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网址:http://zs.ccnu.edu.cn/http://www.ccnu.edu.cn
官方电话:027-67863374,027-67862239,027-67863404
电子邮箱:zb@mail.ccnu.edu.cn
华中师范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占地面积160余万平方米,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1951年中原大学教育学院与华中大学合并组建成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中华大学等并入后,改名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中原大学创始人之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1993年江泽民同志为学校九十周年校庆题词:“发展师范教育事业,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学校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汲取了外来文化的养分,更弘扬了革命文化的传统,形成了“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校训和“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大学精神,为国家培养了60多万优秀人才。
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完备。下设28个教学科研单位,有81个本科专业;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有普通本科生18700余人,硕士研究生12000余人,博士研究生2800余人,另有国际学生700余人。
学校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500余人,专任教师20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300余人,博士生导师600余人;有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90余人次。
学校学科建设成效显著。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含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5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现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其它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等75个。
悠悠岁月,赫赫史册。华中师范大学已经走过了110多年的历史,抚今思昔,追根溯源,奋进在新时期的前沿,华中师范大学倍加珍视自己的历史传承。
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重点综合性高等学府。追溯其根由,她以1871年的文华书院为源头,以1903年文华书院所设立的大学部为起点,以1924年在文华大学基础上建立的华中大学为主体,以华中大学、中华大学、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等多元结合为前身。1951年中原大学教育学院与华中大学合并组建成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中华大学、湖北教育学院等并入后,学校改名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中原大学创始人之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
在整整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在时代的风雨中兼程,在历史的嬗变中新生,在建国后的曲折中前进,在新时期的改革中发展,而今又在实现新世纪转型中的跨越。华中师范大学的历史和辉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曲折而辉煌的发展历程。(2017年6月19日更新)
序 言
华中师范大学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
学校以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为办学目标,以“以生为本、以师为先”为办学理念,以“一流的文科、高水平的理科、有特色的工科”为学科发展战略,以“忠诚博雅、朴实刚毅”为大学精神,着力培养引领教育发展的未来教育家以及推动国家、民族与社会发展进步的领导者和精英人才。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规范办学行为,保障师生合法权益,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等法律和规章,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名称为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简称为“华中师大”,英文译名为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英文名称缩写为CCNU),法定住所地为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学校为非营利性教育事业单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出资举办,主管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学校的设立、分立、合并以及终止,需经教育部审批。
第三条 学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享有办学自主权。
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
第四条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基本职能,实施高等教育,不断拓展继续教育,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学校的高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教育形式。其中全日制学历教育是学校的主要教育形式。学历教育以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为主。
学校根据实际需要依照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确定和调整教育修业年限。
第五条 学校根据国家需要和办学实际,依法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保持适度的办学规模。
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
第六条 学校依法颁发学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学校执行国家学位制度,依法授予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
学校可以依法向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士授予名誉博士学位或其他荣誉称号。
第七条 学校的校训为“求实创新、立德树人”。
第八条 学校建设“博学、博雅、博爱”的校园文化,积极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第九条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
学校徽志为圆形,由“华大”基本形和学校中英文名称组成。
学校徽章为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第十条 学校校旗旗面为红色,校名位于旗面中间位置。
第十一条 学校校歌为《华中师范大学校歌》,定稿于2013年6月。
第十二条 学校校庆日为每年10月2日。
华中师范大学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同年11月20日,邓小平同志应邀为我校题写“华中师范大学”校名。
华中师范大学校徽十分简洁,以青绿为底色,暗喻青绿色的美丽校园。外层同心圆包裹着邓小平同志为学校题写的校名和学校的英文全称“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内层实心圆形反衬的白色篆书“华大”二字,既是学校简称,又暗含学校前身之一的“华中大学”之名。校徽中“华”字似学校建筑,“大”字既像单人独立、又如莘莘学子背靠建筑稍作休憩。整体风格明快活泼,隐有生机。
《华中师范大学章程》第一章第十二条规定学校校庆日为每年10月2日。2013年10月2日,学校举办110周年校庆庆典。
