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ne: Email: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网网站

2023-11-29 19:26:25 43


官方网址:http://zs.nuaa.edu.cn http://www.nuaa.edu.cn/
官方电话:400-1810287
电子邮箱:zsb@nuaa.edu.cn

  • 南航简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学科入选第二轮“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2021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航局先后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在7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南航人秉承“航空报国”的办学传统,遵循“团结、俭朴、唯实、创新”的优良校风,践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校训,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不断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现设有20个学院和220个科研机构,建有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直升机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10个,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2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有本科专业66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32个、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博士后流动站17个。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


学校现启用明故宫、将军路、天目湖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046亩,建筑面积189.3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收藏316.8万余件印刷型文献、170个中外文数据库,1366万余册各类电子型及数字型文献信息资源。现有教职工3708人,其中专任教师2321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603人,博士生导师650人,院士、外籍院士及“钱伟长讲座教授”院士35人,其他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7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152人次,入选省部级各类人才计划近千余人次。现有学生38889人(其中本科生19485人,研究生18586人,学位留学生818人)。


学校已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19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校友中涌现出了25位两院院士,数十位省部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将军,以及一大批著名的科技专家和管理专家。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国际视野、人文情怀的社会栋梁和工程英才,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建立起具有南航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一批高水平教学成果。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6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8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工信部重点专业8个,国防重点专业5个,紧缺专业(方向)3个。南航学子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近五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得金奖32项,银奖24项,总数稳居全国高校前三名。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共获得特等奖15项、一等奖25项、二等奖16项,连续十一届捧得“优胜杯”。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共获得金奖26项、银奖10项,自2014年以来,连续五届捧得“优胜杯”。在国际无人机大奖赛中,连续4次获得特等奖。在“周培源杯”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中国软件杯”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竞赛中,南航学生屡屡折桂。

 

学校科学研究能力持续增强。建校以来,学校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791项,其中国家奖82项,为共和国贡献了若干个第一,包括我国第一架无人驾驶大型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核试验取样机、第一架高原无人驾驶机、第一架无人驾驶直升机、第一架微型飞行器等,自主研制的“天巡一号”微小卫星成功发射。在基础研究领域,学校取得了“直升机广义涡流理论” “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理论” “飞机制造协调准确度与容差分配理论”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理论成果。在国防科技领域,学校参与了我国几乎所有航空重要型号的预研、技术攻关、试验研究,有多项技术在“嫦娥”系列等航天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民经济领域,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推进政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了“国际创新港+校地研究院+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机构”成果转化模式,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校大力推进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先后建立了一批产学研合作研究基地;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国外两百余所著名高校及知名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服务航空航天民航、服务江苏,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开放型办学新格局。


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进入新时代,南航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工信部党组、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为党育英才、为国铸重器,坚持走强化特色之路、人才强校之路、创新驱动之路、深度开放之路、文化引领之路,锐意进取,砥砺前行,坚定不移地朝着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努力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数据截至2023年11月)

  • 现任领导


姓  名

职     务

单忠德

党委书记

姜   斌

党委副书记、校长

黄志球

党委常委、副校长

杭育新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施大宁

副校长

宋迎东

党委常委、副校长

陶   勇

党委副书记

刘宇雷

党委副书记

吴启晖

党委常委、副校长

黄炳辉

校长助理

李   遥

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党校副校长

王   晖

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

张启钱

校长助理、党政办公室主任

徐正扬

校长助理、发展规划处处长




 

  • 历任领导




教学名师


  • 历任领导


  • 大学文化

校训

智周万物 道济天下


校风

团结 俭朴 唯实 创新


校歌

志在长空牧群星(调寄《满江红》)(校歌)


办学理想

建设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


办学精神

负重奋进 志在超越


战略布局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中心

走强化特色之路 加快优化发展布局

走人才强校之路 加快提升发展主体

走创新驱动之路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走深度开放之路 加快汇聚发展资源

走文化引领之路 加快提增发展动力

  • 学院设置



能源与动力学院 

英译名:College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能源与动力学院前身为建校之初的一专科(活塞式发动机制造)和二专科(喷气式发动机制造)。1956年成立发动机系(二系),1980年更名为航空发动机系,1985年更名为动力工程系,2000年成立能源与动力学院。目前学院拥有内流与叶轮机械系、强度与振动工程系、控制工程系、燃烧传热与热能系、车辆工程系等5个系。


        学院拥有一支中青年为主、师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89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国家级领军人才3人,国家级青年人才2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副主任1人,“霍英东”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1人,入选各类省部级人才45人次。


        学院设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车辆工程3个博/硕士点;设有飞行器动力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3个本科专业;设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等博士后流动站。其中,“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国防特色学科、江苏省优势学科;“飞行器动力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为江苏省重点学科;“能源与动力工程”入选江苏省特色专业立项建设;“车辆工程”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学院是我国航空航天动力、能源高效利用领域、车辆行业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60余年来,学院培养了12000余名本科生,3000余名研究生,涌现一大批学术领军人才、行业技术中坚、大型央企/研究院所负责人及高管,学院现有本科生近1000名,硕士生760余名,博士生200余名。


        学院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十三五以来,新编著16部飞行器动力类精品教材和特色教材、专著,其中省部级重点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4本。承担了省部级、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7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获国家、省优秀教学课件奖和微课奖3人次,《传热学》被评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成2门江苏省在线精品开放课程。获得全国学科/学会优秀博士论文1篇,江苏省优秀硕博士论文8篇;获首届全国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大赛特等奖1项,优秀奖2项。十三五以来,我院学子荣获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国际日内瓦发明展大会金奖1项;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3项,银奖1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1项,铜奖1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在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第八代任务中勇夺全球冠军;包揽“航空工业杯”第七届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竞技项目冠亚军。


        学院始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在动力、能源、车辆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为我国几乎所有航空发动机的型号研制提供了技术服务。十三五以来,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牵头),国防技术发明奖等省部级一等奖5项(其中牵头2项),其他省部级科研奖13项。设有航空发动机热环境与热结构工信部重点实验室、航空动力系统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省部级科研平台,设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1个、国家重点型号支撑团队2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和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


