅限理科生报考。
三、报名条件
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四项条件:(1)符合2023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边远、原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优先;(4)非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
四、报名方式
1.报名时间:2023年4月10日至4月25日
2.报名方式:凡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登录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系统(http://gaokao.chsi.com.cn/gxzxbm/),按要求如实填写报名信息,将所有信息填写完整、检查无误后,再下载申请表、由所在中学审核并加盖公章、扫描(或照相)上传材料。
3.材料邮寄:将以下材料装订成册(A4规格),于2023年5月4日前(邮件接收以收件日邮戳为准),通过中国邮政EMS寄送至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四川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邮编:611130)。信封显著位置注明“高校专项计划申请材料”字样。
邮寄材料内容包括:
(1)经所在中学审核盖章的《申请表》原件1份;
(2)考生及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的户口本首页、户主页及本人复印件1份(其他证明材料无效);
(3)高中阶段主要获奖证书、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情况及其它相关材料复印件1份;
注:以上申请材料概不退还,请做好备份。请认真检查报名材料,对报名材料不齐全、不一致者,不予审核。
五、审核、确定入选资格及公示
1.我校将组织专家对考生报名材料进行审核,对每位考生进行综合评审,确定入选资格考生名单。
2.考生名单将于5月31日前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四川农业大学招生信息网进行公示。请考生上网查询,学校不再另行通知。
六、志愿填报
获得我校高校专项计划录取资格的考生须参加2023年全国普通高考,且须依据本省(市)设置的高校专项计划志愿填报要求,填报四川农业大学及专业志愿。
七、录取
1.获得我校高校专项计划资格的考生高考成绩应达到本科第一批同科类省定录取控制线。
2.我校将遵循按志愿、按投档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综合考察,择优录取的原则录取考生。
3.本项目录取的考生入学后与其他同学享受同等待遇。
八、监督机制
1.我校高校专项计划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选拔程序,录取结果公开透明。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接受社会监督和投诉。监督电话:0835-2882561,028-86293282。
2.申请人应本着诚信原则,如实填写申请表和相关材料;所在中学应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审核考生报名资格、报名材料,并如实填写表中各项内容。如有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均认定为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即取消相应资格,并将情况上报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处理;已被录取或取得学籍者,由学校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
九、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收件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 编:611130
联系电话:028-86290999,86291999,传真:028-86291220
网 址:www.sicau.edu.cn或zs.sicau.edu.cn
十、本简章由四川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
点击数:8214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通知》(教港澳台厅函[2022]19号)文件精神,为做好四川农业大学2023年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工作,特制定本简章。
一、学校概况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办学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前身是1906年创办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现有雅安、成都(温江)和都江堰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4500亩,馆藏文献资源1491万册(件)。
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现设有学院26个,研究所(中心)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涵盖农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医学、文学、教育学、法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4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1个,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4个,部省重点学科20个。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微生物学、工程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8个学科ESI排名近年持续稳定保持世界前1%。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我校A类学科数量位列川内高校前列。农学、兽医学2022年分别入围软科一流学科排名世界前40强和前51-75强。14个学科入选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其中畜牧学位列全国第2名。88个专业上榜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其中动植物检疫、草坪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获评A+。
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现有教职工近3600人,其中:教授432人、副教授587人;博士生导师315人、硕士生导师82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高级专家1人,长江学者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5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12人,该类人员占四川省省属100余所高校同类人员总数的近20%。
育人体系完备、条件优良。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是1976年以后全国首批恢复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之一,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4万余人。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学校是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之一。
科研成果丰硕、效益显著。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00余项, 70%左右的获奖成果得到推广转化,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先后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Science》等发表高水平论文。
对外交流广泛、形式多样。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和台湾等24个国家(地区)的100多所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共签署了130余项交流合作协议。学校是全国首批有条件接受留学生的200所高校之一。
二、报名条件
1.具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考生所持证件须与考生本人信息一致,且在有效期之内。
2.当年学测语文、数学(A/B均可)、英文考试科目中任意2科成绩达到均标级以上的台湾高中毕业生。
3.品行端正,拥护“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
三、报名时间及方式
1.报名时间:2023年3月1日至31日。
2.报名方式:考生登录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系统https://www.gatzs.com.cn/z/tw/进行报名。考生须按要求输入个人信息,上传个人证件、电子照片、学测成绩、考生诚信承诺书等基本材料,提交成绩查验授权书及报考我校要求的其他材料。考生应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
四、志愿填报
1.有意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需填报我校。每位考生最多可同时填报我校6个专业志愿,并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2.考生报考专业,详见《四川农业大学2023年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专业目录》(见附件)。
五、审核及录取
1.学校将对考生报名材料进行初审,请考生及时关注系统里“站内消息”提示,若系统显示需更正或补充材料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更正或补充有关材料,逾期不再受理。