从1903年开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出发,华中师范大学迄今已走过120年的办学之路。百廿征程,学校传承、赓续优秀文化传统,吸收、借鉴外来先进文化,弘扬、发展红色革命基因,弦歌不辍,多元融合,根植了深厚的人文底蕴。
在建设“教师教育领先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中,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积极推进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等人文社科开展一流学科建设,充分发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省部级各类人文社科基地平台的人才聚合作用,始终立足中国实际,面向中国问题,在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中积极发出华师声音,不断书写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华师答卷。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聚焦时代发展需要,面向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高校咨政服务能力提升的使命任务,着力推进科研、平台、队伍一体化育人体系建设,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社科处网站:http://skc.ccnu.edu.cn/index.htm
咨询电话:027-67865210
华中师范大学立足教师教育特色,推进“高水平理科,有特色的工科”建设。学校现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重点研究基地24个。学校科技工作坚持“四个面向”,开展有组织科研,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有力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
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助力战略科技力量稳步发展。学校依托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高能核物理、光化学、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领域,力争为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提供基础性原创性理论成果:“基于硅像素的内径迹探测器合作研制”项目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专项;成功入选国家科技前沿重大项目“中国脑计划”,成为“中国学龄儿童脑智发育队列研究”中部地区唯一站点单位,承接国家重大项目的能力不断提升。近五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600余项,科研经费逾12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率高出全国平均十余个百分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6项。
特色应用研究优势突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学校聚焦教育现代化使命任务,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教育”的优势,积极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整合,深入推进教育大数据应用集成研究,广泛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打造“人工智能+教育”产学研用体系。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学校着力发展新的光化学方法和光催化技术,与地方共建光化学研究与产业化平台,促进化工、冶金、食品、医药、环保等行业的技术转型与升级;持续加大生态环保、农药化学、新材料等领域的科研投入,创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农药新品种,助力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征程上,学校将进一步凝练科研发展方向,以需求为牵引,以任务为驱动,搭建大平台,凝聚大团队,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谱写我校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科技处网站:http://kjc.ccnu.edu.cn/
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入口:http://srms.ccnu.edu.cn/irisweb/main
咨询电话:027-67868067
华中师范大学积极探索教师培训新理念、新模式,充分发挥学校高水平教师教育学科和师资优势,整合各类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网络研修和返岗指导等方式,为教师职后成长助力。
1982年,教育部中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成立,隶属于教育部,挂靠在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学校开始承接来自全国的各类教育培训,包括幼师培训、中小学教师培训、高校教师培训。2012年,学校分别获得“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项目机构资质,成为同时具有承担“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项目资质的高校。2018年,学校入选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培训平台单位(全国仅7家),并入选教育部2018年全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班培养基地。截至目前,学校先后承办了包括教育部示范项目,湖北省、河南省、河北省、云南省、贵州省、湖南省、山西省、安徽省、四川省、福建省、重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等省市的“国培计划”及区县市的各类培训项目千余项,培训学员60余万人。
教育创新,服务社会,进入新时代,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学校“十四五”规划、“双一流”建设目标,不断深化非学历教育领域的改革创新,助力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彰显师范大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国内合作与培训管理处网站:http://hzc.ccnu.edu.cn
咨询电话:027-67861833
华中师范大学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重大需求为导向,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充分发挥政治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学科优势,聚焦农村问题研究、城市与基层治理、国别与区域问题研究、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治理、基础教育创新发展、区域历史与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乡村振兴问题研究、语言教育与国际推广、体育产业与体育文化、创意设计与产业发展等重点研究领域,与校内外单位开展紧密合作,通过咨政报告、科研项目、理论宣讲等多种形式,积极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社会服务。
学校还通过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转化融通发展,形成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产学研紧密合作,在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技术、教育心理、教育管理,公共管理、社会治理、应急管理,知识管理,抗菌剂、除草剂等绿色农药创制,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保、土地整治、环境评测,人工智能、大数据、自动控制、信息管理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精密量子测量、硅像素探测芯片等领域提供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等相关科技服务,相应的科技成果可通过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网站:http://skc.ccnu.edu.cn/