        学院先后与美国普渡大学、莫斯科航空学院、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等12个国家及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深入合作;与英国帝国理工大学、伯明翰大学、法国巴黎楠泰尔大学等相继建立了5个联合实验室;获得“金陵友谊奖”荣誉称号及“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欧盟地平线”、“玛丽·居里学者”、“香江学者”等项目;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萨马拉国立航空航天大学、乌法国立航空技术大学等签署了本科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所培养的学生获得首届全国航空航天类毕业设计大赛特等奖等荣誉。十三五以来,多次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国外著名专家做学术报告逾百场,学院教师出国境参加国际会议及开展合作研究逾百人次。


学院院徽释义 



        能源与动力学院院徽由象征科技力量的魔方形状演变而来,由能源与动力学院的能源(Enegy)与动力(Power)的首字母E和P进行变形组合。E和P变形后紧紧咬合,呈现出交流与互通的感觉,既展现出能源与动力之间的紧密联系又代表学院师生之间紧密的归属感与认同感,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受。


        院徽主体颜色使用红色及蓝色,象征航空事业的蓝色传达出学院航空为本的办学理念,红色不仅是能量的象征,更给人以稳定中带有活力的感觉,象征着学院积极进取的科研态度。


        院徽整体结构严谨稳定,简洁大方,展现学院在教学、科研、管理上严谨求实、积极进取的主体思想。

机电学院的前身是1952年南航建校之初,为适应当时我国航空工业生产需要而设立的航空机械加工专科、飞机制造专科。1957年,设立航空机械工程系,云铎先生为首任系主任;1995年,变更为机电工程学院;2000年,更名为机电学院。机械制造学科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88年入选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奠基人中,程宝蕖先生是著名飞机制造专家,首创的容差分配协调方法奠定了我国飞机装配的理论基础;张幼桢先生是著名机械加工专家,国内第一位国际生产工程科学院院士;余承业先生是著名特种加工专家,开创了我国电加工专业研究生教育。

学院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围绕制造工程等领域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本世纪以来,持续巩固和发展机械工程学科内涵,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为主体,高端装备与工艺、智能设计与制造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优势特色,设有特种能场精密制造、高效精密机械加工、先进机械传动系统、复合材料结构成形制造、数字化装配技术与装备、智能制造系统与机器人6个主要学科方向。已建成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5个,省部级平台19个。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293名,其中专任教师244名,教授93名,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91名。专任教师中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朱荻、中国工程院院士单忠德,40余人次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170余人次入选省部级人才计划,形成了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等11个创新团队。学院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服务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大飞机、四代军机等国家重大型号工程,培育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学院在读本科生180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1900余名,2012年以来,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7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特别一等奖1项,一等奖3项;“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2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1项,实现了顶级科创竞赛最高奖大满贯。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以及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4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1个机械类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工业设计、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5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工程专业为国家级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A类项目,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22年入选江苏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建设项目且立项资助;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为国家级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防重点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业设计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机器人工程和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新工科专业,机器人工程专业2021年入选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智能制造工程专业2021年开始招生。

学院具有良好的国际化基础,先后与德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比利时等国家的数十所著名高校、研究所建立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合作关系,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培训、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和国际化专业试点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建有可持续制造关键技术、复合材料构件智能化高性能制造技术与装备2个学科创新平台,与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建立教育部机械(航空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双学位联合办学项目,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建立机械工程“3+1+1”交换生项目,与英国爱丁堡大学建立双学位“2+2”交流项目,2位外国专家获国家“友谊奖”。CIRP Fellow 3名、IET Fellow 1名、ISBE Fellow 1名,在国际学术机构和国际学术期刊任职54人次。

机电学院与南航共同成长,与祖国航空航天民航事业共同发展,与中国制造业的创新创造共同繁荣。学院将紧紧围绕建成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学院的目标,广泛吸收海内外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营造有利于“高质量人才培养、高水平学术研究、高效率管理服务”的良好氛围,共同创建“卓越、融合、创新、开放、活力”的机电学院。

学院沿革】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前身是1980年改革开放之初,为适应航空工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在原机械工程系基础上成立的管理工程教研室。1984年,学校独立设置管理工程系,1989年,管理工程系更名为管理系,1993年,管理系与社会科学系合并,正式成立工商学院,副校长许棠出任首任院长,工商学院是学校第一家以学院命名的教学研究机构。2000年,工商学院更名为经济与管理学院,2006年,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经济系整体划转到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科建设】目前,学院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系统工程、工业工程、复杂装备研制管理等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并可招收机械类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支撑学科,系统工程为国防特色重点学科;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招生专业涵盖10余个二级学科;具有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专业硕士(MPAcc)、工程管理专业硕士(MEM)以及金融等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被国家人社部评为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程管理硕士通过PMI-GAC国际认证。

专业建设】学院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工商管理系、经济系3个系,目前招生专业包括: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工商管理、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7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2000多人。其中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工业工程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工信部重点专业和江苏省重点专业(类),工商管理、会计学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为“十四五”重点建设专业。7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4部教材入选国家规划教材和精品教材。

平台建设】学院设有江苏省能源软科学研究中心、江苏省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后评价研究中心、江苏省人力资源发展研究基地、江苏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数字人才研究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智库”低碳发展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智库”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智库”航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等9个省部级研究基地。学院设有灰色系统研究所、能源与环境经济研究所、智能决策与风险分析研究所、工业工程研究所、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研究所、航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所、技术经济与创新管理研究所、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财务与会计研究所、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研究所、数量经济研究所、行为科学研究所、金融研究所、领导与组织创新研究所等一批在业内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机构。建有“智能决策与数字化运营”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大数据实验教学研究中心、南航-昌飞航空应急救援联合实验室、工业工程创新梦工厂、IBM实验室、VR实验室和人因工程、物流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经营管理决策模拟、金融工程等一批专业实验室。

团队建设】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42人,其中教授45人,博士生导师49人,副教授6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90%。专任教师中70人次进入国家和省、部人才计划,1人入选中科院外籍院士,1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人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13人入选学校“长空学者”计划。“管理定量方法课程群”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工业与系统工程”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管理科学与工程”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灰色系统理论”为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能源环境经济与政策”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大数据环境下数字人才服务平台”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能源软科学、智能决策与风险分析、灰色系统与复杂装备研制管理、数智时代的员工关系与创新管理研究4支团队入选校“百强创新团队”。