2. 我校将组织专家对在规定时间内报名成功的台湾学生申请材料进行审核,依据学测考试科目的分科成绩及相应标级并结合申请材料择优选拔录取,并视生源情况决定是否进行补充考核。考生可于5月15日后登录系统查询拟录取情况。
3. 拟录取考生请于5月15日至19日登录系统进行录取确认,逾期未确认的考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且不得参加征集志愿报名。对完成录取确认的考生,我校拟于2023年7月底发放录取通知书。
六、培养与管理
被录取的学生入学后,学生管理按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统一管理。学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由学校颁发本科毕业证书。毕业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将授予其学士学位。
七、学杂费和住宿费
收费标准与内地(祖国大陆)学生相同。若有调整,以物价部门最终核准的收费标准为准。
八、入学与资格复查
1.新生持《录取通知书》来校报到,报到时间以《录取通知书》上规定的时间为准。因故不能按时报到者,应提前向学校请假并获得批准。在规定时间内未报到又未请假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2.新生入学报到时,所持出入境证件有效期应与学习期限相适应。
3.新生入校后,我校将进行身体检查。凡不符合台湾学生入学体检要求者或弄虚作假者,将取消入学资格。
九、联系方式
电话:+86(0)28-86292118 刘老师
+86(0)28-86291717 严老师
传真:+86(0)28-86291220
电子邮箱:scndzs@163.com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四川农业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611130
十、本章程由四川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
四川农业大学2023年招生计划:
请点击省(市、自治区)名查看各省(市、自治区)分批次分专业招生计划
四川 | 新疆定向 |
重庆 | 山东 |
北京 | 河南 |
天津 | 湖北 |
河北 | 湖南 |
山西 | 广东 |
内蒙古 | 广西 |
辽宁 | 海南 |
吉林 | 贵州 |
黑龙江 | 云南 |
上海 | 西藏 |
江苏 | 陕西 |
浙江 | 甘肃 |
安徽 | 青海 |
福建 | 宁夏 |
江西 | 新疆 |
研究生院
1.贯彻落实上级和学校的研究生教育有关政策。
2.牵头编制实施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并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3.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工作,指导研究生党、团、学工作,落实日常管理与服务。
4.负责组织与管理研究生导师聘任、培训、考核、评优工作。
5.负责博(硕)士、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和推免生的遴选、接收工作。
6.负责研究生培养、教务管理、教学建设、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等工作。
7.负责学校博(硕)士学位管理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协助开展学科建设。
8.切实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一岗双责”要求。
9.完成学校交办的其他工作。
办公室
1.负责公文收发、文件起草、印章管理、会务统筹、接待接访等日常事务。
2.负责宣传教育与意识形态工作,做好职工考核工作。
3.负责院内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安全管理等。
4.协助完成人事、财务、工会、党支部建设有关工作。
地址及电话: 成都校区 1-312室 028-86293178
招生科
1.贯彻执行国家招生政策,制定并执行学校研究生招生章程、专业目录、复试录取办法。
2.负责导师遴选、管理和培训。
3.负责推免、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招生考试、复试录取和自命题等。
4.负责建设、管理和维护标准化考场。
硕士招生咨询QQ群1:1021103073,群2:856067136,群3:924612336
博士招生咨询QQ群:864502685
Email:sicauyz@qq.com
地址:雅安校区 综合楼211室 成都校区1-315室
培养科
1.制(修、增)订执行学校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大纲、培养质量保障措施。
2.下达并审核全校研究生开课计划、做好研究生课程建设、重点课程评估与管理等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3.负责全校研究生学籍学历管理工作。
4.负责研究生培养经费划拨、工作量统计和课时津贴核算。
地址及电话:雅安校区综合楼217室 0835-2882706 成都校区1-105 028-86290989
学位办公室
1. 执行研究生学位管理的各类规章制度及改革措施。
2.负责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答辩、整理授位材料等。
3.负责制作与发放研究生学位证书、认证与上报学位信息等。
4.负责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日常事务。
地址及电话:雅安校区综合楼217室 0835-2882706 成都校区1-312室 028-86293705
思政科
1.负责研究生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
2.负责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以及学生组织管理。
3.负责表彰奖励、资(救)助、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及就业等。
4.指导院(所、室)做好研究生日常行为规范与管理、违规违纪处理、安全管理和意外伤害事故处理等。
地址及电话:雅安校区综合楼 217室 0835-2882706 成都校区1-105 028-86290968
四川农业大学
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根据教育部博士招生相关文件和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管理办法》(校研发[2022]27号)文件精神,制定本章程。
第一章 招生学科和计划
第一条 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学科、考试科目见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点击链接>。
第二条 2024年各二级招生单位预分计划见博士招生专业目录。最终招生计划以教育部下达为准。
第二章 报 名
第三条 报考博士的考生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第四条 报考博士研究生的人员,除须符合第三条的条件外,根据不同的博士学位类别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学术学位报考条件
(一)普通招考报名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以报考:
已获得硕士学位者或应届硕士毕业生(录取当年入学报到之日前取得硕士学位)。
(二)申请审核制申请条件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以申请:
1. 已获得硕士学位者或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录取当年入学报到之日前取得硕士学位);
2.英语条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TOEFL≥70、IELTS≥5、GRE≥1000、GMAT≥670、PETS-5≥60、CET4≥425、硕士英语课程成绩≥80、有一年留学经历或以署名顺序第一作者发表全英文期刊的学术论文;
3.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和突出的科研培养潜力。近三年(以纸质报名材料接收截止时间为限),以署名顺序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排第一)在SCI、SSCI、EI、CSCD、CSSCI、AH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
(三)硕博连读申请条件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以申请:
1.有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籍,转入博士学籍时硕士阶段学习年限不得低于两年;
2.申请的博士学科应与在读硕士学科属相同或相近一级学科,由拟报学科所在单位审核认定;
3.英语水平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TOEFL≥70、IELTS≥5、GRE≥1000、GMAT≥670、PETS-5≥60、CET4≥425、硕士英语课程成绩≥80、有一年留学经历或以署名顺序第一作者发表全英文期刊的学术论文;
(4)完成所在专业硕士阶段必修课程的学习,且成绩优良;
(5)在SCI、SSCI、EI、CSCD、CSSCI、AHCI收录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者,同等条件下优先。
(四)直博生申请条件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以申请:
1.已取得本科就读高校的推荐免试资格。
2.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社会责任感强,诚实守信,品行优良,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3.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恪守学术道德规范。
二、专业学位报考条件
(一)普通招考报名条件
已获得硕士学位者或应届硕士毕业生(录取当年入学报到之日前取得硕士学位),报考在职定向者,须自筹培养经费到校。