科技服务网站:http://kjc.ccnu.edu.cn/jszy1/jszyzx.htm
技术转移中心联系电话:027-67868068
华中师范大学积极对接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国家战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涵盖师资培训、党政干部培训、党员培训、行业培训等类别的非学历教育体系。其中,党政干部培训和党员培训是学校非学历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中师范大学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学校的前身——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于1949年创建的中原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先后以“工农干部速成班”“党政干部中文专修科”等方式培训了大批党政干部,20世纪70年代,开始面向湖北省中学教师举办短期师资培训。1982年,湖北省委组织部和教育部人事司分别在我校成立了“湖北省党政干部华中师范大学培训部”和“教育部中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主要针对中南6省(区)高校中层干部、后备干部、湖北省党政机关县处级领导干部及地市县教育管理干部开展培训。2018年,中组部授牌我校作为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重点对各领域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员,尤其是对高校及中小学教师党支部书记和党员、机关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
国内合作与培训管理处网站:http://hzc.ccnu.edu.cn
咨询电话:027-67861833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设在本科生院,在学校本科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学校本科生招生相关工作。
招生规模。2022年学校有75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招生计划4850人(其中,公费师范生1600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以下简称“优师计划”150人)。另外,每年招收少数民族预科学生110人左右,招收港澳台学生130人左右。
招生类型。学校主要本科招生类型有:普通高考生(含艺术和体育类考生)、保送生(外语类保送生,优秀运动员保送生)、高水平运动队、运动训练、国家专项、高校专项、“优师计划”、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少数民族预科生、内地西藏班和内地新疆班等。
招生政策。招生专业性质有公费师范、非公费师范和非师范,考生可根据个人发展规划及兴趣所长选择报考专业;实施本科大类招生,进行大类分流培养,完成打通培养教学阶段后进行专业分流;本科生可在大一或大二的第一学期申请转专业,具体以学校当年转专业政策为准。学校致力于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有:“化学英才直博班”,实行本硕博一贯制培养;物理学(基地班,拔尖计划2.0)、历史学(基地班)、历史学(开沅班,拔尖计划2.0)、汉语言文学(基地班,拔尖计划2.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地班)5个基地班,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数学-经济学交叉班、化学-生物学交叉班、法学-经济学交叉班3个交叉班,旨在培养创新性、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招生咨询。考生和家长可以登录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网或关注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办)查询相关招生信息,通过本科招生网或微信公众号的“招生计划”“历年分数”入口查询招生计划及近几年录取分数、位次值、选考科目要求等信息。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网:http://zs.ccnu.edu.cn/
咨询电话:027—67863374;67862239;67863404
华中师范大学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首批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78年开始招收首批研究生。目前,学校研究生招生专业包含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涵盖了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
学校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600余人,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包括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港澳台研究生以及公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等类型,包含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两种学习方式。学校还承担了“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研究生计划”及“退役大学生士兵”等专项计划招生任务,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学校坚决贯彻落实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要求,不断深化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改革。完善资源配置,对标“双一流”建设,通过模型测算和动态管理,力争以招生工作支持一流学科、急需学科发展。优化选拔方式,设立“普通招考”“硕博连读” “直接攻博”“申请—考核”“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等多种招生考试方式,通过多样化、特色化的选拔方式,实现精准选才。提升生源质量,推进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和招生宣传工作,稳步提升我校研究生生源质量。提高服务水平,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研究生招生的相关政策规定,通过规范的管理、完善的制度,保障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研究生院网站:http://gs.ccnu.edu.cn/
咨询电话:027-67861488;67867707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一把手工程”,担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肩负就业育人价值引领,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稳就业”“保就业”重大决策部署。
近年来,学校就业工作坚守“一个理念”(即“需求为纲、发展是本、服务至上”),聚焦“两个目标”(即“学生素质能力发展”和“学生毕业去向落实”),打造“三个体系”(即“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就业能力训练1314活动体系”和“就业精准帮扶体系”),用好“四个平台”(即华中师范大学就业信息网、“华大就业汇”微信公众号、“华大就业帮”智慧就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湖北省91系统和国家24365就业服务平台),取得显著成效,曾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相关工作曾在央视、教育部官网等权威媒体平台报道。