办学国际化】学院共有33名外聘专家,先后与法国、英国、新加坡、美国等数十所著名高校、研究所建立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合作关系,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培训、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和国际化专业试点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开设了53 门国际大师课和暑期国际课程,2门课程入选教育部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品牌课程,86名教师具有海外学术背景, 4名教师入选斯坦福大学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Image Processing领域全球Top 2%顶尖科学家榜单,1名教师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跨学科领域(Cross-Field)榜单,1名教师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榜单,1名教授入选欧盟委员会第7研究框架“玛丽·居里国际智力引进计划”Fellow PIIF-GA-2013-629051),成为我国本土成长学者入选该计划的第一人,1位荣誉教授获中科院“外籍院士”、中国政府友谊奖。与法国南特中央理工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合作举办双硕士项目,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举办3+1+1联合培养硕士项目,作为首位中国高校成员参与欧盟ErasmusJEUL项目。获批2个“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3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发起并举办了GSUA 系列国际会议,由我校担任主编的The Journal of Grey SystemGrey System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CI数据库收录。

经过近40年的发展,学院形成了以特色优势学科为牵引、经济与管理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学科、专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2017年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经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全国A-档行列,工商管理学科进入全国B档行列,在2023年公布的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又有新的提升,经济与管理学院正朝着扎根于中国土壤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学院阔步前进。

(2023年4月13日更新)  

 学校简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学科入选第二轮“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12月、2021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航局先后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在70年的办学历程中,南航人秉承“航空报国”的办学传统,遵循“团结、俭朴、唯实、创新”的优良校风,践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校训,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不断推动学校跨越发展。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学校大力推进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先后建立了一批产学研合作研究基地;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国外近百所著名高校及知名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服务航空航天民航、服务江苏,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开放型办学新格局。


====================================================================

Welcome to NUAA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commonly referred as NUAA, is a leading research oriented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which enjoys multiple disciplines i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s,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and social sciences. Established in 1952, NUAA strives to conduct world-leve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with an emphasis on aerospace technology, astronautics and civil aviation.

NUAA is among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universities entitled to award doctoral degree. Enlisted as “National Project 211” and “Project 985 Innovative platform for Engineering discipline” universities, it is one of the 55 universities in China with a graduate school.

We take a coordinated approach through our research Institute to enable the best minds to work together on exciting new areas of study and discovery. NUAA is one of the pioneers of Aerospace Science & Technology, Mechanics, Control Science & Engineering and consists of key national laboratories in different areas of research, innovation and defense.

NUAA adheres to the “Open University” strateg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our curriculum and research, campus culture and cooperation. Over the years we have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joint academic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worldwide through our coordinated strategic cooperation in academia and research with leading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This has enabled us to get the accolade of Double World-Class Chinese University.

学校简介

优越的办学条件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是1998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院校。学院位于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军大道,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宁校区隔路相望。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方便快捷。学院建有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校园。其中,美观大气逶迤相连的教学楼、设备先进的实验实训中心、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标准田径场、网球场、运动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设施,星罗棋布于绿色校园中。青山、碧水、红墙、绿草交相辉映,是南京翠屏山下一道亮丽的风景。

学院坚持专家办学,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领导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们都是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的专家、学者。学院有教职工390人,其中专任教师272人,教授、副教授比例超过33%,“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5%。学院从其他高校、著名企事业单位聘请了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学者、专家、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学院强调“学真、业精、爱生、乐教”的师德规范,全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和育人水平高超的优秀教师队伍。


鲜明的人才培养理念

学院坚持先进的办学理念,按照现代职业教育要求,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现代学徒制”和订单班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把“正德厚生”确立为校训,以“以人为本,质量第一,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把“三个导向”和“四个学会”作为教育教学目标,即专业设置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课程设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学校发展以质量和特色为导向,努力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成长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标准”,践行“敏于行、勤于思”的学风,强调“做学合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推行“孝、宽、诚、责、毅”五字文化教育,塑造学生核心道德品质。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努力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以生为本、立德树人,创新素质教育载体,开展创业教育,大力实施“导师制”和“特色班”教育。根据学生特点,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职业素养要求,开展各具特色的多种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出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近五年来,学院在国家、省级各类竞赛中共获奖230余项,获奖数量质量居于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其中,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2项,为省内同类院校仅有。在省职业规划大赛上连续七年获得一等奖和“职业规划之星”称号,为省内高职院校仅有。学院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先进民间组织”、“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等数十项国家及省级荣誉。2018、2019、2020年,学院连续三年获评江苏省民办高等教育办学优良单位,并获省财政专项奖补金,连续获奖在同类院校中是唯一的。2021年,学院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江苏省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创新奖二等奖,2022年,学院获批全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单位、获批立项江苏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学团队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进一步展现了我院近年来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工作的重大进展和成就,彰显了学院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成效。


独具特色的系部设置与专业建设

学院现设有电子与信息技术系、经济与管理系、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汽车与机电工程系、民用航空系、基础教育系、公共教学部、思政教研部8个系部,成立了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获批建立锐捷网络工程师、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不断拓展办学功能,不断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并加强对外合作教育与交流。

在专业建设中,学院坚持“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根据市场需求导向,及时调整并优化专业结构,建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专业。学院建有电子信息类、财经类、艺术传媒类、建筑装饰类、机电工程类、汽车工程类、民航运输服务等七个专业群,共设置33个专业。依托南航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成功申办了直升机驾驶技术、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空中乘务、定翼机驾驶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五个专业,并以此为主打,辐射到电子、通讯、机电机械以及服务类专业的发展,打造民用航空类专业群,积极培育部分专业的“航空”特色,形成我院在全省高职院校独一无二的优势。空中乘务专业是省内唯一一个专科本科直通的航空类专业。

在特色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中,学院加强投入和建设,高标准高起点建设10个实验实训中心共120个实验实训室。“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和“数控技术”两个专业已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入选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表明我院该专业的建设水平已经走在全省高职院校前列。“电工电子实验实训中心”被评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和机电工程专业群又获批为省重点建设专业群,“电子信息技术实训基地”被遴选为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点,学院的省级重点建设立项项目数名列民办高职院校前列。