报考兽医专业学位博士的还须满足硕士专业为兽医或相关学科领域。相关学科领域指医学门类、动物学(限与兽医专业相关)、微生物学(限与兽医专业相关)、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限抗病育种和产科疾病方向)、水生动物医学,渔业发展领域的农业硕士(毕业论文内容须与兽医专业相关);若硕士专业为非兽医或相关学科领域,则本科须为动物医学(兽医学)、动物药学、动植物检疫(动物检疫方向)、水生动物医学专业。
(二)申请审核制申请条件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以申请:
1.已获得硕士学位者或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录取当年入学报到之日前取得硕士学位);报考在职定向者,须自筹培养经费到校。
2.英语条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TOEFL≥70、IELTS≥5、GRE≥1000、GMAT≥670、PETS-5≥60、CET4≥425、硕士英语课程成绩≥80、有一年留学经历或以署名顺序第一作者发表全英文期刊的学术论文;
3.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和突出的科研培养潜力。近三年(以纸质报名材料接收截止时间为限),以署名顺序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排第一)在SCI、SSCI、EI、CSCD、CSSCI、AHCI(报考兽医专业学位博士仅限SCI、EI、CSCD)收录期刊发表论文。
4.报考兽医专业学位博士的还须满足硕士专业为兽医或相关学科领域。相关学科领域指医学门类、动物学(限与兽医专业相关)、微生物学(限与兽医专业相关)、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限抗病育种和产科疾病方向)、水生动物医学,渔业发展领域的农业硕士(毕业论文内容须与兽医专业相关);若硕士专业为非兽医或相关学科领域,则本科须为动物医学(兽医学)、动物药学、动植物检疫(动物检疫方向)、水生动物医学专业。
(三)硕博连读申请条件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以申请:
1.有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籍,转入博士学籍时硕士阶段学习年限不得低于两年;
2.兽医专业学位博士仅本单位兽医专业学位在读硕士可申请,其他专业学位博士不采取硕博连读方式选拔博士生。
3.英语水平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TOEFL≥70、IELTS≥5、GRE≥1000、GMAT≥670、PETS-5≥60、CET4≥425、硕士英语课程成绩≥80、有一年留学经历或以署名顺序第一作者发表全英文期刊的学术论文;
4.完成所在专业硕士阶段必修课程的学习,且成绩优良。
第五条 报名程序
一、报名时间
1. 直博生:见《关于2024年接收推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
2. 申请审核制、硕博连读招生(第一批):预计2023年11-12月。
3. 普通招考考生:预计2024年3-4月。
4. 申请审核制、硕博连读招生(第二批):预计2024年4月-2024年5月,主要用于普通招考剩余计划和专项计划。
各批次的招生详细日程请关注研究生院网站博士招生栏目,网址:https://yan.sicau.edu.cn/zsks/bszs.htm。
二、报名方式
1.普通招考、申请审核制及硕博连读考生均需登录 http://yz.chsi.com.cn,选“博士网报”进行报名。
2. 直博生报名须登录研招网推免系统进行报名。
三、报名材料提交
考生完成网上报名后,将所有报考材料整理好,先提交一份 电子版,纸质版原件通过寄送或直接交到各培养单位负责研究生
博士招生的办公室或教师处(详细联系方式另附),报名以递交纸质材料为准,在规定截止时间前没有收到纸质报名材料的,此次报名无效。
1. 普通招考的报名材料
(1)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从网报系统打印并由所在单位签署报考意见并盖章;
(2)两份专家推荐书(具有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
(3)思想政治与品德考核表;
(4)身份证复印件;
(5)学籍学历材料:
应届生:盖章的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硕士《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本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和学士学位认证报告;
往届生:硕士及本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硕士学位认证报告,学士学位认证报告;
(6) 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体检合格报告。
注:普通招考考生有论文等科研成果的,面试时交二级招生单位。
2.申请审核报名材料清单
(1)四川农业大学博士招生申请审核制申请表;
(2)两份专家推荐书(具有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
(3)思想政治与品德考核表;
(4)身份证复印件;
(5)学籍学历材料:
应届生:盖章的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硕士《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本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学士学位认证报告;
往届生:硕士及本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硕士学位认证报告,学士学位认证报告;
(6)英语成绩单或一年以上留学经历证明材料或以第一作者发表全英文期刊的学术论文的杂志封面和正文首页复印件;
(7)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的杂志封面和正文首页复印件;
(8)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体检合格报告。
3.硕博连读报名材料清单
(1)四川农业大学硕博连读申请表;
(2)两份专家推荐书(具有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
(3)思想政治与品德考核表;
(4)身份证、学生证复印件、本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和学士学位认证报告;
(5)盖章的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
(6)英语成绩单或以第一作者发表全英文期刊的学术论文的杂志封面和正文首页复印件;
(7)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的杂志封面和正文首页复印件;
(8)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体检合格报告。
4.电子版材料:考生报名后请先将所有报名材料(该签字和 盖章的地方都办理完成的材料)扫描后通过下方的链接或二维码
提交。电子材料仅作为报名材料备用,报名以递交纸质材料为准。
在规定截止时间前没有收到纸质报名材料的,此次报名无效。
电子材料提交链接<点击链接>;
二维码:
5.报考定向博士研究生的报名材料须经考生所在单位领导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四、缴费
报名费180元,复试费120元。
交费网址:https://op.sicau.edu.cn/,用户名:241+报名号,默认密码:身份证号码后6位。
第三章 报考资格审查和初试
第六条 申请审核制和硕博连读考生免初试,由二级招生单位按照报考条件对考生进行报考资格审查,审查结果将在各二级招生单位网站上公示。
第七条 普通招考的考生按公布的2024年招生专业目录考试科目进行初试(笔试),预计2024年4月13-14日在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进行,具体时间、地点见准考证。普通招考考生请于考前5天左右网上打印准考证<点击进入>。
第四章 复 试
第八条 复试资格
1. 通过审核的申请审核制和硕博连读考生。
2. 普通招考考生:初试成绩达到二级招生单位公布的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可进入复试。学校划定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各二级招生单位在此基础上,以不低于招生计划的120%自主确定本单位复试分数线,经学校审批备案后公布。
第九条 复试时间
(一)申请审核制和硕博连读:见《关于2024年申请审核制、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招生的通知(第一/二批)》。
(二)普通招考:具体复试时间由二级招生单位确定后通知。
第十条 复试由二级招生单位组织,复试组由不少于5名本学科博士生导师或教授组成,导师应为复试组成员。复试主要考察考生科研能力、科研道德、创新精神、科研潜质和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能力,成绩以百分制计。
第五章 录 取
第十一条 普通招考考生初试成绩仅作为进入复试的基本条件。
第十二条 复试成绩达 60 分及以上为合格。
第十三条 二级招生单位根据考生复试成绩、招生指标,确定拟录取名单,公示并报学校审批。
第十四条 二级招生单位的一级学科内考试科目相同的二级学科间生源可相互调剂,招生单位间不可相互调剂使用指标和生源。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录取:
1.复试成绩不合格(<60 分)。
2.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审查不合格。
3.体检不合格。
4.弄虚作假,不诚信。
5.未通过或未完成学历(学籍)审核。
6.无特殊正当理由拒不服从调剂导师。
7.其他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况者,学校有权取消录取资格:
1.录取为非定向的考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将档案转入学校。
2.在博士招生录取全过程中发现报考资格不符的,有违规或弄虚作假的。
3.有其他不符合录取条件或违反国家相关规定的。
第十七条 申请审核制、硕博连读方式录取的博士生数量应不超过当年招生计划的80%,超过80%的须报学校审批。
第十八条 学术学位的申请审核制、硕博连读只招收非定向考生。
第十九条 每年学校招收学术学位定向生不超过10名,每个一级学科不超过1名;凡报考学术学位定向博士研究生的须经学校单独审批通过,方可录取。每位导师在读定向生不超过1名。
第二十条 专业学位的硕博连读只招收非定向考生。
第六章 学制和修业年限
