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源起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建制东迁无锡独立建校,成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62年无锡纺织工学院并入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照《江南大学章程》,开展自主办学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学校以“笃学尚行,止于至善”为校训,以“彰显轻工特色,服务国计民生;创新培养模式,造就行业中坚”为办学理念,以建设“世界知名、中国一流、江南风格的研究型大学”为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已逐步建成一所规模结构合理、学科协调发展、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显著、社会美誉度高,国内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坚持“扬长补短”的学科建设理念,建立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设有18个学院(部),包括:食品学院,生物工程学院,设计学院,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君远学院,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无锡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院),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商学院,理学院,人文学院(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和体育部。涵盖理、工、医、文、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交叉等学科门类10个。建有博士后流动站7个,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软件工程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生物与医药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建有设计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4个,教育学、数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7个。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3410人,其中专任教师2220人(含研究生导师1636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人员比例71.9%,博士学位人员比例72.8%,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研修经历人员比例46.9%。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国家级引进人才”入选者22人、“教育部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28人,“国家特殊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与“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部省级创新团队54个。
有18个学院
本科生21260人
博硕士13330人
留学生308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2006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5年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现有在校本科生21260人、博硕士研究生13330人、留学生308人。2023年,学校在55个本科专业招生。拥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0个,教育部“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3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含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5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含精品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3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3部,全国教材先进个人1名,国家级精品/规划教材60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9项,其中一等奖2项。学校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成立至善学院。17个本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临床医学、师范类专业认证,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亚洲率先通过美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IFT)国际认证。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完善学生指导和服务体系,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位列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获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健康食品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获批三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获评2018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完善“奖、贷、助、补、免、勤”帮扶机制,并探索基于人才培养的资助育人新模式。学校是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单位、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单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学校注重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教学改革,激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2018年以来,累计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5金7银10铜,“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3金1银5铜,“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3铜,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5金2银。学校涌现出一批江苏省最美大学生以及入围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的90后创业典型等。
学校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232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签订合作交流协议,建有国际联合实验室36个,28.6%的学生拥有海外交流、交换经历。学校入选教育部教育融媒体试点单位,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校史馆、设计馆、民间服饰传习馆、美术馆暨钱绍武艺术馆、酒科技馆、人体科学馆、食品学科史馆等文化展馆首批入选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实施“艺术课堂”大学生文化素质拓展项目、“书香校园·人文江南”阅读计划,举办“江南之春”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创新江南”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意创业文化节等特色文化活动;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艺术作品舞蹈《羌山红》获文化部“文华奖”。学校高度重视体育的育人功能,建有女足和乒乓球两支高水平运动队。
学校坚持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己任,积极参与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建有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粮食发酵与食品生物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功能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8个,针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部省级平台61个;建有创新引智平台6个。“十三五”以来承担国家级项目1357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36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强度项目45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6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5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5项。获中国专利奖金奖2项、银奖4项、优秀奖13项;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官方公布的2022年国际专利排名中,我校位居全球教育机构第14位,全国高校第4位;获批首批30所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和首批20所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单位。学校发起并成立了“一带一路”高校食品教育科技联盟;现与全国50多个城市及中粮集团、光明乳业等多家知名企业开展全面合作;建有江南大学宿迁产业技术研究院、江南大学(扬州)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等11个;江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连续两次获评“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5A”等级。