高质量的毕业生和就业升学工作

办学24年来,学院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40000余名,就业率达96%以上,学院毕业生以理论素养高、技能突出、职业素质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广泛就业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所、五十五所、扬子江药业集团、奔驰汽车4S店、宝洁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就业工作做到了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用人单位满意。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江苏高教》期刊,江苏卫视等主流媒体都对我院人才培养成果进行了大篇幅报道。2019年5月1日,我院优秀毕业生顾春燕获评“大国工匠”,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广泛报道。

除此之外,学院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构建成才立交桥,为学生进一步深造铺路搭桥,共有6000余名学生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专转本”通过率连续多年名列省内同类院校前茅。

在“十四五”新征程上,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把握江苏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重大机遇,主动适应江苏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坚持走“质量与特色发展”道路,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战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主要动力,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办学的适应性,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和综合办学实力,努力把学院建成“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社会满意”的高等职业院校,为实现“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数据截止2023年2月)

学校概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始建于1999年,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社会力量创办的独立学院。学校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80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近千亩,建筑总面积30余万平方米。拥有学术交流中心、科研实验中心、计算机中心、艺术中心及现代化运动场等教学生活设施。智能化图书馆能同时容纳6000人阅读和学习。

学校依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质师资和专业特色,秉承母体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聘请国内知名高校教授为学科专业带头人,同时聘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里克·马斯金等国际知名学者为专业导师,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的专兼职优秀教师队伍。其中,专职教师中拥有高级职称99人,博士生导师10余人,一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在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图学与机械课程示范教学与创新教学法观摩竞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在第三届全国金工/工训青年教师微课教学评优中获得特优1项、优秀1项。

学校秉持“高端化、国际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理念,逐步形成了以工为主,以航空为特色,工、经、艺、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科技大学。学校下设7个学院和基础教学部,开设33个本科专业(含方向)。其中,会计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和信息工程3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电子工程、信息工程、英语专业获评江苏省独立学院“星级专业”。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注重学生国际化能力的培养,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12个国家的256所大学,开设“本硕直通”“微留学”和“云游学”等项目,培养造就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未来新型高端人才。

学校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全面实施“创意、创造、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开展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在多项全国性重大竞赛中接连取得突破,获奖人数和奖项等级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近年来,获国家级奖1352项,一等奖412项;获省部级奖2236项。其中,在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等重大竞赛中均斩获一等奖。

学校与国际接轨的办学理念、与行业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办学实践、为地方提供智力支持以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丰硕成果,赢得了良好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就业率、考研率和出国深造率在全国民办高校中名列前茅,荣获全国“首届中国创新榜样”、江苏省“5A级社会组织”、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同时,被腾讯、网易、新华、新浪四大中国影响力媒体机构评选为“社会影响力独立学院”“最受欢迎独立学院”“品牌实力独立学院”和“综合实力独立学院”。

面向未来,学校将秉持“修学储能、经世致用”的校训,贯彻“文化引领、创新驱动、内涵发展、开放办学”的发展理念,着力培养“有事业抱负、有敬业精神、有专业品质、有职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为早日建成“有特色、应用型、国际化”的高水平科技大学而不懈奋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按照《关于做好2023年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3〕4号)要求,2023年我校将继续开展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工作。

一、招生对象

高校专项计划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市、区)确定。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1.符合2023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考生户籍、学籍资格审核由各省(区、市)完成。

二、招生计划

我校2023年高校专项招生计划按教育部对高校专项计划招生数的要求执行。对于有高校专项计划的非高考改革省份,招生计划均为理科计划;对于有高校专项计划的高考综合改革省份,我校各招生专业(类)在浙江、山东、海南选考科目要求均为必选物理,在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首选科目要求为物理。生源不足时,本计划不再征求志愿或降分录取。

三、报名方式

1.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3年4月25日24:00。

2.报名程序:申请人请登录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系统(http://gaokao.chsi.com.cn/gxzxbm/)进行网上报名,并按提示信息填写内容并上传相关材料,包括:

(1)报名表(报名完成后由系统生成打印,包含中学成绩,须加盖中学公章,中学负责人签字。考生将填写完整、本人签字、中学签字盖章、版本号与网上一致的报名申请表上传至报名系统);

(2)个人自述(系统内对话框处填写,不少于500字);

(3)第二代身份证(正反面)、考生及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的户口本首页、户主页及本人页(或当地公安部门开具的证明);

(4)高中阶段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包括记载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突出表现的成长记录、典型事实材料以及相关证明)及其他反映学生成长与发展情况的写实性材料等。

上述材料均须扫描或拍照后按系统要求规格上传,上传至报名系统的申请材料要求真实、详尽、准确、清晰,材料复印件须中学盖章。所有申请材料通过报名系统网上提交,我校不接收纸质报名申请材料。未按要求确认报名、报名申请材料不合要求者,视为报名无效。

四、审核及录取办法

1.经有关省(市、区)完成户籍、学籍资格审核并进行公示后,我校将组织专家组对报名学生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综合考察考生高中阶段学习基础、综合素质等,择优确定高校专项计划入选资格考生名单。初审合格名单将在我校招生网及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进行公示。从2023年高考招生起,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2.我校将参考各省(市、区)入选资格考生人数所占比例确定高校专项计划在各省(市、区)的招生专业及计划。录取时,我校可根据各省(市、区)入选资格考生报考情况及生源质量,对招生计划在省份间进行适当调整。

3.公示无异议的高校专项计划入选资格学生按生源所在省级招生考试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填报我校高校专项计划志愿(填报高考志愿时,具体填报方式、填报时间等以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主管部门规定为准)。

除内蒙古外的非高考改革省份考生高考投档成绩(含政策性加分)须达考生生源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科最终模拟投档线(不含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下同)下30分(含)之内,且不低于生源地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省份,要求为不低于省级招生考试主管部门划定的特殊类型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参考分数线)。内蒙古考生须高于理科本一批次分数线上90分(含)。我校将依据公布的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按照考生高考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择优录取,同时根据我校招生章程中的规定确定录取专业。

对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要求高考成绩达到当地省级招生考试主管部门确定的特殊类型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参考分数线上X分及以上,我校将依据公布的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按照考生高考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择优录取,同时根据我校招生章程中的规定确定录取专业。具体X值如下表:

省份

X

省份

X

省份

X

浙江

15

江苏

30

山东

50

广东

40

福建

60

湖南

90

重庆

80

湖北

70

海南

80

辽宁

80

河北

90



五、领导机构及监督机制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工作在学校本科生招生工作组领导下,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和择优录取原则,严格执行相关招生政策。

2.高校专项招生工作中坚持招生信息“十公开”。学校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明确监督举报渠道,由学校监察处对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工作进行监督,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3.学生及其所在中学应当保证申请材料及相关推荐材料的真实准确,一经发现弄虚作假者,将取消学生的高校专项计划资格并将情况上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及教育部备案。对于已经被录取或取得学籍的考生,我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或学籍。

六、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南京市秦淮区御道街29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210016

传真电话:025-52119051

咨询电话:4001810287

监督电话:025-84891546

电子邮箱:zsb@nuaa.edu.cn

网址:http://zs.nuaa.edu.cn

七、如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政策调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将作相应的调整,以调整后为准。

八、本简章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年高水平艺术团测试通知


为做好我校2023年招收高水平艺术团测试工作,根据教育部、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招生工作实际,特将2023年高水平艺术团测试工作的相关安排通知如下:

一、报到及测试安排

1.我校2023年高水平艺术团测试分为学科基础测试和艺术专业测试两部分。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缴费和参加相关测试的考生,视为放弃测试资格。

2. 报到和测试期间仅允许一名陪同人员进入校园(为了便于考生搬运大型乐器),陪同人员不得进入候考和考试区域,考生和陪同人员在相关考试结束后应迅速离开校园,不作逗留。测试期间统一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明故宫校区大西门进出。



时间

地点

报到

3月17日14:00-17:0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明故宫校区

新大学生活动中心剧场大厅

学科基础测试

3月18日8:30-10:30  

数学、英语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明故宫校区教学楼

具体教室以准考证为准

艺术专业测试

3月19日9:00-15:0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明故宫校区

具体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二、报到要求

考生报到现场须进行人证识别,请携带身份证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年高水平艺术团诚信考试承诺书》(附件1),报到通过后,可现场领取准考证。

三、测试要求

1.初审合格且缴费完成的考生可参加我校高水平艺术团学科基础测试;

2. 参加学科基础测试后,成绩排名位于初审合格且缴费完成名单前60%(当考生数量小于等于100时,前60名的考生)可参加艺术专业测试。学科基础测试通过名单将于3月18日晚上22:00左右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网进行公布(zs.nuaa.edu.cn)。

3. 艺术专业测试内容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年高水平艺术团招生简章》。

四、测试结果的发布

高水平艺术团合格名单会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网(zs.nuaa.edu.cn)及阳光高考平台进行公示,考生测试成绩可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查询,接受社会监督。

五、联系方式

艺术教育中心电话:025-84895554

招生办公室电话:4001810287

招生网址:http://zs.nuaa.edu.cn

招生监察办公室电话:025-8489154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年高水平运动队测试通知


    

为做好我校2023年招收高水平运动队测试工作,根据教育部、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招生工作实际,特将2023年高水平运动队测试工作的相关安排通知如下:

       一、报到及测试安排

1.初审合格并缴费的考生方可参加我校测试,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缴费和参加测试的考生,视为放弃测试资格。

2.报到和测试期间家长及其他陪同人员不可进入校园,考生在相关考试结束后应迅速离开校园,不作逗留。测试期间统一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西区北门进出。


时间

地点

报到

3月18日9:00-10:0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体育馆门厅

熟悉场地

3月18日9:00-12:0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体育馆二楼篮球馆

现场测试

3月18日14:00-18:0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体育馆二楼篮球馆

田径项目、男子足球项目和乒乓球项目通过初审的考生需按要求报名并参加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的统一测试,我校不再组织田径、足球、乒乓球项目的专项测试。全国统测相关安排由国家体育总局另行通知。

       二、报到要求

考生报到现场须进行人证识别,请携带以下材料:

1.身份证;

2.运动员等级证书及比赛成绩证书原件;

3. 网上报名阶段受疫情影响未完成相关单位签字、盖章的考生,请携带签字盖章后的材料原件;

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年高水平运动队测试反兴奋剂承诺书》(附件1),拒不签订承诺书或拒绝接受兴奋剂检查的考生,视为主动放弃考试资格;

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年高水平运动队诚信考试承诺书》(附件2)。

报到通过后,可现场领取准考证。

三、测试内容和方法

测试内容和方法详见附件3

四、测试结果的发布

高水平运动队合格名单会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网(zs.nuaa.edu.cn)及阳光高考平台进行公示,考生测试成绩可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查询,接受社会监督。

五、联系方式

体育部联系电话:025-52117062

招生办公室电话:4001810287   

招生网址:http://zs.nuaa.edu.cn

招生监察办公室电话:025-84891546


附件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年高水平运动队测试反兴奋剂承诺书.doc

附件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年高水平运动队诚信考试承诺书.doc

附件3篮球测试内容和方法.doc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公室

二〇二三年三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年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办法公告




各位考生: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2〕8号)的要求,经研究,对我校2023年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办法公告如下:

一、在艺术文理分科的省份只招收艺术文科考生。对于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考生,考生报考须符合我校相关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我校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以各省级招生考试主管部门公布的为准。

二、凡报考我校音乐表演、环境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考生均需参加其所在省级招生考试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或是认可的专业统考和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我校不组织校考。

三、艺术类专业录取的学生,入学后不得转入非艺术类专业。

四、专业考试要求

1.音乐表演专业

(1)面向江苏、浙江、山东、湖南4个省招收本科生。

(2)分省招生计划以省级招生考试主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为准。

(3)建议女生身高不低于1.63米,男生身高不低于1.73米,身高不达标者慎重报考。

(4)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各省级专业统考要求如下:


省份

省级统考

考试类型

考试要求

江苏省

2023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音乐类专业省统考

主试为声乐

浙江省

2023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音乐类专业统一考试

以省级统考为准

山东省

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音乐类专业统一考试

专业技能成绩高者需为声乐(即技能1为声乐)