第二十一条 学制:普通博士生(含硕博连读生)四年,直博生五年。
第二十二条 修业年限:普通博士生 3~6 年,直博生 4~7年。
第七章 学费及奖助学金
第二十三条 学费和住宿费
1.学费:管理类9000元/年,其他10000元/年,自2024级起,延期毕业须继续缴纳学费。
2.住宿费:1000-1200元/床·年。
第二十四条 奖助学金
学校主要设立有如下奖助学金:
1.国家奖学金:获奖博士生奖励30000元/人
2. 学业奖学金:奖励标准为一等 14400 元/年、二等12400 元/年、三等 10400 元/年、四等 4800 元/年。
3.导师奖(助)学金:每生9600元/年。此外,导师可根据学业表现和科研实绩发放奖金和科研津贴。
4.社会捐资奖学金:由社会各界捐资设立。
5.国家助学金: 13000 元/年,按月发放。
6.特别助学金:脱贫不稳定、边缘易致贫、最低生活保障等家庭,特困供养(民政特困救助)、孤儿、烈士子女、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等特殊困难群体,其他原因导致经济特别困难者。每生不超过 5000 元。
7.优秀研究生标兵:硕士博士共10名,奖励20000元/人。
8.优秀研究生标兵提名奖:硕士博士共10名,奖励5000元/人。
9.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每篇奖励10000元,每年评选不超过上学年学位授予人数的 7%。
奖助学金的具体申请条件、奖助比例等详见学校当年发布的评审文件。
第八章 联系方式及其他
第二十五条 联系方式
博士招生咨询:QQ群1:864502685;QQ群2:883527908。
各二级招生单位联系方式:
https://yan.sicau.edu.cn/info/1027/9598.htm
邮箱:sicauyz@qq.com 短信接收号:13330600943。
微信公众号:sicauyanzhao
通讯地址:
雅安校区: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成都校区: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都江堰校区:成都市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学校网址:http://www.sicau.edu.cn 研究生院网址:http://yan.sicau.edu.cn
第二十六条 本章程与上级文件不符的,以上级文件为准;若国家出台研究生招生管理的新政策,学校有权对上述规定做出调整。
第二十七条 本章程由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四川农业大学
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根据教育部博士招生相关文件和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管理办法》(校研发[2022]27号)文件精神,制定本章程。
考生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同时依据报考的不同学位类别,分别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学术学位报考条件
(一)普通招考报名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报考:
1.已获得硕士学位人员。
2.应届硕士毕业生(录取当年入学报到之日前取得硕士学位)。
3.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取得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工作六年及以上;
(2)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主持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或以第一作者在SCI、SSCI、EI、CSCD、CSSCI发表论文或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主研。
(二)申请审核制申请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以报考:
1.硕士学位获得者或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录取当年入学报到之日前取得硕士学位);
2.英语条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TOEFL≥70、IELTS≥5、GRE≥1000、GMAT≥670、PETS-5≥60、CET4≥425、硕士英语课程成绩≥80、有一年留学经历或以署名顺序第一作者发表全英文期刊的学术论文;
3.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和突出的科研培养潜力。2019年11月26日-2022年11月25日期间,以署名顺序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排第一)在SCI、SSCI、EI、CSCD、CSSCI、AHCI等收录期刊发表论文。
(三)硕博连读申请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以报考:
1.有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籍,转入博士学籍时硕士阶段学习年限不得低于两年;
2. 申请的博士学科应与在读硕士学科属相同或相近一级学科;
3. 英语水平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TOEFL≥70、IELTS≥5、GRE≥1000、GMAT≥670、PETS-5≥60、CET4≥425、硕士英语课程成绩≥80、有一年留学经历或以署名顺序第一作者发表全英文期刊的学术论文;
4.完成所在专业硕士阶段必修课程的学习,且成绩优良;
5.在SCI、SSCI、EI、CSCD、CSSCI、AHCI收录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者,同等条件下优先。
二、兽医博士(专业学位)报考条件
(一)普通招考报名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报考:
1.已获得硕士学位人员或应届硕士毕业生(录取当年入学报到之日前取得硕士学位),硕士专业为兽医或相关学科领域。 相关学科领域指医学门类、动物学(限与兽医专业相关)、微生物学(限与兽医专业相关)、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限抗病育种和产科疾病方向)、水生动物医学,渔业发展领域的农业硕士(毕业论文内容须与兽医专业相关);若硕士专业为非兽医或相关学科领域,则本科须为动物医学(兽医学)、动物药学、动植物检疫(动物检疫方向) 、水生动物医学专业。
2. 兽医博士同等学力考生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取得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本科专业须为动物医学、动植物检疫、药学、药物制剂),工作六年及以上;
(2)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①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排名前10或二等奖排名前5或三等奖排名前3或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持获奖证书。
②排名第1获国家级新兽药注册证书。
③排名第1获中国兽医协会主办的全国大赛一等奖及以上。
④排名第1获省部级及以上与兽医学相关质量标准或行业标准。
⑤排名第1获省部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兽医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及以上。
⑥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发明专利或在研省部级以上项目主持人。
(二)申请审核制申请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以报考:
1.全日制硕士学位获得者或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录取当年入学报到之日前取得硕士学位);
2.英语水平满足下列条件之一:TOEFL≥70、IELTS≥5、GRE≥1000、GMAT≥670、PETS-5≥60、CET4≥425、硕士英语课程成绩≥80 、有一年及以上留学经历或以第一作者发表全英文期刊的学术论文;
3.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突出的实践创新能力,且已取得较为显著的科研成果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①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排名前10或二等奖排名前5或三等奖排名前3或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持获奖证书。
②排名第1获国家级新兽药注册证书。
③排名第1获中国兽医协会主办的全国大赛一等奖及以上。
④排名第1获省部级及以上与兽医学相关质量标准或行业标准。
⑤排名第1获省部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兽医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及以上。
⑥2019年11月26日-2022年11月25日期间,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发明专利或在研省部级以上项目主持人。
(三)硕博连读申请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以报考:
1.取得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籍,到转入博士学籍时硕士阶段学习年限不得低于2年;
2.英语水平满足下列条件之一:TOEFL≥70、IELTS≥5、GRE≥1000、GMAT≥670、PETS-5≥60、CET4≥425、硕士英语课程成绩≥80 、有一年及以上留学经历或以第一作者发表全英文期刊的学术论文;
3.完成所在专业硕士阶段必修课程,平均成绩85分以上;
4.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突出的实践创新能力,以第一作者在CSCD中文或SCI或EI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篇,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①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排名前10或二等奖排名前5或三等奖排名前3或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持获奖证书。