学校坚持师生为重、服务为先,倾力打造曲水流觞的现代化生态校园,为学生提供设施先进、功能齐全、优质舒适的成长环境。学校现启用蠡湖校区、东氿校区,总占地面积3786亩,总建筑面积119.87万平方米。建有体育场、体育馆、文浩科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等文体场馆和19个学生公寓园区。学校获教育部校园规划一等奖,被评为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成功入选全国首批88个节水型高校典型案例,获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首批“江苏省绿色学校”称号等。
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影响不断提升。在教育部组织的最新一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在2022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学校15个学科入选,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连续四年蝉联世界第一;在全球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上,学校农业科学、工程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环境与生态学、微生物学10 个学科进入全球前 1%,其中农业科学跻身前0.12‰;学校位居ESI综合排行中国大陆第56名;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编制的《2023中国大学评价》中,位居全国第49名。学校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
“江南开学府,万顷湖波扬;屏障九龙好,山高水又长。”未来的办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秉承“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服务兴校、机制活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方略,努力推进“世界知名、中国一流、江南风格的研究型大学”建设,为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023年10月)
江南大学党委书记
校长
江南大学源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2年由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私立江南大学的有关系科组建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1958年该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62年无锡纺织工学院并入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
学校以“笃学尚行,止于至善”为校训,以“彰显轻工特色,服务国计民生;创新培养模式,造就行业中坚”为办学理念,以“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为战略目标,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
第一条 | 为保障和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 学校名称为江南大学;英文校名为 JIANGNAN UNIVERSITY;学校官方网址为www.jiangnan.edu.cn。
第三条 | 学校法定注册地址为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第四条 | 学校为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享有和履行相应权利义务,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校长为学校的法定代表人。
第五条 | 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江南大学委员会(以下简称“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第六条 | 学校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行政、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坚持依法治校,坚持以师生为本,尊重学术自由,实行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制度,依法接受监督。
第七条 |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为基本职能。学校开展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适当开展各种层次的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和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教育。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447人,其中专任教师2107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人员比例72.7%,博士学位人员比例72.1%,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研修经历人员比例46.7%。
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引进人才”入选者21人、“教育部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23人,“国家特殊人才支持计划”3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与“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9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部省级创新团队51个。(2023年2月)
江南大学与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啤酒”)在无锡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开启校企合作新篇章。业内认为,这一强强联合标志着双方在教育科研和产业创新领域将进入新的合作里程碑,同时也预示着双方将共同推动中国酒业高质量发展。
校企携手开启合作新篇章
江南大学是在国内轻工行业中享有盛誉的学府,尤其是食品科学与工程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龙头学科地位。学校设有多个国家工程实验室,汇集行业学科带头人,成果丰硕。
江南大学党委书记吴正国在签约现场表示,江南大学在最新的ESI全球影响评价排行榜中取得了世界第二的成绩,其中农业科学、化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等10个学科更是跻身全球前1%。表明江南大学在教育科研领域的卓越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华润啤酒作为华润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专注酒类业务的开拓和发展。经过多年努力,华润啤酒的啤酒业务已连续17年全国销量第一,成为中国最具价值的啤酒品牌。近年来,华润啤酒还从单一的啤酒业务向啤白双赋能战略转型,成功进军白酒市场并取得了显著进展。
记者了解到,此次合作并非双方的首次合作。
“过去,华润啤酒与江南大学在啤酒业务方面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尤其是近两年,随着华润啤酒进军白酒市场,双方的合作更加紧密。”华润啤酒董事会主席侯孝海在签约现场表示,江南大学白酒领域的权威专家队伍为华润系金种子、景芝、金沙等白酒品牌提供了多项技术支持,三家白酒整体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虽然通过不断努力已取得初步进展和规模,但从啤酒到白酒的跨界战略实施并不容易。“虽然都是酒,但啤酒和白酒之间仍存在显著差异。”侯孝海坦言,新的战略布局为华润啤酒未来发展建立了新的引擎和动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个挑战中,华润啤酒对技术和产品创新的渴望,对研发以及以科技推动酒业品质提升和高质量发展的愿望和需求仍然迫切。
“在这样的背景下,双方此次合作具有里程碑意义。”侯孝海表示,希望能打造产学研一体化体系,共同推动酒业高质量发展。
吴正国表示,双方合作将围绕行业发展趋势和重大的关键科学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发挥各自优势,加强资源整合,共建微生物发酵领域校企合作平台,共同推进啤酒和白酒技术创新,培养行业高水平人才队伍,为中国酒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双方将在多个领域深入合作
此次校企联合将重点解决哪些问题?又将为行业发展带来哪些突破?
“华润啤酒与江南大学的战略合作是中国酒业发展到现阶段必须要走的一条路。”江南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徐岩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啤酒和白酒两个酒种放在一起研究,能更好提升酒业的发展质量,这对于中国酒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徐岩看来,啤酒和白酒在发展路径和背景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将这两个在全球都有影响力的酒品类融合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是华润啤酒具有长远眼光的决策。徐岩表示,这种融合后续潜力将会非常大,例如可以借鉴啤酒的经验来解决白酒的年轻化和国际化问题,同时还可以围绕一些共性、关键问题进行联合攻关。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吴群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酿酒产业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原料、工艺和生态等,双方今后的合作不是点对点、局部的合作,而是对整个白酒产业如何更好创新进行深入挖掘,从而推动我国酿酒技术的全面发展和国际化进程。
对此徐岩也指出,中国酒业在全球范围内是制造大国和消费大国,但要成为酒业强国还需要更多努力。华润啤酒与江南大学的强强联合,可以在教学、人才和行业发展等方面深入合作,推动我国向酿造强国迈进。
对于具体合作领域,华润啤酒技术研究院院长钟俊辉介绍,下一步双方将在包括数字化、大数据、产品开发、智能制造、安全环保以及酿造技术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入合作。
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从技术层面进行合作,通过技术交流推动产业转化;二是以创新推动白酒产业的发展和研究,同时建立规范化行业标准;三是平台课题申报合作,希望高校和企业共同申报课题,进行产学研深度合作;四是进行人才培养,联合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等。
为确保战略合作能够取得实效,双方还将建立相关机制。每年年终将对年度合作情况进行梳理,查找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存在的问题,以确保合作能够更好地落地实施。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https://www.cet.com.cn/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