湖南省

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音乐类专业全省统一考试

主科为声乐

2.环境设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

(1)面向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湖北6个省招收本科生。

(2)分省招生计划以省级招生考试主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为准。

(3)使用省级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

如遇教育部、各省级招生考试主管部门政策调整或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学校将根据国家规定及学校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适时调整。各专业录取规则以我校2023年本科招生章程为准。请广大考生继续关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网(zs.nuaa.edu.cn)后续发布的相关信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公室

2023年6月3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年飞行技术专业招生简章

一、学校概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现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三个学科入选第二轮“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2021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70年的办学历程中,南航人秉承“航空报国”的办学传统,遵循“团结、俭朴、唯实、创新”的优良校风,践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的校训,栉风沐雨,砥砺奋进,不断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我校飞行技术专业设立于2002年,入选了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江苏省特色专业、国家教学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设立20年来,先后为中国国际航空、中国东方航空、中国南方航空、深圳航空、厦门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四川航空、顺丰航空、首都航空、海南航空等十余家航空公司招收和培养了具有本科学历的民航飞行员6000余名,是我国高素质民航飞行员培养的重要基地。

二、培养模式

学生通过相关选拔进入飞行技术专业培养。全部培养进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录取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技术专业,在校内进行大学公共课程、飞行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的学习;第二阶段,派送学生到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或认可的CCAR-141部航校进行飞行执照训练;第三阶段,学生完成飞行执照训练后回校继续进行相关课程学习、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理论培训及考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学生须在规定的修读年限内修满飞行技术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数(含飞行驾驶技术训练),达到毕业条件者,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颁发飞行技术专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授予学士学位,并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三、招生计划及送培单位

2023年我校飞行技术专业计划在江苏省、北京市、天津市、浙江省、湖北省、广东省、河北省、重庆市、上海市等九个省市共计招收340名左右学生,具体招生计划以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2023年招生信息为准。

招收学生委托培养的航空公司为中国国际航空、中国东方航空、深圳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四川航空以及顺丰航空。

四、报名基本条件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

2.热爱民航飞行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工作态度、服务社会的意识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品行端正、遵纪守法,无不良行为记录。

3.报名并参加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科类要求为理科(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考生选考科目须符合学校要求,具体以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公布为准),外语语种为英语。

4.根据委托培养单位需求,性别要求为男性,年龄要求在16到20周岁之间(出生日期为2003年9月1日至2007年8月31日,以身份证为准);身高要求168厘米-186厘米之间,校企合作招飞的送培单位对身高有专门要求的我校予以认可。

5.任何一眼裸眼远视力(C字表)不低于0.1;屈光度(等效球镜)不应超过-4.50D∼+3.00D范围;散光两轴相差不应大于2.00D;屈光参差不应大于2.50D;双眼均未接受过角膜屈光手术;无色盲、色弱、夜盲、斜视、青光眼或高眼压症。

6.性格开朗、情绪稳定;思维敏捷、反应灵活。

7.口齿清晰,具有良好的普通话交流和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五、招录流程

报考我校飞行技术专业的考生,须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登录中国民用航空招飞信息系统(https://gaokao.chsi.com.cn/gkzt/mhzf或http://mhzf.caac.gov.cn),完成考生注册、招飞申请组合填报、初检面试、民航招飞体检鉴定、飞行职业心理学测试、有效招飞申请确认、背景调查等高考前选拔工作。

考生通过中国民用航空招飞信息系统确认的“有效招飞申请”,将作为考生填报飞行技术专业高考志愿的依据,有意报考我校飞行技术专业的考生,若中国民用航空招飞信息系统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不在考生“有效招飞申请”范围内的,将视为无效高考志愿,我校不予录取。

具体流程如下:

网上报名→初检面试→体检鉴定及心理测试→确认有效招飞申请→背景调查→高考录取

(一)网上报名

有报名意向的考生根据报名基本条件和《报考飞行技术专业学生身体自荐标准》(详见本简章附件)先行自查,符合基本条件者须在中国民用航空招飞信息系统进行网上注册报名,报名网址为:https://gaokao.chsi.com.cn/gkzt/mhzf或http://mhzf.caac.gov.cn。

(二)初检面试

考生根据所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通知或登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飞网(http://zf.nuaa.edu.cn)查询初检面试安排,携带填好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技术专业招生初检报名表》及身份证原件到现场接受初检面试。

(三)体检鉴定及心理测试

初检面试合格者,参加由招飞单位和民航招飞体检鉴定机构组织的体检鉴定及心理测试,体检标准按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布的《民用航空招收飞行学生体格检查鉴定规范》执行。各类体检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四)确认有效招飞申请

初检面试、体检鉴定、心理测试均合格的考生通过中国民用航空招飞信息系统确认有效招飞申请。

(五)背景调查

参照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布的《民用航空背景调查规定》要求进行背景调查。

(六)高考录取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技术专业,属于本科提前批次录取,不影响后续批次的报考。

2.学校遵守教育部关于2023年高考招生的相关加分政策,原则上认可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主管部门确认的全国性加分,并按照加分后的投档成绩进行录取。

3.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考生选考科目应符合我校对飞行技术专业提出的选考科目要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浙江省考生选考科目为物理或化学;江苏省、河北省、湖北省、广东省、重庆市考生选考科目为首选科目要求物理,再选科目不限。

4.2023年我校招飞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按当地当年高考文化课总分的60%执行,英语单科原始成绩须达到95分(含)以上。对于通过我校组织的初检面试、体检鉴定、心理测试、背景调查均合格的考生,在其高考成绩和英语单科原始成绩达到最低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按照高考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投档成绩相同情况下,依次比较英语、数学、语文、综合(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为三门选考科目总分)分数。具体投档规则以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公布为准。如遇国家招生政策调整,将另行通知。

5.未完成招飞计划的省份,考生可根据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安排参加征集志愿录取。参加征集志愿的考生高考成绩须达到我校要求,同时在中国民用航空招飞信息系统中“有效招飞申请”招飞院校必须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六、在校管理及淘汰机制

1.学生在校管理按照《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手册》执行,并进行准军事化管理,专享服装补贴及空勤伙食补贴。