②排名第1获国家级新兽药注册证书。
③排名第1获中国兽医协会主办的全国大赛一等奖及以上。
④排名第1获省部级及以上与兽医学相关质量标准或行业标准。
⑤排名第1获省部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兽医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及以上。
⑥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发明专利或在研省部级以上项目主持人。
三、招生学科及计划
(一)招生学科
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学科、考试科目和招生计划见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点击查看>,参考书目<点击查看>
(二)招生计划
2023年预计招收博士研究生210余名(以教育部最终下达计划为准)。
四、学制及修业年限
1.学制4年。
2.修业年限:3-6年。
五、报名程序
(一)报名时间
(1)申请审核制、硕博连读考生:2022年11月9日-2022年11月22日。
(2)普通招考考生: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3月20日。
(二)报名方式
(1)申请审核制、硕博连读及普通招考考生均需登录 http://yz.chsi.com.cn,选“博士网报”,网报注意事项见附件2。
(2)申请审核制、硕博连读考生网报后,还需填写《四川农业大学硕博连读、申请审核制考生基本情况表》<点击进入>。
(三)报名材料提交
考生完成网上报名后,将所有报考材料整理好,先提交一份电子版,纸质版原件通过寄送或直接交到研究生招生科。
1.电子版材料:考生报名后请于一周内将所有报名材料(该签字和盖章的地方都办理完成的材料)整理扫描为一个PDF文档,通过下方的链接或二维码提交电子版报名材料。
链接:https://f.wps.cn/w/EbzESiXc/
二维码:
2.纸质版材料:完成网上报名的考生,须按时将报名材料(见附件1)寄到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科,请选择顺丰(不要选择顺丰同城)或邮政EMS邮寄(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四川农业大学,邮编611130,联系电话:02886293031)。校内考生可交到成都校区1教315办公室。在规定截止时间前没有收到报名材料的,不能参加初试和复试。
博士报名纸质材料接收截止时间:
(1) 申请审核制、硕博连读:2022年11月25日。
(2) 普通招考考生:2023年3月24日。
普通招考中,报考定向博士研究生的报名材料须经考生所在单位领导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四)缴费
网上报名结束以后,再通知统一缴费。
报名费180元,复试费120元,同等学力考生另需交加试费80元。交费网址:https://op.sicau.edu.cn/,用户名:23+报名号,默认密码:身份证号码后6位。
(五)准考证打印
普通招考考生请于2023年4月14日下午网上打印准考证<点击进入>。申请审核制、硕博连读考生无需打印准考证。
六、初试
1.申请审核制和硕博连读考生免初试;
2.普通招考的考生按公布的2023年招生专业目录考试科目进行笔试,2023年4月15-16日在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进行,具体时间、地点见准考证。
3.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2-3门专业基础课程,加试由各二级招生单位自行组织。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学科 | 加试科目 |
0710生物学 | ④401政治理论 ⑤501生物化学 ⑥601现代遗传学 |
0834风景园林学 | ④401政治理论 ⑤503中外园林史 ⑥606植物生理学 |
0901作物学 | ④401政治理论 ⑤501生物化学 ⑥601现代遗传学 |
0902园艺学 | ④401政治理论 ⑤501生物化学 ⑥601现代遗传学 |
0903农业资源与环境 | ④401政治理论 ⑤504植物营养学 ⑥607土地资源学 |
0904植物保护 | ④401政治理论 ⑤501生物化学 ⑥608现代植物免疫学 |
0907林学 | ④401政治理论 ⑤501生物化学 ⑥609森林土壤 |
0909草学 | ④401政治理论 ⑤501生物化学 ⑥601现代遗传学 |
0905畜牧学 | ④401政治理论 ⑤501生物化学 ⑥605动物育种学 |
090502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 ④401政治理论 ⑤501生物化学 ⑥610现代动物营养学 |
0906兽医学 | ④401政治理论 ⑤501生物化学 ⑥603兽医免疫学 |
0952兽医(专业学位) | ④401政治理论 ⑤501生物化学 ⑥603兽医免疫学 |
1203农林经济管理 | ④401政治理论 ⑤502制度经济学 ⑥604计量经济学(含统计学) |
七、复试
(一)复试时间
1.申请审核制和硕博连读:2022年12月5日-14日,具体复试时间和方式由各二级招生单位确定后通知。
2.普通招考:具体复试时间由二级招生单位确定后通知。
(二)复试资格
1.通过审核的申请审核制和硕博连读考生。二级招生单位对申请人的思想品德、学科专业背景、研究能力以及培养潜力等进行审查、评估和推荐。
2.普通招考考生:初试成绩达到二级招生单位公布的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可进入复试。学校划定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各二级招生单位在此基础上,以不低于招生计划的120%自主确定本单位复试分数线,经学校审批备案后公布。
(三)复试环节
复试由二级招生单位组织,复试组不低于5人,导师应为复试组成员。复试主要考察考生科研能力、科研道德、创新精神、科研潜质和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能力,成绩以百分制计。
(四)加试
同等学力考生还须加试2-3门专业基础课程,每门课程成绩以百分制计,由各二级招生单位自行组织。
八、录取
1.普通招考考生初试成绩仅作为进入复试的基本条件。
2.复试成绩达 60 分及以上为合格。
3.二级招生单位根据考生复试成绩、招生指标,确定拟录取名单,公示并报学校审批。
4.二级招生单位的一级学科内考试科目相同的二级学科间生源可相互调剂,招生单位间不可相互调剂使用指标和生源。
5.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录取:
(1)复试成绩不合格(<60 分)。
(2)加试科目成绩不合格(<60 分)。
(3)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审查不合格。
(4)体检不合格。
(5)弄虚作假,不诚信。
(6)未通过或未完成学历(学籍)审核。
(7)无特殊正当理由拒不服从调剂导师。
(8)其他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6.有下列情况者,学校有权取消录取资格:
(1)录取为非定向的考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将档案转入学校。
(2)有其他不符合录取条件或违反国家相关规定。
7.申请审核制、硕博连读方式录取的博士生数量应不超过当年招生计划的80%,超过80%的须报学校审批。
8.学术学位的申请审核制、硕博连读只招收非定向考生。
9.每年学校招收学术学位定向生不超过10名,每个一级学科不超过1名;凡报考学术学位定向博士研究生的须经学校单独审批通过,方可录取。每位导师在读定向生不超过1名。
九、学费及奖助学金
(一)学费
管理类9000元/年,其他10000元/年。
(二)奖助学金
学生参评奖学金、荣誉称号和申请资助均须满足:(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含公派出国留学或学校批准的国际校际交流学习研究生)。(2)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守法律和校规校纪,未受到违法、违纪、违规处理;道德品质优良,无严重违背学术规范的行为。(3)如期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培养环节和课程学分,且学业成绩优良。(4)未超出基本修业年限,按规定缴纳学费,按时完成学籍注册。
1.国家奖学金:获奖博士生奖励30000元/人,在读期间原则上只获评一次。奖励人数以评奖当年国家下达指标数为准。
2. 学业奖学金:奖励标准为一等 14400 元/年、二等12400 元/年、三等 10400 元/年、四等 4800 元/年。定向生、人事档案未转入学校的、有固定工资收入的不得参评。
3.导师奖(助)学金:每生9600元/年。此外,导师可根据学业表现和科研实绩发放奖金和科研津贴。
4.社会捐资奖学金:由社会各界捐资设立。参评基本条件、奖学金额度及名额以相关培养单位当年评审文件为准。
5.国家助学金:资助全日制学生基本生活费,每生 13000 元/年,按月发放。
6.特别助学金:脱贫不稳定、边缘易致贫、最低生活保障等家庭,特困供养(民政特困救助)、孤儿、烈士子女、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等特殊困难群体,其他原因导致经济特别困难者。每生不超过 5000 元。
7.优秀研究生标兵:硕士博士共10名,奖励20000元/人。
8.优秀研究生标兵提名奖:硕士博士共10名,奖励5000元/人。
9. 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每篇奖励10000元,每年评选不超过上学年学位授予人数的 7%。
十、本章程由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附件1:
报名材料清单
报名相关表册在报名平台下载(yz.chsi.com.cn,博士网报-四川农业大学-附件信息),报名开始后方可下载。
一、学历学位证明
1.《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学位在线验证报告》
均在学信网打印(www.chsi.com.cn,学历(学位)查询-本人查询-在线验证报告)
2.国(境)外学历学位
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二、报名材料清单
所有报名材料经研究生院确认初审后交报考学院审核,学院预录取后将报名材料交研究生院。报名材料务必按以下顺序整理:
1.申请审核制报名材料
(1)四川农业大学博士招生申请审核制申请表;
(2)两份专家推荐书(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专家);