我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扎根教育,家国情怀。毕业生总规模9000人左右,就业以教育系统和企事业单位为主,每年有超过50%的毕业生选择到教育系统就业,有近40%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国深造,其中95%以上升学到重点名校和科研院所,有近30%的毕业生被党政机关、企业和其它事业单位录用。二是立足中部,辐射东南。毕业生就业地域中,中部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流向比例大。协议就业的毕业生,约50%左右在中西部地区工作,35%左右流向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学子留汉工程”持续发力、效果明显,留汉毕业生人数超过三分之一。三是典型频出,社会赞誉。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多个行业涌现先进典型,广大毕业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肯定和青睐。第三方开展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反馈显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校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工作踏实勤奋、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突出、适应性强”。
党委学生工作部就业处:http://zjc.ccnu.edu.cn/
华中师范大学就业信息网:https://ccnu.91wllm.com/
华中师范大学智慧就业平台:https://jiuye.ccnu.edu.cn/
1.机场大巴(到达桂子山校区)
乘坐机场巴士至武昌傅家坡长途汽车站,转715路、804路、596路、538路、728路、703路在珞喻路(地铁)广埠屯(站)下车,可至学校北大门。
2.地铁:轨道交通2号线(到达桂子山校区)
乘坐轨道交通2号线在广埠屯站下车,A出口可至学校北大门。
1.公交车
(1)518路/538路公交车(到达桂子山校区)
在武昌火车站综合体站上车乘坐公交,途经7站,在珞喻路广埠屯下车,步行数百米即可到达学校桂子山校区北门。
(2)BRT1(到达南湖校区)
在武昌火车站东广场站乘坐BRT1,途经6站,在雄楚大道BRT元宝山站下车,可以直接到达学校南湖校区。此条线路是到达武昌火车站到学校南湖校区最快的线路。
(3)556路公交(到达南湖校区)
在中山路武昌火车站乘坐556路公交,途经7站,在雄楚大道BRT元宝山站下车,可直接到达学校南湖校区。
2.地铁:轨道交通4号线→轨道交通2号线(到达桂子山校区)
在武昌火车站乘坐轨道交通4号线(武汉火车站方向),途经2站在中南路站下车,然后换乘轨道交通2号线(光谷广场方向),途经3站在广埠屯站下车(A口出),步行数百米即可到达学校(桂子山校区)北门。
1.公交车:703路(到达桂子山校区)
在汉口火车站乘坐703路公交,途经14站,在珞喻路广埠屯下车,步行数百米即可到达学校桂子山校区北门。
2.地铁:轨道交通2号线(到达桂子山校区)
在汉口火车站乘坐地铁2号线(光谷广场方向),途经14站在广埠屯站下车(A口出),步行数百米即可到达华中师范大学北门。
1.轨道交通4号线→轨道交通2号线(到达桂子山校区)
在武汉火车站乘坐轨道交通4号线(黄金口方向)途经12站在中南路站下车,然后换乘轨道交通2号线(光谷广场方向),途经3站在广埠屯站下车(A口出),步行数百米即可到达学校桂子山校区北门。
2.轨道交通4号线→BRT1/556路公交(到达南湖校区)
在武汉火车站乘坐轨道交通4号线(黄金口方向)途经14站在武昌火车站下车,然后于武昌火车站东广场换乘BRT1或556路公交,途经6站在雄楚大道BRT元宝山站下车,即可到达南湖校区。此条线路是从武汉站到南湖校区最快捷的线路。
3.轨道交通4号线→轨道交通2号线→804路公交(到达南湖校区)
在武汉火车站乘坐轨道交通4号线(黄金口方向)途经12站在中南路站下车,然后换乘轨道交通2号线(光谷广场方向),途经3站在广埠屯站下车(A口出),再于珞喻路广埠屯换乘804路公交,途经4站在雄楚大道BRT元宝山站下车,即可到达南湖校区。
027-67868046
027-67862838
027-67865326
027-67867177(24小时急诊)
027-67867151(周一到周五白天)
027-67861703
027-67868110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2023学术年会在我校南湖校区召开。副校长任友洲,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郝清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理事长、燕山大学党委书记赵险峰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处秘书长、北京大学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尚俊杰教授主持。
任友洲代表学校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他表示,本次年会既是学习科学与智能教育领域的一大盛事,也是学校开展学术校庆、筹办120周年校庆活动的一大特色。学校对标国家智能教育重大战略需求,在国内率先组建成立人工智能教育学部,积极开展学习科学与智能教育研究,探索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为教育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未来,面对人工智能时代为人才培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学校将继续促进教育与科技深度融合,打造学习科学与智能教育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高地,以智能教育创新彰显大学责任与担当。
郝清杰表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是重塑未来学习生态、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重要手段,智能教育将成为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的方向。年会主题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目标要求高度契合,紧扣我国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他相信在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学习科学研究事业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赵险峰回顾了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在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专业培训、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成果,并表示,本次年会将围绕主题,分享神经科学教育、心理学、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是学界近期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验与展示,对于推动我国学习科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大会期间,我校人工智能教育学部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刘三女牙教授作大会程序委员会工作报告。
主旨报告阶段,香港大学程介明教授发表了题为“社会·学习·智能”主旨报告,以幽默轻松的语言,对广义的学习和狭义的学习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东北师范大学邬志辉教授作了题为“信息时代大学生应该如何深度学习”主旨报告,从人工智能的视角和教育学视角对深度学习进行了深入解读。我校胡祥恩教授在“大语言模型及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主题学术报告中,从实际应用案例出发,分析了有关大语言模型在教育应用中的不同观点。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面向人机协同教学的智能技术教育应用典型场景”的报告内容丰富,提出在教育中使用大语言模型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此次大会为期三天,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香港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师生和实践人员围绕“学习科学与智能教育”主题,通过圆桌论坛、工作坊、论文报告、博士生论坛、海报展示等多种形式,分享交流各自研究成果,共同探讨学习科学领域中的前沿问题。
本次会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和我校人工智能教育学部主办,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智能教育产业技术研究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