2.新生入学后,学校和中国民用航空局民用航空人员体检鉴定专家委员会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收飞行技术专业学生规定对学生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学籍;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视不同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属学生在招生过程中违反国家招生规定、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无论何时被发现,一经查实,已取得学籍者取消其学籍,未取得学籍者不予注册学籍,并报请有关部门查究。

3.学生在籍期间,如由于身体、技术等原因被停飞,依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办法》及《关于飞行技术专业学生学籍管理的补充规定》,可申请转入交通运输(民航维修工程)专业学习。

七、就业事项

本专业采用订单式培养,学生入校后须接受学校统一分配,并与学校、航空公司签署培养协议,毕业后进入签约航空公司从事民航飞行员职业。

八、相关费用及奖助学金体系

1.本专业学费按照《江苏省物价局 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公办高等学校学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学分制收费管理办法》实行学分制收费。

2.学生在CCAR-141部航校进行飞行执照训练期间所发生的培训费用由所签约航空公司负责。

3.学校建立了“全方位、开放式”的奖助学金体系,新生入学时设有“绿色通道”以保证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在准确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建立“贷、奖、助、勤、补、减、导”资助体系,按照经济资助与精神资助并行的双资助模式,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服务系统、就业服务系统、学习服务系统、成才服务系统,全面服务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

九、注意事项

1.报名的学生在招生过程中,出现任何虚假或舞弊行为,一切责任和后果自负,学生须向学校赔偿损失,同时学校还将保留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2.其他信息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年本科招生章程》公布为准。

十、监督机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纪检监察部门将按照《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监督工作暂行办法》对飞行技术专业招生过程进行监督,监督电话:025-84891546。

十一、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4001815200、025-52112751;咨询时间:工作日9:00-11:30、14:30-17:00。

通知和公告发布渠道:http://zf.nuaa.edu.cn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邮编:211106。

十二、附则

1.如遇国家或各省/直辖市招生政策调整,我校将根据要求做相应调整并另行公告。

2.本简章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硕士招生

各位考生:

  我校将于6月20日向2023年录取新生寄发录取通知书,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1.考生可登录http://yzsbm.nuaa.edu.cn/查看录取状态、导师及EMS单号。

  2.考生可于6月22日起凭EMS单号查询录取通知书寄发情况。查询时请先登录www.ems.com.cn,输入EMS单号及验证码,点击查询后系统即可反馈通知书投寄路线及各投寄点收寄情况。

  3.校内应届生录取通知书未通过邮局邮寄,已于6月19日转至录取学院研究生教务员处,请联系学院确认领取方式,录取学院一般通过辅导员发放。

  4.往届生档案未寄到录取学院的考生,暂不发录取通知书,请尽快落实档案(录取状态里查不到EMS单号)。

  5.部分考生通知书信封内没有交通银行卡,请按照“报到须知”中的说明进行处理。

  6.录取的定向就业工程博士的通知书将于6月底发放。

  特别提醒:请各位新生同学加强学习防电信网络诈骗应知应会知识,并签订承诺书,注意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联系电话:025-84892487(硕士),025-84895721(博士)。

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年我校计划在工学、理学、管理学及法学学科门类招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在电子信息、机械、能源动力及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类别招收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详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4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招生规模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各学科专业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以及考生报考情况作适当调整。

我校招收的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形式均为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形式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考生报名前必须向报考学院和导师进行咨询,了解报考学科专业招生计划情况并征得导师同意后再报名。

一、招生方式

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类别包括直接攻博、硕博连读、普通招考等。

1.直接攻博

直接攻博是面向校内外取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简称推免生)直接遴选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方式。

2.硕博连读

硕博连读是面向校内全日制非定向在读硕士生遴选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方式。招生工作选拔方式详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日制研究生硕博连读实施办法》和《关于做好2024年硕博连读选拔工作的通知》

3.普通招考

普通招考是面向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该方式包括个人申请、学科考核、学院拟录取和研究生院审批等环节,含申请考核、工程博士和定向招考三种类型。

申请考核,招收非定向就业全日制学术型学位博士生;工程博士,招收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的专业型学位博士生;定向招考,招收定向就业的学术型学位博士生,非理工科学院(除经济与管理学院)招收少量人员,理工科学院原则上不再招收。

二、报名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心健康。

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

3.同等学力人员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研究生入学之日),同时修完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硕士生学位课程。

4.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推荐人不包括报考导师。

5.持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报考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

三、报名及资格审查

参加任何一种招生方式的考生(直博生除外)均须按如下要求网上报名。

1.报名时间:2023年11月22日至12月22日

2.报名流程:考生登陆网报系统(http://yzsbm.nuaa.edu.cn/logon),按照要求认真准确填写报考信息。

3.报名材料

(1)《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报名系统生成并打印);

(2)本科和硕士学位、学历证书的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供“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同等学力考生提供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及硕士学位课程成绩单原件;

(3)本科和硕士课程成绩单(需加盖就读单位课程成绩管理部门的公章);

(4)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信(按网报系统生成的格式,手写签名);

(5)获奖证书、学术论文、授权发明专利及其它学术成果的证明材料复印件;

(6)相关反映英语水平的材料,如:TOEFL、GRE、雅思、CET-4、CET-6等证书复印件或成绩单;

(7)有效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

4.考生所提供的材料必须真实,弄虚作假者取消其考核资格、入学资格和学籍。

5.网上报名完成后将以上报名材料按序号排序,纸质版寄送至报考学院。接收材料截止日期2023年12月23日(日期以寄出时邮戳为准)。未能按时、按要求寄送材料者,报名信息无效。电子版材料按照报名系统中的要求提交。

邮寄通讯地址:

(1)航空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机电学院寄送到:

南京市御道街29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院 研究生教学办公室收     电话:***学院招生联系电话邮政编码:210016

(2)其他学院寄送到:

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 ***学院

研究生教学办公室收  电话:***学院招生联系电话邮政编码:211106

特别提示:为防止报名材料遗失,只接收邮政EMS寄送。

6.网报成功、交寄报考材料齐全及符合招生单位要求的考生方可通过资格审查。考生可登录报名系统,查询审查结果。

7.报考专业、报考导师等报考信息问题咨询,请直接与报考学院联系,导师个人信息请在研究生院网站(导师队伍-导师介绍)查看。

四、考试与考核

1.直接攻博

根据教育部要求,直接攻博考生参加招收推荐免试生复试考核,并通过推免系统录取。

2.硕博连读

学院成立招生工作考核小组,根据本学科特点和培养要求,对考生进行综合考核,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报研究生院审批。考核时间及要求见学院网站通知。