(3)政治审查表;
(4)身份证复印件;
(5)学籍学历材料:
应届生:盖章的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硕士《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本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学士学位认证报告;
往届生:硕士及本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硕士学位认证报告,学士学位认证报告;
(6)英语成绩单或一年以上留学经历证明材料或以第一作者发表全英文期刊的学术论文的杂志封面和正文首页复印件;
(7)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的杂志封面和正文首页复印件;
(8)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体检合格报告。
2.硕博连读报名材料
(1)四川农业大学硕博连读申请表;
(2)两份专家推荐书(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专家);
(3)政治审查表;
(4)身份证、学生证复印件、本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和学士学位认证报告;
(5)盖章的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
(6)英语成绩单或以第一作者发表全英文期刊的学术论文的杂志封面和正文首页复印件;
(7)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的杂志封面和正文首页复印件;
(8)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体检合格报告。
3.普通招考的报名材料
(1)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从网报系统打印并由所在单位签署报考意见并盖章;
(2)两份专家推荐书(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专家);
(3)政治审查表;
(4)身份证复印件;
(5)学籍学历材料:
应届生:盖章的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硕士《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本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和学士学位认证报告;
往届生:硕士及本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硕士学位认证报告,学士学位认证报告;
同等学力:符合报考条件所需证明材料(学士学位认证报告和中级以上职称证明、发表文章、科研项目材料或获奖情况证明等):
(6) 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体检合格报告。
注:普通招考考生有论文等科研成果的,面试时交二级招生单位,请勿随报名材料交研究生院招生科。
附件2:网报填写注意事项
项目 | 普通招考/申请审核制 | 硕博连读 | |
考生类型 | 应届毕业生 | 硕士学位获得者 | 非应届在学硕士生(研二学生)/应届毕业生 |
最后学位 | 硕士 | 硕士 | 学士 |
最后学历 | 硕士研究生 | 硕士研究生 | 大学本科 |
考生来源 | 应届硕士毕业生 | 据实际情况填写 | 在学硕士 |
注册学号 | 必填 | ---- | 必填 |
本科信息 | 必填 | 如实填写 | 必填 |
硕士信息 | 毕业证编号、学位证编号填“无”,其它必填。 | 如实填写 | 毕业证编号和学位证编号不填,其它必填。 |
获得硕士学位方式 | 学历教育 | 学历教育 | 学历教育 |
联系方式:博士招生咨询QQ群:864502685,群里禁言,加群后向群主或管理员在线咨询,或发邮件到sicauyz@qq.com,特别紧急的请直接短信手机号13330600943(仅收发短信)。
各二级招生单位联系 :https://yan.sicau.edu.cn/info/1027/9598.htm
四川农业大学
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23〕2号)和四川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管理办法》(校研发[2022]25号)文件精神,制定本章程。
第一章 招生计划
第一条 在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招生指标的预分配方案,考生届时可查询。
2024年预计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1200名左右,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1100名左右,非全日制专业学位380名左右,招生总计划中包含“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最终计划以教育部下达的为准)。在招生过程中,学校可根据生源、学科特点等因素对招生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第二条 2024年硕士招生学科、考试科目均可在专业目录中查阅。查阅网址:http://yzb.sicau.edu.cn/zyml/zymls.aspx
第二章 报考条件
第三条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报到之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报到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第四条 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三条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
(二)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三条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以报考)。
(三)报名参加公共管理、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三条中第(一)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第五条 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条件
推免生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方可进入复试:
1. 已取得本科就读高校的推荐免试资格。
2. 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社会责任感强,诚实守信,品行优良,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3.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恪守学术道德规范。
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第六条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
(一)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复试前须向招生单位提供《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进行复核。
(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招生计划由学校根据报考情况划定复试分数线和分配招生指标。
第三章 报 名
第七条 报名时间(以研招网公布的时间为准)
推免生:一般在9月25日前完成推荐工作,10月20日前完成接收工作。具体时间以正式通知为准。
全国统考网上报名时间:10月8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
网上预报名时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第八条 报名程序
(一)推荐免试考生
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
(二)全国统一考试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报考点完成网上确认。考生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请各位考生关注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 机构、招生单位和报考点发布的公告。
1. 网上报名
(1)报名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请注意查看报名公告。
(2)考点选择:网上报名时,考生根据自身情况,按照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 机构的规定选择报考点,并按照考点公告要求完成报名。
(3)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 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4)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5)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6)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7)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8)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9)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通过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 机构、报考点、招生单位官方网站等方式,主动了解网上确认、考试安排及注意事项等,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10)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2. 网上确认
一般在11月上旬,详见各省、各考点和招生单位的通知公告。
(1)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有关补充材料。
(2)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3)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考生上传本人图像时请务必按证件照的要求提交照片,不化妆,不佩戴眼镜,不美瞳,不对照片进行技术处理,不翻拍。避免因人像验证不通过影响正常的考试、入学、毕业等必要环节。
第九条 报名材料提交
请以下几种情况的考生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所有的材料请扫描为清晰的图片(收到后需要打印),通过扫二维码或点击链接(https://f.wps.cn/g/zbC3ki7V/)提交,网上提交后如果需要修改的,可删除原提交的材料后重新上传。请各位考生仔细阅读材料提交说明,务必按要求,准时提交相关材料,并保证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如届时未收到材料、发现有材料造假或提供虚假信息等引起的一切责任及后果由考生自己承担。
(一) 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
1.身份证扫描件;
2.专科学历或本科结业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二)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的考生:
1.身份证扫描件;
2.《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在校生提供《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3.《入伍批准书》扫描件,注意不是入伍通知书;
4.《退出现役证》扫描件。
(三)在入学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本科生:
这里是指截止报名时还没有取得本科毕业证,但预计在研究生入学前可以取得本科毕业证的自考本科生。
1.身份证扫描件;
2.自考准考证;
3.注册地自考办打印加盖公章的考生考籍表;
4.专科学历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四)国(境)外学历学位考生:
1.身份证扫描件;
2.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五)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
学历(学籍)校验没有通过的原因,常见的有:毕业时间不正确;毕业学校名称不正确;毕业证书号录入错误等,请各位考生在网报时,务必将自己填写的学历(学籍)信息与学信网上的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如果各项信息都正确,校验仍然未能通过,请根据自身情况提交以下材料:
1.身份证扫描件;
2.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在校生提供《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往届生提供《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出具的学历(学籍)认证报告。
如果学历(学籍)校验不通过是因为变更姓名或身份证号码导致的,还需要将本人信息变更的证明(记载曾用名和现用名的户口簿或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材料一并扫描。
注意提交的《学历电子注册备案表》和《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务必在有效期内。
第十条 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
第四章 初 试
第十一条 初试由全国统一组织,初试时间为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推荐免试生不参加初试。
第五章 复 试
第十二条 复试采取差额形式,招生单位自主确定复试差额比例并提前公布,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合格生源比例不足的,按实际合格生源数组织复试。
第十三条 复试资格
1. 初试成绩达到学校公布的复试分数线的考生。
2. 符合我校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生条件的推荐免试生。
3. 对报考期间学历(学籍)信息核验有问题的,复试报到前务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未完成的考生,学校有权取消其复试资格。
第十四条 复试时间
全国统考生一般在2024年的3-4月份进行,推免生一般在2023年的9-10月进行,具体以正式通知为准。
第十五条 复试内容
1.复试
分为专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考评两个环节,二级招生单位相同学科、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的复试难度和成绩评定标准应统一。二级招生单位认为有必要时,可对考生再次复试。
(1)专业水平测试。总成绩 100 分,组织形式应为笔试,有条件的二级招生单位可单独组织实验(实践)技能考核。
(2)综合素质考评。总成绩 100 分,组织形式为面试。二级招生单位在面试前应依据课程成绩单、学术活动情况等综合评价考生本科学习期间的一贯学习表现和学术业绩,评价意见供综合素质考评小组参考。考评小组应不少于 5 人,导师应为小组成员,主要考察考生学科基础、科研潜力、创新精神、科研道德、心理素质和英语听力及口语等综合素质。
2. 加试
同等学力考生(不含报考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考生)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考试时间每科2小时,每科成绩满分为100分。试题的命制与考务工作由招生学院或研究所负责。加试成绩可不计入复试成绩,但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会计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二级招生单位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第十六条 复试成绩为复试各环节成绩的加权和,按100分计,各环节成绩权重由二级招生单位自主确定,并在复试方案中公布。
第十七条 考生总成绩
1.统考生的总成绩为折合百分制初试与复试成绩的加权总和,折合百分制初试成绩权重不低于 50%。
2.推荐免试生的总成绩为复试成绩。
第十八条 复试(调剂)等具体事宜详见当年发布的复试录取办法。
第六章 体 检
第十九条 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号)、四川省招考委、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川招考委〔2010〕9号)和《残疾人教育条例》的精神,结合招生专业实际情况到医院进行体检,具体安排见复试之前学校发布的复试工作安排。
第七章 录 取
第二十条 复试成绩60分及以上者为有效备录人选。
第二十一条 遵循“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原则,分学科、专业类别(领域),按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考生总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第二十二条 凡按规定可接收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的学科、专业类别(领域)均可接收推免生,但不得只接收推免生。
第二十三条 推免生完成当年录取手续后,经本人申请可按本硕博贯通式培养。在协调安排好本科阶段最后学年相关事项的前提下,可申请提前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特别优秀的可申请录取为直博生,并与导师协商培养条件。
第二十四条 二级招生单位有权在导师间调剂拟录取人员。
第二十五条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录取:
1.复试成绩不合格者(复试成绩<60)。
2.同等学力加试成绩不合格者(加试成绩<60)。
3.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
4.体检不合格者。
5.弄虚作假,失信者。
6.无特殊正当理由拒不服从调剂导师者。
7.未通过或未完成学历(学籍)审核者。
8.其他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者。
第八章 学制和修业年限
第二十七条 硕士研究生学制(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
第二十八条 取得硕士研究生学籍满2年,达到毕业条件者,可申请提前毕业。
第二十九条 硕士研究生修业年限为2-4年。(这里的2年是指满足第二十八条的情况下,修业年限就是2年)
第九章 学费及奖助学金
第三十条 学费和住宿费
1.研究生学费
招生学科 | 学费标准 (元/生·年) |
经济学(招生学科代码前2位为02) | 7200 |
法学(招生学科代码前2位为03) | 7200 |
管理学(招生学科代码前2位为12) | 7200 |
金融(招生学科代码前4位为0251) | 21000 |
法律(招生学科代码前4位为0351) | 15000 |
体育(招生学科代码前4位0452) | 9000 |
翻译(招生学科代码前4位为0551) | 15000 |
电子信息(招生学科代码前4位为0854) | 15000 |
资源与环境(招生学科代码前4位0857) | 15000 |
土木水利(招生学科代码前4位0859) | 15000 |
生物与医药(招生学科代码前4位0860) | 15000 |
风景园林(招生学科代码前4位0862) | 15000 |
农艺与种业(招生学科代码095131) | 15000 |
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招生学科代码095132) | 15000 |
畜牧(招生学科代码095133) | 15000 |
渔业发展(招生学科代码095134) | 15000 |
食品加工与安全(招生学科代码095135) | 15000 |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招生学科代码095136) | 15000 |
农业管理(招生学科代码095137) | 15000 |
农村发展(招生学科代码095138) | 15000 |
兽医(招生学科代码前4位0952) | 15000 |
林业(招生学科代码前4位0954) | 15000 |