3.普通招考

学院组成材料审核专家组对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评估,根据学科特点,对考生学术水平、科研潜质等进行综合考核,考核时间及内容见各学院网站公布的招生细则。

申请考核和非定向就业(非在职)工程博士的考生报名和考核工作安排在2023年秋季学期。招生选拔方式详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收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办法》。

在职工程博士考生报名和考核工作安排在2024年春季学期,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定向招考在职人员考核安排在2024年春季学期,具体时间和方式另行通知。

各招生学院须在2024年1月10日前完成非定向就业考生考核工作,公示考核结果,上报拟录取名单。

4.其他

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阶段须加试(笔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加试科目、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五、录取及入学时间

1.学校根据2024年招生计划、考生申请材料和考核情况等,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2.非定向就业考生在拟录取资格确定后,须在规定时间内办理人事档案调转手续。经审查合格,发放录取通知书。未按规定办理人事档案调转手续和档案审查不合格的考生,将被取消录取资格。定向就业考生,须在录取前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在职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问题而造成不能录取等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报到时须携带本人录取通知书和硕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核验;

3.入学时间:

直    博:秋季学期;

硕博连读:春季学期;

普通招考:往届生和春季毕业的应届生于春季学期入学,夏季毕业的应届生秋季学期入学,定向就业的考生秋季学期入学。

六、学制、学费及奖助学金

1.博士研究生学制4年;直博生学制5年。

2.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1万元/生·年,全日制非定向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1万元/生·年。

3.学校向所有新入学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提供助学金每生每年3.06万元;学业奖学金每生每年1万元;教育部在博士生中设立国家奖学金,择优每生奖励3万元。此外,学校还设有各类奖学金和“助教、助研、助管”岗位。

七、专项计划

1.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必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族教育处(或高等教育处)同意,并将加盖公章的《2024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登记表》扫描后随报名材料一并上传报名系统。

2.教育部其它专项计划,待教育部发布相关文件后,我校将另行通知。

八、信息查询及联系方式

1.请考生密切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www.graduate.nuaa.edu.cn)及学院网站。

2.联系方式:

招生学院

学院代码

学院名称

电话

网址

001

航空学院

025-84891274

http://aero.nuaa.edu.cn/

002

能源与动力学院

025-84890520

http://cepe.nuaa.edu.cn/

003

自动化学院

025-84890132

http://cae.nuaa.edu.cn/

004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集成电路学院

025-84892417

http://ceie.nuaa.edu.cn/

005

机电学院

025-84890249

http://cmee.nuaa.edu.cn/

006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025-52112904

http://msc.nuaa.edu.cn/

007

民航学院

025-52113903

http://cca.nuaa.edu.cn/

008

数学学院

025-52116863

http://math.nuaa.edu.cn/

009

经济与管理学院

025-84892751

http://cem.nuaa.edu.cn/

015

航天学院

025-84892805

http://astro.nuaa.edu.cn/

01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软件学院

025-84892830

http://cs.nuaa.edu.cn/

017

马克思主义学院

025-52116005

http://nhmy.nuaa.edu.cn/

021

物理学院

025-52113704

http://physics.nuaa.edu.cn/

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话

025-84895721

邮箱

nuaayzb@nuaa.edu.cn

传真

025-84891419

网址

www.graduate.nuaa.edu.cn

地址

南京市秦淮区御道街29号

邮编

210016

联系方式


招生学院

代码

学院名称

电话

网址

001

航空学院

025-84891274

http://aero.nuaa.edu.cn/

002

能源与动力学院

025-84890520

http://cepe.nuaa.edu.cn/

003

自动化学院

025-84890132

http://cae.nuaa.edu.cn/

004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

025-84892417

http://ceie.nuaa.edu.cn/

005

机电学院

025-84890249

http://cmee.nuaa.edu.cn/

006

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025-52112904

http://msc.nuaa.edu.cn/

007

民航学院

025-84893552

http://cca.nuaa.edu.cn/

008

数学学院

025-52116863

http://math.nuaa.edu.cn/

009

经济与管理学院

025-84892974

http://cem.nuaa.edu.cn/

010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025-84893152

http://rw.nuaa.edu.cn/

025-84896422

教育学相关专业

011

艺术学院

025-52075808

http://ysxy.nuaa.edu.cn/

012

外国语学院

025-84895719

http://cfl.nuaa.edu.cn/

015

航天学院

025-84892805

http://astro.nuaa.edu.cn/

01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025-84892830

http://cs.nuaa.edu.cn/

017

马克思主义学院

025-52116005

http://nhmy.nuaa.edu.cn/

020

通用航空与飞行学院

0519-88970602

http://cgaf.nuaa.edu.cn/

021

物理学院   

025-52113704

http://physics.nuaa.edu.cn/

022

雷达成像与微波光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025-84892417

http://ceie.nuaa.edu.cn/

023

直升机传动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025-84890249

http://cmee.nuaa.edu.cn/

024

先进通用飞机工业和信息化部协同创新中心  

025-84891274

http://aero.nuaa.edu.cn/

026

江苏省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025-52112912

http://msc.nuaa.edu.cn/

027

江苏省航空动力系统重点实验室

025-84890520

http://cepe.nuaa.edu.cn/

028

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

025-84896467

https://ifs.nuaa.edu.cn/

030

科技信息研究所

025-84892954

http://lib.nuaa.edu.cn/

031

南航-南特联合学院

025-84895965

力学、机械工程

025-84890132

控制科学与工程

025-84891030

机械

025-84892974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业工程与管理

032

中英学院

025-84891030

http://cmee.nuaa.edu.cn/

033

MBA中心

025-84896699

http://mba.nuaa.edu.cn/

025-84895967

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话

025-84892487

邮箱

nuaayzb@nuaa.edu.cn

传真

025-84891419

网址

www.graduate.nuaa.edu.cn




选择样式

选择布局
选择颜色
选择背景
选择背景