公共管理(招生学科代码前4位1252) | 23000 |
会计(招生学科代码前4位为1253) | 30000 |
旅游管理(招生学科代码前4位1254) | 19000 |
设计(招生学科代码前4位1357) | 20000 |
其余招生学科 | 8000 |
注:1.从2024级起延期毕业研究生超学制阶段按上述标准继续缴纳学费。 2.相同学科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费标准一致。 |
2.住宿费:1000-1200元/床·年。(以实际入住寝室为准)
第三十一条 奖助学金
(一)学生参评奖学金、荣誉称号和申请资助均须满足: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含公派出国留学或学校批准的国际校际交流学习研究生);
2.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守法律和校规校纪,未受到违法、违纪、违规处理;道德品质优良,无严重违背学术规范的行为;
3.如期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培养环节和课程学分,且学业成绩优良。
4.未超出基本修业年限,按规定缴纳学费,按时完成学籍注册。
(二)主要奖助学金
1.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元/年·人)
层次 | 奖助等次 | 占研究生比例(%) | 学业奖学金 |
硕士研究生 | 一等 | 8 | 10000 |
二等 | 12 | 8000 | |
三等 | 20 | 6000 | |
四等 | 60 | 2400 |
2.国家奖学金:硕士生20000元/人,获奖人数为国家当年下达的指标数。
3.国家助学金:资助全日制学生基本生活费,每生6000元/年,按月发放。
4.导师奖(助)学金:每生3600元/年,导师可根据学业表现和科研实绩,发放奖金和科研津贴。
5.推免生奖学金:推免生提前进入硕士学习阶段,未取得学籍前免缴学费,发放四等学业奖学金 2400 元/年以及不低于 3600 元/年的导师奖(助)学金。
6.优秀研究生标兵:硕士博士共10名,奖励20000元/人。
7.优秀研究生标兵提名奖:硕士博士共10名,奖励5000元/人。
8.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000元/篇·人,人数不超过上学年学位授予人数的2%。
9.研究生特别助学金:3000元/人·年,每年资助不超过100名。
10.其他:社会捐资设立的奖助学金。
第十章 关于学习方式和录取类别的说明
第三十二条 学习方式
硕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实行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毕业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第三十三条 录取类别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和非定向两种类型
录取为定向的硕士研究生:在录取时须提交定向协议(定向协议由考生与用人单位之间自行协商签订,内容和格式我校不作统一要求,也可参考使用学校模版)。定向研究生在新生入学时不转人事档案和党团关系,学校不提供住宿,毕业时按定向合同就业。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录取为非定向的硕士研究生:新生入学时应提交人事档案,转接党团关系,毕业时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新生入学报到时若不提交人事档案,则视为定向研究生,即有就业单位,有固定收入者。
第三十四条 非全日制仅招收在职定向研究生。
第十一章 加分和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第三十五条 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退役大学生士兵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报考(含调剂)“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考生,可申请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并在国家规定的全国统考报名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报名。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加分条件的考生按最高项加分。
符合规定申请享受初试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进行审核。未按规定申报的,不享受相应加分政策。
第三十六条 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定向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如有变化,以教育部公布的为准。)
符合规定条件并申请享受照顾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并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及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报考点对相关考生资格进行初审,招生单位在复试(含调剂)前进行复审。 未按规定申报的,不享受相应照顾政策。
第十二章 联系方式及其他
第三十七条 联系方式
招生咨询渠道及各二级招生单位联系方式汇总链接:
https://yan.sicau.edu.cn/info/1027/9598.htm
硕士招生咨询(加群后向群主或管理员在线咨询):
QQ群1:1021103073,群2:856067136,群3:924612336,
群4:883517792,群5:883492935,群6:820188575
博士招生咨询: QQ群1:864502685,群2:883527908
邮箱:sicauyz@qq.com 短信接收号:13330600943
微信公众号:sicauyanzhao
通讯地址:
雅安校区: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 邮编:625014
成都校区: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邮编:611130
都江堰校区:成都市都江堰市建设路288号 邮编:611830
学校网址:http://www.sicau.edu.cn
研究生院网址:http://yan.sicau.edu.cn
第三十八条 本章程与上级文件不符的,以上级文件为准;若国家出台研究生招生管理的新政策,学校有权对上述规定做出调整。
第三十九条 本章程由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11月27日上午,雅安市·川农大市校合作座谈会在逸夫楼第二会议室召开。双方围绕全面深化市校合作,实现校地融合发展,打造新时代市校合作标杆进行交流研讨。
雅安市委书记夏凤俭希望双方在前期良好的合作基础上,共同扛牢新时代的新使命,进一步推动机制落地、举措落实,切实以县域为重点,强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确保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在雅安见行见效。市校合作要取得良性新发展,就要瞄准重点领域,在创新平台打造和应用场景建设上下功夫,力争联合创建一批更高质量更高能级的创新平台,畅通川农大科技成果率先在雅安转化推广的渠道;在农业学科群和优势产业群建设上下功夫,以双方关联度高、互补性强、空间潜力大的重点领域为牵引,实现一流学科、特色产业协同发展;在育人高地和聚才高地建设上下功夫,围绕双方人才“引育用留”加强合作互补;在共建和共赢的合作机制建设上下功夫,不断完善日常沟通、要素保障、成果共享等长效机制,助力双方携手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校党委书记庄天慧回顾了双方已开展的众多有深度有特色的合作成效,指出雅安与川农早已是共生共兴共荣的发展共同体。围绕新时代市校合作纵深发展,她希望双方能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为共同契机,进一步拓宽合作空间、深化合作层次,紧扣雅安城乡融合改革试点、川藏农业科技创新等战略需求,梳理学校相应的科技、教学、人才资源,增强供需对接的精度;紧扣国家级、省级重要平台和重要项目的联合创建联合申报等重点工作,持续汇聚合力,打造标志性成果,提升品牌培育的亮度;紧扣合作模式创新发展,在坚持“雅安模式”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探索实践更多元更丰富的校地合作新模式,延展合作机制的广度,以市校合作新成绩,携手写好城乡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
雅安市市长彭映梅表示,双方有着深厚的情感纽带、坚实的合作基础、共同的发展愿景。希望双方能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加大合作力度,在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建设、中高山区农机的开发与应用等重点领域取得更加丰硕的合作成果。
校长吴德表示,川农大坚持“社会服务是荣校之策”的办学理念,助力雅安社会经济发展是学校的应尽之义。面对新征程新挑战,衷心期盼双方能够在生态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领域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打造新时代市校合作的新典范。
雅安市委副书记刘吉祥,我校副校长刘登才分别代表双方,就市校合作开展情况作简要介绍。近年来,双方围绕签订的“1+11”战略合作协议,全领域多维度开展深度合作,联合培育优秀人才、联合搭建平台载体、联合推动成果转化、持续优化保障服务,创模式、优机制、建基地、立项目,有效提升了市校合作的活力、效力与动力。
双方与会人员还就市校合作的具体措施、实施路径等进行了交流讨论。
雅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聂颖,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秘书长李志强,市政府副市长郑胡勇,市政府秘书长刘剑飞,我校党委副书记张强,副校长丁林、王际睿,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高雪松,市校双方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等40余人参与座谈。
会前,与会人员参观了校史展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